為什麼有些不懂詩詞格律的人還說的振振有詞?還要打破格律的束縛,這是什麼心態?

張小笨我不是詩人


懂格律的人自然會居高臨下的俯視不懂格律的人,曰:你那格律不通不能叫詩。

啥叫格律咧?平仄對仗而已。詩符合格律,讀起來抑揚頓挫,朗朗上口 有著美感。不符合格律的呢,也不都是佶屈聱牙吧。隋唐以前莫非無詩?

黛玉才女說過,為詩者,第一要緊是立意,若果有了奇句,連平仄虛實不對都是使得的。這叫不能以詞害意。

啥叫好詩,人家讀了喜歡,讀了記得的就是好詩。可以傳下去的那就是名篇了。

全唐詩數萬首,你讀過多少,記得多少?其中合格律,不合格律的又有多少?


九頭馬668


談論這一話題令人傷神。其實很簡單,格律詩只是諸多詩體中的一種,喜歡就學,不喜歡就不學,古風、新體、打油皆可(只要你想寫詩),不像命題作文,只能按要求寫。北島、顧城不寫律詩,也無損於詩人美譽。也可用其他文體,小說散文政論文戲曲影視皆可,如果你才高八斗,甚至可以獨創新文體,空間極為廣闊,至少表情達意足矣。但如果你真想嘗試格律,那就應該視為你對一種新詩體的挑戰,想成功不是改變規則(大家都按自己的意思改,最終還有詩體嗎?),而是按已有規則去把握,最終成為箇中行家。一如下棋,你不能用中國象棋的規則去下圍棋,你會下圍棋不能因象棋不同於圍棋就試圖改變它。規則不同是詩體各異的關鍵,改變了就失去本色。至於眾口囂囂之改造創新,這個話題更加沉重,古往今來沒有大師般的底氣誰敢輕言創新?個別“才子”心血來潮,最終也只能自找沒趣。這裡說的是才子,想我“頭條"系大眾論壇,大家多不是專業人士,業餘消遣而已,故詩壇才子幾無。誰有能力去創新?你大膽"創新”了,又有什麼份量,能一統詩壇嗎?相信答案是否定的,諸君也自心知肚明。所以就甭較勁了,沒人評判你對與否,還是靜下來捫心自問,自己會什麼會多少,不要認為讀幾天高中大學就天下無敵,許多老先生皓首窮經,盡畢生之力鑽研也未敢言通。所以,敬畏感還是要有些的,否則也是貽笑大方。我瀏覽頭條兩年,見慣錯字連篇語不成句,從未有輕侮之心,為何?玩嘛!廣泛參與,愉悅身心,互學互進,有什麼不好?何必指指點點,妄加評判!憑心而論,我也不識格律,尤其古音,平仄與普通話區別很大,常有詩友指出用律不當,甚感之。努力記下,惟恐重複出錯。我想我永遠也不會成為一個合格的格律詩作者,可是這又有什麼呢?在這個學習過程中我已經收穫了詩友的友情、生活的樂趣,使我的業餘時光很充實很快樂,除此還要什麼呢!



風露中宵2


格律詩如何創新是網上熱議的話題,弄得沸沸揚揚,到目前為止,認可用《中華新韻》算是最大的突破,其它諸如平仄隨意,用韻放寬等等純屬個人主張,不在認可之列。

為什麼這樣難啊!格律詩是中華文化不可多得的瑰寶,其經過精雕細琢,已臻完美,傳承百代,今天細細把玩品味,那韻味足以銷魂!👍當然物極必反,今天要用她那精巧的形式來描寫千姿百態,紛繁複雜的社會生活,的確有難度,再加上今人的文化修養內涵難及古人高度,因此要寫出格律(格:格式,律:唐人音樂,李龜年等大師未留下樂譜)韻味十足的近體詩是比較難的!至於改造創新,如此精美的東西沒有良工巨匠,怎麼改造?你把個金鐘弄成瓦釜,敲起來好聽嗎?今人弄近體詩,大多數人猶如鄉場上賣豆花飯的小夥計,而就這水平還嚷著要去改造八大名菜,不是不可以,問題是有那能耐嗎?就是那些用《中華新韻》的獲獎詩,讀起來其韻味比唐詩也相去甚遠。我總覺得,我奶奶用土柴灰老砂罐煨出來的土雞,就比城裡人用高壓鍋燉出來的雞味道鮮美得多。😊😊😊

寫格律詩,要有豐富的古文化底蘊,要懂古漢語語法和現代漢語語法(如詞,詞的活用,詞組……)及修辭知識等,更重要的是要有比較豐富的人生閱歷,李白不出長安,杜甫不流浪,寫得出那樣迴腸蕩氣的詩嗎?所以,底蘊不夠,連好詩都寫不出,你還要去改造,從何談起!

其實那些主張打破格律的人,都有一個共同心結:詩必稱格律,除格律詩,其它都不能稱之為詩。因而寫詩,不管是否符合格律,都要掛上格律的標牌,好象不這樣就會被人取笑似的。(因為有段時間“大雅之堂”說曾甚囂塵上)😊其實,詩是詩人的生命之歌,只要景美、情美、意境美就是好詩,這是中今中外文學創作的鐵律!文學樣式沒有優劣之分,屈原、謝靈運,曹子建,張若虛不寫律絕,同樣名揚千年,就說大家最不待見的現代詩嘛,余光中,汪國真(激勵了一代人)等不也還活在人們的心中嗎?寫詩作文,自娛自樂,靈感來了,喜歡熟捻那種工具就用那種,快哉樂哉!何必拘泥於近體呢?

格律詩不會泯滅,因為古文化會世代傳承(這是我們的民族魂之一),但格律詩的創新,非一朝一夕之事,隨著社會的發展逐步來吧,路在遠方,不要輕言打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