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玫瑾教授:對孩子要做到“三不慣兩不管”,這樣未來才少走彎路

文/羊駝媽媽

現代社會家長都很重視孩子教育這一方面,可是在教育孩子的時候,卻常常無法掌握這個度。很多時候家長雖然都是出於好心,想要教育出一個優秀的孩子,可總是陷入一個誤區,中國公安大學的李玫瑾教授就說過:“有些家長他在該管的時候不管,不該管的時候卻開始管。”


李玫瑾教授:對孩子要做到“三不慣兩不管”,這樣未來才少走彎路

可能看到這裡很多人都會很疑惑:為什麼李玫瑾教授研究的方向是犯罪心理學,又怎麼會和家長聊起育兒呢?

李玫瑾教授就這個問題給出了答案,值得我們深思:

犯罪心理問題起源於人的早期,所以在研究犯罪心理的過程中,李玫瑾就非常重視研究人早年的一些心理問題,而且真正要破解人的心理問題,你也會發現,它和人的早年的關係緊密聯繫。

古話說得好“三歲看大,七歲看老”,李玫瑾見過許多走到彎路上的人,所以她的理念,能夠反映大部分中國家長教育孩子的一些問題。

李玫瑾教授:對孩子要做到“三不慣兩不管”,這樣未來才少走彎路

曾經有過這樣一個案例:一個12歲的男孩,只因為媽媽說了他幾句,竟然跳樓自殺了,很多家長都很疑惑,年紀輕輕的孩子怎麼會知道自殺呢?

李玫瑾教授的回答是:“那是因為母親的愛,在孩子的眼裡是沒有限制的,孩子會用你的愛還威脅你,只是他不明白死的含義。”

這句話能夠反映出現代社會很多家庭教育孩子存在的巨大問題,當孩子小時候犯錯誤,家長沒有及時地正確引導,漸漸的養成了更多的壞毛病,等到孩子長達後做出任何事情,父母都沒有後悔的機會。

李玫瑾教授:對孩子要做到“三不慣兩不管”,這樣未來才少走彎路

李玫瑾教授:對孩子要做到“三不慣兩不管”,這樣未來才少走彎路

三不慣

  • 孩子不尊重人不能慣

現在都是一家獨大,全家都很寵孩子,導致孩子變得“無法無天”。動不動就朝著長輩呼來喝去,甚至動手打人。這是很不好的行為,遇到這種情況,家長一定要及時糾正,把這種性格“扼殺”在搖籃裡面。

  • 孩子沒有責任感不能慣

當孩子犯錯誤的時候,第一反應是不敢承認錯誤,想盡辦法推卸責任,這樣就是沒有責任感的行為。若是任由孩子這樣發展,他就會變得肆意妄為、毫無擔當的人。

李玫瑾教授:對孩子要做到“三不慣兩不管”,這樣未來才少走彎路

  • 孩子觸碰原則不能慣

原則就是家長給孩子立下的規矩,所謂原則,便是底線。當孩子發生一些觸碰到原則的問題時,父母是絕對不可以讓步的。比如孩子拿了不屬於自己的東西,父母沒有及時地做出批評,孩子就會覺得這種行為是正確的,以後就很有可能會犯下更大的錯誤。

兩不管

  • 孩子能獨立完成的事情不管

這個不管是全國父母的“通病”,現在的父母都溺愛孩子,恨不得把吃飯、穿衣這種事情都替他幹。長時間下去,孩子就會逐漸喪失自理能力。

李玫瑾教授:對孩子要做到“三不慣兩不管”,這樣未來才少走彎路

所以孩子能夠獨立完成事情的時候,父母不妨放手讓孩子去做,這樣不但可以鍛鍊孩子的自理能力,還可以鍛鍊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

  • 孩子能承受的事情不管

生活中總是出現孩子輕生的事情,很多時候都是因為孩子缺乏受挫能力,遇到一點點失敗,就會鬧情緒甚至做出極端的行為。

孩子在成長的道路上,肯定會遇到挫折,它們有大有小,最開始的時候,孩子遇到小挫折的時候,第一反應可能就是哭鬧,這個時候父母用什麼樣的態度對待孩子,就會影響孩子的一生。

李玫瑾教授:對孩子要做到“三不慣兩不管”,這樣未來才少走彎路

挫折教育並非只是讓孩子過苦日子,乾點苦活,重點而是在於,培養孩子直面挫折的堅強品質。所以父母需要視挫折的大小來決定是否要幫助孩子,這樣才可以鍛煉出孩子一顆堅強的內心。

孩子的成長的過程中難免會出現不良行為,這個時候家長顯得尤為重要,為了不讓孩子養成不好的性格,家長要找到適合自己的教育方式,但是對於一些沒有經驗的父母來說,可能會力不從心,這個時候家長不妨藉助一下書籍的力量。

李玫瑾教授:對孩子要做到“三不慣兩不管”,這樣未來才少走彎路

羊駝媽媽給大家安利一套性價比超高的書籍:《正面管教》、《好媽媽勝過好老師》、《聽孩子說勝過對孩子說》、《好父母不吼不叫》、《好性格讓孩子受用終生》。

李玫瑾教授:對孩子要做到“三不慣兩不管”,這樣未來才少走彎路

5本書貼近生活案例,幫助你正確的引導孩子,解決孩子蠻橫、孤僻、自私、厭學、自卑

等一系列問題,讓你的孩子茁壯成長!

#423頭條知識節# #母嬰好物推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