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分析賈寶玉考中進士後如認真仕途會有一番成就嗎?

春日之虎


要想賈寶玉進入仕途,而且還得有一番成就,這太難了。

他就是一個做和尚的料子。做官,他卻做不來,所以即便他有應試的才氣,卻絕對沒有做官的剛性。

這個有點像我們說的學歷和能力的問題。他老爹都在官場裡玩不轉。他那性子,還不成了上上下下的“背鍋俠”,讓人給作弄死。

賈政對他的一頓毒打,寶釵、襲人對他的叮嚀勸說,一股股“恨鐵不成鋼”的諄諄聲流,一概被他當成了耳旁風。放到現在就是典型的“熊孩子”。

他在跟甄寶玉見面後,直接將甄寶玉否定,而將其歸入“祿蠹”之流,這更像是對著鏡子照了照,然後反手又把鏡子打碎了——那不是他希望看到的自己。

而賈母和王夫人又對他無原則的溺愛,這明顯是賈政、薛寶衩、襲人等人的對立面。

可惜的是以賈政領銜的“勸學派”勢單力孤。以致於讓寶玉做官的可能性越來越遠。

即便出於眾人威壓,搞不好,在國考的考場上,他自己就放了水。這種事情,寶二爺完全做的出來。



《紅樓夢》塑造的的賈寶玉形象,作者肯定賈寶玉的叛逆,頌揚寶玉對封建禮教、男權社會的反抗,這裡面融入了作者的自傳色彩。

曹雪芹的一生,享受過鐘鳴鼎食的富貴,也經歷了半生窮困潦倒,家道敗落後,主要靠賣字畫以及朋友接濟為生。

如果他靠其身邊的朋友,在當時的社會里,混個一官半職的不是難事。可惜,在家道敗落後,他以文人的敏銳視角感受到了封建社會對於人性的戕害和鞭笞。

反映到小說中,在創作上通過寶玉這個虛構的人物,無論口頭還是行為的“倒施逆行”,都帶著作者自身對於社會的強烈控訴。

所以,寫作小說過程中,最後的結局有兩種可能,一則賈寶玉成為一代鐵血宰相,甚至造反起義顛覆封建專制,但這種可能性為零,因為寶玉沒有那麼剛性。也帶偏了整個文風。

第二,賈府沒落寶玉直接心灰意冷,而又沒有求生手段,最終還是去當和尚。你看,惜春不就走的這個路子。


紅樓夢可以看作是一部青春小說,劇中的寶玉及十二釵、各自的陪侍丫頭多處於十五歲上下的年紀。大觀園的青春夢逐漸破碎以後,以寶玉那不管小姐、丫頭受到傷害時,都要往自己身上攬責任的性子,情殤的銷魂蝕骨,寶玉遲早都要看破紅塵。

經過宋代程朱理學註解加工過的《四書》、《五經》,這些為官的必修書目。這是寶玉口中那些濁臭逼人、泥做的骨頭、國賊祿蠹等蠢物沽名釣譽的東西。

他喜歡的是《牡丹亭》、《西廂記》。

借大姐的光,大觀園的一眾姐妹丫鬟、鶯鶯燕燕的圍繞中,給他塑造了一個青春烏托邦。

被封建禮教借王夫人的手拆了這個烏托邦以後。

寶玉只能帶著“紅綃帳裡,公子情深;黃土壠中,女兒命薄”的吟歎,走進大雄寶殿,實踐對黛玉的承諾:你死了,我當和尚去。

假如是:你死了,我就去做大官去。這不是曹雪芹,賈寶玉的人設。



田園學書


請分析賈寶玉考中進士後如認真仕途會有一番成就嗎?。奇葩,封建社會能考取進士者能有幾人?,什麼樣的人可以考取進士?如果按封建統治階級的標準賈寶玉能考取進士,豈不是地球倒轉,日出西山了嗎?,一個連補封建之天資格都沒有的頑石,而要登上封建之天的高堂,可能嗎?。

請看“無故尋愁覓恨,有時似傻如狂。縱然生得好皮囊,腹內原來草莽。潦倒不通世務,愚頑怕讀文章。行為偏僻性乖張,那管世人誹謗!”。“富貴不知樂業,貧窮難耐淒涼。可憐辜負好時光,於國於家無望。天下無能第一,古今不肖無雙。寄言紈絝與膏粱,莫效此兒形狀!”這兩首西江月,雖有誇大成份,而且有些地方還要正話反聽,但縱觀《紅樓夢》,賈寶玉最討厭的就是士宦經濟,視為“俗氣逼人,儒臭熏天”。

只是見到“世事洞明皆學間,人情煉達即文章”“心中便有些不快“縱然室宇精美,鋪陳華麗,亦斷斷不肯在這裡了”。他所以喜歡一貫反對封建正統思想的林黛玉,就是因為志同道合的原因。

這樣的人,不要說“腹內原來草莽”。就是才高八斗,學富五車,凡視封建統治階級士宦經濟為俗氣逼人,儒臭熏天者。不要說考中進士,中個秀才也不可能。本來假設就不存在,不靠譜假設豈不是痴人說夢?因為相差太遠了?


老兵4200


謝謝

我認為賈寶王真考上進士,他也難以混入渾濁不堪的官場,一個人的性格,和對事物的看法不是一時形成的。

賈寶玉秉性清純丶熱情丶善良,他是一個熱愛生活,熱愛生命正直的悲憫者。他聰明,有覺悟的空靈者。

他愛長輩,愛貧窮民眾,愛親人,愛身邊的每個小丫鬟。唯獨討厭官場虛偽應付。反對封建家庭禮教,厭惡“讀書做官”論,不想走仕途道道!也因此沒少挨父親毒揍!

如果他想通要參加科舉考試,那也只是證明自己參賽能力,完成家庭長輩的希望,改變旁人偏見。

他與黑暗官場是格格不入的。即便為官,他也不會同流合汙,甚至於朝庭也未必看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