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不會終結,只會重新洗牌

先知書店 千字文華

全球化不會終結,只會重新洗牌


全球化不會終結

只會重新洗牌

策劃:先知書店

文:愈嘉 編:先知書店店長、柏果


當下,隨著新冠疫情在全球的大爆發,有三種信息關注度最高,爭議也最大:

◎“戰疫”:疫情的破壞力和各國應對疫情的消息。

◎“追責與逆全球化”:日本、歐美國家產業迴流。


◎“撕裂——新冷戰——新秩序”——疫情導致的價值觀撕裂,世界將迎來“兩個陣營,三個世界”的對抗局面。

以上爭論,歸結為一個問題——全球化及其未來,兩種最具代表性的觀點:

一種觀點認為,全球化的驅動力是自發的市場秩序,因此,全球化不可能終結。

另一種認為,全球化的本質是大國主導下的“叢林社會”,新冷戰,甚至第三次世界大戰都有可能。


仔細分析,前者是一種經濟學視角,後者是一種政治視角。如果把兩種視角結合起來,或許對“全球化”會有更深刻的認識。


全球化的驅動力,是個體而非國家

經濟學家熊彼特說:“人們可以通過三種方式去研究經濟:分別是通過理論、統計和歷史。”


回顧歷史,全球化至少出現過6次——


第1次:公元前1500年,以埃及帝國為主導,貿易——分工體系在地中海東部地區形成。但隨著埃及帝國的衰落,第一次全球化結束。


第2次:在羅馬帝國的主導下,貿易——分工體系在地中海地區建立。但隨著羅馬帝國的崩潰,歐洲倒退回封建莊園經濟,第二次全球化結束。


第3次:13世紀,毛紡織業在弗蘭德地區興起,貿易——分工體系將西歐、地中海、中東地區被鏈接在一起。然而,黑死病的爆發,蒙古帝國的入侵,終結了這輪全球化。


第4次:15世紀末的地理大發現,迎來了新一輪的全球化——歐洲、美洲、中東、非洲被鏈接在一起。但是,到了17世紀,這輪全球化因為歐洲30年戰爭和小冰期等因素崩潰。

第5次:18世紀末,英國爆發工業革命,大英帝國開始主導全球化,被稱為“不列顛治下的和平”。這輪全球化,隨著大英帝國的衰落,以及兩次世界大戰而謝幕。

第6次:也就是當下的全球化,是二戰之後,由美國主導的全球化。


全球化不會終結,只會重新洗牌


不難發現,每次全球化存著一個週期律——每次全球化都會持續200年到300年,與中國歷史的治亂循環,王朝更替幾乎一樣。


對於全球化的週期循環,很多人認為,全球化是“國與國”之間的零和博弈,一個國家衰敗了,另一個國家就崛起了。


但實際上,奧地利經濟學派認為,全球化的驅動力是市場,主體是個人和企業,而非國家。市場這一自發秩序在全球範圍的拓展,其本質是個體(公司)之間的自由交換,個人通過比較優勢,在全球市場上,進行分工協作,發展貿易,不斷創造財富。從而實現人類社會的繁榮。

正因為全球化能帶來巨大的經濟利益,所以,即使歷史上的全球化因國家干預一再遭受挫折,但最終都以一種更加猛烈的方式回潮。


全球化不會終結,只會重新洗牌


中國歷史與全球化,都存在相似的週期循環,但是,全球化因為涉及更多變量,因此,其分析框架要複雜得多。


美國學者小約瑟夫·奈和加拿大學者戴維·韋爾奇在二人合著的《理解全球衝突與合作》一書中,提出一套分析和理解全球秩序的框架——


首先,全球化存在三個顯著特徵:

· 經濟全球化——勞動力、資本、技術等要素,在全球範圍內自由流動,使各國經濟互相依賴、產業模式高度分工的程度日趨加深。

· 思想文化的全球化

——全球化是一個不同思想文化、不同價值觀不斷碰撞、融合的過程。政治學者亨廷頓在《文明的衝突》一書中指出,全球化進程加速,讓基督教文明、伊斯蘭文明、中華文明等不同價值體系爆發了激烈的衝突。

· 每次全球化都會有一個強國,為全球化制定遊戲規則,比如,確立貿易結算貨幣,建立全球協調機制,等等。


全球化不會終結,只會重新洗牌

其次,全球化的三大特徵,在不同的強國主導下,會呈現出不同的秩序面貌。透過《理解全球衝突與合作》一書,我們不難發現:

任何一個大國,如果想主導全球化,不僅需要經濟、技術、軍事等硬實力,更需要向全世界輸出一套理想——一套能被大多數國家所接受的價值體系,和可以不斷拓展的秩序。

對大國而言,理想與實力是互為倚靠的兩個要素,沒有實力作為支撐,理想只能是空想,沒有理想作為引導,實力將會蛻化為暴力。

換句話說,沒有實力,根本不可能主導全球化,但僅有實力,如果提供不了能被普遍接受的價值觀和秩序,那麼,就不會有國家自願加入這一秩序。相反,強大的硬實力,還會成為讓世界恐懼的東西。

所以說,全球化,就是不同大國之間,在實力與理想兩個層面,不斷博弈的歷史。

◎18世紀,英國與法國的爭霸,是英國民主制度與法國皇權專制的競爭。

英國“王在法下”的制度,權力受到制約,稅法很公平,其國債由國家財政能力作為擔保;而法國的君主專制,其國債由君主個人的信譽做擔保,風險遠遠高於英國。

最終,英國能籌集到遠高於法國的財政資源,在“七年戰爭”中戰勝了法國。


全球化不會終結,只會重新洗牌


◎20世紀上半葉的兩場世界大戰,可以被視為民族主義、種族主義秩序與自由民主秩序的競爭。

兩次世界大戰中,德國的民族主義,只能被日耳曼人所接受,對其他民族意味著滅頂之災。這種秩序,讓德國迅速崛起,但同時淪為眾矢之的,成為必須除之而後快的邪惡力量。

◎20世紀下半葉,美國與蘇聯的冷戰,其本質就是“自由主義”與“烏托邦主義”的競爭。

英美的“自由主義”,外化為西方世界內部充滿活力的自由貿易體系。

蘇聯的“烏托邦主義”,則外化為蘇聯東歐陣營內部僵化的計劃經濟交換體系。

計劃經濟的內在缺陷,導致蘇東集團所構建的經濟體系難以為繼,與西方世界長期的軍備競賽,拖垮了後者。

簡單說,大國崛起,不斷衝擊著全球化,甚至短時間內,改變了全球化的面貌。但是,由於全球化的本質和驅動力,始終不會改變,因此,全球化不會終結,只會不斷洗牌。直到淘汰掉有悖於全球化驅動力,無法再拓展的秩序,全球化才趨於穩定。


兩種秩序,誰將勝出?

不少人用修昔底德陷阱——後崛起國家,會挑戰主導世界秩序國家,來解讀全球化。這看起來好像很有道理,但實際上,這既不是修昔底德的本意,更不是全球化的本質。

20世紀思想家哈耶克關於“自發秩序VS理性建構秩序”的視角,有助於我們深入理解全球化及其衝突的本質。

哈耶克認為,世界上始終存在兩種不同的秩序:自發秩序與理性建構秩序。


所謂自發秩序,是人行動的產物,是演化的結果,而非人理性設計之結果。

例如,語言、宗教、市場,等等。

而理性建構秩序,是由人理性設計、規劃出來的秩序。

例如,計劃經濟,中央集權制度等等。

全球化不會終結,只會重新洗牌


自發秩序尊重人類社會自我演化的結果,重視人類已有的經驗,警惕理性的侷限性。

因此,認為人對自由的嚮往是任何力量都擋不住的,宗教、商業、民間社團等都應該保守下來。但不追求完美,秉持止於至善的理念。當這種理念外化為普遍秩序時,具有強大的生命力和拓展性。

而理性建構秩序,崇尚人類的理性能力,尤其是位於金字塔頂尖少數人的理性能力,結果是形成一個自上而下的單向的強制秩序。

這套秩序提供的理想是:除惡務盡,建設一個完美的、人間天堂式的經濟、政治秩序。因此,這種秩序,有非常大的誘惑力,但很容易走向理想的反面——用惡的方法,實現善的目的。歷史上,這種秩序常常在短時間內造就大國崛起,但卻很難持續。


全球化時代的衝突,亨廷頓總結為文明的衝突,按照哈耶克的洞見,更像是人類永恆的兩種秩序的競爭。


那麼,全球化的未來會怎樣?理解了全球化的本質,這個問題或許不難回答:全球化的長期趨勢是顯而易見的,但短期充滿不確定性,借用哈耶克的話:

“好的秩序會自然擴展,壞的秩序也可能野蠻生長。取代落後與野蠻的,不全是先進的文明與思想,還可能是更加落後與更加野蠻。”

世界正在發生鉅變的今天,全球化的未來,是壞秩序捲土重來,還是好秩序開出文明之花?答案並不確定,這取決於我們的觀念——對全球化的本質,以及兩種秩序的認知與接受程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