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多次以身試針,這位寧波醫生在貴州冊亨留下了一個“針刀門診”

4月16日,江北區白沙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中醫科醫生朱建豐結束了在貴州冊亨18個月的醫療幫扶,回到寧波。在冊亨,朱建豐利用自己的針刀特長,為6000多位患者解除病痛,還讓學生用自己當靶子學扎針,捱了一千多針後,他留下了一個帶不走的針刀門診。

利用手中的針刀

他在冊亨為6000多位患者解除病痛

2018年10月,擅長小針刀醫療技術的朱建豐主動請纓,告別親人,前往貴州黔西南州冊亨縣人民醫院開展東西部協作醫療扶貧工作。填寫幫扶時間時,朱建豐毫不猶豫選擇了最長的“18個月”。因為他覺得中醫的成長相比西醫要慢一些,如果只傳授了些皮毛就回來了,那就太遺憾了。

“來冊亨是為了什麼?到冊亨我能做什麼?離開冊亨我能留下什麼?”在18個月的幫扶工作中,朱建豐常常問自己這三個問題。

朱建豐最擅長的小針刀技術,在冊亨當地因為氣候的原因,風溼、關節、頸椎等問題的患者特別多。“很多當地居民這類疾病的嚴重程度還不到做手術的地步,用藥效果又不明顯,這時候用小針刀治療是非常有效的方法。”到貴州後不久,朱建豐開出了針刀特色門診。剛開始,由於當地的居民對小針刀不瞭解,很多人不敢嘗試這種診療手段。

“我要不斷地向患者解釋,針刀不是開刀,是針灸的一種,像扎針一樣治病。”朱建豐說,有些病人幾個療程下來後,療效顯著,這才帶動了更多患者來朱建豐這裡一試。

一千多次以身試針,這位寧波醫生在貴州冊亨留下了一個“針刀門診”

“看我現在能走能跑的,要不是遇到朱醫生,我估計現在都無法走路,找朱醫生看病花錢少、治療時間短、效果還好,非常感謝。”冊亨居民楊先生患帕金森症,原本他下肢無力,連站都站不穩,走路不是向前走而是往後退,還會發抖。接受小針刀治療後,楊先生在朱建豐的建議下,一邊接受治療一邊開展走路、慢跑等活動,現在能步行或者慢跑10公里了。

在冊亨的500多個日夜,朱建豐用手中小小針刀為當地6千多位患者解除病痛。

一千多次以身試針

他給當地留下一個帶不走的針刀門診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朱建豐想,要讓當地百姓長期受益於針刀技術,重點是要讓年輕醫生儘快成長。他利用業餘時間編寫針刀課件,撰寫成通俗易懂的圖文進行面對面授課。在冊亨,朱建豐挑了兩個剛畢業的中醫生當徒弟,傳授自己的針刀技術。

“紙上得來終覺淺”,兩個學生剛畢業不久,雖然學會了理論知識,但怎麼都邁不出那一步,不敢上手往病人身上扎針。

“那就往我身上扎吧!”為了讓年輕醫生能夠更好地提高針刀技術,朱建豐以身試針刀,讓學生在自己身上下針,這樣做既能感受到患者的體驗,又能實時指導他們的進針技能。幾十次練習,兩個徒弟在他身上紮了上千針。

自己當靶子給學生練手,痛嗎?朱建豐說:“痛是有一點,但我現在自己受點苦,將來病人就會少受苦。”

一千多次以身試針,這位寧波醫生在貴州冊亨留下了一個“針刀門診”

讓學生練手,萬一有了偏差,扎出了問題怎麼辦?“我有把握,先讓學生在骨架模型上感受進針深淺,再讓他們看著我怎麼給患者扎,最後再在我身上試。”朱建豐說,學生剛上手的時候,讓他們先在自己四肢、大腿等肉厚的地方扎,等熟練了,再慢慢轉移到脊椎和頸椎這些重要的部位。“我的頸椎也不太好,正好讓他們試著給我治病。”朱建豐說。

一千多次以身試針,朱建豐帶出了兩名可以獨當一面的徒弟。今年春節期間,因為疫情,朱建豐不能按時返回冊亨,好幾個找他治療過的患者就由兩個徒弟繼續扎針,效果很好,這讓朱建豐備感欣慰:“現在兩個徒弟都已經能夠熟練地用針刀進行治療,我也能放心離開了。”

在冊亨的18個月裡,朱建豐還經常利用假期走訪偏遠山區,給行動不方便的、獨居在家的老人上門進行中醫服務。通過號脈結合舌苔,對老人的飲食起居給予中醫調養指導,並對常年被膝關節炎所困擾的老人免費針刀治療。他還累計參加義診活動18次,免費服務群眾700多人次,探訪路程超過1萬公里。記者 孫美星 通訊員 施俏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