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平市南洋鎮重抓激勵性產業扶貧實效

閩西新聞網訊(記者 黃俊 郭亦斌 見習記者 曾俊欽)昨日上午,漳平市南洋鎮成成家庭農場負責人鄧燈華忙碌在利田村由貧困戶參與種植的葡萄園裡,指導他們為將於5月底上市的夏黑、黑鋒、陽光玫瑰、浪漫紅顏等葡萄品種打頂、除草、套袋。這片10畝的葡萄園有50戶貧困戶參與種植,每戶年產值可達5000元。一串串晶瑩剔透的果實鼓起了“錢袋子”,更撐起了依靠勞動創造美好生活的新希望。

南洋鎮的南洋村、暖州村、營侖村是貧困村,於2018年全部摘帽;有建檔立卡貧困戶147戶、375人,於2018年全部脫貧。“如果沒有穩定的收入來源,極有可能出現返貧。”鎮黨委書記李達才告訴記者,為鞏固脫貧成效,近年來,鎮黨委、政府結合當地產業優勢和貧困戶實際,從激發內生動力著手,不斷拓寬激勵性產業扶貧領域,讓貧困戶實現穩定增收有了更多選項。

南洋鎮有著優良的農業產業基礎。該鎮認真梳理轄區內增收見效快的特色優勢產業和有實力、有意願的經營主體,結合貧困戶意願和能力,先後推出水仙茶、葡萄、紅心芭樂、林下仿野生靈芝、青棗等5個激勵性產業扶貧項目,摸索出黨建引領的“GDP”扶貧模式——G即公司、合作社,D即黨員、黨代表、人大代表、入黨積極分子,P即貧困戶,吸引了全鎮9個行政村107戶、308人參與,有勞動力的貧困人口和行政村覆蓋率均達100%,真正達到了“真脫貧”“爭脫貧”“穩脫貧”的目標。如水仙茶種植項目,由鎮裡返租30畝茶山,分配給15戶貧困戶,參與的貧困戶僅2019年就平均增收11800元;又如紅心芭樂種植項目,由鎮裡統一代10戶貧困戶向鴻運家庭農場購買已種植近兩年的苗木,產出後可由農場包銷至少60%,或以更高價格自行銷售,自去年8月實施以來已為每戶貧困戶增收4000多元。

優惠的政策增強了貧困戶“真脫貧”的信心,南洋鎮黨委、政府和經營主體順勢而為,採取各項措施,進一步激發貧困戶“爭脫貧”的動力。鎮裡於2018年、2019年分別召開脫貧典型表彰會議,共授予18戶典型戶“脫貧標兵”榮譽稱號並給予獎勵金,經營主體對勤勞肯幹的貧困戶也給予資金獎勵,此外,鼓勵“脫貧標兵”開展傳幫帶,與其他貧困戶互幫互助促脫貧。同時,該鎮對貧困戶實行動態跟蹤管理,對願意多幹的實行疊加幫扶,在全鎮營造“越努力越幸福”的脫貧氛圍,鞏固了“穩脫貧”成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