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分裂症患者“打人”行為的分析和思考

背景:目前,無論是在臨床工作還是在科學研究上,對攻擊行為的定義不一致,有的只將造成另一生物體至少是輕傷的行為界定為攻擊行為;有的通過攻擊行為量表的評定來界定攻擊行為;還有的甚至將患者的脾氣大、不合作、對他人的猜疑、不滿意,興奮煩躁等均視為攻擊行為。這些定義或量表評定要麼定義模糊,操作困難;要麼評定繁瑣、專業性強,不容易被掌握應用。

精神分裂症患者“打人”行為的分析和思考

攻擊

我們今天再來討論這麼一個老問題: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攻擊行為!

到底怎麼算是攻擊行為?

如前所述,攻擊行為的界定確實挺難,並不是可以一概而論!當然,我們說的是模糊行為,非常明顯和暴力的除外。

精神分裂症患者“打人”行為的分析和思考

模糊

精神分裂症患者攻擊行為的發生與多種因素有關.

如中青年、男性、文化程度偏低,單身未婚者、體力勞動、有精神疾病陽性家族史者為多見、存在自幼父母教養方式不良、社會支持相對較差、本身有反覆無常、易衝動、行為粗暴、自我中心、無忍耐性的個性特徵,存在不成熟的心理防禦機制,適應能力差,同時,攻擊行為的發生也受幻覺、妄想、自知力缺乏影響。

關於攻擊行為,可以考慮在這些危險因素基礎之上,制定出更為針對適合的簡易評估辦法,由醫生對患者的攻擊危險性做出危險等級評估,在患者發生或將要發生危險行為時作為實施約束、隔離等保護性措施的重要依據。

精神分裂症患者“打人”行為的分析和思考

“攻擊”

發生攻擊行為,醫院怎麼處理的?

很多專家提出,在攻擊行為發生的原因方面,患者和醫護人員之間存在明顯的分歧。

患者認為主要與住院環境和醫務人員與患者交流少有關;

而醫護人員儘管也意識到了住院環境的不利影響,但他們還是認為攻擊行為的發生主要與疾病有關。

在對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處置,多數人支持病房開放或半開放式管理、行為干預、全面評估患者病情、建立良好護患關係、做好健康教育與安全管理、保護隔離患者、加強對護理人員的相關培訓等。

在平時,多與患者溝通,瞭解他們的心理動態和需求,可能是減少和防範攻擊行為的根本途徑。

精神分裂症患者“打人”行為的分析和思考

溝通

精神衛生法的設立既保護攻擊行為患者,也保護醫護和普通大眾

我國制定精神衛生法的目的之一就是要保護精神障礙患者的合法權益,同時也要減少其對他人和社會的危害。

醫療機構規定,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發生攻擊行為,必然要求參考《精神衛生法》的同時,制定建立一套科學、規範、可操作性的評估診斷標準及保護性措施,做到既能尊重患者、保護患者的合法權益,又能避免患者對自身、他人造成不必要的傷害。

精神分裂症患者“打人”行為的分析和思考

立法

寫在最後,碎碎念

先前的文章也說起來這個問題,攻擊行為確實會讓人很害怕。但,也並不是被渲染的那麼恐怖!

非專業人,能力範圍內幫助,否則請離開、不圍觀、及時報警!

專業人員也要衡量力所能及、不魯莽、不激化、迂迴智慧解決!

總之,一切都要安全為主!

精神分裂症患者“打人”行為的分析和思考

安全

#青雲計劃##頭條健康##攻擊#

參考文獻:

1.甘景梨, 呂存生. 精神分裂症攻擊行為的對照研究. 臨床精神醫學雜誌. 1997. 7(5): 272-273.

2.馬金芸, 謝斌, 鄭瞻培. 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攻擊行為與甲狀腺軸. 臨床精神醫學雜誌. 2001. 11(4): 195-197.

3.王萬芝, 鄭麗, 何偉. 精神分裂症患者攻擊行為的危險因素與護理對策. 現代護理. 2003. 9(12): 920-921.

4.闕桂英. 精神分裂症攻擊行為分析與護理對策. 中華現代臨床護理雜誌. 2007. 2(4): 204-305.

5.馬麗霞, 邱亞鋒, 郭本玉. 住院精神分裂症者攻擊行為相關因素對照研究. 臨床心身疾病雜誌. 2003. 9(3): 149-150.

6.翟金國. 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攻擊行為及相關因素研究. 中國神經精神疾病雜誌. 1999. 25(6): 363-364.

7.李梁, 潘麗妹, 梁小微. 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攻擊行為相關因素分析. 中國行為醫學科學. 2005. 14(10): 884.

8.羅振峰, 陳漢華. 伴攻擊行為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臨床特徵分析. 神經疾病與精神衛生. 2006. 6(4): 285-286

9.徐梅玉, 陳志恩, 鄰新花. 住院精神分裂症病人危險行為與精神症狀的相關性研究. 中國行為醫學科學. 2000. 9(1): 49-50.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