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刪的《陳涉世家》為啥又回來了

“神獸”今日歸籠,個個蠢蠢欲動。馴獸師們的心提到了嗓子眼,他們全然不顧自己的臉被勒出一道道又深又紅的血印,也不顧自己被口罩憋的上氣不接下氣,個個瞪大眼睛緊盯著神獸,生怕他們一不留神,搞出點什麼妖蛾子。


被刪的《陳涉世家》為啥又回來了


所幸第一天還算平穩,不過,有一個不大不小的風波。原來被刪除的課文《陳涉世家》又悄悄的回來了,上網查了一下,發現就在2019年3月份,人教社專門出了一個說明,詳細的解釋了這篇課文為啥被刪,主要理由就是,“陳勝吳廣起義已經在七年級的歷史課上講過了,如果語文還講的話,就造成了不必要的重複,加重了學生負擔”

平心而論,我認為《陳涉世家》這篇文章在史實方面是有瑕疵的,主要有三個硬傷:

第一、陳勝是陽城人,就是河南的登封,吳廣的家鄉是河南太康,他們奉命戍守漁陽,就是今天的北京密雲西南。陳勝,吳廣的起義地點大澤鄉,在現在的安徽宿州,宿州距離登封470多公里。登封在北,大澤鄉在其東南,前者距離漁陽更近,後者更遠。按照一般的理解,陳勝吳廣一定會從陽城出發一路向北,蹊蹺的是,陳勝他們九百人,莫名其妙的先往東南走將近1000裡,然後在向北走,假使陳勝等人奉命集結,也應該在陽城集結。他們為啥偏要捨近求遠的跑到宿州,讓人百思不得其解。

第二、關於“失期法皆斬”的問題。根據出土的《睡虎地秦墓竹簡》記載,沒有按期到達是很輕的罪行。《秦律·徭律》規定:“失期三日五日,誶;六日到旬,貲一盾;過旬,貲一甲。”誶是訓誡,貲是罰款。遲到5天以內的,只是訓誡,也就是批評教育。遲到六天不足十天的,罰款一盾,超過十天的罰款一甲。這樣的處罰相當輕,就相當開車闖紅燈,絕不至於殺頭。想一想也是,秦時地廣人稀,人千里迢迢的去服役,路途上說不定碰上地震、洪水、泥石流,遲到是不可避免的。要都是“失期法皆斬”,就沒人去當兵了。我以為,這只不過是陳勝在蠱惑人心,跟“篝火狐鳴”、“魚腹藏書”一樣,都是騙人的。

第三、兵荒馬亂之際,陳勝吳廣手下難道有人專門記錄陳勝他們的對話?而且還記錄的活靈活現?要是有的話,估計早就洩密了。所以,陳勝等人的對話,明顯就是司馬遷編的。這也體現了文學的虛構性,不符合歷史。

從文學角度,這篇文章也不是司馬遷寫得最好的。至少從人物刻畫的角度,陳勝、吳廣的形象就遠遠不如 《刺客列傳》中的荊軻、聶政,故事也不如周亞夫軍細柳一波三折,扣人心絃。語言上平鋪直敘,平平淡淡,缺少渲染修飾。在歷史和文學上都有問題,刪掉也沒啥可惜。

被刪的《陳涉世家》為啥又回來了

那為啥人教社不惜啪啪啪的被打臉,也要把它重新放進教材裡呢?我以為,主要是這篇課文提出了兩個觀點,一是“天下苦秦久矣”,二是“王侯將相寧有種乎”。這兩點體現出一種“不平則鳴”的 反抗精神。 “天下苦秦久矣”毫無疑問的一種現實政治的壓迫,在苛政的壓迫下,人民揭竿而起就有了一種天然的正義性。因為“苦秦久矣”,自然而然的就要“替天行道”,就要“路見不平一聲吼”,“該出手時就出手”,施政者罔顧這一點而一意孤行的話,一定會出亂子的,中國的老百姓雖然老實聽話,但這也絕不意味著可以予取予求,任人宰割,到了一定份上,也還是會鬧他個天翻地覆的。為政者能不慎乎?而”王侯將相寧有種乎”,最能體現出中國人的心理。中國人可以出身卑微,但我們相信,只要努力,只要拼搏,就能改變自己乃至家族的命運。周秦之變以後,儘管君主專制被人屢次詬病。但有一點,是絕對不能否認的,就是不管怎樣,專制制度通過消滅貴族階層,無意中就讓很多貧寒之士擺脫身份的束縛,可以海闊憑魚躍了,雖然不能達到現在意義上的自由,但至少也算是從貴族的壓迫中解放出去了。社會階層在法律意義上也不在被某些按照血緣關係構成的集團所壟斷。人的奮鬥意識也就被激發出來了。這不光是一種反抗與解放,更多的是一種人的覺醒。

也許,正是因為這種覺醒,才讓《陳涉世家》失而復得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