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鄉味道

阜陽位於皖北,古稱潁州。從古至今,阜陽都是著名的櫻桃產地,這裡氣候適宜,盛產櫻桃,被稱為“櫻桃之鄉”。

潁州櫻桃紅豔美氣,玲瓏剔透,外形像珍珠瑪瑙,味道酸甜適度,甘美怡人。歷史上,潁州櫻桃不僅被列為貢品,還是歷代文人雅士詠贊的珍品。

家鄉味道|| 潁州櫻桃

宋代著名詩人歐陽修於治平四年(公元1067年)五月在潁州寫下了著名的“黃慄留鳴桑葚美,紫櫻桃熟麥風涼。朱輪昔愧無遺愛,白首重來似故鄉。”詩句。描寫的就是潁州初夏時節,潁河兩岸,一片又一片的櫻桃林,已經成熟的櫻桃顏色鮮紅,玲瓏剔透,煞是誘人。此番景象,真不讓歐公詩興大發呢。

劉敞,北宋史學家、散文家。當年與歐陽修一起在潁州居住,他曾寫下《櫻桃》詩一首,感慨:“東風吹陳根,萬木含芳華。”“櫻桃此時盛,滿樹粉彤霞”。在詩人筆下,掛滿果實的枝條,猶如一串串紅色的瑪瑙,在樹上隨風飄蕩,紅紅的果實晶瑩剔透,猶如一片彤霞

家鄉味道|| 潁州櫻桃

曾在潁州為官的蘇軾也喜愛櫻桃,他自潁州轉任揚州以後,還念念不忘潁州的櫻桃,把潁州的櫻桃與揚州的芍藥相提並論,其《浣溪沙•揚州賞芍藥櫻桃》雲:“芍藥櫻桃兩鬥新,名園高會送芳辰。洛陽初夏廣陵春。紅玉半開菩薩面,丹砂濃點楊柳唇。尊前還有個中人。”這首詞雖然作於揚州,但卻是因為潁州西湖疏浚工程完工後與潁州通判趙德麟的和詞。清代王文浩《蘇文忠公詩編注集成》載:“元祐七年壬申四月二十五日,潁州西湖成,和趙德麟賞芍藥櫻桃,作《浣溪沙》詞。”


家鄉味道|| 潁州櫻桃

而清代著名詩人,潁州人劉體仁,曾寫下《櫻桃曲十首》,讚美潁州櫻桃“輕衣席地東郊滿,潁岸櫻桃天下無”。清乾隆潁州知府王斂福在《汝陰八景》,更有有“紫櫻桃熟黃雲卷,紅棗林繁玉屑春”之句。

“持竿叫護櫻桃樹,不管新鶯林外飢”。這是劉體仁描寫當年人們看管櫻桃園的情景。俗語說,“櫻桃好吃樹難栽”,其實說的不是栽樹,而是看著樹上的果子不被鳥偷吃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於是,看管果子的人只好不停的揮舞著竹竿,驅趕著小鳥,也不管鳥兒是不是飢餓。

家鄉味道|| 潁州櫻桃

櫻桃好吃,可惜,嚐鮮的時間太短了,在阜陽,一年之季只有二十天吃櫻桃好日子。由於櫻桃保存的時間有限,人們開始用蜜餞的辦法來延長和增加櫻桃的風味。

潁州櫻桃脯為阜陽名產。經蜜餞製成的櫻桃呈金黃色,果形完整,細膩柔軟,酸甜適口,具有原果風味。從唐代起即列為貢品。清代植物學家吳其濬《植物名實圖考》(卷三十二)記載:“櫻桃,《別錄》上品,《樂雅》謂之楔,即含桃也。有紅白數種,潁州以為脯”。

家鄉味道|| 潁州櫻桃

清光緒年間安徽巡撫馮煦纂修《皖政輯要》(禮科·卷四十一·呈進方物)記載:櫻桃產潁州府,“櫻桃脯二桶,阜陽縣承辦”,每年逢端陽節、年節,均差遣武弁(武官)護送進京。民國十四年《太和縣誌》(卷四·食貨志)記載:“沿沙河兩岸二里許最佳。以餳(即糖稀)漬之,製成名桃脯,往時有桃脯貢,與阜陽六年輪貢一次。”

而《安徽省阜陽地區農業名特優資源錦集》也記載:阜陽櫻桃上市時,阜陽城內的慶昌果店、德昌隆果店門前懸掛三角黃綾旗,上書“奉旨承辦”四字,優先收購優質櫻桃果。用傳統方法加工成櫻桃脯貢品,然後封裝在特製的瓷甕內並用黃綾束扎,由專人護送。

家鄉味道|| 潁州櫻桃

紅了櫻桃,綠了芭蕉,盪漾出多少古人的流年華章。古韻悠悠的潁州櫻桃,從唐詩宋詞裡走來,每一句都是那麼溫潤,每一聲吟唱都是那麼委婉。如今,每年春夏之交,阜陽櫻桃成熟之際,人們爭先恐後踏春尋芳,觀景嚐鮮,流連忘返。潁州櫻桃不僅為當地群眾帶來顯著的經濟效益,也為阜陽旅遊事業提供了一個新天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