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後要當爸爸了:爸爸只是你的身份,重要的是“爸爸”這個角色

90後要當爸爸了:爸爸只是你的身份,重要的是“爸爸”這個角色

作者:聶建芬

兒子打來電話,說胎兒四維檢查結果出來了,一切挺好,讓我們放心。

掛電話時,還喜不自禁地說:”根據各項數字分析,是個男嬰,以後有人陪我玩了“。

我家老頭子聽了,冷笑了一聲”還陪你玩呢,以後有你小子發毛的時候!“

我接了一句:”真能陪孩子好好玩,倒是個稱職的爸爸“。

唏噓時光匆匆,90後的兒子要當爸爸了。

幾個“準奶奶”紛紛聊起這個話題,憂心忡忡:

“小兩口都是‘獨苗’,蜜罐長大,不會操一點心,成天就知道抱著手機玩”

“現在孩子自私,享福慣了,一天到晚不見人影,有了孩子家務活誰幹?以後恐怕要忙著吵嘴了”

“上班忙,只生不養,就知道把孩子扔給咱們老傢伙看管”

90後要當爸了,老輩們有埋怨,有擔憂,那今天就聊聊這個話題。

01)

孩子是“甜蜜”的負擔

哈佛大學研究發現,人,生下來有兩個方向:一是親密性,二是獨立性

母親有著培養孩子親密性的天然優勢:小生命在母體孕育,就喚醒母愛,喚醒了母親的責任,媽媽很自然就進入角色,媽媽溫柔、親和直接影響著孩子。

爸爸就不一樣,角色切換很難。

為什麼呢?

是心理準備不足。

孩子呱呱墜地,小胳膊小腿還沒來得及“把玩”夠,愛撒嬌的妻子、愛哭鬧的寶寶,衝奶粉、換尿布、哄孩子睡覺的麻煩,折騰得爸爸每天都要頂個黑眼圈上班。

孩子成了溫柔的負擔。

中國青年報對孩子們做過調查:94%的受訪者,身邊只有“影子爸爸”。

爸爸要麼不堪其煩,不願陪孩子,要麼就認為“我負責在外掙錢,你(妻子)負責家裡帶娃”。爸爸早出晚歸,孩子記憶裡,就只有爸爸的影子。

上海社科院調查:孩子主要有父親來負責的比例只有20%。

爸爸成了這個時代的稀缺品。

02

爸爸只是身份,知道自己是重要“角色”才行

孩子成長過程中,爸爸是很重要的角色:

第一、爸爸有特殊的責任和巨大潛能

爸爸難以進入角色,主要是因為對自己的特殊責任和巨大潛能認識不清。

研究表明:嬰兒從第5個月起,就能感受到爸爸媽媽的不一樣。

孩子6歲以前,母親的影響為主;小學階段,父母各半;中學以後,以父親為主,母親的影響力逐漸下降。

孩子後天的性格之育、規則之育、責任之育、遠見之育、獨立之育、人格之育,得益於父親的居多。

父親往往是力量、權威、智慧的化身,這些天然優勢,使得父親在兒童成長中所擔任的角色有時比母親更重要。

第二、父親缺位,會讓孩子一輩子缺“鈣”

孩子成長中,爸爸和媽媽關注維度不在一個層面上,媽媽傾向於餵養,偏重於感性;爸爸傾向於“玩耍”,特別是有創意的玩,更能激發孩子的興趣。

慈母嚴父,嚴父的理性教育不能缺失。

美國道教組織研究發現:60%的強姦犯、72%的少年兇殺犯、90%離家出走的孩子、75%的吸毒少年來自於無父家庭。

兒童成長過程中,父親缺位,會讓孩子一輩子缺“鈣”,男孩的男性行為特徵就弱化了許多:缺乏冒險精神,探索意識,缺乏遠見,沒有陽剛之氣,性格懦弱,做事唯唯諾諾,膽小怕事,甚至變成“娘娘腔”。

我認識的一個小男孩,父母很早就離異,他幾乎是在無父環境下長大,小男孩文文靜靜,與人說笑時,喜歡用手捂嘴,完全是“女兒態”。

爸爸是女孩依賴的港灣,爸爸的偉岸、強壯,能給女兒帶來安全感,也成了女兒以後擇偶的標準。

缺少父愛的女孩,內心往往脆弱,自卑感強。

缺少父愛的家庭,孩子感情障礙突出,抑鬱,任性,多動,缺少自尊心,自制力弱,攻擊性強。

陳冠希早年接受記者採訪時說:“我九歲搬到香港,希望週末跟父親相處,卻只得到‘沒時間’的回答,我想從他身上知道,怎樣成為男人,怎樣成為紳士,但我得到的只有錢”。

張國立的兒子張默,曾有兩次吸毒的經歷。他說,他出生後,父親就一直在外拍戲,極少回家。他經常受到同學欺負,自己瘦小,沒有父親給自己撐腰,越發孤僻內向。

龍應臺在一篇文章裡說到:

等孩子一到青春期,該說的,該做的,都應該早就做足了,是到了驗收的時候了。這驗收的是父母的教育方針,也是孩子對外界的應變能力。‘過期’後的父母再怎麼努力,也比不過10年前來的有效”。

03)

要演好爸爸這個角色

爸爸只是個虛頭巴腦的身份,“做好”,才算演好了“爸爸”這個角色。

媽媽教會孩子生活,爸爸教會孩子生存。

那麼,爸爸怎樣演好自己的角色呢?

第一、陪孩子好好玩

“好好玩”,強調了重視和孩子相處的“質量”。

保證相處的時間,在玩中促進了父子間深層次的感悟,積累快樂的回憶,這種有“質”有“量”的玩,才能稱得上是“好好玩”。

前面說了,孩子五個月之後,就能感覺到媽媽爸爸的不一樣,爸爸們要多抱抱孩子,他能感覺到爸爸的“力量”。

孩子會跑會跳時,爸爸要參與孩子的互動,這是父親的強項,是孩子感受父親勇敢和毅力的體能類活動。

爸爸要參與講故事、走迷宮、搭積木等活動,這是益智類的。

原北大校長陳佳洱,走上物理系研究之路,他說,是父親在雷雨天給他做摩擦生電的遊戲,讓他消除了童年的恐懼,愛上了科學探索。

爸爸還要參與賽跑、捉迷藏等活動,這是競爭性的。孩子快樂的同時,知道玩也要講究“規則”。

父親是孩子的導師,對孩子未來之路影響很大。

第二、參與閱讀,養出習慣

兒童讀物,通過一個個人物、一個個動物的命運,把人類最美好的東西藏在其中,孩子通過閱讀構建了自己的世界觀。

愛讀書,會讀書,讓讀書成為習慣。

但記著一點:讀書,爸爸一定要參與進來,不能隨便扔幾本書了事。

孩子好奇心強,心中“十萬個為什麼”,爸爸要給與回答。

選擇兒童讀物,一定要與孩子的年齡和性格相匹配。

讀前,要預設一些孩子感興趣的問題。

讀後,用“輸出”檢驗孩子的“輸入”:隨意(實則有意)“說個事”,回答個問題,那怕是一句話,對孩子的表達能力和自信心都是一個培養。

最後,莫忘對孩子鼓勵,強化養成的習慣。

奧維德說:“沒有什麼比習慣的力量更強大”。

葉聖陶說:“教育就是培養習慣”。

衡量教育是不是成功,就是衡量他有沒有形成良好的習慣。

一個好習慣可以影響人的一生。

好習慣能讓孩子搭上成功的快車。

第三、父親的德行是孩子最好的遺產

父親是孩子的活教材,孩子的性格、人格中都能看到父親的影子。

孩子的性格是父母貼上去的標籤。

香港著名演員任達華守時、靠譜的品行在影視界得到一直的好評。

這個刻在他骨子裡的習慣是他小時候受父親的影響。

任達華的父親是一位職業水警,人命關天、分秒必爭的職業要求,使任達華父親的人生字典裡沒有“遲到”二字。

英國首相撒切爾夫人說:“我的一切成就都歸功我父親羅伯茨先生對我的教育培養”。

撒切爾夫人5歲時,父親就教導她:凡是要有自己的見解,用自己的大腦判斷是非,千萬不要人云亦云。

在家裡,父親有意與女兒就各種問題進行辯論,造就了她機智沉著、語言充滿了感染力和穿透力的雄辯藝術。

日本作家一坂幸太郎說:“一想到為人父母居然不用經過考試,就覺得真是太可怕了”。

這說明,作為一個父親,該是一件多麼嚴謹的事情,真是來不得半點的馬虎。

第四、養育成本,你準備好了嗎?

告訴你一個無情的實驗事實:

小白鼠在豐富的環境刺激下(指吃喝住玩),小白鼠大腦發育具備了更多可變性,大腦變得更復雜。

這個實驗結果你明白了什麼呢?

爸爸們,備足孩子的“養育”錢吧,讓你的“小白鼠”接受更豐富的刺激!

錢塑造兒童發展!

你得讓孩子各種各樣地玩。

新加坡、歐美國家的孩子課外知識獲得特別多,包括早教機構、藝術機構都是教孩子會玩。

父母都使出渾身解數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小白鼠能變聰明,你的孩子不試試怎麼知道呢?

得規劃好:基礎教育金,這些剛性支出必須跟得上,“期望教育金”,才是你的“小白鼠”變得更聰明的。

90後的孩子大多是“雙獨”婚姻,國家政策也允許生二胎,養育成本得備雙份的。

年輕的爸爸,學點理財知識吧,免得以後生活慌亂。

以上是個人一點見解,願你的停留能給你帶來啟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