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GDP降6.8% 二季度會成拐點嗎

一季度GDP降6.8% 二季度會成拐點嗎

昨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召開新聞發佈會,介紹2020年一季度國民經濟數據。一季度多項主要經濟指標出現負增長,其中國內生產總值(GDP)同比下降6.8%。

積極的一面是,單看3月份,CPI、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固定資產投資、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失業率等主要經濟指標降幅收窄,經濟出現回升跡象。

國家統計局國民經濟綜合統計司司長、新聞發言人毛盛勇認為,中國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條件和基本因素沒有變化,能夠有效支撐經濟中長期增長。下階段經濟會延續3月份向好的勢頭。二季度的經濟運行會明顯好於一季度。如果全球疫情控制較好,下半年經濟運行會比上半年更好。

GDP出現28年來首次負增長

2020年一季度國內生產總值206504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下降6.8%,出現1992年中國採用國民賬戶核算體系(SNA)以來的首次負增長。

分產業來看,第二產業受影響最為明顯,增加值為73638億元,下降9.6%;第一產業增加值10186億元,下降3.2%;第三產業增加值122680億元,下降5.2%。民生證券宏觀團隊首席分析師解運亮認為,第二產業增速下滑最明顯的原因是疫情的一階段衝擊導致供應鏈斷裂。

“對於一季度GDP同比下降6.8%,要以平常心看待。”毛盛勇表示,儘管我國GDP下降,但產業體系沒有受到衝擊,反而在疫情中得到了鞏固和提升。中國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條件和基本因素沒有變化,能夠有效支撐經濟中長期增長。

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認為,我國經濟增長動力、潛力還在,預計二季度和下半年,中國經濟將重回正軌,全年增長有望保持在3%左右。

“未來兩年平均增速應在5%以上”

關於二季度是否會成為拐點,毛盛勇稱,下階段經濟會延續3月份回升、改善甚至向好的勢頭。隨著復工復產加快推進,更大力度政策出臺,二季度的經濟運行會明顯好於一季度。如果全球疫情控制較好,下半年經濟運行會比上半年更好。

近日,IMF預測今年世界經濟下降3%,經濟衰退幅度遠遠超過了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時的水平。而中國是全球主要經濟體裡少數預計為正增長的國家,預測增速1.2%,且2021年中國經濟增長速度是9.2%。

對此,毛盛勇認為未來兩年中國經濟增速平均應該在5%以上。

解運亮稱,一季度經濟負增長和二季度外部經濟大幅收縮的現實使得經濟增速很難達到理想值5.5%。新冠肺炎疫情對於經濟的衝擊屬於不可抗力,對經濟規律保持敬畏,經濟增速可以適當低一些,不損害經濟長期發展潛力,沒必要僵化追求某一個具體數字。

新華時評

看懂這份特殊“成績單”

我國一季度國內生產總值同比下降6.8%。在新冠肺炎疫情席捲全球的非常時期,對這份特殊的經濟“成績單”需要我們認真去看懂。

這次疫情是新中國成立以來,在我國發生的傳播速度最快、感染範圍最廣、防控難度最大的一次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為了人民的生命健康,中國共產黨帶領中國人民不惜一切代價舉國抗疫,廣大人民群眾的生命健康權得到了安妥的保護。試問,還有什麼比這更重要呢?

隨著疫情防控捷報頻傳,世界第二大經濟體逐漸“甦醒”過來。大江南北,農田又綠了起來、機器又轟鳴了起來、路上貨車又多了起來、建築工地又熱鬧了起來……國家統計局17日發佈的數據顯示,3月份多項指標降幅明顯收窄,復工復產加快推進,關係國計民生的基礎行業和重要產品穩定增長,基本民生得到較好保障,經濟社會發展大局穩定。誰能否認,這是了不起的進展呢?

要清醒看到,疫情仍在全球持續蔓延,世界經濟下行風險加劇,不穩定不確定因素顯著增多,我國防範疫情輸入壓力不斷加大,復工復產和經濟社會發展面臨新的困難和挑戰。越是形勢複雜,越要站穩腳跟,堅持辦好自己的事,將外部壓力轉化為深化改革、對外開放的動力。

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絕不是輕輕鬆鬆、敲鑼打鼓就能實現的。在前進的路上,依然會有這樣那樣的艱難險阻、暗礁險灘,我們必須做好付出更為艱鉅、更為艱苦努力的準備。只要我們堅決地落實黨中央的決策部署,極富韌性和創造力的中國經濟終將揚帆再勁進。 新華社

數據分析

全國沒有發生大規模裁員

3月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為5.9%,低於2月0.3個百分點,仍高於2019年同期的5.2%。31個大城市城鎮調查失業率達5.7%,為2013年6月有數據以來最高。

解運亮分析,一季度我國新增就業人數雖為229萬人,但低於去年同期近100萬人。而25-59歲群體失業率的回落側面反映了25歲以下人群的失業率可能處於歷史高位。

毛盛勇表示,儘管疫情衝擊嚴重,但全國沒有發生大規模裁員的情況,就業形勢總體平穩。但就業壓力仍然比較大,特別是下階段隨著經濟下行壓力的加大,重點群體包括農村外出務工人員、大學生的就業壓力會比較大。

此外,居民收入也出現下滑。數據顯示,一季度,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561元,實際下降3.9%。其中農村居民收入受波及更大,人均可支配收入4641元,實際下降4.7%。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691元,實際下降3.9%。

居民消費支出也受到影響,一季度,全國居民人均消費支出5082元,實際下降12.5%。各類消費中,除了人均食品菸酒消費支出和居住消費支出兩類消費同比小幅增長2.1%,其他支出降幅均達到兩位數。

我國的消費潛力是巨大的

消費方面,4月10日國家統計局公佈的數據顯示,一季度全國CPI同比上漲4.9%,3月有所回落,漲幅為4.3%。

一季度食品菸酒類價格漲幅最為明顯,同比上漲14.9%,其中糧食價格上漲0.6%,鮮菜價格上漲9.0%,豬肉價格上漲122.5%。

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78580億元,同比下降19.0%。3月份消費有所恢復,實際下降18.1%,降幅較1-2月收窄4.7個百分點。

餐飲行業受衝擊明顯,一季度,餐飲收入6026億元,下降44.3%。但互聯網消費形勢強勁,全國網上零售額22169億元,同比下降0.8%。3月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18536億元,增長5.9%,比1-2月份加快2.9個百分點,佔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比重為23.6%,比去年同期提高了5.4個百分點。

毛盛勇表示,儘管消費受到一些影響,但是我國的消費潛力是巨大的,而且推動未來經濟平穩健康發展,很大程度上要依靠消費的擴張。

3月份基建回暖最明顯

一季度,全國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84145億元,同比下降16.1%。分領域看,基礎設施投資下降19.7%,製造業投資下降25.2%,房地產開發投資下降7.7%。

但單看3月數據,固定資產投資較2月增長6.05%。其中基建投資回暖最為明顯,較上月回升10.6%;房地產投資回升8.6%,略好於整體水平;而製造業投資仍較疲軟,僅回升6.3%至-25.2%

解運亮認為,建築系將會託底經濟,維持經濟增速在合理區間。因為工業品庫存較高、PPI下行和海外需求萎縮,主動投資短期內缺乏反彈動力,需更多刺激內需的政策支持。而總需求不足是核心矛盾,提振內需是當務之急。

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分析,與科技、數字沾邊投資逆勢增長,表明新基建恰逢其時。新基建既是基建,又是新興產業,緊密連接市場,撬動投資和建設。

3月工業生產好於預期,高技術製造業顯眼

一季度,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下降8.4%。其中,3月份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下降1.1%,降幅較1-2月份收窄12.4個百分點,環比增長32.13%。

解運亮指出,32.13%的漲幅為歷史新高,前期訂單積累和復工復產是3月工業增加值超預期的主要原因。據工信部數據,截至4月14日,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平均開工率已達99%,人員復崗率94%,中小企業復工率84%。

本版採寫:南都記者 林方舟

實習生 韓佳良 王凡 馬銘隆 發自北京

數據來源:國家統計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