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詠鵝》詩是一年級課本的古詩,孩子能明白其中的道理嗎,你怎麼看?

知之行之


詠鵝

鵝鵝鵝,曲項向天歌。

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

這首詩是唐代著名詩人駱賓王所寫。主要寫一群鵝面向藍天,伸著彎曲的脖子在歌唱,自由的在水面上游水的樣子。

古詩背景,駱賓王七歲時,在池塘邊玩,路人考其學問所作。

鵝鵝鵝,曲項向天歌。鵝鵝鵝,面向藍天,一群鵝兒伸著彎曲的脖子在歌唱。寫鵝伸著脖子在歌唱,說明小駱賓王,才思敏捷,觀察事物入微,用擬人手法,把向天叫的鵝,寫成在對著天空唱歌。

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潔白的羽毛,漂浮在碧綠水面。紅紅的腳掌,撥動著清清水波。這裡寫鵝自由自在在水中游泳的樣子。‘浮’與‘拔’字用得生動。表達了小小年紀的詩人嚮往自由自在的生活。

《詠鵝》表面說一群鵝向天歌唱,自由自在游水的樣子。表達詩人小時才思敏捷,嚮往自由自在的生活。

這首詩詞句簡單,通俗易懂,意義也淺顯直白,非常適合一年級學生學習。孩子上一年級是學基礎漢字時,老師在教學生學漢字時,也會通過淺顯直白,趣味的教學方式,教學生學簡易古詩,解釋古詩內容,然後叫學生背誦古詩。

一年級學古詩,更多是一種中國古詩詞文化的啟蒙教育。學生從小接觸學習古詩,就算不是很懂古詩意義內函,只要背誦起來,長大了慢慢會懂。啟蒙詩詞教育,是想讓學生從小喜歡古詩詞,喜歡我們老祖宗留下的中國傳統文化,讓中國古老文明,一代一代傳承下去。

想讓小學生更好認識中國古詩詞,老師在學校教學,家人也應該在家裡給孩子輔導,讓孩子對古詩更感興趣,更喜歡學習古詩。


還文樓主


  • 《詠鵝》這首古詩,據說是唐代詩人駱賓王7歲時寫的。筆者教學時,學生理解得非常快。古詩的道理,小學生理解沒有障礙。

筆者是鄉村教師,鄉村的孩子對家禽雞鴨鵝非常熟悉。鵝的叫聲,鵝的樣子,鵝的神態,認知程度高。

聯繫生活實際學古詩。

上課時,筆者問學生:小朋友們,你們見過“鵝”嗎?“見過”學生異口同聲地回答。誰能說說鵝的樣子?學生爭先恐後地回答:羽毛白白的,脖子特別長,兩隻腳掌是“蹼”紅色的……然後我說:小朋友們說得真好。今天我們來學一首古詩《詠鵝》。這首詩是唐朝著名的詩人駱賓王寫的。他寫這首詩的時候和你們一樣大,你們想知道在古時候小朋友眼裡“鵝”是什麼樣的嗎?“想”小學生的興趣很高。

接下來,筆者告訴學生“詠”就是歌頌讚美的意思。學生很自然就說出“詠鵝”的意思。“鵝,鵝,鵝”,孩子們模擬出鵝的叫聲。“曲項向天歌”哪個詞的意思你不明白?學生回答後,筆者告訴學生:曲是彎曲,項是脖子。“曲項”是什麼意思?這句詩是什麼意思?學生理解沒有障礙。

創設情景,模擬詩的意境體會古詩

“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學生邊看圖邊做動作。課堂氣氛非常活躍,小學生彷彿在做遊戲一樣,在活動中把這首充滿童真童趣的古詩理解得非常好。

等下課時,《詠鵝》詩學生會讀會背,詩意理解通透,還沉浸在古詩優美的意境中,意猶未盡。

筆者覺得教學古詩,把學生帶到“詩”的意境中理解效果特別好。你們有什麼好方法,歡迎留言。


星辰燦爛


很高興回答您的問題,詠鵝這首詩小孩都比較喜歡。大部分一年級的小孩恐怕理解不了。

但是父母可以給孩子從詩的字面上去理解,“鵝鵝鵝,曲項向天歌,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首先鵝鵝鵝呢!作者寫岀了鵝的叫聲平時呢?我們可以觀察一下,鵝是怎麼發出叫聲呢?在下來鵝的勃子是不是很常呀?抓住這一個明鮮的特點?作者寫出了鵝發岀叫聲的姿態?在農村四川地區養鵝比較多,父母可以讓孩子觀察一下,鵝叫的時候是不是伸著長長的勃子望著天空呢!

後兩句作者寫了鵝的顏色。白毛浮綠水,帶孩子觀察一下鵝的毛是不是白色的呢!它喜歡做什麼呢?它的掌是什麼顏色的呢?帶著問題去思考,你喜歡不喜歡鵝呢?很多小朋友都喜歡,所以說都表達了作者什麼樣的感情?

學習離不開生活,生活也離不開學習,二者密切相關。對於一年級的小孩來說理解比較難,但是我們可以通過生活去理解,就很簡單,做父母的多引導,自然而然就理解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