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非技術合作新亮點:無人機助力非洲“零瘧疾”行動

目前,非洲大陸正面臨著新冠肺炎疫情與瘧疾流行的雙重危機。在疫情對公共衛生系統帶來巨大壓力的情況下,非洲各國如何採取瘧疾防範措施?


據美國 CNBC 電視臺報道,位於非洲中東部的盧旺達走在了這場新型抗瘧鬥爭的最前沿。該國政府正在採用中國無人機技術對抗瘧疾,保障防治效果,以推動 2030 年消除瘧疾目標的實現。


歷史上首次空中滅蚊戰拉開序幕

瘧疾是一種由瘧原蟲所引起、能夠威脅患者生命的傳染病,主要通過蚊蟲叮咬或輸入帶瘧原蟲者血液而傳播。2018年,全球89個國家共報告約2.28億瘧疾感染病例和40萬死亡人數,其中非洲地區佔據了超過90%的全球瘧疾病例數量。


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抗瘧持久戰中,中國科技的身影無處不在,保護著飽受瘧疾折磨的非洲人民。去年 8 月,中國駐盧旺達大使館經濟商務處在官網發佈消息稱,盧旺達政府將開展無人機滅蚊試點項目,作為加大消除瘧疾力度的創新措施。

歷經半年的準備,在4月25日世界防治瘧疾日到來之際,該項目終於正式落地啟動。盧旺達成為少數幾個使用無人機抗瘧的非洲國家之一。


中非技術合作新亮點:無人機助力非洲“零瘧疾”行動

中非技術合作新亮點:無人機助力非洲“零瘧疾”行動

中非技術合作新亮點:無人機助力非洲"零瘧疾"行動


自今年 3 月起,盧旺達政府聯合了世界衛生組織(WHO)、遏制瘧疾合作伙伴(RMB)、非洲領導人抗瘧聯盟(ALMA)和美國國際開發署等國際組織,在全國範圍內發起“零瘧疾從我做起”的大規模基層運動。這項全國性抗瘧行動由盧旺達衛生部主導,並使用無人機對6個瘧疾高風險區域進行蟲媒控制。3月10日,在首都基加利(Kigali)舉辦的項目啟動儀式上,一架中國極飛無人機裝載著12升藥劑,在大眾矚目之下緩緩起飛,打響了盧旺達空中滅蚊戰的“第一槍”。


在這場瘧疾對抗行動中,極飛無人機被應用於沼澤、叢林、溝渠和道路坑窪地等蚊蟲繁殖地點的幼蟲滅殺,通過從源頭減少蚊子成蟲的數量,以降低因蚊蟲叮咬而感染瘧疾的風險。在噴灑作業的過程中,無人機按照提前規劃好的航線,即可飛行至目標區域上方自動噴灑殺幼蟲劑。技術人員可根據實際需求實時調整飛行高度、噴幅、噴灑流量和藥液霧化顆粒大小,從而確保藥劑精準均勻地覆蓋到蚊蟲繁衍區域。

不同於傳統的蚊蟲防控方案,無人機空中噴灑摒棄了有害的化學殺蟲劑,轉而採用更為高效安全、環境友好的微生物殺幼蟲劑。


中非技術合作新亮點:無人機助力非洲“零瘧疾”行動

極飛無人機噴灑滅蚊演示

此次抗瘧行動中所使用的無人機由中國農業科技公司極飛科技所研發,目前已廣泛應用於中國農田的智能管理。中國無人機技術的普及和廣闊應用場景,為非洲瘧疾流行地區的人民帶來了福音。盧旺達衛生部部長 Dr. Daniel Ngamije 在接受 CNBC 採訪時表示,使用無人機進行幼蟲滅殺與現有措施——針對蚊子成蟲的藥浸蚊帳和室內滯留噴灑形成了強有力的互補。“蚊蟲繁殖地是這次抗瘧行動的主要戰場,我們要把蚊子扼殺在幼蟲階段,以免它們生長為成蟲並感染更多的人。”


中國新技術支援非洲抗瘧

2018 年,盧旺達有超過370萬人感染瘧疾,全國人口持續生活在瘧疾肆虐的陰影中。近年來,雖然盧旺達在瘧疾治理方面取得了積極進展,但是水稻種植面積的迅速擴張,給農村地區的抗瘧工作帶來了嚴峻挑戰。水稻田是蚊蟲繁殖的理想環境,大量農民由於長時間在田間勞作而染上瘧疾。而傳統人工噴灑方式需要耗費大量的人力、財力和物力,並且會對農作物造成踐踏損害,難以大面積實施。


在“零瘧疾從我做起”行動中,中國無人機技術為該國專家和技術人員提供了蚊蟲防控新方案。Dr. Ngamije認為, “無人機不僅能夠節省時間和人力資源,還能避免人為錯誤而造成的重噴漏噴,減少藥劑產品用量。” 一個操作員使用無人機,即可代替100個人工勞動力,對大片農田沼澤地進行滅蚊。


中非技術合作新亮點:無人機助力非洲“零瘧疾”行動

盧旺達衛生部部長Dr. Daniel Ngamije

如今,瘧疾仍然是威脅非洲人民生命健康的“超級殺手”。中國在 2017 年首次實現了無本土感染病例報告,其瘧疾防控的工作模式已經被納入世界衛生組織(WHO)的技術文件。面對地球另一端的公共衛生危機,中國一直以來不斷支持非洲的瘧疾消除行動。除了無人機蚊蟲防控方案,中國在非洲當地設立了瘧疾防治中心、派遣醫療專家以及開展診斷防治新技術的培訓。中非友誼歷久彌堅,中國始終堅定地與非洲站在一起,為共同合作解決瘧疾難題、保障人類健康安全而持續努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