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康來敲門】脫貧致富,紅土地上展新貌

4月,山巒疊翠,芳菲浸染

在蒼翠的大山掩映下

一座肅穆的烈士墓靜靜地矗立著

墓前一對父女正一邊清掃一邊細語交流

【小康來敲門】脫貧致富,紅土地上展新貌

他們是這座烈士墓的後人曾世昌和曾麗紅,墓中埋葬的是曾世昌的祖父曾富良、父親曾其應、母親謝玉珠一家三口。曾家一門三烈士為革命獻出生命的故事在當地廣為流傳,曾麗紅也因此成為了紅色故事宣講員,在講述的過程中,越來越近距離地感受到祖輩們給她帶來的感動。

【小康來敲門】脫貧致富,紅土地上展新貌

“我們家的經歷見證了蘇區百姓從苦難到奔小康的艱難過程,如今苦難雖已遠去,但是紅色歷史不能被遺忘,我作為三位烈士的後人有責任和義務傳承好紅色基因,講好紅色故事,激勵一代又一代的人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接力奮進。”曾麗紅說。

脫離苦海


上世紀二三十年代,是中國武裝割據的混戰時代,處於最底層的廣大勞苦大眾遭受多方壓迫。

家住清流縣林畲鎮曾坊村的曾富良一家6口人,勤懇老實,過著自給自足的生活。

“聽我奶奶官和英說,那時候這裡交通閉塞、凋敝荒涼,不是百姓不勞作,是太多的壓迫勢力。”今年64歲的曾世昌說,自己從小是奶奶一手帶大的,常常聽她講起以前的事情,那時候只要村裡的狗叫聲一起,全村人就要四散躲起來,為什麼?因為窮兇極惡的各方勢力上門來勒索財物和強搶婦女了。

有時來的是白軍,有時來的是大刀會,有時來的是土匪,“分不清,只要有人來我們就跑,我們一家都是跑到村子對面的河堤邊,搭個竹寮子,一躲就是好幾天。”曾世昌說,有家不能回,一家人過著吃不飽、穿不暖的日子,村子裡誰家都不能娶漂亮的媳婦,也不能殺豬宰牛有喜慶事,只要誰家有富餘跡象,都要被迫交“草鞋錢”(當地徵稅的名目之一),窮苦的日子沒個頭。

1930年1月,“古田會議”結束,毛澤東率紅四軍二縱隊回師贛南,隊伍途經林畲鎮,在這裡開群眾大會,訪貧問苦,宣傳革命道理,點燃革命星火。

【小康來敲門】脫貧致富,紅土地上展新貌

曾家一家5口人,全部參加革命。隨後,由於白色恐怖勢力的反撲,曾富良送信途中被捕,後慘遭活埋,其子曾其應長征途中犧牲,曾其應有孕在身的妻子謝玉珠送信途中也被捕並遭剖腹犧牲。

“除了最小的女兒因為要贖回被抓走的奶奶而賣給別人外,全家人都選擇了加入革命,完全沒有留後路。”曾世昌說,因為在惡夢中苦苦掙扎的曾家人明白只有跟著共產黨鬧革命,才能脫離苦海,才能翻身過上好日子。

紅色傳承


“家裡的事情,最瞭解的就是父親了,這次再跟父親聊一些細節,準備把家族史記錄下來,也把整個故事捋得再順一些。”曾麗紅說,90年過去了,作為老黨員的父親,一直嚴苛地遵守和傳承著家族的紅色基因。

【小康來敲門】脫貧致富,紅土地上展新貌

“從小父親就對母親對我們姐弟三的要求都非常嚴格。”曾麗紅說,自己印象最深的一件事,就是上世紀80年代,村裡有一條小弄子,因為牛多往這裡經過,導致牛糞特別多,一到晚上村民走那條弄子都會踩得滿腳是牛糞,所以後來這條弄子就被村民叫為“牛屎弄”,為此父親特地找人買了水泥,在弄子中間修一條30多公分寬,5公分高的“人行道”讓人行走。

“人行道”建好後,母親想拿一點點剩下的水泥回家糊甕子上的裂縫,被父親嚴厲拒絕並教育,他說曾經紅軍跟我們家買菜,都有嚴格的紀律要求,我們作為紅軍的後代,更要以身作則。

【小康來敲門】脫貧致富,紅土地上展新貌

“父親常說,我們家不容易,希望我們後輩要好好爭氣。”曾麗紅在父親的潛移默化下開始走上宣講之路,“從去年的6月份起,我從縣裡參賽講起,後講到市裡、省裡最後講到國家部裡,3個月內講了30多場。”曾麗紅說,自己開始更多地深入瞭解那個時代的歷史背景和人民生活的社會現狀。

“故事能對大家產生一些啟發,其中的紅色精神能影響到更多的人就足夠了。”曾麗紅說。

家鄉振興


4月20日,十幾名工人在林畲初心小鎮項目點上進行附屬綠化的施工。

這個項目總投資1.6億元,分三期建設,目標建設一座集黨性初心教育、紅色文化研學、綠色康養旅遊於一體的綜合型、體驗型的紅色文旅基地。

【小康來敲門】脫貧致富,紅土地上展新貌

“林畲鎮紅色資源豐富,除了毛澤東舊居外,還有紅軍醫院、紅軍橋、紅軍井、紅軍標語等,通過初心小鎮項目的建設將有效整合林畲紅色人文、綠色生態、古色民俗等資源,帶動林畲紅色小鎮的振興與發展。”林畲鎮黨委副書記鄧文桂說,“通過傳承紅色基因,發揮紅色優勢,講好紅色故事,唱響‘風展紅旗如畫’品牌的主旋律。”

【小康來敲門】脫貧致富,紅土地上展新貌

“家鄉越來越美,紅色氛圍越來越濃,每年來林畲旅遊的遊客就達到了10萬人次。”曾麗紅說,坐落在家鄉的革命歷史紀念館,也是自己主講的陣地,紅色旅遊帶來了越來越多的遊客,鄉村振興正當時。

【小康來敲門】脫貧致富,紅土地上展新貌

如今,蘇區清流的林畲鎮已不再是窮苦時代的那個林畲,浸潤於紅色基因下,帶著一代又一代革命前輩的期盼,正朝著康莊大道一路前行。

撰稿 | 吳火招

審核 | 鄒新根

複審 | 嚴清海

來源:清流縣融媒體中心 福建微清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