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是如何看病的?

作為中醫人,我們特別希望電視臺能夠開闢一箇中醫專欄節目。專門介紹新冠肺炎的防治過程,中醫是怎樣具體操作的,除了嚴格隔離,洗手消毒,防止感染的通用防疫措施之外,對一般大眾採取了怎樣的防病措施,而對疑似群體是怎樣應對的,對輕度患者是怎樣治療的,對重症患者是怎樣救治的,對治癒出院人群是怎樣鞏固的等等。


中醫是如何看病的?


但很遺憾,中醫在各類新聞報道中,所佔比例很小,我們很難有全局性的觀察和了解。

但無論中醫戰士們在抗疫前線怎樣作戰,他都會遵循中醫以一貫之的基本規則。


01

PART

治病求本


疾病是一棵慢慢長成的負能量樹。它是有根、乾和枝葉的。病的主體是樹幹,各種症狀就是枝葉。疾病的根,長在泥土裡,通常看不到。如果只是剪掉某些枝杈,甚至僅僅是剪掉某些樹葉,病當然治不好。如果直接強力砍斷樹幹,就會殺敵一千自損八百。就算保住了命,也會造成嚴重傷殘,後患無窮,失去治病的意義。


中醫是如何看病的?


由於疾病生長在複雜的人體生態系統中。任何純機械的祛病方法,本質上都不是最佳方法。最好的醫學思路,就是找到病根,剷斷病根,最後祛除疾病。所以,中醫認為,治病要治本。要從病根上解決問題。同時,這也是為什麼把中醫稱為“仁術”的根本原因。

病根,因人而異,因病而異。但總體上,人體的兩類基礎要素,即各種各類的陰和陽,要維持動態平衡。一旦嚴重失衡,疾病就發生了。這其中最嚴重的那塊短板,就是病根。它可能是風、寒、溼,可能是瘀滯,可能是氣虛,可能是肝鬱等等。中醫師會根據經驗,對病情進行綜合研判,最後確定病根所在。這次新冠疫情,國家中醫局給出祛溼排毒湯,實際上就是把溼寒判作具有共性的病根。當然,對病根的判斷,也是在臨床中,不斷觀察不斷調整的。

找到病根之後,就要排兵佈陣,由表及裡,標本兼顧,或削弱,或抑制,或掘殺。這其中,體現了中醫師們的不同水準,甚至有云泥之別。中醫乃統軍之道。需要統御之德和駕馭之術。不是流水作業。不是流水線上的裝配工。有人只能做班排長,有人能夠做旅團長。不是所有人都能做將軍。


現實中,許多人不解中醫,甚至攻擊中醫。我們要說的是,非中醫不行,乃後學不行也。非後人不肖,乃綱紀不張也。明瞭於此,中醫人需要加倍努力,社會則需要更多的選擇、寬容和時間。


02

PART

扶正祛邪


多數情況下,醫生真正應該做的,是協助人體自我修復,而不是替代。所以,治病過程,一定會面對兩股力量,好中醫是在這兩大力量中,把握尺度,促進轉化,幫助正能量處於主導地位。這兩大力量,就是扶正和祛邪。

扶正,就是喚起、激發和提升人體正能量的過程。祛邪,就是壓制、削弱和戰勝負能量的過程。兩方面,有機統一,缺一不可。面對疾病,若只扶正不祛邪,因負能量太盛,正能量很難扶起來。達不到祛病的目的。若只祛邪不扶正,正能量虛弱,不足以承受祛病的反作用力,易於造成多方面傷害,甚至最後連命都搭上了。這種方式,有時很難說是在殺敵還在殺己。


因此,中醫認為,一定要既扶正又祛邪,既祛邪又扶正。單純強調祛病,是沒有智慧的。這次疫情中,使用中醫藥方的臨床意義在於,一是對疾病釜底抽薪,二是促進人體正能量的提升。當然體現了扶正祛邪的中醫精神。


03

PART

辨證施治


中醫是定製化調治,是個體化和個性化服務。所有人和所有的病都是差異化的。同樣一種疾病,不同的季節,不同的時辰,不同的區域,不同的飲食習慣,不同的情志特點,不同的認知能力,不同的家庭環境,不同的工作環境,不同的社會身份,不同的年齡,不同的性別,不同的體質,不同的病史,甚至不同的價值觀等等,都程度不同地地影響疾病,形成疾病的個體獨特性。


中醫是如何看病的?


同時,任何疾病都是一個負性小生態,是生長於人體大生態中的一個負能量樹。僅僅是準確診斷,就已經是很難的事了。在具體治法上,當然就更要用差異化方法了。

辨證施治,一對一,個體化,不是千人一面,不是流水線,不是水漫金山,凸顯個性,這是中醫真正偉大的特性之一。世界上沒有兩片完全一樣的樹葉,當然世界上更不會有兩個完全一樣的人,兩種完全相同的病。現代醫學必須首先是人本學。其個體性和個體化體驗,尤為重要。當然辨證施治在任何意義上,都不是背離共性,而是以共性為基礎的個性化。


中醫是如何看病的?

總 結


正是由於遵循上述原則,中醫才體現出巨大優勢,臨床上死亡率低,傷殘率低,後遺症少,病人痛苦少,生存質量高。

在當下這個需要一致抗疫的特殊時期,我們沒有必要更深入地分析現代醫學,但我們應當知道,中醫治病的思路是什麼,其優勢在哪裡?我們更要知道,正是這些優勢,保護了中華民族五千年,在近一百多年來經受無數歧視、打壓和摧殘,始終痴心不改,薪火相傳,艱難地生存下來,終於迎來浴火重生的新時代。中醫人應倍加珍惜。這也就是我們為什麼說,這次抗疫一開始中央即將中醫列入正式作戰序列,是具有革命性意義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