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姜超:不想把“王胖子”符號化

最近熱播的《龍嶺迷窟》裡,潘粵明和姜超這對新版“胡八一和王胖子”,算是出圈了。在過去眾多《鬼吹燈》的影視劇改編版本中,這倆人的形象組合好評頗高,更被認為“最接地氣”“最符合原著”。兩位人到中年的實力演員,不耍帥不油膩,靠實力貧嘴和鬆弛表演,立住了兩個人物。

專訪|姜超:不想把“王胖子”符號化

《龍嶺迷窟》劇照,姜超 飾 王胖子

姜超所飾演的“王胖子”,被網友調侃是外形最符合的一個版本,他也演出了書中這個人物的機智勁兒和話嘮日常。相較於大家印象中的“王胖子”,姜超將王胖子身上“活閻王”混不吝的一面減淡了,著重刻畫他的仗義有趣。“我的想法是把他演成一個可愛的人,原著小說當中他老去惹事,太喜歡跟人吵架。但我覺得我想把這個人物表現得更可愛一些,導演很同意我的看法並且給了很大的發揮空間。”

姜超很久以前就看過《鬼吹燈》原著小說,喜歡王胖子。“我覺得他很豐富,他有不一樣的面。”因此進組後他常跟導演交流,希望不要把王胖子符號化。“小說對於這個人物有很多明確的提示,比如王胖子是個非常熱情的人,他跟胡八一很要好,他會很明確的用文字交代這些。但是你演的話,你不能對著鏡頭外的觀眾說:我演王胖子,王胖子是一個什麼樣的人,這個是無法用語言去跟觀眾直接來講,他需要通過劇情、需要通過人物關係和戲去把他立體地呈現出來。”

專訪|姜超:不想把“王胖子”符號化

《龍嶺迷窟》劇照

聊到拍攝中的不容易,上山下水都是小事,姜超怕的是“高”。“我有一點跟王胖子很像,王胖子恐高,我也恐高”。姜超對高度極其敏感,為了這部戲,爬高,吊威亞,算是把這輩子沒嘗試過了。“半條命都交在這了,真的。”姜超覺得這是個值得傾力付出的作品,團隊專業,碰到了就要珍惜,“珍惜就要好好努力,努力就得玩命,玩命就一定能有一個好的結果。”

“所以每個人的付出都是為了要出精品。拍一部無論什麼時候拿出來看都覺得挺牛的東西。要有這樣的心態:作品再過十幾年拿出來,依然覺得挺驕傲的。”

【對話】

澎湃新聞:對於王胖子這個角色,接到這個戲時,在人物塑造上有哪些特別想要呈現的東西?

姜超:我想更多去做他跟胡八一的情感體現,我們希望能夠多一些章節去體現兄弟倆的情感,真正意義上兩個人會有情感交流的東西。我不怕把他相對脆弱的一面展示出來,因為我覺得那樣才可愛,那樣才是真正的人。但我不知道能不能在一個18集的戲當中去立體地展示他。我們一是努力豐富表達,二是我們在下一部裡,比如說像《雲南蟲谷》,在每一個章節中找出幾個點,去努力體現胖子的ABC面。

專訪|姜超:不想把“王胖子”符號化

《龍嶺迷窟》結尾處對《雲南蟲谷》做了預告

而且你可以看到我們一直在還原那個時代,也同時還原胡八一和王胖子的平凡。我們和導演達成了共識:他們不是大俠,他們不是滅霸,不是復仇者聯盟,不是孫悟空,他們是普普通通的人,雖然比普通人多一些技能,但他們還是很貼近現實生活的小人物。所以我們用那麼多的時間、那麼大的努力去把佈景、服飾、造型,把所有的東西調回到那個時代。包括我們打架都是實打實的打法。

澎湃新聞:那你覺得王胖子這個人物,他身上最大的一個魅力是什麼?

姜超:我覺得可愛的地方在於,他雖然有些貪財,會因為某些小想法而惹出禍,但總的來說是個正直的人。他是有情有義的一個胖子,情是柔情似水,義是義薄雲天。他這個柔情似水在哪?不是說像女人那樣,他是有一種兄弟的情誼,像家人的情,像親哥倆那種情。他跟胡八一從小一塊長大,雖然兩個人沒有血緣關係,但是兩個人一起吃那麼多苦,一起經歷了那麼多事兒,我覺得這種感情的濃度已經甚至超過親情了,就是親兄弟了。義就是剛烈,就是義薄雲天,兩個人今天有這麼深厚的感情,同時又有義氣,從小就是這樣,都可以為了對方把自己的命捨出去,這就是義。所以說他有剛有柔,有情有義,這是他可愛的地方。

專訪|姜超:不想把“王胖子”符號化

《龍嶺迷窟》劇照

澎湃新聞:那你覺得人物塑造上比較有難度的是什麼?

姜超:人物塑造中,我稍微想改變一下的,就是“活閻王”這個概念。很多人都說王胖子應該是個“活閻王”,我覺得“活閻王”他肯定也有不“閻王”的一面。因為我覺得王胖子什麼人?是一個不惹事,但也不怕事的人,他有小聰明,他用小計謀去解決問題,他不是一個那種逮誰跟人吵架、不講道理的人,我覺得那樣的人也很惹人煩。王胖子不是這樣的人,他是部隊大院長大的。可能我自身也有經歷,父母都是軍人,就我們大院長大的孩子,其實我覺得都挺講理的,很少碰到那種特別渾的人。因為從小父母的教育,他就讓你要講道理,你得聽話。包括王胖子是一個非常崇拜軍人的人,這就是一種信仰了,他體內有“小事不計較,大事不含糊”的這個基因在。

專訪|姜超:不想把“王胖子”符號化

《龍嶺迷窟》劇照

澎湃新聞:讀者和觀眾都是一直非常喜歡《鬼吹燈》這種題材的,如果轉換到一個讀者的心態的話,你覺得這種題材它最大的魅力是什麼呢?

姜超:它有探險,它有很多你可以腦補很多畫面的東西,它給你很大的空間,你可以盡情的去想象。這可能就是這類小說的魅力所在,你的馳騁是沒有條框束縛的。書裡描寫的東西,每個人腦子裡呈現出來的真的是千奇百怪,什麼樣的都有,如果讓10個人看了小說之後,把腦袋打開,把他想象的全部呈現出來,那一定是五花八門。它可以充分發揮我們的想象力,看小說就是做夢的過程。每個人都有想要生活在自己夢中的時刻,這就是幸福。這種小說就創造了這樣一個“做夢”的機會。

專訪|姜超:不想把“王胖子”符號化

《龍嶺迷窟》劇照

澎湃新聞:很多觀眾一提起你,最先想到的是像《炊事班的故事》《武林外傳》這種喜劇中的角色。你覺得可能喜劇和所謂的正劇,表演上哪個是更具有挑戰性的?

姜超:其實都有挑戰性,我覺得表演這個東西是,你碰到哪種角色,他都有難以體現的地方。我個人也常有思考,很多的悲劇它是過去式,什麼叫過去式?就是一個悲情的故事出來,每個人或多或少都可以在這裡面找到以前自己或者身邊的朋友的例子,都會找到一種悲傷的共鳴,這種共鳴引起之後,你自然而然就進入到故事的環境當中,一起落淚。

喜劇表達可能更多的是未來,什麼意思?一個笑話能把你逗笑,一定是你沒想到的,此刻你沒有曾經可借鑑的東西,你沒有這方面的共鳴,所以它給你意外的驚喜。它是用驚喜來讓你發笑的,因為如果你有共鳴的話,你可能就不會笑了。比如我在跟你說話的下一秒鐘就是未來,而你不知道我會說出什麼來,這就是驚喜。喜劇是不會給你共鳴的,它會給你驚喜,在驚喜之後可能會產生某種共鳴。

專訪|姜超:不想把“王胖子”符號化

《武林外傳》劇照,姜超 飾 李大嘴

澎湃新聞:像你這樣,把演戲當成是愛好,又能把這個愛好變成職業,真是件很幸運的事情。

姜超:對,因為很多人可能小時候想當科學家,結果後來賣手機了,當然賣手機也是一門關於銷售的科學。還有想去當廚子的,結果去掃機床了......可能有很多不同的原因,咱們做不了自己小時候喜歡做的事兒。像我從小就喜歡演戲,到現在還能拿演戲當自己的事業,當自己的謀生的工具,這就是一個挺好的事,這多幸福,我常說是我的幸運。

澎湃新聞:那您是什麼時候可能意識到演戲這事兒是我的愛好,我特別想做,大概什麼時候?

姜超:1992年到空政話劇團學員班的時候就想幹這事兒,17歲。我從小就對演戲感興趣,

正好有個機會,就去空政話劇團學員班了,去了之後待了很多年也少有機會演戲。後來1999年碰到了一個機會,演了一部話劇叫《和平之翼》,那時候才真是覺得我追求了這麼多年的一件事情,終於可以在舞臺上體會和感受那種幸福。

專訪|姜超:不想把“王胖子”符號化

《炊事班的故事》系列情景喜劇,姜超 飾 小姜

澎湃新聞:那你覺得表演給你帶來的最大的快樂是什麼?觀眾的掌聲?還是說塑造人物時,像是參與了另外一個人的人生一樣的感覺嗎?

姜超:對,就是你說的,參與了另外一個人的人生。咱就說人能活100歲吧,你也只是活一個人的100歲。我今年也就40多歲,但之前演那麼多戲,我“死”都“死”了好幾回了,我參加過別人的葬禮,參加過自己的葬禮,演了無數人的人生,有喜劇、有悲劇的,經歷過生死離別,我覺得這一輩子過得挺豐富多彩的。

當然這是工作,演戲你演了很多人不同的人生,於是會希望真正的生活就是風平浪靜平平淡淡。姜超的生活,而不是李大嘴,不是王胖子,不是錢二寶,不是我所飾演的那些人,就是姜超的生活。如果我的生活也過得跟電視劇似的,有跌宕起伏的故事情節和錯綜複雜的人物關係,我覺得這輩子就給我鬧死了。你想想,如果你的人生是一個電視劇的結構,起承轉合,我的媽呀,那真是把生活變成電視劇,跟滿漢全席似的,從第一集開始就燒花鴨、燒雛雞、臘肉、松花、小肚兒、晾肉、香腸兒,好傢伙,這要了命了,108道菜,你說這要是過日子可真過不了。真正的生活是什麼呢?真正的生活其實就是一碗白米飯,就是平淡的日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