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感覺越來越多畢業生選擇教育培訓行業?

Zqmqiqi


您所提出的選擇教育培訓行業,是選擇到此行業就業?還是到此行業機構參加培訓後在就業,兩者簡單個人淺見如下:

1、選擇此行業就業:教育培訓,互聯網,金融,房地產,設計類近些年逐漸成了應屆生嚮往的行業,教育培訓這兩年更是風口浪尖,層出不窮,好事情,證明市場有需求,才有那麼多教培機構產生,所以很多是學生選擇了此行業。

2、選擇培訓機構培訓後在就業:很多大學生在校期間三點一線,專業知識學的馬馬虎虎,職業規劃不清晰,畢業求職方向模糊,還處處碰壁,不是沒工作可找,是達不到理想標準,又在外界環境的影響下選擇了參加社會培訓,技能加就業的模式,給自己一個短期定向,學了總是要做的,不然學費白花了,就業也相對有了清晰的目標,難度也變低了。


教育成長圈


就目前市場調查顯示:教育培訓行業具有前景廣闊且投資不多而回報率較高的特點。所以,現在的教育培訓機構越辦越多,越辦越強大。

培訓的方式也很多樣:有線上課線下課、線上與線下結合課、有大課、小課、還有一對一、有零基礎訓練課、強化衝刺課等等,林林總總,五花八門。

只有你想不到,沒有他做不到。加上現在自媒體時代,人人有話語權,教育培訓機構自說自話是強項,天天把自己吹得天上有地下無。

心裡有病的人,哪聽得鬼敲門,只引得剛剛畢業,不知何去何從的大學生,摩拳擦掌加義無反顧,一個猛子扎進去,確實是不爭的事實。

各位不要誤會,我絕對不是說教育培訓機構不好。相反,如果你有真才實學;你會活學又活用;還願吃苦不怕累,就目前我們的國情,職業規劃選擇做教育培訓真的還不錯。

舉例說明:(目前為止,所有悟空問答我提供的案例,基本屬實,演義的成分很少很少)話說我一個朋友,她二婚,前夫一個兒子,後夫一個兒子,她和現任丈夫在馬路邊租一小門面,每天做點包子、饅頭的營生,一家四口就吃住那個門面裡。

所幸大兒子爭氣,考取了武漢大學外語系,兒子上前年畢業,先是在一家教育培訓機構替別人打工教英語,月薪比他父母高出一大截。

前年,大兒子辭職自己出來單幹,租了個房子白天教學生英語晚上自己吃住在那裡。

去年,聽朋友說,她大兒子已經買了房子,下一步打算幫他弟弟也買房子,朋友的那顆心呀總算放進了肚子裡,我也很替她高興。

由此,我得出結論:大學生在擇業上越來越多選擇做教育培訓是行之有效,甚至是明智之舉。

道理很淺顯,一是有市場需求,二是不用肥坨坨的銀子往外拿還擔心回報的問題。你需要投資的,僅僅是自己的知識儲備和房租水電。

說白了,成本比較低,而收入還可以。當然,如果做大一點,就還有員工的工資費用。但不管怎麼說,如楚戲巜櫃中緣》裡葛麻的經典臺詞所說:"銀子是奪得回來的。"

我這人一慣糾結,還是個悲觀主義者。我常常想,為什麼現在的私人教育培訓機構那麼熱,為什麼我們的家長和學生,不惜代價,不計成本要去那些教育培訓機構學習?

那些教育培訓機構難道真有什麼三頭六臂?粗略捋了一下,去教育培訓機構學習的人群大致分為兩類:

一類 是中小甚至大學生文化學科培訓人群,另一類是成人各執業資格證和職稱證書突擊考證人群。

先說第一類:

目前來看,我國應試教育的發展趨勢應該暫時不會改變,那我們的教師隊伍結構和教育水平是不是可以稍稍調整和提高一點點?

各學科的老師不要讓他們太辛苦,尤其是班主任老師。

學校的老師為了學生的升學率,可以說三百六十五天,天天"白加黑"、"五加二"相結合。

能不能讓我們的老師有從容的充電和備課時間;能不能讓我們的老師輕裝上陣不揹包袱;能不能鼓勵我們的老師花心思、動腦子、用生動有趣便於理解的方式,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能不能用些暗渡陳倉的方法,教會學生邏輯思維的能力,不死記不硬背,用理解記憶、趣味記憶的方法掌握我們的知識點。

那些教育培訓機構所謂的成功不就是靠這些東西。

再說第二類

搞執業資格證書和職稱類考試的教育培訓機構,那投入的成本更小而收益可能更高一些。為什麼這麼說?

這些機構往往只需請幾個講的好一點的老師,一個老師一門學科三五天拉到底,錄製成視頻,誰想聽課拿證交幾仟元幫你開通視頻。

因為那些執業和職稱類考綱通常三五年不變,所以,錄製的視頻一錄管幾年,而年年都有需要證書的人,你說那收入可觀還是不可觀呢?

有人會問,為什麼非要給錢他們賺,自己在家看看書不行嗎?

自己在家看書當然行,努努力肯定也是考得過,但現在我們不是處在一個什麼都喜歡走捷徑、講效率、吃快餐的環境中嗎?

那些搞執業、職稱培訓的機構,他就把一件事弄好就成。

找到近十年八年的真題進行比較、分析,找出其中的規律和奧秘,根據這些規律推測、揣摩今年出題老師的思路,考點基本估個八九不離十。

所以,成人執業、職稱類的考試,只要是跟著培訓機構的思路走,證到手基本不是問題。既然如此,我何苦在家幾本書翻來翻去,整本書從頭到尾都是重點的複習。

綜上所述,大學生畢業,無錢無顏無經驗,望著這繁華喧囂的都市,哪裡才是屬於自己的風景,我所受的教育怎麼能與現實的生活背道而馳,誰也沒有火眼金晴看到未來的軌跡,我何不從投資與風險都很小的教育培訓行業做起。


梧桐雨打芭蕉到黃昏


聊聊這個問題

拋開對教育行業本身的熱愛但又無法進入公立系統的不談,單從就業角度聊聊這個問題

1.看上去門檻很低

培訓行業,技能培訓或興趣培訓看上去還有一定的專業性,但是中小學應試課程的培訓,相對來說入門門檻很低。所有人都上過學,聽過老師講課,自己又是大學畢業,感覺中小學知識並不難,尤其是小學,特別是小學數學,看上去很好講,簡直到了長嘴就敢講課的地步。同時,確實一些昧著良心的機構把這個門檻也設得很低,有人講就行。對於行業從業人員來說,非常氣憤這種現象。

其實,這行真的只是看上去門檻低,是一個好人不愛幹,爛人幹不了的行業,不是看上去的一加一等於二誰不會教的狀態。不過也確實是因為看上去的低,所以很多畢業生,不論學什麼專業的,都可以把培訓行業當作自己找工作的一個可選方向。

2.需求量大

除了遍地的培訓機構以外,大機構每年都會做特價或低價班,這類課程對教師的需求量非常龐大,加上培訓行業在機構的教師上升空間有限,每年都會有大量教師出來單幹,一邊是需求增加,一遍是在職教師的流失,這個需求量就變得非常大了。需求量大,門檻相應也會變低,進入的人也就會增加。

3.以為很輕鬆

還有一些人認為培訓機構除了週末上課,其他時間相對較輕鬆、靈活,天生不願意被嚴格約束的年輕人,自然會想嘗試一下。

當然,這個跟前面說的門檻低是一樣的,這個也真的只是看上去的。不過也正因為這個看上去的,很多人就會往這個行業做選擇。

以上,僅代表個人觀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