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書記在陝西考察的這幾個地方,蘇陝協作故事很精彩

總書記在陝西考察的這幾個地方,蘇陝協作故事很精彩

四月的三秦大地,到處春意盎然。4月20日至23日,習近平總書記在陝西考察調研,深入自然保護區、貧困山區、社區、學校、企業等,就統籌推進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打贏脫貧攻堅戰進行調研,看望慰問幹部群眾。

總書記在陝西考察的這幾個地方,蘇陝協作故事很精彩

有心關注的人或許已經發現,總書記此行的考察點裡,有不少與江蘇有關,更準確地說,是與蘇陝協作有關。比如柞水縣金米木耳小鎮、平利縣女媧鳳凰茶業現代示範園、平利縣老縣鎮錦屏社區工廠,這些都是江蘇陝西對口幫扶協作結出的碩果。

那麼,這些項目背後有怎樣的故事?蘇陝之間又如何攜手打贏脫貧攻堅戰、奔赴全面小康

4月20日,習近平總書記來到柞水縣小嶺鎮金米村。村培訓中心裡,幾位村民正在做網上直播賣貨的準備工作,總書記走到直播平臺前,同他們親切交談並表示,電商作為新興業態,既可以推銷農副產品、幫助群眾脫貧致富,又可以推動鄉村振興,是大有可為的。他點贊柞水木耳:“小木耳,大產業。”

總書記在陝西考察的這幾個地方,蘇陝協作故事很精彩

要知道,柞水縣是一個“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山區縣,曾是陝西省11個深度貧困縣之一,也曾是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而今年2月,柞水縣正式脫貧摘帽,退出貧困縣序列,這正是蘇陝兩地協手共圓小康夢的生動實踐之一。

2017年11月,跨越1000公里,南京市高淳區對口支援柞水,憑藉“以企業帶動產業,以產業支撐園區,以園區帶動脫貧”思路,立足當地條件和資源優勢,依託種植木耳帶動勞動增收,讓“小木耳”結出了致富碩果。

以木耳發展為突破口,從生產、病蟲害防治、拓展銷售渠道等方面,兩地累計投入蘇陝協作資金5310萬元,助力柞水實施“1153”工程(發展木耳栽植1萬畝1億袋、年產量5000噸、實現木耳產業產值3億元),先後謀劃實施金盆、窯鎮、金鳳等5個木耳菌包生產企業和一批社區工廠,帶動柞水全縣42個村建立吊袋和地栽村級扶貧木耳基地,把全縣60%以上貧困戶納入到木耳產業鏈中,直接帶動9509名貧困人口增收。

而此次考察中,被總書記點贊“大有可為”的電商助農也是兩地產業協作的重點之一。為了讓“山貨”走出去,高淳區運用南京、高淳網絡平臺和營銷優勢,推進以木耳銷售為主的農特產品旗艦實體店和網絡銷售平臺建設。截至去年底,柞水木耳累計在南京市場銷售60噸453萬元,其中線上銷售多達200萬元。

相似的故事也在平利縣發生。

4月21日,習近平總書記來到平利縣老縣鎮,其中考察的錦屏社區工廠和女媧鳳凰茶業現代示範園區,源於2016年常州市武進區與平利縣結下扶貧協作的不解之緣。

總書記在陝西考察的這幾個地方,蘇陝協作故事很精彩

在錦屏社區,總書記走進電子加工廠、毛絨玩具廠、服飾公司產品展示廳,對當地“山上興產業,山下建社區,社區辦工廠”的發展思路給予肯定。據瞭解,培育新社區工廠,正是武進與平利推進勞務協作和產業合作的重要載體。

近幾年,兩地圍繞“總部在園區、工廠在社區、車間進村莊”的模式,引導兩地企業建立“遷總部、辦分廠、進社區”的合作伙伴關係,既延伸產業又擴大就業,既匯聚資金鍊又形成人才鏈,至今已招引香港嘉鴻手套、杭州合力智能機芯、揚州愛維毛絨玩具等13戶東南沿海地區企業落戶,累計發展毛絨玩具社區工廠31家,吸納貧困群眾就業314人。兩地先後投入1875萬元蘇陝協作資金,累計支持21家社區工廠用於廠房建設,提供就業崗位1000餘個,讓搬遷群眾實現了“一人進廠、全家脫貧,當年進廠、當年脫貧,穩定就業、穩定脫貧”的目標。

總書記在陝西考察的這幾個地方,蘇陝協作故事很精彩

4月21日,細雨紛紛,老縣鎮蔣家坪村佔地1000畝的茶園裡,茶農們飛快地採摘茶尖兒。總書記的到來,讓他們倍感振奮。

總書記來的這座茶園也是平利、武進合作建設的蘇陝扶貧協作產業項目。該項目在蘇陝扶貧協作資金的支持下,已發展成為集種植、加工、銷售和茶旅開發於一體的茶飲產業鏈項目,並通過技術培訓、勞務用工、產品回購等形式,帶動72戶234名貧困人口增收脫貧。

總書記在陝西考察的這幾個地方,蘇陝協作故事很精彩

因茶致富、因茶興業,脫貧奔小康,正如同總書記在考察中指出的那樣,“人不負青山,青山定不負人。綠水青山既是自然財富,又是經濟財富。”依託獨特的自然資源稟賦和生態優勢,平利縣緊扣“五個十萬”現代農業發展目標(10萬畝高效茶園、10萬畝絞股藍、10萬畝富硒糧油、10萬頭生態豬、10萬畝中藥材),把最大限度發揮蘇陝扶貧協作項目資金帶貧益貧成效作為生命線,將資金聚焦到產業鏈上,精挑細選92個產業項目,注入蘇陝協作扶持資金5480萬元,帶動14238名貧困人口實現增收,實現了“既看得見綠水青山,又收穫著金山銀山”雙贏。

透過總書記考察的這三個項目,可以發現,蘇陝對口幫扶協作走的是一條“輸血”與“造血”、當前與長遠、扶貧與扶志扶智、對口支援與雙向協作、政府引導與社會參與相結合的共贏之路。

總書記在陝西考察的這幾個地方,蘇陝協作故事很精彩

為了走好這條“路”,自2016年蘇陝結成對口幫扶協作“CP”後,四年來,兩省黨政代表團多次互訪,共同建立高規格、多層次、常態化工作機制和協作格局。

去年10月17日至18日,陝西省黨政代表團來到江蘇考察訪問。當時,對於做好下一階段蘇陝兩地的扶貧協作和經濟合作,江蘇省委書記婁勤儉指出,要把握好三個關鍵詞:鞏固、提升、拓寬——

“鞏固”,陝西有望今年全部實現脫貧摘帽,我們要按照總書記提出的“五個不”和“四不摘”要求,履行好江蘇責任,讓貧困群眾“脫貧後生活還要不斷芝麻開花節節高”。

“提升”,在現有協作合作基礎上加強對外開放、創新發展等重大載體平臺的合作,推動合作水平不斷邁上新臺階。

“拓寬”,進一步完善協作機制,拓展合作領域,更多運用現代技術創新合作方式、提升合作效率,特別是要著眼於開啟現代化建設新徵程謀劃未來的合作,在新的奮鬥征程上攜手並進。

如今,半年前描摹的許多圖景已經實現。

2月27日,千里之外的三秦大地傳來好消息:銅川市印臺區等29個縣(區)正式退出貧困縣序列,這意味著,至此陝西56個貧困縣(區)全部脫貧摘帽,區域性整體貧困基本解決,江蘇陝西對口幫扶協作已取得了決定性勝利。

此次摘帽的29個縣(區)分佈在6個大市。革命老區縣25個,深度貧困縣(區)10個、全部集中在秦巴山片區,都是難啃的“硬骨頭”。

為此,江蘇通過精準結對、加大投入,因地制宜開展產業、就業、教育、健康、消費等幫扶。僅去年,江蘇就選派148名幫扶幹部、1236名專業技術人員到陝西,江蘇財政性資金支持陝西1526個項目,帶動25.03萬名貧困人口增收;10個對口市引導產業項目207個,投資40.78億元。

不過,決定性勝利只是未來的序章。

據《陝西日報》3月23日報道,今年江蘇持續加大對陝西的對口幫扶力度,安排省級財政幫扶資金25.312億元,同比增長21.3%,這些資金將用於支持陝西56個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脫貧攻堅相關項目建設。同時聚焦“脫貧後生活還要不斷芝麻開花節節高”,這些資金使用將向深度貧困地區和革命老區傾斜,向解決“兩不愁三保障”突出問題的項目傾斜,向易地扶貧搬遷小區教育醫療等公共服務項目及勞動密集型、生態友好型扶貧車間傾斜,向基層公共衛生應急體系建設傾斜,向蘇陝“消費扶貧”傾斜。

總書記在陝西考察的這幾個地方,蘇陝協作故事很精彩

蘇陝對口扶貧協作,幫扶越來越精準,合作的故事也越來越多。比如蘇陝兩省共建園區,促進產業集群發展;去年7月,淮安—西安全貨機航線開通,每週有五班滿載貨量約14噸的貨物來往於淮安和西安之間……

隨著新一輪東西部合作交流深入推進,攜手打好“國家戰略牌”,蘇陝協作正成為兩省間相互支持、優勢互補、合作共贏的重要平臺。緊抓“一帶一路”、長江經濟帶等重大機遇,加強重大產業、重大工程、重大政策等方面的戰略協同等,兩省深化合作、共同發展的大戲“永不落幕”。

如今,蘇陝兩地已成為人緣相親的“好兄弟”、使命相連的“好戰友”、經濟相融的“好夥伴”。貫徹落實中央要求,圍繞“鞏固、提升、拓展”,讓當地群眾生活越來越幸福,未來,兩省也將在現代化建設新徵程上攜手並進。

來源:交匯點

編輯:蔡陽豔

審核:潘軍豔

總書記在陝西考察的這幾個地方,蘇陝協作故事很精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