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溝域經濟 助力脫貧攻堅

一道道山來一面面坡,昔日土地貧瘠“望天興嘆”,而今桃紅杏綠、瓜果香甜,美麗鄉村鳥語花香,村民滿滿幸福綻放心頭。

發展溝域經濟 助力脫貧攻堅

發展特色產業替代傳統種植,改變荒山荒灘恢復綠水青山,打造旅遊小鎮引來遊人如織……新時代,宜陽縣深入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南山北嶺換上靚麗新顏,煥發勃勃生機。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結合豫西山區良好生態優勢和資源稟賦,宜陽縣立足 “三山六嶺一分川”的地形地貌,統籌山、水、林、田、路、村和產業,因勢利導、順勢而為,對山區溝域發展進行整體規劃、統籌實施,致力打造全景化立體式溝域經濟發展模式,帶來了“溝流金、谷淌銀、灣聚財、川招寶”的可喜景象,為決勝脫貧攻堅、推進鄉村振興注入了新動力。

發展溝域經濟 助力脫貧攻堅

東方風來滿眼春。2016年,洛陽市委市政府按照“9+2”工作佈局,提出“發展山區特色產業,建設豫西溝域經濟示範區”重大專項,宜陽縣按照“生態引領、設施提升、產業培育、農旅融合、產村融合”的發展思路,堅持“一溝一產業、一域一特色”,把發展溝域經濟作為優化農業結構、提高農業效益和增加農民收入的重要途徑,並結合脫貧攻堅工作,積極謀劃、科學規劃,周密部署、紮實推進。2019年以來,宜陽在完善提升三鄉鎮連昌河溝域經濟示範帶和蓮莊鎮七彩蓮花谷溝域經濟示範帶的同時,重點規劃建設了洛邑水城溝域經濟示範帶、錦屏山生態園溝域經濟示範帶、香鹿山香谷溝域經濟示範帶,市級溝域經濟示範帶達到5條。目前,全縣溝域經濟共發展花椒12萬畝,菸葉6萬畝,花生20萬畝,水蜜桃、軟籽石榴等優質林果8萬畝,迷迭香、艾草、丹參等中藥材7萬畝,苗木花卉3萬畝,香菇、蘑菇等食用菌8千萬袋,特色種植業達到56萬畝,6萬餘名貧困群眾直接參與生產經營。溝域經濟正逐漸成為宜陽加快推進農業產業結構性調整的新引擎。

發展溝域經濟 助力脫貧攻堅

溝域經濟發展是一項系統工程。宜陽縣按照“政府主導、農民主體、部門聯動、市場參與”的原則,堅持統籌實施,充分發揮政府、市場作用,瞄準市場需求,集聚資源要素,注重農村一、二、三產業的融合發展,推動溝域整體開發、全面振興。

發展溝域經濟 助力脫貧攻堅

溝域經濟發展,首先要補齊基礎設施短板。按照交通順暢化、田園景觀化、生活便利化、設施配套化、家園公園化的標準,宜陽全面改造提升縣內溝域的道路、水系、通信、電力、文娛健身等設施,實現溝域宜居、宜遊、宜業。

發展溝域經濟 助力脫貧攻堅

產業興旺是溝域經濟發展的根本。聚焦農業高質量發展,宜陽各鄉鎮大力培育發展特色種養、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田園綜合體、特色村鎮文創產業等。立足溝域資源稟賦,通過探索,發揮優勢,突出特色,孕育了自然風光旅遊、特色產業發展、龍頭景區帶動、民俗文化旅遊四種模式,豐富溝域經濟發展形態,基本形成“一溝一特色”的發展格局。香鹿山鎮香谷溝域經濟示範帶依託趙老屯旅遊,已形成萬畝花椒、萬畝迷迭香、千畝櫻桃3個特色主導產業基地;花果山鄉依託花果山景區,打造特色旅遊小鎮,讓山村舊貌換新顏;蓮莊鎮養馬村主打民俗文化,讓遊客盡情回味舊時光……

發展溝域經濟 助力脫貧攻堅

在溝域經濟帶動下,眾多名不見經傳的荒山溝成為當地群眾的“聚寶盆”,城市居民鄉愁記憶的“故園”、暢享自然的“田園”。

發展溝域經濟 助力脫貧攻堅

溝域經濟,綠色生態是底色。近年來,宜陽縣將國土綠化、改善農村人居環境、水生態治理和發展綠色循環農業相結合,統籌做好溝域生態環境的綜合治理。在宜陽,“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已成為最常見到的山村常態。

發展溝域經濟 助力脫貧攻堅

暮春三月的錦屏山生態園,芳草鮮美,落英繽紛。錦屏山生態園項目歷時5年,完成工程造林25000多畝。生態園建設因地制宜,合理規劃。山頂栽植大葉女貞、油松和側柏等常綠樹種;山腰及山底栽植五角楓、黃櫨等紅葉樹種;山脊間點綴白蠟等黃葉樹種和山桃等花木樹種;山下坡耕地圍繞特色採摘做文章。由此向東西延伸,在馬窯村建成花椒深加工基地,帶動馬莊、大雨淋、流水溝、石門千畝花椒種植;在山底、南營、漫流、鐵爐、楊店、河下發展黃金梨、軟籽石榴、秋彤桃、杏、核桃等特色林果業種植,形成了一條涵蓋觀光、採摘、民俗文化遊的鄉村振興經濟帶。

發展溝域經濟 助力脫貧攻堅

連昌河溝域經濟示範帶堅持以綠化荒山、治理生態為先,栽植景觀彩葉樹2萬餘棵,使2000畝荒山變為梯田。山下則形成“漢唐”文化與休閒農業、健康養老、旅遊度假融為一體的溝域經濟發展業態,生態與發展實現雙贏。

發展溝域經濟 助力脫貧攻堅

溝域經濟,群眾受益是根本。宜陽縣始終緊盯溝域經濟發展帶動群眾增收脫貧的目標,探索六種帶貧增收模式,通過自主發展增收、託管經營增收、土地流轉增收、資產收益增收、務工就業增收、輻射帶動增收等方式,使貧困群眾分享溝域經濟發展紅利。引進龍頭企業、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等積級參與,帶動溝域發展,拉長傳統農業鏈條,完善與貧困戶利益聯結機制和就業創業支持機制,為貧困農戶全方位參與溝域經濟發展、實現穩定脫貧提供有力支撐。

發展溝域經濟 助力脫貧攻堅

打造“韓城鎮金絲皇菊”“白楊鎮連翹”“高村鎮大棚蔬菜”“香鹿山鎮迷迭香”“董王莊艾草”“上觀水蜜桃”等一批扶貧標識產品,輻射帶動全縣2.1萬戶貧困群眾,貧困農戶通過種植花椒、艾草、中草藥等特色作物,實現戶均年增收5000元以上。集中流轉土地38萬餘畝,貧困農戶以土地進行參股,畝均年增收800至1000元。以新大牧業、眾榮鴿業為代表的帶貧企業參與溝域經濟發展,村集體以資產、資源參股經營、合作收益。通過溝域經濟示範帶發展效應,輻射帶動眾多貧困群眾參與旅遊發展和服務業,實現了增收脫貧。

發展溝域經濟 助力脫貧攻堅

留住綠水青山,喚醒金山銀山。建設高質量的“富美宜陽”,助力洛陽副中心城市建設,溝域經濟,大有可為!

發展溝域經濟 助力脫貧攻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