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鹽城大豐:走進紅色革命老區西渣

戴文華

1995年,我參加《江蘇人民革命鬥爭群英譜》大豐分卷大中鎮部分核實整理工作。時任大豐縣委黨史辦主任陳海雲向我提供一條採訪線索,他說,1947年9月,新四軍軍報《江海導報》專題報道了大中區泰豐鄉西北村(今大中街道泰西村)女青年沈桂英退遲婚禮,動員未婚夫侯珍山參軍的事蹟。根據這條線索,我採訪當事人,整理了一篇《沈桂英動員未婚夫參軍》稿件,被《江蘇人民革命鬥爭群英譜》錄用。時過25年,我聽一位老人說,當時《江海導報》社址就在臺北縣(今大豐區)西渣,粟裕、陶勇曾在西渣戰鬥過,張太雷的女兒也在西渣工作過。出於初心的使然,我查閱了有關紅色檔案,併到實地調查,挖掘有關紅色革命老區西渣的故事。

在菜花盛開的季節,我走進紅色革命老區西渣,尋訪瞭解戰爭年代西渣發生的那些鮮為人知的人和事。

江蘇鹽城大豐:走進紅色革命老區西渣

19歲的西渣區委女副書記陳新。1942年9月,臺北縣委派陳新同志擔任西渣區委副書記。陳新是上海人,當時才19歲。一次,新四軍一師師長粟裕住西渣區東窯鄉,陳新把區裡的減租減息、鋤奸工作、武裝鬥爭等情況一一向粟裕師長作了彙報,粟裕師長連連點頭稱道。當粟裕師長得知陳新是上海人,只有19歲就擔任區委副書記時,連忙翹起大拇指,稱讚說:“不簡單,一個大城市小姑娘在邊區當書記,真不容易啊。”聽彙報後,粟裕師長還自己掏錢,吩咐警衛員買了一隻雞,宴請陳新。從此,陳新把粟裕師長的鼓勵當動力,在革命征程中奮發進取,衝鋒陷陣。她年紀雖小,但志高膽大、有勇有謀。她帶領區武裝中隊打擊敵人,迫使日偽軍龜縮在東臺、草堰的據點裡,不敢露頭。一次,陳新頭戴布巾,化妝成一個農村姑娘,站在西渣河渡口,等待兩名深入敵區偵察的戰士。傍晚時分,他們回來了,一位戰士一下渡船就問:“姑娘,你等誰啊?”陳新抹去頭巾,笑著說“你們看看我是誰啊”。兩位偵察兵仔細一看,原來是陳新書記,哈哈大笑……西渣區的武裝鬥爭聞名於蘇中,勝利消息經常在新四軍軍報上刊登。新中國建立後,陳新同志在上海交通大學任職。1986年5月13日,她特地從上海來西渣視察,追根尋源,並題字“繼承革命傳統,振興三渣經濟”。

江蘇鹽城大豐:走進紅色革命老區西渣

張太雷的女兒張西蕾接任西渣區委書記。1943年1月,西渣區委來了一名女區委書記,名字叫張西蕾,她就是無產階級革命家、中國共產黨早期的重要領導人之一、廣州起義領袖張太雷的女兒。她說話輕聲慢語,和藹可親,行動卻有男子漢氣概。她喜歡游泳,在炎熱的夏天,在夕陽西斜的傍晚,時常身著短衫短褲,跳入碧波盪漾的西渣河中,一會兒仰泳,一會兒潛游,比男同志游泳速度還快。她經常組織女同志學游泳,並號召說:“不學會游泳,怎麼能打勝仗。”在她的影響和帶動下,西渣有好多姑娘學會了游泳,打破了婦女不能下河游泳的舊風俗。1944年1月,張西蕾任臺北縣委宣傳委員。她的女兒馮海蘭在《我的父親馮伯華和母親張西蕾》一文中寫道:母親和父親結婚後,母親到新四軍一師駐地附近的臺北縣西渣區當了區委書記,後任臺北縣委宣傳委員。經受了基層工作鍛鍊和抗日戰爭腥風血雨的嚴峻考驗。新中國成立後,張西蕾先後任化工部科技局副局長、化工科技總院副院長,全國政協第六屆、七屆、八屆委員。

江蘇鹽城大豐:走進紅色革命老區西渣

陶勇司令員向民兵贈槍。1943年3月,西渣區的一部分民兵集中在駱家舍訓練,備戰迎接抗日大反攻。一天午後,一位通信兵到訓練場報告說:“新四軍蘇北指揮部第3縱隊司令員陶勇馬上從這裡路過。”在場的30多名民兵聽到這個消息都樂了。他們列好隊,排在路兩旁,翹首等待。一會兒,煙塵滾滾,馬蹄聲聲,陶司令員帶領部隊來了。“陶司令員好!”民兵們敬禮致意。“大家好!”,陶司令員還軍禮後,跳下馬,和大家握手,並問:“大家有困難嗎?有,儘管提出來。”“首長,我們沒有困難。”大家異口同聲地說。陶司令員掃視了一眼,笑著說:“你們缺少的是這個。”說著從警衛員手裡拿過一支日製的馬柺子步槍,遞給民兵隊長楊青山。陶司令員贈槍,大大鼓舞了民兵們抗日必勝信念。

1946年4月,新四軍軍報、蘇中地委機關報《江海導報》社址遷到了西渣(現西渣村四組)。《江海導報》隸屬新華社蘇中分社,報社隨軍工作。報社有一部電臺安放在黃祖恩家西廂房,印刷車間亦設在黃家前屋和中廳。編輯部設在許祖蔭家,排字房設在許佩衡家,裝訂和切紙車間在許福廕家。報社有幹部、員工80多人,社長殷增壽,副社長夏玉良。報社有大印刷機1臺,小印刷機2臺。印刷機靠柴油機帶動,缺油時就裝上搖把和大輪盤靠人力操作。另有5臺手搖和腳踏的小盤印刷機。報社印刷對開和四開兩種報紙,也兼印學校課本和紙幣。報社兼管發行,每天早上來西渣裝運報紙的人絡繹不絕,西渣小鎮既充滿了生機,又存在危機。敵人要北犯,敵機常在西渣上空盤旋,報社同志就用泡灰將天窗全部遮蓋起來。當地民兵協同報社加強警戒,對來往行人嚴格檢查。由於敵人瘋狂掃蕩,報社沒有長期固定的工作地點,一旦出現敵情,報社同志迅速將機器設備拆裝轉移。報社編輯、記者都是平時拿筆,戰時握槍。有一天晚上,報社接到緊急通知,說敵人已經從東臺出動,沿路向我方進犯。大家隨即行動,一部人外出偵察敵情,一部人將機器、鉛字裝箱埋藏,來不及處理的機器則投入河心,在岸邊上做個記號,然後大家轉移到蘆葦蕩裡。敵人來了二三百人,氣勢洶洶,到處搜查,一無所獲,最後只得朝蘆葦蕩“叭叭叭”地亂放空槍。深夜,敵人撤退後,大家鑽出蘆葦蕩,下水打撈機器,並立即擦洗安裝。報社還經常舉行文娛晚會活動,密切軍民關係,豐富群眾文化生活。1947年10月,蘇中、蘇北兩大解放區連成一片,在鹽城合併成立華中工委,《江海導報》改名為《華中報》。

三總暴動,管文蔚妻子、兒子和《江海導報》副社長夏玉良遇險。1946年農曆六月二十六日,國民黨特務和三總偽鄉保長組織暴動,偽保長馮正銓的五兒子和六兒子,裹挾住在馮衛官家裡管文蔚同志的愛人和孩子,糾集武裝暴動,向東席捲,抓共產黨幹部,燒老百姓房子,無惡不作。傍晚,暴動波及到西渣河南,危及報社,副社長夏玉良當即站在河北渡口採取政治攻勢,瓦解敵人,這時他身後竄來對土改懷恨在心的地主許登高、許錫古父子,將夏玉良攔腰抱住,拖上渡船,挾持到河南。一暴徒見船靠岸,舉起鐵叉叉住夏副社長脖子掐到水邊,另一暴徒用麻繩把夏玉良捆綁起來。夏玉良掙扎,大腿被暴徒戳了個大窟窿,血流不止。正在暴徒狂叫摧毀報社時,東臺軍事教導隊得到三吳鄉指導員周克全同志報信,在方勇同志率領下,及時趕到,槍聲不斷,暴徒如鳥飛獸散。蘇中軍區第二軍分區司令員管文蔚的愛人和孩子也被尋到,脫離了危險。第二天,暴徒全部落網。這次暴動,夏副社長負重傷,三元村朱日升被吊打成重傷,西渣村許青保家房子被燒,我軍一戰士犧牲。事後,馮六、許錫古、許登高被我方處決。

江蘇鹽城大豐:走進紅色革命老區西渣

中午時分,陽光高照,我離開紅色革命老區西渣。離別前,我站在西渣河畔的原野上極目遠眺,一望無際的油菜花、梨花、蠶豆花爭芳鬥豔,春意盎然。道路兩側的紅葉石楠,在金色的陽光照耀下,格外鮮紅奪目。西渣河兩邊的一排排村莊,一幢幢樓房,一條條道路,一片片樹林,生機勃勃,一派欣欣向榮景象。人間四月處處春,紅色的種子已在紅色革命老區大豐西渣生根、發芽、開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