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社會有多少人在做著自己不喜歡的工作,只為養家餬口?有什麼感受?

取的名字真難難難難


我一個女性朋友,在一家不算很大的公司工作了五年之久。

這五年裡,至少給我提了不下10次,說她自己想離職換一份新的工作,可到現在,她還在裡面上班。

她在進入這家公司之前,工資已經高達8000。可在五年前,她進入現在這家公司的時候,工資只給開出了4000塊。

即便如此,她也還是接受了。

原因在於,這家公司離她家很近,並且提供雙休,而她需要的不過是一份穩定的工作。

她老公常年出差,老人又沒辦法幫忙帶孩子,所以,她必須花更多的時間在她的家庭、她的孩子上面。

她找了一圈工作最後才選擇了這家。是因為其他公司雖然工資相對來說比較高,但是加班頻繁,單休,偶爾也會存在出差,這些都是她沒辦法接受的。

單純從這些來看,實際上,她對現在的這份工作並不是很滿意,而她很多次提出離職,更是因為,現在工作上的很多事情,讓她感覺非常的糾結。

在她看來,很簡單的事情,卻因為領導的官本位思想太重,導致問題被推來推去,而她作為一個下屬,毫無疑問成為了最後背責任的人。

背鍋作為員工來說,可能也不是什麼大問題,可是當她背鍋背得太多,自己的領導都覺得她的能力有限,總是做錯事情。

我想,換任何一個人,在這種情況下都會有離職的衝動。自己不僅沒有得到任何的好處,反而讓自己的處境更加的尷尬。

可即便如此又能怎麼樣呢?這就是她選擇的。

即便在沒有進入這家公司之前,她不知道這家公司的辦事風格,會讓她如此受不了,單單是談的那份工資,她都是可以拒絕的。

可她沒有拒絕,只能說明她的現狀,讓她自己特別的無奈。

無奈到,即便這份工作,她再怎麼不喜歡,只要沒有出現更合適的,她都不可能會選擇離職。

其實,很多人都會有類似的情況,不論這份工作自己喜歡的程度如何,一定會存在某些讓自己很反感、很厭惡的地方。

可是,當自己冷靜下來再想一想,除了這份工作,還能怎麼辦呢?

自己不過是職場中的滄海一粟,不過是公司裡的一枚棋子,雖然不喜歡,但為了家,為了更好的生活,忍辱負重似乎也成了一種選擇。

所以,當我們實在是沒有辦法時,最好的選擇,或許是以全新的態度去面對這份選擇。

我們沒辦法改變外界,沒辦法改變其他人,唯一能做到的就是改變自己。

讓自己不再這麼糾結,讓自己嘗試著去喜歡自己現在的工作,讓自己的每一天過得更加開心快樂,或許,這樣就已經足夠了。

我是@次等大叔,專業書作家,著有《從零開始學招聘》,合著《HR軟實力》,今日頭條等多平臺簽約作者,10年人力資源管理工作經驗,從事企業管理諮詢、生涯與心理諮詢,自媒體變現輔導,歡迎點擊主頁,查看更多分享!

次等大叔


有多少人做著自己不喜歡的工作,只為養家餬口呢?多少具體數字無從統計,但若依據二八法則來劃分的話,至少有那20%吧?也許這是比較樂觀的算法。

有時人生確實沒有太多的選擇,為了生存為了養家餬口,會選擇一種工作就算自己不喜歡也要去做,這在現實社會里應該還是比較常見的現象。有時工作對於一個人來說,喜歡不喜歡會被排在第二位,把工作的其它特性排在第一位,如待遇、適應性等。

雖如此,工作每天都要和我們見面,我們還是要儘量調整好自己的心態,不管喜歡與否,都應保質保量去完成工作任務,它也需要一種責任去支撐,它也需要你付出工作熱情!

就算只是為了養家餬口,這也是一種值得肯定的堅持,是一種對生活的態度,在這“十之八九不如意”的人生裡,這點小“委屈”又算得了什麼呢?但我們還是要努力去發現尋找工作中的快樂,向“喜歡”的目標努力前行!





留下生命的空白


“千里做官、只為吃穿”,形象地說明了工作第一目的就是養家餬口。這個社會大多數人都在做著自己不喜歡的工作,只為養家餬口。

現實生活中,多數人體會不到工作的滿足感,除了掙錢養家的壓力使然,沒有其他意義。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也證實了人們工作的最初目的是為了獲得薪酬,滿足生存的需要。

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一方面讓沒有積蓄或有還貸任務的人們帶來了極大的生活壓力,也讓人們深切感受到了“長期不工作是一種怎麼樣的體驗”。

實際上工作在滿足人們養家餬口的同時,也能給部分人帶來滿足感。

1、有機會把個人興趣融入工作,在日復一日的工作中體會自己的樂趣。

2、有機會把自己的特長在工作、生活中展示出來,獲得欣賞。

3、升職加薪,實現比別人生活得更好的願望。

4、有遠大目標的人可以通過建設性事業的成功,實現自我價值。

工作是既然是人生的必須選擇,那就痛並快樂著吧。

我是職場老兵, 以上是我的一點經驗之談,希望對大家有所啟發。如想深入交流,請關注“也可眼中的職場人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