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為什麼不和爸媽去看電影?來聊聊電影發行前置

#影視#

#電影#

一年裡我總會看不少電影,但給我感觸很深的是《我和我的祖國》,這部電影挺一般的,但卻是我難得的與父母一起去看電影。重點是我發現這場電影使得那個假日裡與父母發生聊天愉快了很多的,因為我們終於有了別的話題。

是的,這使我反思了我自己,也許父母在生活上的各種讓人嘮叨只是因為找不到別的話題,但仍倔強地想做點什麼,打破沉默,而我卻從沒有想過,只覺得煩。但沒有共同話題是必然的嗎?

並不是,倘若之前我會歸結於年齡、時代背景造成的代溝,但是看完這場電影之後,我發現,要追求共同的理解很難,但僅僅是要找共同話題,是不難的,一場電影就可以

你為什麼不和爸媽去看電影?來聊聊電影發行前置

一部一般但真閤家歡的電影


我們為什麼不和父母一起去看電影

為什麼我沒有這麼做呢?我發現,有點難,並非我想得起要這樣做就可以,但為什麼難,朦朦朧朧說不上來。之前說過#電影#本質上是一種服務,作為一個體驗設計者,為了搞清楚這問題,我意識到我應該先弄清楚,作為用戶,為什麼需要這個服務,什麼時候需要這個服務

於是,拷問靈魂的大野耐一五問法上線了,我開始問我自己:

我們為什麼要看電影?

大概是因為無聊?就是娛樂生活的一種方式吧,大多數人應該都這麼想。

如果看電影是為了娛樂,電影的可替代品很多,短視頻、遊戲、音樂現場、綜藝以及各種劇集,甚至做飯、畫畫、打球、唱K、看書等等的愛好也同樣算它的競爭者。看電影說便宜香不過免費的綜藝和劇集,說便捷不及別人掏出手機就能開刷和開黑,說深度也比不上掌握一些技能和興趣知識。電影憑什麼能夠勝出呢?

看電影很可能是因為有社交需求,也想體驗沉浸感

為什麼電影可以滿足社交需求?

去看電影大多時候是和同齡人一起看的,我們可以在較短的時間裡得到一個共同討論的話題和經歷,順便增加點生活的儀式感

為什麼我們需要共同的話題和經歷?

我們和同齡人去電影院通過增加共同話題,能夠活躍相處的氛圍,加強關係鏈結

那為什麼沒有和父母去看呢?是我們覺得和父母的相處都非常好,有聊不完的話題,不需要嗎?大多數“相望兩無言,開口就數落”的朋友都不覺得吧。

問了一些朋友:擔心觀影上與父母有分歧。

為什麼會有分歧呢?僅僅就歸因為兩代人不可能理念相合嗎?你和你的朋友也有很多不一樣,不同朋友之間差異也很大,為什麼就可以一起看電影呢?

我會跟不同的朋友看不一樣的電影呀,誰會這麼傻找不痛快呢.

那麼和父母為什麼不行?


到這裡,我發現問題也許不只是父母不理解,也不只單純是父母的消費觀念問題,而是沒什麼合適的電影,或者說沒有電影一開始為這個目的而拍的。當我們想做到和不同的朋友看不同的電影時,我們有足夠的電影去選擇,但當我們想要通過電影增加兩代人共同話題時,卻很難找到合適的電影。

仔細想想,所謂的“閤家歡”電影也並不那麼閤家歡。很多人覺得喜劇就很適合全家人看,但事實上笑點都不同,甚至理解上的障礙,輕則get不到梗,重則成為嘮叨教育甚至爭吵的輔助素材。

就拿開心麻花系列的電影來說,我認為這些喜劇電影不錯,但很少去想《羞羞的鐵拳》《西紅柿首富》裡面的我們年輕人習以為常的虛構現實主義的融入,實際上對於很多父母這代比較純粹的現實主義者是無法理解的荒謬。不僅電影營銷圍繞年輕人,大部分電影本身的內容三觀和表達方式也是迎合年輕一代的,而

“多元化“不過是迎合了不同的年輕一代罷了,部分父母感到不適,似乎也挺正常的。


電影為什麼要做發行前置

電影努力地迎合年輕人,以祈禱我們能在需要娛樂時想起它。但娛樂方式多嗎?太多了。年輕人之間的話題多嗎?太多了。如今的電影在本來就有話題的年輕人間製造了更多的話題,但本來沒有共同話題的人群之間呢?

大部分人對於發行前置的理解是發行公司介入電影項目前期,通過數據瞭解市場對於類型、題材的喜好等,將屬性標籤在劇本創作就加以融入,從而達到一種類似於保底的目的。

但我對此存疑。且不論數據其實也是會“騙人”的,單從在電影這個領域來說,寬泛的人群、題材和愛好等這些實際上全都是變量,而一部電影從立項到上映的整個週期恰好挺長的。同時,對於電影這種內容消費而言,數據也是侷限的,從有相關數據開始也許內容就已經開始貶值了。

我認為電影的發行前置實際上透出的是電影出品方和發行方一種對於不確定性的害怕,所以希望通過數據去得到更多受歡迎內容的確定性,但電影想要追求的內容確定性,也許不會是表面的調研和數據,只會是來自對更不容易改變的需求的洞察


電影可以不只是做“維生素”

“維生素還是止痛藥?”這是投行的人會問企業創始人的問題,我覺得這個概念在電影上也是適用的。由於維生素不能緩解表面的痛苦,用戶對於它的用途和功效是很難感知的,所以它更多是滿足用戶的情感需求,但滿足不了他們對功能的要求。這也是我認為目前電影的常態。

電影可以給我們帶來一定的享受,但是不看也不會怎麼樣,對生活產生不了什麼影響,可替代娛樂方式太多了。就像維生素,隔些天忘了吃也無所謂,總能從別的食物中獲取。而止痛藥就不一樣了,它對於緩解疼痛的作用是可感知的,人們知道它有用,一旦有疼痛就會想到它,離不開它。

很多電影出品方和發行方之前也許不覺得做個維生素有什麼大問題,但是經過這次疫情,也許會更重視這個問題了。而我個人認為的發行前置最大意義是:電影有機會,可以不只是做維生素,偶爾也可以嘗試做止痛藥。

我上述對為什麼不和父母去看電影這件事情的分析只是想讓大家感受維生素和止痛藥————當電影對年輕人之間的話題錦上添花時就是維生素,而沒有話題之間的人如果能被賦予話題那就靠近止痛藥。我並非說所有父母都應該去看電影,也並非說所有電影都得成為止痛藥,但打算做發行前置的電影發行方,希望增加更多的確定性,就是抱著一種想成為止疼藥的理念,但目前好像卻時常仍把自己當成維生素去做事情。

你為什麼不和爸媽去看電影?來聊聊電影發行前置

來自三文娛——部分上市文娛公司2020年一季度業績預告

那麼電影可以從維生素變成止痛藥嗎?我認為可以。比如說最近一位在線上看完《囧媽》的朋友告訴我,他希望在《囧媽》如果後續能院線上線,一定帶母親去電影院看這場電影。我問他為什麼呢,他說覺得有些話自己平日不方便說。明明存在卻難以啟齒的問題,就越需要一個話題,一個載體,一個鋪墊。這種情況下,電影某種意義上成為了這位朋友的止痛藥,即擁有可感知的用途。當然,因為《囧媽》並非完全以止痛藥的目的去拍的,所以從止痛藥的角度上看,電影的很多梗和“奇幻色彩”可能有些多餘。

你為什麼不和爸媽去看電影?來聊聊電影發行前置

《囧媽》裡讓人覺得真實得扎心的母子相處

事實上,我認為很多火爆的、引起社會熱議的電影很可能都是歪打正著的做了某方面的止痛藥。從這個角度去看《流浪地球》《紅海行動》《戰狼》甚至是《哪吒》的大爆,也許大家能得到新的一些思路和看法。

我知道部分電影人有很偉大的理想,希望把自己的一些價值觀通過電影傳遞給大家,拍能改善一種社會現象的電影,而極小部分人做到了,絕大部分人沒有。那麼有沒有想過,也許成功與否,不完全取決於電影質量的高低:觀眾並不希望聽電影說教才去看電影的,而是希望從電影裡找到與自己相關的、需要的才去看電影。

也就是說,電影是否成為現象級電影,能夠改變社會現象,往往取決於觀眾覺得自己是否需要它。需要才會去看,之後才是電影能否成功做到電影人想要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的傳遞。傳者本位主義與受者本位主義間的微妙也許就在這裡。

總而言之,只是做維生素註定沒有確定性,成為止痛藥才可能有

,這也是發行前置應該做的,搞清楚自己的競爭力在哪裡,重新審視自己在人們生活裡的地位和定位,否則怎麼去抓數據也不過是很表面的,畢竟這個時代從來就不缺調研和數據,只缺有價值的洞察。

本文觀點非常自我,只保證原創獨家,不保證正確。

非業內人士,只是愛思考有態度的洞察者。感謝你們的點贊+關注+評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