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崢與電影院線衝突的背後,一場圍繞即時性的爭奪

徐錚在大年初一的時候請全國人民看《囧媽》,為何院線卻要強烈譴責呢?因為這一回,山爭大哥確實是把人家家裡的窗子給砸了. 這扇窗就是電影放映的窗口期.

流動和複製帶來貶值

首先互聯網的可大量複製雖然對於很多的產業而言是可以實現網絡協同效應從而讓邊際成本趨近於零的妙事,但是對於傳統音樂、影視等內容行業來說卻並不那麼美妙,因為大量複製品藉助互聯網的力量擴散和流動,使得如今獲取這些內容毫不費力,而一旦不稀缺,服務和產品就會貶值。

我們從網上獲取到各種各樣的資源,把各種資源保存到自己的網盤中或者分享給別人,一切對於我們都是如此的輕鬆,那麼購買CD來播放、爬起來出門去電影院的積極性也會因此減弱。


之前提到了電影是一項服務,體驗很重要,但是人們去電影院看電影不僅僅是因為體驗,畢竟不同人不同類型的電影對於體驗的要求差異是很大的,甚至如今大量的影片都可以在上映後1-2個月直接在視頻網站觀看,藍光加上杜比特音效,體驗也不差。那麼,有什麼是讓一兩個月後就可以免費看上高清電影的人們仍舊願意去電影看電影的呢?

即時性發揮著重要作用。

即時性

即時性,到底有多重要呢?我們看一下超前付費點播引起多大的爭議就知道了。表面看視頻網站並沒有改變原先VIP的權利,而超前付費點播也是可以選擇的,並非強迫性消費,但是人們還是覺得很不高興,並且即便不高興,不少人最後還是妥協,付費點播了,為什麼呢?

因為如今開會員的人們除了希望避開廣告之後,很大程度是希望自己能夠成為及時看到最新劇集的人,以便及時參與到相關的討論中去。而如今VVIP比VIP可以更早看到更新的劇集內容,那麼即便表面上VIP還是可以比沒有會員多看六集,實際卻失去了這種即時性。

這對於原先為了即時性而購買VIP的用戶造成了很大的權益侵害。這也是為什麼部分不想超前付費點播的用戶乾脆連VIP服務也退訂了,有時候並不只是一時生氣抵制,而是因為能讓他們付費的理由實實在在丟失了。


電影窗口期

放到電影裡面也是一樣的,這次《囧媽》的上映實際上打破了一個院線與視頻網站等流媒體之間的平衡,這個平衡就是窗口期。窗口期是指電影在不同的媒介播放的時間差。

據我瞭解,美國以往的窗口期在3-6個月之間,而中國之前是通常兩個月。窗口期縮短几乎成了行業的趨勢,很多人說這代表著流媒體對話語權的爭奪勝利。

在美國,Netflix之前為了讓自己平臺的用戶能夠在當月看上《愛爾蘭人》,不想受制於主流連鎖院線90天的排他窗口期,直接放棄了在北美主流院線上映的票房收入,只是為了達到部分電影獎項的評獎資格要求而在獨立影院放映3周。

徐崢與電影院線衝突的背後,一場圍繞即時性的爭奪

電影《愛爾蘭人》

這兩年國內窗口期也是一直在不斷縮短的,其速度比國外更恐怖。從兩個月到一個月到半個月,甚至發展到不到一週,比如《二十歲》和《逗愛熊仁鎮》都是院線上映僅6天就在視頻網站上線了。

不過以往國內畢竟只是一些小成本電影或者是票房表現不佳的電影會傾向於快速轉向線上,趁著影片宣傳的一點餘溫未過,用線上平臺的收益彌補線下票房的疲軟。而《囧媽》不僅是院線標準的大製作電影,更是一次性將窗口期的窗子都給拆了,院線可能會失去吸引用戶去影院付費看電影的即時性這一大競爭力,不慌不怒是不可能的:一旦窗口期被取締,那麼電影院必將損失相當一部分對於體驗要求並不這麼高、對價格較為敏感的客戶。

徐崢與電影院線衝突的背後,一場圍繞即時性的爭奪

即便電影內容褒貶不一,但已成另一座里程碑

這種趨勢難以逆轉,這不單因為是流媒體的推動,更是由於人們的行為模式轉變和流動趨勢的興起是相互促進的過程。

幸也不幸,國內的線上付費意識雖有所好轉,但不論是可接受付費金額還是消費頻率,都與北美存在較大差距,而中國異常猖獗的盜版以及以前互聯網各種免費使得用戶養成的白嫖習慣和觀念也很難短期扭轉,這也給了院線自救的時間。


比免費更好的原生性特徵

至於院線如何自救呢?除了即時性(Immediacy)以外,凱文凱利所說的至少另外7個比免費更好的原生性特徵,也許可以給影院思路:

  • 個性化(Personalization)
  • 解釋性(Interpretation)
  • 可靠性(Authenticity)
  • 獲取權(Accessibility)
  • 實體化(Embodiment)
  • 可贊助(patronage)
  • 可尋性(Discoverability)

比如凱文凱利在解釋個性化時提到

個性化要求是創造者與消費者、藝術家與粉絲、生產者與用戶之間的不斷對話。它是一種典型的原生性,因為它可以交互,是一種對時間的消費。營銷人員將這種情況稱為“粘性”,因為在這種關係中,雙方都對原生資產有所投入,同時也不願意移情別戀,更不願意從頭再來。

對於影院來講,以往也許只是停留在我家的屏幕更大、你的音響更好、他家的椅子更舒服這種標配服務的優化和宣傳上,但僅是更好原則在如今能起到的作用是相對微弱的。

電影近年來常說IP,因為有了IP好賺錢,就像迪士尼,哪怕電影賠了別處也能賺回來,影院也可以考慮打造自己的IP,通過提供差異化的線下服務增加與用戶之間的關聯,不要真的只把自己當成沒得感情的放映機。

又比如,

可靠性是指用戶為免除自己對即將獲得的產品過多的思考和擔憂而付費,比如去電影院至少不用擔心屏幕、音響等硬件設備不如預期。但是目前的連鎖影院是否有能做到很好利用可靠性呢?

再比如在解釋可尋性

沒人看到的產品沒有價值,無論價格貴賤,而未被髮掘的佳作更是一文不值。當世界上的圖書、歌曲、電影、應用和其他所有事情都以數百萬計爭奪你的注意力的時候,其中大部分還是免費的,能被尋找到就具有了價值。

而鑑於被創造出來的作品每天都以爆發性的數字增長,能被尋找到就更成了難能之事。愛好者們會用很多方法從百億千億的產品中發掘出有價值的作品。他們利用評論、評測和品牌出版商、廠牌、工作室,而越來越多地則依賴其他愛好者和朋友來推薦好東西。他們也越來越希望為引導買單。

對於影院來說,能否努力讓自己成為一家代表著電影口碑保證的影院呢?例如成為播放單一類型影片的影院,做到細分領域垂直化,成為用戶信賴的過濾器。

例如只要喜歡懸疑那就可以選這家影院吧,因為它只放懸疑好片,不論你是否聽過這部電影的名字,也不必再自己經歷豆瓣、微博、知乎搜索看評論再斟酌的過程,隨時買任何一張電影票都能物有所值。甚至可以說是買一張無字的電影票,這將是多麼省時省心又兼具驚喜的事情啊。


哪怕沒有《囧媽》,或者說事件暫時對院線首映的常態沒有太大影響,中國電影院數目也在這幾年的瘋狂上漲下供給遠超目前中國觀影觀眾的需求. 更何況徐錚的歡喜傳媒在去年成立了線上院線頻道歡喜首映,原先有貓眼引流,如今又和字節跳動達成引流合作,目前僅付費用戶就已經在超過了200萬人,這個數據還在持續上漲,而隨著這個數據的不斷上升,未來必將有更多的電影敢像《囧媽》嘗試線上首發,首映二字足以說明了這頻道的意圖. 院線如果不想成為倒下的那個,要麼找到別的魅力點成為脫穎而出者或者努力擴大這塊蛋糕。

我是這個世界的雜學系觀察者,感謝您的閱讀和關注。

疫情對你考慮是否去看電影造成影響嗎? 單選

0

0%

基本不影響,大片上的話還是會去看

0

0%

只有疫情徹底結束才會考慮


#電影# #互聯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