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故事丨芒市的“街”

芒市”一名由“茫施”演變而來,據唐樊綽《雲南志》載:“茫施,茫蠻部落”。“茫是其君之號,蠻呼茫詔”。每一個地名都有著不一樣的文化底蘊,見證著芒市的發展變化與時代變遷。

金孔雀大街

金孔雀大街,以象徵德宏經濟騰飛、邊疆繁榮、各族人民團結和睦、生機盎然的景象,為打造德宏孔雀之鄉命名。原稱“320國道過境段”,2006年更名為金孔雀大街。位於芒市城區西部,南北走向,北起金孔雀大街與芒市環東路交叉口環島(原芒市造紙廠門口),南至芒核天龍街,道路全長4360米,寬50米,面積218000平方米,瀝青路面。途經芒市造紙廠、街坡、等相村、芒核、芒市創傷骨科醫院。

地名故事丨芒市的“街”


地名故事丨芒市的“街”


芒市大街

芒市大街,以芒市城區最具有代表性的街道之一命名。1984年開始勘測設計,1985年春動工,命名為環城西路(也稱二環路),1987年冬改鋪瀝青路面,1996年更名為芒市大街。位於芒市城區中部偏西,南北走向,北起芒市大街與芒市環東路交叉口環島(原芒市造紙廠門口),南至農墾路路口與團結大街交匯處,道路全長4060米,寬50米,面積203000平方米,瀝青路面,總投資8285萬元。屬城市主幹道 。途經州地稅局、州檢察院、州交警支隊、芒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120急救中心、德宏電力股份有限公司、泰隆賓館、丙門村、軍供站 、宏銳賓館、至市農機技術推廣站與團結大街相接。

地名故事丨芒市的“街”


白象街

白象街,白象是傣族群眾最為崇拜的神靈動物,意為吉祥如意、祈福平安。1993年修建,命名為宏匯路。2006年更名為白象街。2009年2月至2009年12月擴建。位於芒市城區西北部,南北走向,北起豐華路,南至團結大街。道路全長3450米,寬20米,面積12180平方米,混凝土路面,總投資470萬元。海拔878~897米。屬城市次幹道。途經芒市體育中心、宏匯小區、翠堤小鎮、風情園小區。北段屬錦華社區,南段屬丙門社區。

地名故事丨芒市的“街”


廣臘亮街

廣臘亮街,傣語廣為坡,臘為臉面,亮為紅色。廣臘亮街,意為紅臉坡街,即美麗的小坡街,以未修建街道前,這一帶稱為廣臘亮得名。位於芒市城區西南,南北走向。2009年6月至12月修建。北起阿露窩羅路,南至丙午路。道路全長529米,寬20米,面積10580平方米,混凝土路面,總投資530萬元。屬城次幹道。途經芒市廣場、住房公積金、西里亞KTV、公務員小區、力宇建材市場、泰隆賓館菜市場。北段屬錦華社區,南段屬丙門社區。

地名故事丨芒市的“街”


金塔大街

金塔大街,該路位於勐煥大金塔下方得名。始建於2006年,2010年建成。位於芒市城區東部,南北走向,北起河東路,南至仙池路 ,道路全長1827米,寬30米,面積54810平方米,瀝青路面,總投資4400萬元。屬城市主幹道。途經芒市民族小學、紅星農貿市場、陽光經典小區、芒市中心血站、芒喊農貿市場、市廣播電視局等。北段屬東北里社區和西南里社區;中段屬團結社區;南段屬新村社區。

地名故事丨芒市的“街”


菩提街

菩提街,以該路有芒市著名的傣族佛寺-菩提寺(傣語稱奘相)得名。解放前就形成的街道,是芒市老城子的第二條主街,原無名。1988年命名為正南路,1989年9月整修擴寬鋪結石路面,1992年3月改鋪柏油路面。2006年將正南路更名為菩提街。位於芒市城區中部偏東,南北走向,北起闊時路, 南至斑色路(市人民政府門口),道路全長528米,寬20米,面積10560平方米,瀝青路面。屬城市次幹道。途經州保安公司、菩提寺、芒市賓館、芒市人民政府。北段板過河以北屬西南里社區,南段板過河以南屬團結社區。

地名故事丨芒市的“街”


三棵樹風情街

三棵樹風情街,以街道的一端接三棵樹環島,且建築形式充分體現德宏民族風情,屬商貿交易繁華區得名。原無路, 20世紀70年代建立德宏州傢俱廠、德宏州農機公司、德宏州電力公司時,西段形成道路。1976年整修東段,因接勇罕街(原青年路)勐巴娜西大花園(原民族文化宮)門口,故命名為文化路,2006年將文化路更名為三棵樹風情街。位於芒市城區南部,東西走向,東起勇罕路勐巴娜西大花園門口,西至三棵樹環島,道路長500米,寬6米,面積3000平方米,瀝青路面。途經市畜牧局、德宏供電有限公司潞西分公司、芒市四小。屬新村社區。

地名故事丨芒市的“街”


地名故事丨芒市的“街”


團結大街

團結大街,以邊疆各族人民團結一心、同心同德、匯聚力量、建設邊疆、繁榮進步之意命名。是芒市最早的街道之一,是1973年以前芒市城區惟一的一條南北走向的主大街。1952年前稱“街子”, 1952年更名為“復興路” 1955年改為團結大街。2006年將街坡路併入團結大街延長線,仍稱團結大街。位於芒市城區中部,南北走向,北起芒市大街與芒市環東路交叉口環島(原芒市造紙廠門口),南至芒核天龍街環島,道路長4937米,寬30米,面積68190平方米。1973年11月至1984年1月新建的南段鋪設瀝青路面,1975年鋪設北段,1991年11月至1992年1月改建南段,1993年5月改建北段。瀝青路面,總投資2700萬元。屬城市主幹道,途經街坡、客運北站、街心花園、團結報社、客運南站、三棵樹、芒市氣象局、華豐商城等。分別屬大灣村委會、東北里社區、建國社區、西南里社區、新村社區、城西社區 。

地名故事丨芒市的“街”

80年代芒市團結大街(楊幫慶提供)

地名故事丨芒市的“街”


勇罕街

勇罕街,傣語勇為孔雀,罕為金子。勇罕街,意為金孔雀大街,以孔雀之鄉-德宏,得名。1952年形成通往州民族中學的一條便道,1958年德宏州民族醫院在該路中段東側建立,路兩旁一直是稻田和橡膠林,1970年後,一些機關單位相繼在路兩旁建立。1979年5月4日,德宏州和潞西縣團委組織芒市地區廣大共青團員和青年在該路開展義務植樹造林活動,對縣防疫站門口至州民族中學門口這一段的公路兩旁進行綠化,並在勇罕街(原青年路)與目瑙縱歌路(原為民路)交叉處的州醫院門口環島種植了一株象徵朝氣蓬勃、萬古長青的榕樹(俗稱大青樹)。為紀念這一有意義的活動,潞西縣革命委員會特正式命名該道路為“青年路”。2003年改擴建,2006年為突出邊疆民族特點,將青年路更名為勇罕街。位於芒市城區中部偏東南,南北走向,北接胞波路(板過河橋頭),南至德宏州第一民族中學初中部校門口,道路長1225米,寬22.5米,面積27562.5平方米,瀝青路面。屬城市次幹道。途經德宏民族出版社、市防疫站、芒市會堂、德宏州人民政府、州婦幼保健院、州醫院、州林業局、勐巴娜西大花園等。分別屬團結社區和新村社區。

地名故事丨芒市的“街”


文蚌街

文蚌街,文蚌是景頗族中的景頗、載瓦、浪速、茶山、波羅五個支系的總稱,以各民族團結協作、拼搏奮進、共同繁榮之意命名。位於芒市城區北部偏西,南北走向。1993年修建,原名振興路,2006年為突出德宏邊疆民族特色,特將振興路更名為文蚌街。北起遮安路,南至丙午路。道路全長1888.4米,北段長1469.6米,寬9米,南段長418.8米,寬7米,面積18306平方米。瀝青路面,屬城市次幹道。途經芒市一小新校區、芒市花園、芒市廣場、內衛支隊、公務員小區、澳鑫傢俱城。分屬錦華社區和丙門社區。

地名故事丨芒市的“街”


地名故事丨芒市的“街”


文字:芒市民政局、芒市委黨史研究室

圖片:沈富從 薛文鑫

編輯:薛文鑫

審核:楊 清

地名故事丨芒市的“街”


地名故事丨芒市的“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