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言兒時家貧,高情商父母這樣教育孩子

前幾天看了一檔綜藝節目《小孩的神秘生活》,有一個環節是測試孩子的自制力。


孩子們通過擲骰子的遊戲,要在規定時間內完成,可以獲得一定數量的糖果,中間沒人監督,要求自覺完成。

莫言兒時家貧,高情商父母這樣教育孩子


有兩個男孩子,看時間快到了,周圍也無老師在場的情況下,急忙的上手,直接把糖果裝進瓶子裡。

莫言兒時家貧,高情商父母這樣教育孩子


現在很多孩子,是一大家子人的快樂來源,也是掌上寶貝,四五個大人圍著一個孩子轉,是常有的事。


有一次,育兒群裡的一個媽媽,感嘆現在的孩子怎麼那麼脆弱。


她家6歲的女兒,在幼兒園跳繩練習時,總跳不過去,每次一有跳繩作業,她就悶悶不樂。

莫言兒時家貧,高情商父母這樣教育孩子


還有一次,舞蹈課上,老師想拍視頻給家長看。別的小朋友做動作時,都挺自然,輪到她時,有點走神,動作沒做到位。


一回到家,女兒就哭得稀里嘩啦,哄了好久才好。


這位媽媽擔心,孩子這麼脆弱,將來難以承受挫折。

莫言兒時家貧,高情商父母這樣教育孩子


幫助媽媽拿東西,還會在媽媽拖地時,幫她把大人的鞋子擺放整齊。


生活中,每一件小事她都要親力親為,她不想讓人覺得自己很無能,所以哪怕一件小事沒做好,都能讓她愧疚。


有一次,兒子想吃湯圓,她煮好後盛了一碗放在桌上,準備涼一點再叫他吃。


孩子想嚐嚐,可因為有點燙,孩子被燙的大叫了一聲。


她嚇出一身冷汗,幸好兒子沒燙傷。

莫言兒時家貧,高情商父母這樣教育孩子


為這件事,她自責了好久,覺得自己不是一個合格的媽媽,好一陣子,她才慢慢從壞情緒中走出來。


她說自己從小就追求完美,特別在意別人的眼光和評價,尤其是家人的言行和情緒,經常能困擾她很久。


我們要給予孩子足夠的尊重,幫助他建立正確的自我認知。


同時,抵禦生活中的惡意,不是不顧孩子的感受,置他的正常需求不顧。


前幾天,閨蜜談到自己兒子的一件趣事。


有一次去幼兒園的路上,兒子碰到一起玩的小夥伴,他高興地叫著對方名字跑過去。


但小夥伴似乎不太樂意跟他說話,嘟囔著說:


你是一個搗蛋鬼,我不要跟你玩了。


母親坐在一棵百花盛開的梨樹下,用一根洗衣用的紫色棒槌,在一塊白色的石頭上,捶打野菜的情形。


但她在辛苦勞作時,嘴裡竟然哼唱著一支小曲!


看到母親為了生活操勞,他的心情時常沉重。但聽到小曲,莫言的心情又如鮮花綻放。


孩子在生活中,會遇到很多困難,練習的能力多了,經歷的挫折多了,他也不那麼容易對一時的不愉快耿耿於懷了。


3、 進行挫折修復


謝楠曾經在微博上分享過和兒子吳所謂的一個小片段。


弟弟棒棒糖出生後,媽媽難免會分散一部分精力給弟弟,哥哥吳所謂也難免會受到冷落。


有位教育家曾說:


兒童時代是一個胡說八道的時代,這不是缺點,而是他們成長的一個特點。我們要尊重兒童的未成熟狀態,童言無忌才能健康成長。


孩子在2-3歲呀呀學語的時候,我們放下大人的思維,給孩子隨意表達的機會。


的孩子,生命會變得十分晦暗。



有些老人帶孩子時,為了讓孩子早點入睡,不惜“嚇唬”孩子,比如:你再不睡,大灰狼會來吃你,或者:你再哭,媽媽就不要你啦!


長此以往,孩子就越來越“玻璃心”了,因為他要時刻謹記這些話,稍有不慎,就會得不到父母的喜歡。


沒有那麼精緻的飲食,五穀雜糧都能吃,孩子反而不挑食,身體更好了。


幫助孩子形成良好的情緒能力,父母也需要極強的定力和自制力。無需把經驗和知識,一股腦兒倒給孩子。


就如一句話說:好父母,要有點絕情。

絕情不是無情,而是給孩子自己面對問題的機會。付出的愛太多,容易傷到自己,還苛責孩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