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時代真的存在麼?究竟是怎樣的?

舒沫白


三國時代真實存在。它是東漢到西晉中間的一個時段,因為當時有三個分裂的政權(就是我們熟知的魏、蜀、吳),所以我們把這個時段稱作三國時代。也正因為分裂,那段真實時光下的中國的狀態不能用大統一的概念來理解。你揪來當時的一個人,他會告訴你,他是吳國人,魏國人,而不會告訴你,我是“三國”人。他會說,這是“建安某某年”、“建衡某某年”,而不會說,這是“三國”某某年。

一、三國時代到底是什麼時候?

因為三國時代有三個政權,所以它的時間和這三個政權的興亡時間密切相關。

★開始:

1、一說208年,“赤壁之戰”,孫權、劉備聯軍大敗曹魏軍隊,此時三國鼎立局面形成,所以“三國時代”開始。

2、一說,220年曹丕廢漢獻帝,自稱皇帝,國號“魏”,東漢滅亡。此時三政權之一曹魏正式確立,所以三國時代開始。

3、一說,229年,孫權稱帝,定都建業,國號“吳”,此時三個政權全部確立,所以三國時代正式開始。

★結束:

1、一說,265年魏國權臣司馬炎廢曹魏自稱皇帝,改國號“晉”,史稱“西晉”,這時三國時代結束。

2、一說,280年西晉滅吳,統一中國,這時三國時代正式結束。

★總之,從208年開始,三國鼎立的局面就逐漸形成、穩定而至280年完全結束了。



二、三國時代的政治、經濟如何?

★魏國

曹魏佔據黃河流域,地廣人多,人才聚集。在三國中實力最為強大。

政治上,實行“唯才是舉”(曹操)和“九品中正”(曹丕)的選官制度。

“唯才是舉”就是,不用東漢以“門第”、“道德”選官那一套,而求真正有才幹的實用型人才。

“九品中正”就是,中央官員還是對自己老家(原籍所屬郡)比較熟悉對不對,那麼其中一些官員就是自己郡的“中正”,他就去探查本郡有才能士人,分成九等以備選用。

經濟上,曹魏實行屯田政策,發展水利事業。

“屯田”分為民屯和軍屯兩種。民屯就是國家撥給民田地,民按軍事編制,需要交地租:用官牛的,官六民四;不用官牛的,對分。黃巾起義後民不聊生,自耕農無法保障個人生產。而“屯田制”下民由國家組織、保護,還供給耕牛、種子等,又無徭役苛擾,所以曹魏經濟很快恢復發展起來。軍屯呢,是以士卒屯田,用“十二分休”制,即每十人中,有八人佃耕,二人巡守。

曹魏還先後開鑿或整修了許多溝渠陂堰。比如白溝、利漕渠、車箱渠等,不少地方官吏亦重視農業生產和水利興修。促進農業發展。



★蜀國

蜀國的政治制度與東漢基本相同。劉備死後,劉禪即位,諸葛亮輔政。在諸葛亮輔政的政治相對穩定的十多年裡,有一件很重要的事就是“平定南中”,簡要而言就是平定夷陵之戰後南夷的叛亂。平叛後,諸葛亮對南中實行羈縻政策,即任用本地或本民族的首領為地方官吏,民族關係因此有所改善,南中的局勢也逐步穩定。南中的穩定不僅消除了蜀的後顧之憂,還成為蜀的比較富庶的後方,為蜀對曹魏的鬥爭提供了一定的人力和物力。

經濟上,蜀漢地區本來受戰爭破壞的程度就比較輕。劉備入蜀後,又實行拉攏當地地主階級的政策,也就是還(地主們)田還房屋,鼓勵發展農業生產。同時,手工業和商業也恢復發展起來了。



★吳國

吳國的政治制度與魏、蜀基本相同。不過,吳國政權有一個很大的特點就是依靠江南大地主,這些地主不僅世代高官,還手握私兵,它與其他因素結合,就導致了孫吳政權兵役、力役很是不足。於是,孫吳就把眼光放在了影響當時統治的本地山越人身上。這些山越人被迫出山,青壯年被編入伍,一般人口被安置平原。

同時,孫吳還將夷洲(中國臺灣)、朱崖洲(中國海南)納入版圖。總之,孫吳政權所行的是開拓東南,整合東南之事。

經濟上,吳國在許多郡縣也實行屯田制,而且加上北人南遷,帶來先進的農業技術,吳國農業得到了發展。同時吳國手工業中青銅鏡和青瓷器精緻優良。吳國的商業更加發達,內河、海上都有大量的船舶往來,而且與大秦、倭國(今日本)有著密切來往。



三、三國時代的文化、社會如何?

★思想上,三國時代最早形成儒教、佛教、道教三教鼎立的局面。一方面,儒教在漢末失去了獨尊地位,但三國時期,古文學派與今文學派由對立走向統一;另一方面,融合了儒家與道家的“玄學”盛行,名士崇尚清談;同時,佛教在中國內地道教化的過程中,也逐漸被越來越多中國人接受。

★文學上,五言詩趨向成熟、七言詩出現並得到發展,專門供人逗笑取樂的笑話也在此時產生。而且像曹丕《典論·論文》這樣的文學批評著作出現,文學的地位也得到了空前提高。另有“建安風骨”這樣的文學風格,也深刻影響後世文學。

★此外,像吳國盛行天文學;五石散在此時盛行;三國時期醫學發展、出了華佗這樣的名醫等,也是這個時期熠熠生輝的時代剪影。



總之,三國時代真實的存在著,儘管它離我們愈加遙遠,它的印記消磨在歷史的雲煙裡,但那些留下的蛛絲馬跡,依然讓我們可以回顧先人步履。


碧桃遮舊廬


歷史上,三國時代的確是真實存在的,是上承東漢下啟西晉的一段歷史時期。

這一段時間被稱為三國時期,是因為當時天下由“魏、蜀(漢)、吳”三個勢力所建立。

三國時期開始的時間當今學者各有不同見解,一般分成狹義及廣義。

狹義是220年曹丕逼東漢漢獻帝禪讓,建國曹魏,是東漢滅亡開始。

廣義一般認為由184年東漢黃巾之亂開始。因為這源自漢靈帝為解決黃巾之亂而成立州牧制度,該制度導致地方割據,天下分裂。



三國興亡

220年,曹丕稱帝國號魏,都洛陽,建元黃初。並於263年出兵滅漢,兩年後,即265年,司馬炎以接受禪讓為名,代魏為晉。歷五帝,共四十六年。

221年,劉備稱帝於成都,國號漢,建元章武。世稱蜀,又稱蜀漢。263年,魏滅蜀之戰開始,年冬滅漢。歷二帝,共四十三年。

229年,孫權稱帝,遷都建業,改元黃龍。建立吳國,亦稱孫吳。280年,西晉攻下建業,孫皓降,吳亡。歷四帝,共五十二年。

“紛紛世事無窮盡,天數茫茫不可逃。”

265年,魏司馬昭病死,其子司馬炎廢魏元帝自立,建國號為“晉”,史稱西晉。三國時代正式結束,中國歷史正式進入了晉朝時代。280年,西晉滅東吳,統一中國,三國時期徹底結束。



歷史記載

我們如今對三國時期的瞭解,大多來自四大名著中的《三國演義》。《三國演義》是明代羅貫中以三國曆史為藍本,編撰的歷史小說。內中人物,故事,情節雖大多為虛構,但歷史發展主線卻是真實的。

由於《三國演義》成書於明代,是提倡正統思想與地位的合法性的時代。作者羅貫中也深受這一思想影響,在寫作過程中,以蜀國為漢代正統。

在作者和歷朝統治者眼裡,劉備、諸葛亮所領導的“蜀漢政權”是皇權正統,代表東漢政權的延續。因此,《三國演義》的故事有著強烈的“尊劉貶曹”傾向。



而另一本常被看作是三國正史的,是晉代陳壽所作《三國志》。後經裴松之注引,確實頗有參考價值。

但陳壽是晉臣,晉是承魏而有的天下。所以,《三國志》亦受到當時的政治影響,尊曹魏為正統。在《魏書》中為曹操寫了本紀,而《蜀書》和《吳書》則只有傳,沒有紀。為劉備作《先主傳》,為孫權作《吳主傳》。

陳壽雖然名義上尊魏為正統,實際上卻是以魏、蜀、吳三國各自成書,如實地記錄了三國鼎立的局勢,表明了它們各自為政,互不統屬,地位是相同的。

後又經裴松之為其作注,廣採博引,故將《三國志》與《三國志注》綜合來看,已基本可以完整的還原三國時期的史實軼事。而相關的傳說與神話內容補充則可以通過《三國演義》來豐富細節。



三方割據

黃巾起義被鎮壓後,東漢王朝的大權先後董卓,李傕、郭汜等亂黨控制。而地方州郡長官在反董卓戰爭及後來的相互攻伐中逐漸壯大實力,形成了多個地方軍閥割據,紛爭不斷。
曹操憑藉“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政治優勢,多方征討,佔據了北方中原大部分州郡。赤壁之戰後,曹操被孫劉聯軍擊敗,奠定了三國鼎立的雛型。


曹魏的疆域在曹操時即大幅發展,曹丕稱帝建國後定型,約佔有整個華北地區,在立國後有87郡及十二州。

東吳的疆域擁有大部分的揚州,在赤壁之戰後陸續獲得荊州西部、交州,並在擊敗關羽後獲得整個荊州南部,共據有32郡及三州。

蜀漢的勢力一度涵蓋荊州、益州及漢中,但其變動較大。荊州被東吳奪取後,劉備出兵與吳軍相持於夷陵,猇亭一戰,被吳將陸遜擊敗,致使蜀漢實力大損,成為三國中最弱小的一國。後諸葛亮又向南平定南中後獲得雲南一帶疆域,至此漸漸穩定。後共有22郡,僅益州一州。

而三方割據的形勢對人口和經濟發展也產生了巨大的影響。自黃巾之亂後,各地連年發生天災饑荒。且其後的三國時期戰爭頻繁,以致大量人口流離失所,經濟衰退,大量農地荒廢,人口數量驟減。而三國鼎立局勢漸漸形成後,百姓還常常因統治者或戰爭而被迫遷移。



結語

因此,歷史上的三國時期的確存在。雖然說亂世出英雄,動盪的三國時期也確實湧現了無數英雄豪傑。但畢竟“一將功成萬骨枯”,三國的戰亂紛爭帶來的經濟上和發展上的衰退也是難以彌補的。即使魏蜀吳三國紛紛在其統治境內推行屯田、興修水利、招徠流民等措施以恢復社會經濟,但其恢復的人口數量卻都不足東漢人口巔峰數值的一半。故三國時期是群雄並起的時期,亦是戰火紛飛,“ 廢池喬木,猶厭言兵”的動盪時期。

寒汐


當然存在,可以查看《三國志》一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