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示效應,在家庭教育中的應用

受益於醫學院校畢業的原因,學生時代學習到的心理學知識,在家庭教育中,對孩子的教育方面對我幫助良多。

心理學知識告訴我們,暗示是指:人或環境以非常自然的方式發出信息,個體無意中接受了這種信息,從而做出的一種心理現象。巴浦洛夫認為:暗示是人類最簡化、最典型的條件反射。暗示是一把“雙刃劍”,它可以救一個人,也可以毀一個人。暗示效應對人的影響是巨大。家庭教育中用好暗示效應常常會收穫驚喜。

2017年公子上高三,理科,理科小尖班2個班,共100人,公子年級排名68名。上學的地點:離家200公里的阿拉爾市。學校管理方式:封閉管理,每週日中午14:00放學後,家長可以到學校接孩子外出,晚自習18:00前必須返回,也就是說,如果你願意,每週有4個小時可以與孩子一起度過。

高三,作為孩子人生重要轉折點的承載者,對每個家長和學生都是有壓力的一學年。如何做好一個高三學生的家長,對每一個父母都是一種挑戰。儘管家裡沒車,我還是下定決心,每2週一定要趕去200公里外的學校去見公子。之所以這樣做,是為了給予他足夠的心理支持。

在智商都不低、基礎都很紮實的小尖班,在所有學生都在努力、拼搏的高三學習階段,成績中下的公子想要彎道超車實非易事。

每2周的週末,我都要提前聯繫,或搭公子同學家長的車,或搭朋友的車,實在沒有,只好坐公交車(公交車不方便在於要等車次)。到學校接到公子後,帶他去飯館吃一頓美食,邊吃邊聊最近的生活、學習。一般我會以“最近你們班有沒有很開心的事情發生?”來開始聊天......,學習狀況當然也是繞不過去的話題。4個小時的見面時間眨眼就到了,每每快結束的時候,我:你是那種下定決心做什麼事情,一定能做好的孩子,以你的基礎,你的智商,你的毅力,高考600分,沒問題。公子:怎麼可能?每年600分以上的只有18名左右,我才68名!我:68名是才起步,你沒問題的,會慢慢上去的,我瞭解你。

每個月都有一次月考,公子果然一次次的在進步,68名,52名,47名,48名,44名......。一個週末,我再次和公子聚會時,聊完開心的事之後,公子皺著眉毛:媽媽,我已經非常努力了,但最近幾個月一直排名45名左右,沒什麼起色,我有點灰心了,可能我只能到這個程度了。我:每個人在前進時,都不是一帆風順的,還記得我們看電視時,看到彎彎曲曲的河流嗎?它們絕大多數最終都匯入了大海,沒有一條河流走的是直線。你現在是瓶頸期,你不是沒有進步,只是這種進步在積累,當量變積累到足夠時,才會引起質變,那時候你的成績會有明顯的進步。果然,2個月後的月考31名,這次的進步極大的鼓舞了他。後面29名,17名,11名......。最終,他高考取得了598分的成績,基本實現了當初600分的目標。成為了他們高三學年的一匹黑馬。

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積極的暗示,效果是巨大的。當你相信他是一個好孩子,並不斷強化這種暗示,他真的會如你所期望的那樣成為一個好孩子。當你相信他一定能在高考中考到600分時,也許真能如願。

暗示效應在生活中無處不在,家長學會應用,無論是孩子的生活、學習習慣還是為人處世、個人素養,都會有意想不到、令人驚喜的收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