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病上學不用愁 村裡有了保障基金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實現之年,是脫貧攻堅的收官之年。在統籌推進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的關鍵時期,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脫貧攻堅的衝鋒號在廣東大地吹響,廣東干部群眾凝心聚力攻堅克難,全力以赴助力脫貧攻堅。

從今天起,《南方日報》開設“決戰決勝脫貧攻堅”欄目,記者深入一線,感受鄉村面貌變遷,記錄生產生活鉅變,呈現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的廣東智慧、廣東擔當。其中,《南方日報》百名記者奔赴脫貧攻堅最前線,深入廣東具有代表性、典型性的相對貧困村蹲點調研採訪,推出“百名記者百村蹲點”系列報道。

●南方日報記者 黃敘浩 黃鴻基 發自雲浮羅定

雲浮羅定加益鎮合江村,雞鳴聲打破鄉村清晨的寧靜。村民盤金明起床,匆匆扎進山裡。眼下是肉桂收購旺季,盤金明趁著連日來的晴天,多割一些桂皮,賣個好價錢。

兩年多前,因為捨不得花錢治療,他差點因右腳病症惡化而截肢。村裡的一項醫療救助基金救了盤金明,解決了醫療費難題。經過大半年休養,盤金明又開始進山勞作。

這是省公安廳駐村扶貧工作組帶來的變化。

“村裡152戶建檔立卡貧困戶中,約三成是因病致貧、返貧;還有不少家庭因孩子較多,且都還在上學,不堪重負。”省公安廳駐合江村第一書記、扶貧工作組組長黃文學告訴南方日報記者,這是合江村面臨的兩大“癥結”。

駐村工作組“對症下藥”,在鄉村設立醫療救助基金、教育助學基金,幫貧困戶統一購買商業意外、重疾保險。這劑“良藥”醫好了盤金明的足疾,合江村脫貧路上醫療、教育兩條“腿”齊發力奔跑,改變著這個曾經的省定貧困村。

醫療▶▷“看病大部分開銷不用自己掏錢了”

合江村位於兩廣交界處,屬於革命老區。南方日報記者從雲浮羅定市區出發,沿省道352線駕車一個多小時才到村裡。這個4000多人居住的村莊,一度是羅定貧困人口最多、扶貧難度最大的省定貧困村。

“快進來坐,看看今天這批桂皮怎麼樣!”記者隨黃文學走進村民王永中家裡,正坐在家門口剝桂皮的王永中趕忙起身熱情招手。

王永中在家換燈泡時摔斷了腿。“住院費太貴,我不想繼續治療,只好回到家裡敷點草藥,聽天由命。”病情越拖越重。

駐村幹部一看急了——再不及時治療,可能出現併發症,危及生命。緊急協調下,王永中被送到加益鎮衛生院治療。

像王永中這樣的心態在村裡很普遍——看病難、看病貴,不少村民生病後不願去醫院,小病拖成大病。一旦病情加重,就需要投入更多精力、金錢救治。

如何織好醫療保障的“兜底網”,幾位駐村幹部看在眼裡,急在心裡。

很快,省公安廳從扶貧捐助資金中劃撥50萬元,啟動了醫療救助基金。有了這筆錢,村民看病住院,新農合報銷大部分費用後,還能獲得剩餘部分30%的補助。

貧困村民遭遇意外、重疾怎麼辦?扶貧工作組與保險公司探索出“以戶為單位”的保險新模式,為村裡所有貧困戶購買“定製化”的商業意外、重疾保險。光是2019年,村裡便有41戶貧困戶獲得了超過15萬元的賠付。

“有了這幾重保障,村民看病基本不用自己掏錢了。”黃文學告訴南方日報記者。

看到村裡醫療保障資源短缺,工作組聯繫上加益鎮衛生院,由省公安廳撥款100萬元解決缺口資金,加快改造門診綜合樓,開設了合江醫療幫扶諮詢處。自那之後,鎮衛生院也派出醫生到村裡駐點。

合江村新的衛生站,就設在村委會辦公樓裡。如今村民“小病不出村、中病不出鎮”,重病才要到省、市一級的醫院,看病、治病基本不花錢。加益鎮衛生院院長張權介紹,前來就診的合江村村民“一人一檔”,一旦發現急需診治的病患,會第一時間與村委、工作組溝通救治方案,對患者病情動態跟蹤、精準救治。“合江模式”還被省內其他貧困村借鑑。

經過3個多月療養,王永中治好了腿傷,出院後還獲得保險賠付的一萬多元,這讓他感到踏實。與2019年合江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約1.4萬元相比,這不是一筆小錢。

“如果需要再做手術、遇到困難,告訴我們。大家一起想辦法解決!”走出王永中家,黃文學等扶貧幹部再三叮囑。

教育▶▷“家長更願意送孩子到學校來了”

貧困戶陸藝的房子外觀翻新過,但裝修依然簡陋,兩面牆上貼滿了孩子們的獎狀,是一家人最引以為傲的“裝飾”。

陸藝的手因工傷致殘,工作難找,一下子沒了生活來源。“幾個孩子到羅定市裡讀書,義務教育幫我們省了學費,但一人往返一次就要幾十元車費,每月還要幾百元生活費。”這筆開銷讓一家人發愁。

得到教育助學基金資助,陸藝的孩子可以繼續上學,每個月還能申請額外的生活補貼。“以後日子再困難,也要讓孩子繼續讀書。”陸藝說。

在扶貧工作組看來,醫療保障“兜底網”攔住了因病致貧、返貧的風險,但要幫下一代真正拔除“窮根”,孩子們的教育不可忽視。於是,在醫療救助基金之外,省公安廳再投入50萬元,設立了教育助學基金。

為何如此重視發展教育?黃文學回憶,4年多前剛到村裡時,在合江小學食堂看到的一幕觸動了他。

“孩子們的午餐只有一碗白粥,有的孩子吃的是從家裡帶來的早已冷掉的飯菜,但他們還堅持來上課,當時眼淚差點就流出來了。”在扶貧工作組駐村之前,作為村裡唯一一所學校,合江小學的教學樓已投入使用20多年,也沒有配套的運動場。

省公安廳先後投入數百萬元,改善合江小學的教學條件。如今,從合江村的主幹道經過,就可以看到乾淨平整的足球場。學生飯堂的白板上寫著週一到週五的菜單,葷素搭配、每天不重樣。

“過去有些家長會把孩子送到村外條件更好的學校,還有一些孩子因為貧困失學,合江小學師生不過百多人。現在環境好了,家長更願意把孩子送來,現在有300多名學生就讀。”校長王燦生告訴南方日報記者。

最近受疫情影響,學校延遲開學,村委會大樓的一間會議室改成了自習室,供家裡沒有網絡的學生上網課使用。沒有設備的學生還收到了扶貧工作組捐贈的平板電腦,一個月來一堂課都沒落下。

增收▶▷八成村集體收入“輸血”保障基金

小河潺潺穿村而過,肉桂加工廠裡機器轟鳴,院子裡曬著的肉桂散發出獨特香氣。

“今天桂皮多少錢一斤?”

“6.8元,比昨天漲0.2元,價格還不錯。要不要過秤?”

在村裡肉桂加工廠大院,陸續有村民挑著剛收割的桂皮過來詢問價格。當天的收購價格讓他們滿意。

兩筆50萬元的幫扶基金花完了怎麼辦?肉桂加工廠和光伏發電大棚,是醫療保障、教育助學兩項基金運轉背後的產業支撐。

在山多地少的合江村,不少家庭種有肉桂樹,村裡肉桂種植面積約2200畝。扶貧工作組又發動村民種植了約200萬株肉桂樹,很多村民家裡還保留著當時統一發放的肉桂種植教材。幾年過去,肉桂樹進入收成期。

引進的肉桂加工廠,是村裡的肉桂“中轉站”。村民每天送來的“溼皮”在大院裡晾曬、壓榨後,再統一裝箱批發賣給更大型的肉桂出口企業。

“按照現在的行情,如果賣給中間商,一斤溼皮只能賣到約6元,我們可以給出每斤約6.8元的報價。勤快的村民一天可以採割約200斤,每天收入相差160元。”加工廠管理人之一的王輝幾年前在外地務工,聽說村裡開起了肉桂加工廠,也返鄉入夥。

今年加工廠還準備擴大規模、升級工藝,生產附加值更高的肉桂粉,帶動更多村民就業。“改造升級前期要投入50萬元左右,資金、機器和場地很快就能到位,通過質檢就可以加足馬力開工。”王輝說。

“目前,合江村每年生產和出口桂皮500噸,可以帶動村民增收500多萬元,為貧困戶提供不少於20人的工作崗位。”黃文學表示。

一河之隔,整齊搭建的塑料大棚內,總投資近千萬元的光伏產業已步入正軌。棚頂的光伏板全部上網發電,併網後每年可為村集體經濟增收超50萬元。

黃文學算了一筆賬:從肉桂種植、光伏發電等龍頭產業、“造血工程”獲得的村集體收入,每年都會有80%充實到醫療救助基金和教育助學基金中,根據實際使用情況動態調整充實比例,不斷為兩項基金注入活水。

“我們有信心,這兩項基金在未來5—10年內都可以繼續發揮保障作用。”黃文學說。

■合江村脫貧攻堅“成績單”

◎目前已完成全部152戶貧困戶退出工作;

◎成立醫療救助基金、教育助學基金,啟動資金各50萬元,每年將80%的村集體收入注入充實兩項基金;

◎投入100萬元支持加益鎮衛生院升級改造,投入9.5萬元為衛生站購置整套基本醫療設備;

◎投入10萬元幫助相對貧困戶購買商業重大疾病和意外傷害保險,去年41戶貧困戶獲賠15萬餘元;

◎到2019年累計投入資金3900多萬元,啟動各類幫扶項目50多個;

◎投資近千萬元建成的5個光伏發電站全部併網發電,每年可為村集體經濟增收超50萬元;

◎投資180萬元建造的肉桂加工廠正式投入使用,每年為村集體增收18萬元,預計每年生產和出口桂皮500噸,帶動村民增收500多萬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