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疫情風暴背後的政治博弈專訪社科院美國外交研究室主任袁徵

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 慕振東

美國疫情風暴背後的政治博弈專訪社科院美國外交研究室主任袁徵

4月16日,在美國首都華盛頓,林肯紀念堂前擺放著新冠疫情提示牌。(新華社記者 劉傑 攝)

逾66萬例確診、超3萬例死亡,50個州全部進入“重大災難狀態”,美國正前所未有地被新冠肺炎疫情席捲;而當地時間4月16日美國總統特朗普則公佈“重啟美國”計劃,並稱“有些州甚至明天就可以開放”。美國緣何錯失疫情防控時間窗口,聯邦政府和和州政府為何持續衝突,疫情風暴背後有怎樣的政治體制運轉邏輯和政治力量博弈?為此,本網專訪了中國社會科學院美國研究所研究員、美國外交研究室主任袁徵。

問:《紐約時報》近日刊髮長篇報道《特朗普為何忽視警告、一錯再錯》,覆盤美國新冠疫情暴發過程中美國政府的表現。特朗普政府先是一再淡化病毒的嚴重性,後來又指責民主黨、中國和世衛組織等。特朗普政府頻繁甩鍋背後,是怎樣的政治考量?

袁徵:特朗普政府頻繁甩鍋,是美國選舉民主的必然。2020年是美國大選年,贏得連任是特朗普的首要目標。而特朗普大肆吹噓的就是美國經濟的繁榮以及作為晴雨表的華爾街股市,這原本是他尋求連任的政治資本。如果要採取嚴厲的防疫舉措,比如讓美國人居家工作、保持社交距離、讓紐約和芝加哥這樣的大城市封城等,勢必要重創美國經濟,衝擊華爾街股市。這涉及經濟問題,更直接關聯到選舉政治,特朗普政府顯然不願意這樣做。

特朗普政府一直懷有僥倖心理,一再淡化病毒的嚴重性。只是後續疫情的發展遠遠超出他原先的想象,迫使他採取進一步的舉措。即便如此,特朗普還在持續考慮能否儘早復工,以減少對經濟的衝擊。特朗普政府抗疫不力引發了美國國內民主黨人和新聞媒體的抨擊,於是特朗普就聽從對華強硬派的建議,試圖甩鍋中國。這樣既能爭取美國國內外反華陣營的支持,又能轉移國內視線、掩飾自身抗疫不力的事實,更意在詆譭中國的國際形象、壓制中國日益擴大的國際影響力。

問:當前,美國曆史上首次所有50個州進入“重大災難狀態”,這意味著什麼?

袁徵:聯邦政府有重大災難狀態和緊急狀態兩種不同的災難狀態。當災難超出州和地方政府的響應能力,並且需要長期的恢復援助時,通常會要求籤署《重大災難狀態》。美國所有50個州進入“重大災難狀態”,意味著新冠疫情已經席捲全美各地,且災情嚴峻,各州都已經無法憑藉自身的力量應對新冠病毒來襲,不得不請求聯邦政府的援助。這從另一個角度說明美國之前的抗疫舉措並沒有收到預期成效,疫情已經大面積擴散開來。

問:在美國的疫情防控中,我們看到聯邦政府與州政府持續衝突,這是否跟他們的體制有關係?

袁徵:美國實行聯邦制,聯邦與州分權;各州自治,可以根據自身情況制定不同的防疫措施。通常情況下,主要是各州負責抗擊疫情,而聯邦政府只能就防疫防災提供指導性建議,無權直接命令各州。但在特朗普政府宣佈美國進入緊急狀態之後,聯邦政府就要擔負起更多責任。一些州政府之所以指責聯邦政府,是因為特朗普政府出於多重原因反應遲鈍,沒有及時採取措施阻隔疫情擴散,聯邦與州之間、各州之間的協調一度出現紊亂。加之一些州長(如紐約州州長科莫)是民主黨人,因此州和聯邦政府之間的撕扯還與黨派鬥爭因素糾纏在一起,從而使得局面變得更加複雜起來。

問:美國與疫情防控直接相關的部門有哪些,它們之間是如何分工的?

袁徵:美國抗擊新冠疫情,直接相關的機構部門可分為聯邦與州及地方層面。

在聯邦層面,主要機構有美國衛生與公眾服務部(HHS)、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CDC)、美國食品藥物監督管理局(FDA)和美國聯邦緊急事務管理署(FEMA)。HHS是美國聯邦政府負責衛生保障的行政部門,是美國醫療系統的最高管理機構。CDC和FDA是HHS的下屬職能機構。CDC通過在疾病防控以及其他可預防情況下擔負引領和指導角色來保護美國的公眾健康,應對突發的公共衛生事件。FDA負責測試和認證,確保食品、藥物、生物製品、醫療器械及電子產品的安全。現在抗擊新冠疫情所需的口罩、呼吸機以及其他醫療物資,必須提前獲得FDA的檢驗認證,才能進入美國銷售或使用。FEMA隸屬國土安全部,負責協調和應對發生在美國各地的災難事件。

在各州層面,設有公共衛生機構(衛生局/部,比如密歇根州衛生與公共服務部),管理包括疾病預防控制在內的公共衛生事務。州衛生局/部負責人由州長委任,受州政府領導。CDC只能提供指導性意見,並不能領導各州的公共衛生機構。

此外,地方層面,全美大約有3000多個地方性公共衛生機構,具體負責門診、防疫、保健等事務,與民眾的聯繫最為密切。

問:日前美國國家過敏症和傳染病研究所主任安東尼·福奇證實他曾於2月建議實施社交隔離措施以遏制新冠病毒傳播但被拒絕且拖延近1個月。這背後是否反映了特朗普政府和科學專業人士意見存在分歧?

袁徵:安東尼·福奇為代表的專業人士往往是“從純粹的公共衛生角度考慮問題的”,但特朗普則從不同的視角來看待這一建議。除了主觀上沒有充分認識到這一病毒的殺傷力之外,特朗普更多考慮的是採取社交隔離措施對美國社會心理上的衝擊和對美國經濟的重創,進而帶來的選舉政治後果。正是因為如此,所以特朗普一度在公開場合極力淡化新冠疫情的嚴重性。而在行政部門,特朗普班底青睞小集團決策模式,任何重大決策必須由總統來決斷。特朗普沒有拿定主意,那麼就只能拖延下去,造成疫情大範圍擴散。

問:社區是疫情防控的關鍵。美國疾控中心(CDC)早在2月26日就發出預警:“我們預測很可能會在美國出現社區傳播。”美國的社區防控是怎樣做的?

袁徵:美國的社區治理歷史悠久,相對成熟,積累了大量經驗。每個社區都設有社區委員會,可以舉行公開或不公開的聽證會,並針對有關於該社區及其居民利益的事項展開調查,提出建議。

由於前期預警不夠、檢測措施不夠到位,因此疫情多點暴發,迅速蔓延。自上而下從聯邦到各州思想準備都不足,遑論社區了;負責抗疫的政府部門也大多隻是給社區提供一些防疫建議;社區防控力度有限,更多的是社區居民或相關企業和組織自發的宣傳或捐贈行動,而從上到下有組織的抗疫活動則頗為困難。由於缺少系統性的組織,因此社區在抗擊疫情中發揮的作用並不突出。

問:此次疫情會對美國的國內政治產生什麼影響?

袁徵:這場疫情尚在發展當中,但對於美國社會乃至全球的影響將非常深遠。就美國國內政治而言,可能會產生如下影響:

其一,這次新冠疫情是對美國公共衛生應急機制的一次重大考驗。相信疫情過後,美國上下將會對這次抗疫所暴露出來的問題進行反思,進而採取措施來完善防控機制。

其二,出於政黨利益的需要,共和、民主兩黨之間的黨派鬥爭將更趨激烈。

其三,新冠疫情給今年美國大選增添一定的變數。在新冠疫情衝擊下,美國經濟陷入衰退已成定局,華爾街股市動盪不定,這給特朗普連任帶來了一些微妙的變化。

其四,新冠疫情肆虐美國,造成族群撕裂,加劇美國社會分化。這場疫情當中,對於亞裔、尤其是對華裔的歧視赤裸裸撕裂了美國脆弱的族群關係。而這次疫情也加劇了貧富分化,中下層陷入更加困難的境地。

其五,美國的民粹主義和民族主義將進一步抬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