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成為世界工廠,也流失了人才。美國流失製造業,得到大量人才

天下大爭之世,首位是人才之爭。戰國時期大秦東出,吞六國而混一。與他能重用人才,爭奪六國人才於己用有很多關係。就以魏國為例,

魏國先後失去吳起,商鞅,孫臏,范雎,張儀,尉繚等人才魏國從魏武侯後期,對於人才就表現出了一種極度的蔑視,首先是魏武侯趕走為魏國立下了汗馬功勞的吳起,之後又是魏惠王放任商鞅隨意出走,又受到龐涓的矇蔽而迫害孫臏,再之後,范雎張儀相繼在魏國受到了不同程度的迫害,尉繚子也因為不受重視而遠走它鄉,甚至由它的王族所萌生的大才信陵君也是一生得不到重用,最終憤懣而死……。而與此作為對比的秦國呢?魏國給秦國先後送去三位宰相:商鞅,張儀,範睢,兩位名將:公孫衍,魏章公,還有策劃統一六國的戰略家尉繚。

我們成為世界工廠,也流失了人才。美國流失製造業,得到大量人才


從戰國再到今天的21世紀來看,各國都處在合作和競爭之中,而科技技術的競爭尤為激烈,也算的上是大爭之世,那我們的人才競爭呢?這些年我們成為世界工廠,也流失了大量人才。美國看似流失製造業,卻得到得大量人才。這局誰勝誰負?

據教育部公佈的數據:“1978年到2018年12月份,我國出國留學的人數達到585.71萬人,其中432.32萬人已完成學業,365.14萬人選擇回國發展。”也就是有超過70萬學生留在國外工作或者是生活。這些留學生在畢業之後,有79.4%的博士生打算留在美國繼續發展,而這份數據調查的真實性是非常高的,報告是出自於《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下屬的科學工程、醫學衛生、人文基金等權威機構的調研。這批留下的人,往往是高端的科研者,也是智商超高的一批人。他們獲得國外高校或者是企業的高薪聘請,還有不錯的科研環境,最終使得他們願意留下來。比如顏寧和許陽晨就是兩個很好的例子,他們都曾在國內工作過,最終都到美國發展。

清華美女博士顏寧曾經說過:國外去做博士後可以養活一家,但在國內,就會面臨孩子上學問題、住房問題等等。可能就會讓大家望而卻步,經過綜合的因素考慮,就會知道自己該怎麼走。

北大數學天才許晨陽曾經在北京大學國際數學中心工作過,但最後也選擇到美國的麻省理工學院發展。在接受採訪的時候,他說:中國的學術界造假太嚴重,論文造假的現象太多;學術界比較浮躁,大家都是急功近利,不能夠靜下心來做研究;論資排輩太嚴重,對年輕人的扶植力度不夠。

我們成為世界工廠,也流失了人才。美國流失製造業,得到大量人才


有這麼一句話:因人成事,因人費事。在高端產業這句話體現的要更直觀一些,在科技方面一位頂級的技術人才可以帶起一個團隊,突破一些技術,甚至可以開闢出一條全新的產業。我們就以中韓兩國半導體人才為例。

1.中國半導體之母

謝希德,她可以稱的上我們中國的“中國半導體之母”。她就讀於麻省理工學院後,苦讀2年便取得博士學位。新中國成立本打算回國的她,因朝鮮戰爭爆發,美方對於科技人才東歸的阻撓耽誤。直到學者李約瑟出面擔保,才輾回到祖國。同一時期回國的還有中國哈佛大學物理博士黃敞。1956年毛主席發出“向科學進軍”的號召,教育部集合北京大學、復旦等多多所大學集合300人,由黃昆和謝希德牽頭,在北大開設半導體培訓班。這300人中包括後來的中芯國際董事長王陽元、華晶集團總工程師許居衍、電子工業部總工程師俞忠鈺。期間,中國獨立提煉的鍺晶體、自主研製的集成電路相繼問世,和美國差距5-7年,和日本幾乎同步,領先韓國整整十年。除了北大的半導體班,黃昆和謝希德編寫的《半導體物理學》問世。坐鎮復旦的謝希德,組織隊伍,籌化實驗。中國半導體從人才培養,到產業探索,穩步推進。可惜後來一場運動席捲中國。謝希德連同她的丈夫在當時被安上“特務”罪名。 這位天才戴上“反動學術權威”的帽子。她新工作是在復旦大學物理樓後面的荒草地上拔草。那間復旦低溫實驗室被改造成關押科學家的牛棚,液氦設備作為廢物送給了工廠。那個時期的她,不能接觸研究,不準出席外單位的學術會議,不準訂閱刊物。在這十年裡恰恰是西方世界半導體行業騰空而起的十年,我們也錯過半導體產業最佳發展時期。

我們成為世界工廠,也流失了人才。美國流失製造業,得到大量人才


2.三星血腥的人才爭奪戰

我們以三星半導體為例,1983年三星建立第一個半導體工廠,正式進入內存。在這個行業混,策略只有一個,要麼拿錢砸死對手,那麼被對手拿錢砸死。由於石油問題,市場不景氣,昔日的英特爾被迫退出,幹起了CPU,NEC等日本產商也紛紛縮減投資規模。唯獨三星像賭徒一樣瘋狂地逆勢加碼。“越是困難,就越要加大投資。”持續十多年的虧損,不但沒能動搖三星總裁李健熙的信念,反而激起了他的鬥志。 更是讓他認識到人才的重要性,在李健熙看來,“不管這個人才有多貴,只要需要,就一定要招進三星。”為了攻克技術難關,三星從日本聘請大量工程師,利用週末到韓國傳授技術,挖掘日本半導體人才。同時,到美國半導體公司招募有經驗的韓國人。在這批人中,有一個叫陳大濟的年輕人,謝絕IBM公司的挽留,加入了三星。這個年輕人後來成了三星電子的CEO。為了吸引人才,李健熙打破常規,為他們開出比CEO還高的薪水。他本人則親赴日美歐等人才聚集之地招攬人才,從全球500強企業裡挖人。有一次,三星一位總裁被現代汽車挖走,李健熙不依不饒,一直找到總統那裡,把人要回來才算完事。三星最經典的一次挖角,是從臺積電挖走梁孟松。梁孟松則是臺積電的元老,FinFET工藝負責人。2009年,梁孟松突然從臺積電辭職,離職前跟公司簽下競業禁止協議。之後,梁孟松前往韓國,在一個叫成均館大學的地方任教。在那裡,他只教一門課,每週授課時間不超過3小時,學生只有10人。但是這個成均館大學就是三星投資的。臺積電一直被矇在鼓裡,直到有一次,梁孟松在郵件中不小心說漏了嘴,用三星的郵箱給導師寫郵件。根據後來披露的事實,梁孟松在成均館大學的學生,都是三星的資深技術人員。三星不僅挖走了梁孟松,還曾打過臺積電創始人張忠謀的主意。據張忠謀自己透露,1989年李健熙到臺灣視察業務時,曾向他拋出了橄欖枝,但被他婉拒。

我們成為世界工廠,也流失了人才。美國流失製造業,得到大量人才


從案例就可以看出人才的重要性,尤其是高技術行業的人才,有時候他們真的能頂起科技產業的一片天。可是從目前統計數據來看,我們的人才流失還是很嚴重。西湖大學的校長施一公在一次演講當中說到:我這一屆的清華本科畢業生有2251人,大概有一千六七百人選擇到美國留學。大部分人現在都還待在美國,具體數字有沒有統計。這批學生留在美國,我感到非常的遺憾。我從普林斯頓,到清華,再到現在的西湖大學,這樣的例子並不多。

空有人才而不能用!曾經的魏國是用血書寫出“人才是第一生產力”的教訓。這值得我們借鑑,我們不是歷史的復讀機啊!“嗚呼!滅六國者六國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嗟乎!使六國各愛其人,則足以拒秦;使秦復愛六國之人,則遞三世可至萬世而為君,誰得而族滅也?秦人不暇自哀,而後人哀之;後人哀之而不鑑之,亦使後人而復哀後人也。一套房子,你花100萬買了,然後200萬賣了,你套現100萬離場,這個是你的利潤。 花了200萬買你房子的人,過兩年後,300萬又給賣了,套現100萬也是利潤。 但是房子還是那一套房子,它即不是種莊稼一年兩茬,也不是搞養殖能繁衍不息,房子沒有任何變化除了舊了一些,它沒有產生任何價值。只有人才能安居樂業,能安心無後顧之憂科技研發,才能創造出巨大的價值。

希望我們以後日子裡,人才流失會越來越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