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手記:那人 那路 那沙漠

新華社烏魯木齊4月15日電(記者于濤)一邊是浩瀚的塔克拉瑪干沙漠,一邊是洶湧奔流的葉爾羌河。新疆喀什地區麥蓋提縣父老鄉親就在這片狹窄的綠洲中繁衍生活。

不知多少歲月,這裡的人們一直眺望著戈壁黃沙,渴望有一條康莊大道通往沙海彼岸。那條路,不僅可以帶來腳下的通途,還有融入外界的期盼。

“過去的路都是老百姓用腳踩出來的,‘走的人多了便成了路’。”縣交通運輸局退休幹部孫新成苦笑著回憶起過去那些土路。麥蓋提縣氣候乾旱,沙漠遼闊,路上浮土非常深。“一腳踩進去能到小腿肚子,有句玩笑話:娃娃掉在地上都找不到。”

縣城東面是大漠,西面就是葉爾羌河。河上沒有橋的時候,每逢夏秋季洪水期,全縣與外面的交通運輸幾近中斷。55歲的農民艾合買提·託乎提一直生活在河邊。他說,當時每年為了擺渡過河,翻船失物、甚至人員死傷是常有的事情。

“除了出差,幾乎沒有人去市裡。”孫新成說,那時去喀什市,一般是找運輸單位,搭乘那種老解放或卡車,“客貨混裝”13個小時過去,下車時,從頭到腳都是黃土,只有牙是白的。

交通閉塞,設備運不進,產品運不出。縣裡“重工業”就是小麥脫殼廠、棉花軋花廠。農民家的杏子、紅棗再甜,也只能在田地周圍幾個集市上“打轉轉”。

1985年,作為縣裡第一代高中畢業去烏魯木齊讀書的專科生,孫新成上學路上第一次見到柏油路,“那麼平坦,那麼寬闊,我感覺路面在閃閃發光,似乎用什麼詞形容都不為過。”孫新成說,現在回想起來,那個路面才不到10米寬,也就是現在鄉下柏油路的水平。

1988年,學成歸來的孫新成返回縣交通部門工作,沒想到剛上班幾年,他就迎來家鄉最大的交通工程項目——葉爾羌河大橋。“從勘測設計到施工,我參加了全過程,大橋投資3800萬元,在1991年那是天文數字。”

孫新成說,大橋建成那一天,橋頭上彩旗飄飄,900多米長的跨河大橋擠滿了人。艾合買提·託乎提說,當時自己和愛人在橋上走了三四個來回都不覺得累,“還有人蹲下身子一個勁地摸橋面,嘴裡還唸叨著一個新詞:柏油路。”

大橋通了,和外面連接上了,麥蓋提縣再也不是“口袋底”。班車、卡車多了起來,艾合買提·託乎提回憶,那幾年很多商店、飯店開業,街上姑娘們穿的裙子花樣增加了不少,“高樓大廈也開始建設了,大橋一通,似乎縣城都跟著長高了”。

對孫新成他們來說,橋通了才是第一步。緊接著,全縣開始大規模築路建設。“根本不用宣傳,一說修路,老鄉們主動參與。”孫新成說,築路模件的板材都是農民木匠親手做出來的,修路基時幾乎全村老小齊上陣。另外,由於麥蓋提縣周圍都是沙漠,修路基的砂石料要去周邊縣採購再運回來。“鋪上一立方米砂石料成本25元,我當時一個月工資才72元。老百姓開玩笑說,一袋麥子換一袋石頭。即使這樣難,修路卻從沒中斷過。”

進入新世紀,現代化道路建設機械來了,修路工作也進入高峰期。已退休的縣交通運輸局局長阿力木·巴拉提說:“縣道、省道、國道、高速路,年年都有新項目,一年比一年快。”

黨的十八大以後,麥蓋提縣全面融入新疆高速公路網,從縣城出發兩小時左右就能趕到市裡。脫貧攻堅戰打響後,全縣基本實現村村通柏油路,“現在的主要工作是把路修到農民家門口。”孫新成說。

路通了,收益最多的是農民。新摘下的油桃、甜瓜、葡萄登上高速路,一個多小時就能送到最近的機場。孫新成說:“把早上摘下的瓜果,晚上端上北京、上海居民的餐桌,已不是夢想。”

目前,麥蓋提縣已建成兩個工業園區,涵蓋特色農副產品深加工、新型建材、電力、新能源等產業,吸納大量勞動力就業。這裡的很多產品已踏著高速路走向全國、走向歐亞市場。現在,艾合買提·託乎提把田地交給村裡的合作社,自己和愛人在工業園區一家水果加工廠找了份工作,實現了脫貧,兩個孩子也在喀什市穩定就業。他說:“全家人都在掙錢,日子越來越有奔頭。”

如今,孫新成參加修建的那條葉爾羌河大橋已被寬闊的高速路新橋取代,舊橋走的人、過的車逐漸少了。不過,退休的他還經常來轉轉,摸摸欄杆、看看河水。他說:“給家鄉修了半輩子路,值了。”(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