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教育——“互聯網+教育”融合“深度自主學習”的教育

#科技改變教育#

前言:我是頭條號新手,原來有一個話題叫“科技改變教育”,那次活動我未能參與,但作為一個對教育有深度思考的我來說,其實早就一直在思考這個問題,所以決定認真地把我的思想寫出來。文章字數超過6500,內容全是我自己的長期觀察及思考,敬請閱讀!

未來教育,如果我的理念對的話,最有可能是“互聯網+教育”融合“深度自主學習”的社區型教育。

科技改變教育——“互聯網+教育”融合“深度自主學習”的教育

未來教育

先還是簡單回答一下活動中提到的基本問題吧。

Q1:你的孩子有手機嗎?

A1:我的孩子初中開始一直有用手機,只是初中的時候學校不準帶去,只能在家裡使用,還好,我孩子初一初二一直走讀,每天晚上回家可以用到手機;現在高一了,在我當地最好的學校,反而允許帶手機去,所以專門給他買了一個運行快一點的新手機,以便良好使用。

科技改變教育——“互聯網+教育”融合“深度自主學習”的教育

中學生用手機解決錯題

Q2:你讀書的那個年代通信發達嗎?

A2:我讀書那個年代,紙質書信是核心通信方式,家有急事可以發“電報”(或許這個詞語都差不多要淡出了),當然當時也有手搖式電話,都是極度奢侈品,基本不會接觸,2000年前後我研究生快要畢業時,有撥號電話了,還有一些大老闆使用的磚頭式“大哥大”,拽在手上也是極高身份的象徵了。

科技改變教育——“互聯網+教育”融合“深度自主學習”的教育

手搖電話機

Q3:未來什麼樣的教育形式會是更好的?

A3:應該是科技改變教育的“互聯網+大數據+教育”+“深度自主學習”型的社區教育。這個問題是一個很寬大很複雜的問題,後面將深入剖析。

科技改變教育——“互聯網+教育”融合“深度自主學習”的教育

未來教育

Q4:對於孩子的學習生活有什麼影響呢?

A5:正確使用利遠大於蔽,後面深入分析如何正確使用的問題。

Q6:學校的許多高科技教學設備,使用率卻不高,怎麼看待這一現象?

A6:主要是一些人的思想還跟不上,後面也將深入剖析。

Q7:就連機器人都可以寫作了,你對未來有什麼暢想?

A7:機器人將來是無法替代人做作業的,如果可以的話,那麼表明這種作業是需要取消的。但是,機器人可以協助學習是一定的。而且未來教育,一定是“互聯網+”,新生力量具有強大生命力,一定會取得最後的勝利。

在深入剖析以上問題之前,我還是談談在我的兒子身上使用“互聯網+教育”的10年經歷吧。

我兒子2004年出生,三四歲時,我經營過一段時間的網絡教育卡,就是一個賬號一個密碼在電腦上學的模式。那時我對“互聯網+教育”其實有較多接觸。我當時要求我的兒子每天在電腦上聽故事(一個故事三幾分鐘)、學動漫式識字的課(每五個字既有配動畫,又有標準的讀音,還有會動的拼音)、還有真人錄製的英語短視頻。通過在家自己學,家長只需要幫忙開電腦登錄,陪伴一下就可以了。小學一、二、三年級時,他的學習是相當好的,一個年級裡200多同學,我兒子經常是滿分,也就是年級第一。那時,我已經認識到了互聯網對教育的巨大幫助作用。但是,當時我的經營以虧損失敗告終。原因主要有幾個方面:

  1. 家長普遍擔心電腦上的學習對孩子的視力有不良影響,普遍認為電腦上的東西是假的,如同馬雲當時推廣電商被罵騙子的情形差不多。
  2. 當時的電腦普及率還沒那麼高,手機全是老人機按鍵那種,最大的問題是網速還跟不上,賣出去的教育卡,一些不夠耐心的人提出的要求比較苛刻,被反映經常用不了,業務比較難開展。
  3. 我沒有有效快捷的推廣渠道,更沒有什麼可供使用的平臺。
  4. 家長也普遍擔心孩子玩電腦遊戲。
  5. 當然還有其它方面或者是個人經歷、經驗、實力等方面的因素。

以上多種因素導致我當時互聯網教育經營的失敗。但是我十分清楚,這些失敗,核心原因還是多方面的配合條件還不完善,而不是這種教育模式本身失敗。

我兒子四、五年級時,因為身體原因,兩年時間基本上是沒有學習的,所以,學習成績很快就落到了全校的墊底倒數,英語根本不會讀,寫作文只能寫個標題,後面一片空白。五年級下半學期開始,身體狀態慢慢好轉,我也給他開通了網絡教育卡。雖然我兒子的成績是班裡最差的,但是我清楚這一切不是他不努力學習,而是確實因為身體原因,所以我和太太從來沒有責備過他,每天回到家裡都是更加問寒問暖,悉心呵護,不停鼓勵他的信心,堅持陪著他在電腦旁邊按時間計劃學習,在小學最後的一年多時間裡,他從200多名墊底狀態回升到了小學年級前20%排名了,升入了一所普通的公立初中。

他升入這所初中時的排名是103名(全校有500多學生),成績已經不算太差了,但是絕對不算好,因為只有在全校前15名左右才有機會中考考入卓越高中(比全國一般的縣級一中錄取分數要高40-70分左右)。那時,他的學習其實已經處於一種上升進步階段,他和爸媽都完全失去的信心也慢慢在恢復中,我跟兒子商量了一項“與眾不同的計劃”,小學畢業考試完後,玩了只有兩天時間,然後開始了初中學習,學習內容也是通過互聯網的網絡課程。大體上的計劃是每天完成總共7小時的學習,完成任務後獎勵50元一天,如果學了6.5小時,不能得到獎勵,我們都堅持原則。一般他學三幾個小時是不累的,在學了三幾個小時之後,為了獲得50元的獎勵,他會覺得不繼續學到7個小時就“前功盡棄”了,所以他會堅持學完7個小時,通過一些時間的堅持後,這已經成了他學習的一種習慣了。在那個暑假,記錄了有47天的學習。當然,網絡課程是最主要的工具,也配合了其它的一些方法策略。

初一開學了,或許因為升學成績不那麼出眾,老師開始的時候是不會看在眼裡的,連住校的資格都沒申請到,只能走讀。這為他後來的學習飛速提升提供了天賜良機,沒得到住校機會,正好歪打正著。當時我在家長群裡也十分生氣,因為學校並沒有公告符合什麼具體的條件才可以住宿,我的兒子這麼努力用功讀書,350多人都住進了學校,他還沒申請到,心裡特別不是滋味,所以在家長群裡我也跟班主任和主任、級長等老師頂過嘴。我也知道當時的我算是不受學校歡迎的那類家長吧(切莫模仿我的做法啊)。

還好,過了一個來月,學校舉行了初一第一次月考,我的兒子總分全級第25名了,語數英330分整(每科120滿分),他班上一個年級排第4名的同學,其它科目好,但是語數英的三科分數比330低了21分。這個時候,學校的老師們才開始比較重視我的兒子,主動電話我說我兒子可以申請住校了,不過被我拒絕了。初一上學期在16-48名之間波動,也算比較不錯了。在初一的第一個寒假,我們再次使用這種方式,初一下學期開始在6-18名之間波動。初一暑假,還是按照老辦法堅持了兩個月,初二第一次月考時,以比全級第二名高出23分的總成績奪下狀元,初二初三每個學期大約有5次左右比較重要的考試,他基本上是保持在前三,第一是最常有的,偶爾最差不退出第10了,並且於今年以691分成績(滿分720)獲得學校中考狀元。

科技改變教育——“互聯網+教育”融合“深度自主學習”的教育

狀元(示意圖)

至此,我的兒子基本形成了良好的自主深度學習方法和習慣,善長自主思考問題,學習效率相對比較高,初中畢業的這個暑假,他斷然拒絕了老媽邀請的新疆旅遊計劃,他決心高中三年不遠遊,他也是堅持一樣的方法,目前在全市最頂級的高中,由高中入學時的學校170多名(全市今年初中報考人數約8萬人)已經進步到了49名,信心非常足,說過“準備北漂,心中的大學就那一所”,自覺性不在話下,踐行最努力、追尋最高效。

我兒子從來沒有參加過任何補習輔導班,在他的學習過程中,起到核心作用的無非就是網絡教育。當然,在小學一、二、三年級時家長的陪伴鼓勵,課本提早借回家,學習計劃的共同商量制定,以及監督也同時在起一些輔助作用。

我兒子現在的這所高中,期中有一半是某重量級初中升上來的,這所某初中,自然是小學最頂尖的學生才能進得了的,而且一年的學費大約需要5萬。聽說這所初中的教學進度是非常快的,初二時初中的全部課已經講完了,初三一年是專門用來應對升學考試獲取高分的。不過有一種奇怪的現象,他班上這所某初中上來的學生,基本上自主學習的能力和方法不算好,因此,他們的學習後勁反而不怎麼樣,一上高一,一經考試,很多人馬上就顯露出了多門學科的學習力不足。其中有一個學生,小學初中都花了很多錢,送去了廣州最出名的學校,當然初中升高中的成績是真的響噹噹的,但是,上到高中,他的成績一直在快速退步。

從上面這個現象明顯看得出來,私立學校或者說貴族學校的學生,當時的成績確實是可以取得比較優越的地位,但是許多同學在同一條件下學習時,他依賴老師的程度降低後,學習成績將會大打折扣。或者可以認為,欠缺深度自主學習能力的學生,類似於被老師抱著跑,當老師把他放下時,需要自己跑了,他通常跑不了那麼快,他的速度取決於他自己的腿部肌肉了。而有強烈自信,有良好深度自主學習能力的學生,就算在公立學校也好,他的“跑”的速度主要依靠自己練出來的,所以,他能跑出什麼速度出來,他將來在一個新的環境,這個速度是可以保持的。

其實,這些學生可以區分為四大類,一類是抱著跑得很快的,一類是抱著也跑不起來的,一類是不抱著跑得快的,一類是不抱著也跑不快的。

當下的教育,不準學生停頓下來留級,產生了非常多學習“貧困戶”,他們的“學習家底”十分可憐,我太太是職業中學老師,這些我十分清楚,但是還是被掛在高鐵列車上向前死衝,直接把他們的心都衝得切底破裂了。這是一個嚴重的問題,老師沒有辦法去給這些學生補習幾年前欠下的知識。目前的情況是許多學生的人生最重要的學業就直接“開掛”,誰也幫不了。

但是,互聯網+教育,對於解決那些學習能力跟不上,解決“學習貧困戶”的問題是顯而易見的,而且,也只有它才有這個能力來擔當起這項重任

科技改變教育——“互聯網+教育”融合“深度自主學習”的教育

痛苦的學困生

有些人說怕孩子玩遊戲上癮,誤了孩子的人生未來。其實,這根本就不需要擔心,科技會產生出一些副產品,這些副產品同樣可以通過科技來解決。我們都知道,食品、藥品國家管得非常嚴格,沒什麼人敢亂來,黃、賭、毒也近些年管得良好了很多。遊戲有對孩子有利的一面,也有類似毒品讓人玩得上癮不能自控的不利一面,如果把遊戲列入毒品管理範圍,如果通過立法,通過國家的戰略高度來管理遊戲製造商,通過大數據來監控每一位適齡學生正當玩遊戲,每個遊戲只有配備健康管理監控才准予進入市場,否則當重罪來治,那麼,問題自然就解決了。但是,這樣自然會重創遊戲製作方的利益,需要一個引導和過度過程。

互聯網教育,師資可以是最頂尖的,這種最頂尖的人才,通過互聯網可以實現對每一個角落都達到更加公平的教育資源配置。前些時間,網上熱議深圳等地招聘清華北大的碩士、博士來中學任教;馬雲老師的許多場合,也強烈呼籲基礎教育需要最優秀的人才來擔當。很顯然,國家沒有可能培養象現在的教師需求量那麼多的清華北大的碩士、博士生來做中小學基礎教育,也不是每個清華北大的碩士、博士都願意到全國各地的中小學去任教,所以,按現在的教育體系,這種深圳模式是不具有充份的可推廣性。但是,要實現全國範圍的教育快速發展,通過某些有條件的學校做出探索,將成果製作成優質的公共教育資源,然後通過互聯網的科技手段向全國普及,這是完全可以做得到的,也是最不費國家資金資源的方式。

互聯網教育,時間可以是自主的。可以向前,比如說你是初一學生,你可以學習初三的課程;你也可以向後,比如說你小學的某些知識學得不好,或者錯過了學習機會,你可以溫故再學。當前教育體系中,我們發現了相當多所謂的“學習困難戶”,或者叫學困生,這種學困生的產生,原因和責任不能全部推給學生,而且學困生也負不起這個責任。應該從多方面去思考:

  • 從老師的角度看,學困生通常不容易獲取充足的老師的關注,甚至有不少老師對學困生採取比較多的責備懲處方式,更談不上獲取必要的幫助。
  • 另一方面,這些年來,我們明顯發現了中小學的學習任務巨幅增多,難度巨幅提升,對於不少學生來說,學習的過程中難免遇到各種各樣的困難,一旦某個或某些學科的連貫鏈條不夠堅固,就會出現惡性循環,出現信心嚴重受打擊,出現對學習恐懼害怕的情況,甚至出現學生精神、心理的各種輕微或嚴重的問題。
  • 再者,當前的大部份學校和大部份老師,都存在升學的壓力,升學成績不良,容易被領導或上級部門“請去喝茶談話”,那麼,學校和老師基本都會出自真心地、苦口婆心地影響著學生,擔起最艱鉅的學習負擔起來,這對部份學優生是問題不大,但是,因為不能更充分採取因材施教或者說合適的分層教育,反而更加倒逼學困生倒在學習的陣地上。
  • 那麼從家長的角度來看,普遍存在當孩子學習成績不好時,採用“雪上加霜”的做法——送去補習班。絕大部份家長不能理解孩子的苦,不能明白孩子承擔不起這個負擔,在學校已經一身疲憊,晚上或週末或假期回到家中又立馬被補習,小孩子也會累的,身體會累,心更會累。當然,許多家長的言行舉止、理念態度、素質能力也限制著孩子學習的正常進展。
  • ……

以上林林種種的原因,導致了部份學生“起義反抗”,表現出來就是五花八門的問題學生。然而,目前的教育模式,還未能提供一種比較有效的解決方案,反而非常多人把責任全部或主要部分歸結於以上幾個方面的某個或某些主體。中國的的歷史那麼悠久,古代的教育,古人的智慧,古人的學習,跟現在的教育是非常不同的,如果想考秀才或什麼文憑,按自己的計劃學就可以了,可以父子同堂參考。這麼多的問題學生,是整個教育體系還存在問題的表象,目前解決起來還真的難度極大。

我相信,只有通過“互聯網+”的模式,才可以最終比較有效地解決這種困境。

科技改變教育——“互聯網+教育”融合“深度自主學習”的教育

古代私塾

直播課與互聯網課堂的差異:我發現許多人都認為直播課堂比互聯網課堂要好,我個人的經驗是恰恰相反。我現在也在學習自媒體運作的課程,每天有直播,課後還有錄製課程。我覺得我更加喜歡錄製的課程。一般情況下我會把錄製課程按照1.5倍速播放,當在某個知識點我需要練習一下或思考一下時,我一點停止就可以停下來進行深度思考練習,當我弄明白之後,又再播放,中間還可以給自己一點點休息眼睛的時間,然而直播課或者學校里老師現場講課,這些基本上是很難實現的。所以,我認為優質的互聯網課要強過其它課程。

有人會說,互聯網課不能進行良好互動。這其實又是許多人的一個極大誤解,正是因為有科技的進步和互聯網的存在,才使我們與他人的互動數量級式地爆發增長。我們的微信可以真人視頻交流,可以發起會議等等,這些功能大家再熟悉不過了,我非常相信,未來教育自然會更加充分考慮互動因素,過早地下個定論說成“不能互動”或許是不對的。

互聯網教育,地點可以是任意的,我們的孩子太缺自然和社會實踐了,為了實現孩子有更加寬闊的學習活動空間,迴歸自然,走進社會,互聯網教育可以大大協助這個目標的實現。因此,對於孩子未來的創造性,互聯網教育必然需要肩負起重大任務的。配備一定的條件或確定一定的規則後,學生的減負可以真正較好實現;家長接送孩子,課後託管等許多矛盾或許可以得到較好化解。

葉聖陶先生說過,孩子的教育是為了不教,也就是需要讓孩子掌握自主學習的能力,才更有利於把學習做好,才可以切實確保孩子將來走向社會之後具備終身學習的能力,保持一種永恆的動力。我個人建議,學校應該開展一些嘗試,就是老師指導一下學生在哪個網站上學什麼內容,完成什麼練習,遇到困難通過什麼工具來解決它,要求達到什麼程度的知識掌握,然後進行一定的測試評估。我覺得對孩子需要多一些信任,我相信孩子們會完成得非常出色。那麼,可想而知,只有通過科技改變教育,“互聯網+教育”必然需要充當勇士。

朱永新先生對未來教育有深入的研究分析,對課堂內容,課堂形式,聽聽孩子的心聲等等問題提出了全新的觀點,並且也有在推進這些工作的落地開花,在這裡我就不再羅列了,建議讀者在今日頭條用戶上找一找,朱永新先生也有在頭條號上發表大量文章。我認為他的文章非常值得決策領導多看多研究,加速推動思想的轉變和實踐的展開。

科技改變教育——“互聯網+教育”融合“深度自主學習”的教育

朱永新先生

互聯網+教育的長足發展,類似於把教育這個巨型蛋糕轉變成了一塊超級大餅,原來的蛋糕擁有者是既得利益者,這種利益會有調整或有巨大變化。因此,這項工作的全面深入推進自然會有困難存在,作為未來教育的倡導者,這個方面是不能過急的,需要“靜待花開,把握時機”,需要結合國家的宏觀方向,可以理解為易經乾卦的“九四爻”,處於“或躍在淵,自試也”的境地。

科技改變教育——“互聯網+教育”融合“深度自主學習”的教育

或躍在淵,無咎

記憶中看過文章,哪個省的一所鄉村中學,當時學校教學質量很差,幾年前就通過與衡水中學同步視頻教學效果非常好,瞬間改變學校的教學質量。好象當時推行的時候十分艱難,一些老師當場撕書抗議,強烈牴觸。該來的一定會來,撕書抗議來保護自身利益或維護自身尊嚴是沒有必要的,當互聯網教育興起之時,該退休的部份老師還得退休。

未來教育,如果我的理念對的話,科技改變教育,最有可能是“互聯網+教育”融合“深度自主學習”的社區型教育。讓倡導科技改變未來的志士們一起向互聯網致敬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