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望診:看頭面就知道什麼病!最全總結,5分鐘上手!(下篇)

頭髮不好?那是你的身體出現了問題

頭髮發黃

  • 發黃乾枯,稀疏易落——精血不足;
  • 小兒頭髮稀疏黃軟,生長遲緩,甚至久不生髮——先天不足,腎精虧虛;
  • 小兒髮結如穗、枯黃無澤、疳積病;

頭髮發白(青年白髮)

  • 發白伴有耳鳴、腰痠——腎虛證;
  • 發白伴有失眠健忘——勞神傷血;
  • 發白因先天稟賦——遺傳,不屬於病態;

脫髮

  • 突然片狀脫髮,顯露圓形或橢圓形光亮頭皮——斑禿——血虛受風;
  • 青壯年頭髮稀疏易落——伴眩暈、健忘、腰膝痠軟——腎虛;
  • 青壯年頭髮稀疏易落——伴頭皮發癢、多屑、多脂——血熱化燥;
中醫望診:看頭面就知道什麼病!最全總結,5分鐘上手!(下篇)

望頭髮識病

小小的眼睛隱藏這麼多功能,快來看看中醫的五輪學說

眼睛分區《靈樞·大惑論》:

  • 瞳仁——腎——水輪;
  • 黑睛——肝——風輪;
  • 兩眥血絡——心——血輪;
  • 白睛——肺——氣輪;
  • 眼瞼——脾——肉輪;
中醫望診:看頭面就知道什麼病!最全總結,5分鐘上手!(下篇)

五輪學說

眼睛顏色:

  • 白睛發紅——肺火、外感風熱;
  • 兩眥赤痛——心火上炎;
  • 瞼緣赤爛——脾有溼熱;
  • 全目赤腫——肝經風熱上擾;
  • 白睛發黃——黃疸(溼熱、寒溼);
  • 白眥淡白——血虛、失血;
  • 目眶周圍色黑——腎虛水泛、寒溼下注;
  • 目生翳——邪毒侵犯、肝膽實火、溼熱燻蒸、陰虛火旺、眼外傷、某些全身疾病、小兒疳積;
中醫望診:看頭面就知道什麼病!最全總結,5分鐘上手!(下篇)

五輪學說

眼睛形態異常:

  • 昏睡露睛——脾胃虛衰,吐瀉傷津,多見於小兒;
  • 昏睡露睛——某些神識昏迷病人見之——神明失主,危重;
  • 雙眼瞼下垂——先天不足,脾腎虧虛;
  • 眼瞼下垂——單眼瞼下垂——脾氣虛衰,外傷;
  • 目瞤(不停眨眼)——風熱外襲,賊邪不洩,或血衰氣弱,經絡失養;
中醫望診:看頭面就知道什麼病!最全總結,5分鐘上手!(下篇)

目瞤(不停眨眼)——風熱外襲

鼻子好不好,健康全知道

  • 鼻頭紅腫生瘡——胃熱、血熱;
  • 酒糟鼻——肺胃蘊熱、血瘀成糟;
  • 鼻柱塌陷,眉毛脫落——麻風惡候;
  • 鼻翼煽動——肺熱、哮病;
  • 重病鼻煽,喘而汗出如油——肺氣衰竭之危候;
  • 鼻淵——鼻流腥臭膿涕——外邪侵襲,膽經蘊熱;
  • 鼻衄——鼻腔出血——肺胃蘊熱、外傷;
  • 鼻息肉——鼻痔——溼熱邪毒雍結鼻竅;
中醫望診:看頭面就知道什麼病!最全總結,5分鐘上手!(下篇)

鼻頭紅腫——胃熱、血熱

口形六態,不同的口形有不同的疾病

  • 口張——開而不閉虛證;狀如魚口,張口氣直,但出不入——肺氣將絕;
  • 口噤——口閉而難開,牙關緊閉——中風、癇病、驚風、破傷風、馬錢子中毒;
  • 口撮——上下口唇緊聚——新生兒臍風、破傷風;
  • 口喎——口角向一側喎斜——口癖、中風;
  • 口振——戰慄鼓頜,口唇振搖——陽衰寒盛;
  • 口動——口頻繁開合,不能自禁——為其虛弱;
  • 口角掣動不止——熱極生風、脾虛生風;
中醫望診:看頭面就知道什麼病!最全總結,5分鐘上手!(下篇)

小兒張口睡覺大多氣虛

咽痛咽炎?如何辯寒熱,老中醫一招教你!

  • 咽喉部深紅,腫痛明顯——實熱證——肺胃熱毒壅盛;
  • 咽喉部嫩紅,腫痛不顯——陰虛證——腎陰虧虛,虛火上炎;
  • 咽喉部淡紅漫腫——痰溼凝聚;
中醫望診:看頭面就知道什麼病!最全總結,5分鐘上手!(下篇)

咽痛

臉上皮膚疾病?一目瞭然,10句話總結

  • 斑疹——斑為陽毒,疹為太陰風熱;
  • 陽斑——外感病——內迫營血;
  • 陰斑——內傷病——陽虛寒凝氣血;
  • 外傷——血不循經,外溢肌膚;
  • 麻疹——風蘊熱毒,內迫營血;
  • 風疹——風熱時邪,侵襲肺衛;
  • 白㾦——外感溼熱;
  • 水痘——外感時邪,內蘊溼熱;
  • 溼疹——溼熱蘊結,鬱於肌膚;
  • 熱氣瘡——外感風熱、肺胃蘊熱;
中醫望診:看頭面就知道什麼病!最全總結,5分鐘上手!(下篇)

陽斑——外感病——內迫營血

望臉識病注意事項:

1、 知常達變,綜合判斷

知道病人平常的面部狀況,或者把病人放在正常人中對比,一旦病人面部狀態有變化,便可以綜合判斷;

2、 整體為主,榮枯為要

看面識病又不能只看面識病,還要看患者整體機能,臨床的診斷,四診合參;

3、 排除干擾,辨別假象

光線、晝夜、情緒、飲食等等都有可能影響患者的面色跟面部情況。

這是【下篇】,【上篇】請點擊下文:

【中醫望診】五色主病最全總結,望臉識病,請查收!(上篇)

我是每天為你科普健康中醫知識的張醫生,關注@中醫內科Doctor張,每天學習健康中醫知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