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點高中的孩子有厭學情緒,作業不做,不想上學怎麼引導?

隨手拈來


大家好我是江說物理,很高興回答這個問題以下是我的觀點:

很多家長想知道孩子不想上學怎麼辦,家長應該怎麼教育孩子呢?如何提高孩子學習興趣呢?首先我們要先了解孩子不想讀書有哪些因素引起的,然後才找到引導方法。

1高中生不想讀書的原因有哪些

1、自身情緒波動大。

高中生雖然思想上比初中時期有了一定的成熟,但是情緒波動較大,往往會因為周圍環境、人際關係等因素的影響而導致不能專心學業。

2、沒有明確的目標。

高中生沒有明確的目標,也就沒有足夠的學習動力去鑽研。孩子缺乏目標,也就會在學習中慢慢產生倦怠心理,不想繼續求知。

3、學習技能較弱。

某些高中生由於學習方法不當等原因,使得孩子在學習各門功課時碰到許多困難,學生也就漸漸對自己失去信心,不願繼續學習。

高中生的學習時間和壓力都特別緊,很多人就是因為承受壓力,而導致厭學的傾向。家長在這一段時間要懂得調節的方法,除了為孩子提供充足的營養之外,還要了解孩子的心理變化情況,一旦有厭學的情緒,要鼓勵孩子,激勵他們在學習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2高中生不想去上學家長應該怎麼引導

1、控制自身情緒。

大人們可以幫助孩子控制好情緒,讓孩子的情緒穩定。孩子在面對環境變化、人際關係問題時能夠以積極的心態看待,以健康的身心去好好鑽研高中的每一門功課。

2、確立學習計劃。

父母們可以幫助高中生制定合理的學習計劃,幫助孩子確立短期目標、長期目標。通過這種行為,能夠讓孩子有規律、有動力地進行學習,不會茫然無措,浪費光陰。

3、各科用合適的方法。

大人們應當指導孩子,對於高中的每門功課要用不同的、合適的方法。例如在學語文、英語,要注意朗讀、背誦、記憶,而在學理科科目時就得注重解題思路,多與同學交流解題方法。

希望對廣大學生家長有所幫助,大家有好的建議歡迎下面留言一起討論,喜歡的點點關注,謝謝大家的閱讀。


江說物理


必須逆向思維。開始根本不提學習的事情,不講大道理,這些常規套路幾乎不起作用。問他喜歡做什麼最開心,最有成就感,然後陪他一起參加,一般人都是做不到這一點,如我們的老師和家長。陪他一起打籃球,陪他一起打遊戲,陪他一起騎自行車,陪他一起散步,陪他一起談追星的事情。陪他一週,或者一個月,一個字不提學習,等他主動提及,聽他訴苦,聽他埋怨,聽他哭泣,認真聽他傾述,傾聽過程中你的身體語言和表情到位,等他已經無話可說,這時你早已備好課,成竹在胸,只講乾貨,一二三點到為止,操作性極強。


魯江


高中學生的厭學情緒,究其原因說,來自於不同的方面。我們也只有弄清楚其原因,才能用恰當的方法給予引導。

01 追根溯源

1)父母的期望和壓力

孩子考上重點高中,從根本上來說,他們的基礎都是很不錯的。基於這個原因,父母對他期望值也是很大,並且孩子也知道。對於孩子在學習的過程當中,無形當中心裡的壓力也是比較大。

在學習中總是期望自己的成績很優秀,這樣的話才能不辜負父母對他的期望。而一旦在考試當中失利,那麼必將對孩子的精神上面和心理上面造成更大的壓力。

殊不知,天外有天,人外有人。考入重點高中的學生,大部分都是相當優秀的。“矮子當中選將軍”,如果你始終如在初中階段那般的非常優秀,你就必須要有一定的心理準備和學習方法以及其他的實力。

2)驕傲情緒和缺乏動力

這些孩子認為,自己沒下多大勁就能考取重點高中,總認為自己的智力超出一般盲目樂觀。這種情況是孩子沒有預先認識到高中的課程和初中課程的截然不同。

九年義務教育的課程是一個最基礎的課程,在老師的引導下基本上都能完成,而且效果相當不錯。進入高中,不論課本的內容、知識結構,還是對學生的分析問題、解決問題、邏輯思維能力,都有一個質的飛躍,對學生的要求也更高。沒有一個充分的認識和提前的心理準備,那麼你將會落後於其它已經做好充分準備的學生。

因此而在每次的考試成績漸漸落後於其他學生的情況下,慢慢地醒悟:原來高中課程遠遠不是想象當中的那樣簡單。此時,如果他們能很好的調整心態,奮力趕超,那麼一切將會向好的方面發展。否則

就有可能裹足不前,也不像在初中階段備受老師和學生的關注,因此,在學習的興趣和幹勁上面也遠遠不如初中階段,漸漸顯得動力不足。

3)被動學習和不善於自我調節

孩子認為學習沒那麼重要,之前沒有養成好的習慣總是被動的去學習。學習上一旦有了困難便不可能在努力,把自己的精力分散到其他事情上。某些高中生由於學習方法不當等原因,使得孩子在學習各門功課時碰到許多困難,學生也就漸漸對自己失去信心,不願繼續學習。

高中生的學習時間和壓力都特別緊,很多人就是因為承受壓力,而導致厭學的傾向。家長在這一段時間要懂得調節的方法,除了為孩子提供充足的營養之外,還要了解孩子的心理變化情況,一旦有厭學的情緒,要鼓勵孩子,激勵他們在學習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4)生理上的成熟和學習目標

高中生雖然思想上比初中時期有了一定的成熟,但是情緒波動較大,往往會因為周圍環境、人際關係等因素的影響而導致不能專心學業。

特別是進入高中階段,隨著身體上生理方面的成熟,對異性的渴求和嚮往逐漸增強。此時,如果沒有很好的認識和對自己的自我調節,有可能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緒,而影響了自己的學習。於是他們有可能分不清孰重孰輕,乃至沒有了明確的學習目標,忘記了自己進入重點高中是為了什麼?

高中生沒有明確的目標,也就沒有足夠的學習動力去鑽研。孩子缺乏目標,也就會在學習中慢慢產生倦怠心理,不想繼續求知。

5)惡性循環

由於種種原因,孩子不想學習,成績下降,他們就把自己的興趣轉移到玩遊戲或者是其他方面去,這樣一來反而對學習更沒有興趣。我們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沒有了學習興趣,自然成績會一落千丈,這樣就更促使他們感覺學習沒有意思,還不如去玩遊戲以及從事其他的活動,整個高中階段就開啟了“混日子”模式。



02 “對症下藥”

1)思想認識要到位

為什麼要學習?為誰而學?需要解決哪些學習問題?我可以通過學習得到什麼?

思考清楚這些問題,孩子會在學習上產生自我成長的動力。我可以不是最優秀的,但一定要是最自信的。認清自己的優點缺點,找到自己的目標,孩子就會發揮出最大的潛力。

2)用“心”去感知,去溝通

望子成龍,望女成鳳都使父母的一廂情願。接受我們大部分人都是平凡人,不要給孩子太大壓力,也許沒有壓力之後。孩子會爆發出槍法的能量。

大人們可以幫助孩子控制好情緒,讓孩子的情緒穩定。孩子在面對環境變化、人際關係問題時能夠以積極的心態看待,以健康的身心去好好鑽研高中的每一門功課。

孩子到了高中思想已經成熟也很敏感,父母在教育孩子時不要再去說教,從小到大孩子早已聽膩了。厭學也有可能是對父母的反抗。父母一定以尊重孩子的態度與之交流,瞭解孩子的想法,從而解決厭學問題。

3)定計劃、找方法

父母們可以幫助高中生制定合理的學習計劃,幫助孩子確立短期目標、長期目標。通過這種行為,能夠讓孩子有規律、有動力地進行學習,不會茫然無措,浪費光陰。

大人們應當指導孩子,對於高中的每門功課要用不同的、合適的方法。例如在學語文、英語,要注意朗讀、背誦、記憶,而在學理科科目時就得注重解題思路,多與同學交流解題方法。

4)一切盡在不言中

家長或老師開始根本不提學習的事情,不講大道理,這些常規套路幾乎不起作用。問他喜歡做什麼最開心,最有成就感,然後陪他一起打籃球,陪他一起打遊戲,陪他一起騎自行車,陪他一起散步,陪他一起談追星的事情。陪他一週,或者一個月,一個字不提學習,等他主動提及,聽他訴苦,聽他埋怨,聽他哭泣,認真聽他傾述,傾聽過程中你的身體語言和表情到位,等他已經無話可說,這時你早已備好課,成竹在胸,只講乾貨,一二三點到為止,操作性極強。



03 善於自律

1)孩子的厭學情緒,有其內因和外因,外因影響內因,外因通過外因而起作用其中,內因是根本的。自律到了極致,其實毫不費力。但是,開始是痛苦的,肯定不好玩。

2)自由意志是你清醒地選擇生活方式,而不是被多巴胺綁架。你看劇、玩遊戲、睡懶覺都可以,但是規定自己一小時,一小時到了就能停下來。自律不是說天天學習,完全不幹那些享樂的事。

3)實際上,自律的反義詞不是懶惰,而是“他律”。為什麼有人覺得“自律”會痛苦,比如我要考一證書,誰讓我考的?不是我自己,而是我父母、我同學都勸我考證,我就考了。備考的過程我很痛苦,因為我不愛它,跟我沒關係;本來我想當一個自由職業者,父母非讓我上班,覺得這樣穩定……這些都是他律。

所有的他律只是外因,你要是“死豬不怕開水燙”,誰拿你也沒辦法。那麼,等待你的將是,頹廢對你的懲罰。

結束語

總之,我們只有找準產生厭學情緒的原因,針對學生的實際情況,剖析心理,立足內因,全方位、多角度、立體地去解決,才能引導並解決好孩子的厭學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