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手藝插上“文旅”的翅膀 青島這個空心村變身特色經濟村

鄉村文化振興榜樣,平度這個村發展“土陶+文旅”讓空心村變身特色經濟村

青島日報/青島觀/青報網訊 4月17日,在平度鳳台街道何家樓村的平度陶藝博物館,一位家長正帶著孩子在此體現製陶之樂。從如何選土到如何揉泥、拉坯,短短几分鐘,小朋友已學得有模有樣。

“像我們小時候還有機會玩泥巴,但我們的孩子平時接觸不到這些,通過做土陶手工,小傢伙不僅能鍛鍊動手能力,還可以接觸自然,以後會經常帶孩子來玩。”來自市南區的劉女士告訴記者,她已經不止一次帶孩子來體驗製作土陶。

老手藝插上“文旅”的翅膀 青島這個空心村變身特色經濟村

燒窯師傅張茂林正在製作土陶。

鳳台街道何家樓村是一個歷史悠久的土陶製作村,村裡不僅保存著較完整的古柴窯,還保留下了傳統的土陶製作技藝。據燒窯師傅張茂林介紹,何家樓村的手工製陶技藝,最早可追溯到宋代,目前這項技藝已被列入青島市非物質文化遺產。

何家樓村共有居民224戶、736人,這些年隨著外出務工的人越來越多,村裡從事傳統手工藝生產的人越來越少。

為了讓土陶文化成為鄉村文化振興的源頭活水,何家樓村籌資資金,實施沿街環境整治、道路拓寬、路燈改造、老屋修繕、土陶展示廳等項目建設。同時還增加了親子項目,吸引大批遊客前來觀光。藉助非遺體驗,使村子的發展插上“文旅”的翅膀,推動村民增收、村莊振興。

老手藝插上“文旅”的翅膀 青島這個空心村變身特色經濟村

創建平度市陶藝博物館之後,何家樓村的傳統手工業更是有了新的發展。人們對傳統手工藝的喜愛也使得土陶的價值越來越高,許多年輕人也陸續加入到傳統手工製作行列。

據平度市陶藝博物館館長張永偉介紹,平度陶藝博物館年接待各地參觀遊客近2萬人,其中學生1.2萬多,平時來體驗土陶製作的遊客更是絡繹不絕。如此,一方面讓遊客體驗到土陶文化,另一方面也帶起了土陶製作、銷售、旅遊一條龍經濟,帶動當地農民就業,增加村集體收入。何家樓村也藉助土陶文化的創新發展,從一個空心村變成了實心村、特色村。

“只有不斷創新,才能使非物質文化遺產煥發新的生機,接下來我們還將結合土陶工藝開發新的文創產品,讓土陶這項手工藝能夠永遠流傳下去。”張永偉說。

(記者 馬英歌 圖/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