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葩說》:那不是原諒,那是算了

我對《奇葩說》裡面的一組對話一直印象深刻。

記得那期奇葩說的辯題是伴侶在危急情況下先跑了,要不要原諒對方。

馬東說:“隨著時間的流逝我們終究會原諒那些曾經傷害過我們的人。”

蔡康永說:“那不是原諒,那是算了。”

《奇葩說》:那不是原諒,那是算了//讓原諒帶你走出傷害後的陰霾


關於原諒的話題,知乎上有一個類似的提問:要不要原諒曾經傷害過你的人?

答案分別是:

1,不可以原諒,及時止損,遠離傷害自己的人。

2,過去就過去了,結果已經產生了,再討論沒有意義。好好過自己的日子。

3,不是要不要原諒,而是能不能原諒的問題。

4,把原諒當作放下吧,不要用回憶來不停地傷害自己。


《奇葩說》:那不是原諒,那是算了//讓原諒帶你走出傷害後的陰霾

只要有人的地方,傷害與被傷害就會一直存在。

出軌、背叛、欺騙、原生家庭的痛,身體攻擊......

傷害形式上各式各樣,對於經歷其中的人唯一一樣的是痛。

面對曾經傷害過我的人,要不要原諒,人們的選擇和理解各不相同。

回答這個問題之前,可能需要先看看,為什麼要原諒曾經傷害過你的人?

傷害的事件已經結束,它的影響在嗎?

你會不會一想起這個人、這件事,就會陷入悲傷,憤怒,後悔,無助,煩躁的各種情緒中。

你會不會總在責怪自己,一定是我做錯了什麼事情?

你會不會用被傷害的事情不斷地否定自己?

你會不會在下意識的逃避,不願、不敢面對?

你會不會一直感受憤怒,感覺對方的行為不可忍受,必須要報復?

如果是這樣,那麼,傷害的事情雖然結束了,可是被傷害的陰影一直籠罩著現在的生活。

如果有些傷害你就是忘不了,難道只能選擇算了嗎?

只能選擇讓時間這把鈍刀慢慢銼平內心的傷疤嗎?

如果有些傷害後的影響就是一直存在,難道要讓它們一直吞噬現在的生活嗎?

如果你被傷害過,用這樣應對方式但一直困在其中,

如果你有同樣的困惑,

如果你不想在夜深人靜的時候獨自拭淚,

那麼,

原諒或許是一個很好的選擇。


《奇葩說》:那不是原諒,那是算了//讓原諒帶你走出傷害後的陰霾

什麼是原諒?

心理學家約翰·貝曼對原諒的理解是這樣的:

<code>首先,/<code>
  • 原諒不是忘記。即使頭腦告訴自己放下吧,遠離這個人,重頭來過,可是生活中一碰到相似的人相似的事,就會情緒崩潰或者掉頭就跑。
  • 原諒不是容忍,也不是自我犧牲。一時的容忍與自我犧牲,很有可能是日後的徹底爆發,就像馬伊琍和文章,內心的委屈與不甘蟄伏在內,總有按不住的時刻。
  • 原諒不是給對方所做的糟糕的行為尋找理由。無論如何合理化行為,無論告訴自己覺得理由是多麼充分,但是看見對方總會忍不住敲打敲打他,或者各種無明情緒不斷冒頭,這些就在提醒你,別騙人了。
  • 原諒不是否認受傷或者將其最小化。
  • 原諒並不意味著要與傷害你的人和解。除非你心甘情願同時輕鬆自在地和解,否則放下這個期待吧。


《奇葩說》:那不是原諒,那是算了//讓原諒帶你走出傷害後的陰霾

<code>其實,原諒是一個選擇/<code>

當你意識到曾經受到的傷害如影隨形地跟在你左右,就像現代版的祥林嫂,逢人邊哭見人就抱怨,或者像《鳥人》裡的評論員,人們看見她時總在嘀咕,她到底有過什麼樣的經歷,才讓她成了現在的毒舌婦。

當你意識到現在的生活就浸泡在過去的傷痛中,無論走到哪裡都在品嚐苦澀的時候,

當你想要改變時,

當你想要長長透一口氣時,

  • 原諒是一個選擇,

選擇承認我們再也不要緊緊抱著我們的苦和自憐,

選擇放下跟過去的事件相關聯的憤怒和怨恨,

選擇療愈自己,不再想要懲罰對方,因為我們對他們的如何懲罰都不會療愈我們,

選擇繼續往前走:給自己全然享受生命的機會,用生命做更好的事情,

選擇收回你的力量。

  • 原諒是為你自己做的,為自己的幸福,為自己生理心理的健康負責。
  • 原諒是關於你自己的療愈,無關他人。


《奇葩說》:那不是原諒,那是算了//讓原諒帶你走出傷害後的陰霾

<code>然後,我們可以做些什麼?/<code>

原諒需要經歷一些歷程,不是一旦決定改變,一切瞬間轉化,給自己耐心。

在這個過程中需要我們誠實面對自己,有時藉助諮詢師的力量還是很有幫助的。畢竟受傷的時候,有專

業人士的陪伴,扶持比自己獨自面對輕鬆些吧。

當然這只是一個選擇,選擇最適合你的。

好,安靜坐下來,給自己一些時間,為自己做些什麼吧。

  • 承認你確實受傷了,不再否認逃避。
  • 觀察你的情緒:

情緒可能撲面而來,深深吸氣,不再追著你的故事跑,

所有的注意力放在身體的感受上:肩膀疼,後背緊,喉嚨堵,胃痛,手腳冰冷等等,感受它們。

只是感受你的憤怒,悲傷這些情緒在當下身體內的反應。

給自己耐心,就有機會看到情緒升起,然後減弱消散的過程;

有機會做你的情緒的觀察者,而不再被情緒左右。

  • 觀察你的模式:

聆聽頭腦的聲音:“她背叛了我;他欺騙了我;因為他做的那些事,我才這樣的;”......

只是聆聽,只是觀察。

經常在我們聽到這些聲音的時候,可能悲傷就出來了,可能憤怒升起,或許還有內疚,羞恥......

緊隨其後的可能是自憐自艾,或者必須做些什麼反擊回去。

耐心,給自己足夠的耐心,觀察只是觀察

終有一刻你會識別出自己在一次一次選擇重複相同的過程。

這就是拐點的位置,你站在這裡,問自己,還要這樣繼續嗎?

當你停下慣性的反應時,就不再被頭腦和過去左右。

  • 轉換目光,不再聚焦失去的,去發現自己擁有的,為你擁有的感恩。
  • 去發現自己在這些受傷害的過程中,為自己做了些什麼來幫助自己,欣賞自己。

走到這裡,耐心,給自己足夠的耐心,陪伴自己,照顧好自己。

就像打一款新遊戲,通關也是需要過程的。


《奇葩說》:那不是原諒,那是算了//讓原諒帶你走出傷害後的陰霾


人的一生足夠長,長到總會遇到認為受到傷害的事情,

原諒是個不錯的選擇,並不是因為它是一種美德或者標準,

它是一個停下來的機會,轉向內在,善待自己;

人的一生實在太短,珍惜每一刻,用生命做更好的事情。


我是息羽。慢慢寫,靜靜看,等你來,由你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