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4歲的吉澤用自己的經歷告訴我們,學會獨處和社交真的很重要

不要計較何時年輕,何時年老,只要我們生存一天,青春的財富就閃閃發光,能夠遮蔽它的光芒的暗夜只有一種,那就是你自以為已經衰老——畢淑敏

《一個人,不老的生活方式》是吉澤久子94歲時所寫的一本自傳,她1918年生於東京,生活家,評論家,著有多本散文集,近作多為老年生活提供線索。

很多人覺得不可思議,又頗為讚歎,94歲還能寫書,當真是牛人!吉澤女士就是這麼一個強大的女子,她面對生活和死亡的心態都從容地讓人讚歎。

一、凡事不強求,珍惜當下的幸福

在吉澤女士90歲時,一位比她小27歲的阿部絢子跟她抱怨,感到自己體力退步,意志消沉,吉澤臭罵她一頓:“你在講什麼?我在你這個年紀,充滿了活力,幹了很多事情呢!”

這就是對生活認知不同。

我們大多數人和阿部絢子有著相同的意識,覺得自己沒有年輕的活力,開始頹廢。有句諺語說的好,三歲之魂百歲不變。

身體雖老了,但心不能老。就像吉澤女士說的:你可以生病,但是你不能成為病人。

吉澤女士從來不去抱怨年老的事實,因為這是不可避免的事,要做的就是去接受它,並用心過好每一天。

94歲的吉澤用自己的經歷告訴我們,學會獨處和社交真的很重要

二、學會獨處才能更好的瞭解自己

吉澤女士前半生與大多數人一樣,她在32歲時和古谷綱武結婚,開始長時間地在家庭與工作中來回奔波,幾乎沒有獨處的機會,可是她一直保留著這個想法。在吉澤女士40多歲時,光子婆婆搬來和他們一起住,在吉澤女士60多歲時光子婆婆去世,丈夫也因悲痛換上抑鬱症,不與外界交流,不久也離開了。她自是悲傷,卻也知道失去的已經回不來,自此六十歲的吉澤女士便開始超過三十多年的獨居生活。

吉澤女士說,“享受獨處和社交,這兩件事對我好重要!”

乍一看有些矛盾,但獨處不是孤立,保持社交併不會干涉獨處,這是一個成熟人應該懂得的事。

社交方面:七十多歲的她工作滿檔,寫作,演講,每月還有專門的社團活動,雖然忙碌,但樂趣非常。

獨處方面:吉澤女士表示她在家常做家務,種植蔬菜,會在家備好放大鏡於望遠鏡,閒暇時望雲捲雲舒,聽峰鳥蟬鳴,探索蔬菜的發芽結果,偶爾也會屏住呼吸觀察蛇。

每天腦子都會保持快樂、好奇以及思索,使頭腦一直生氣蓬勃。

90歲時吉澤女士曾去醫院檢查腦部,加藤醫生對她說,“你的腦部比七十歲的人還年輕。”吉澤女士滿面笑容的說“是嗎,那太好了,好高興啊!”女性平均壽命比男士長,大概也是這個原因。充分利用獨處和社交的時光,學會享受生活,真的是一件很重要的事。

94歲的吉澤用自己的經歷告訴我們,學會獨處和社交真的很重要

吉澤女士後半生都是獨自一人過的,其實在光子婆婆還在的時候,家庭裡也是非常忙碌,但她也渴望獨處,這是她一直堅定的事。抽出時間來出去走走,看一看風景,吹吹風,偶爾忙到沒有時間出來,她也從來不會想是別人害她不能享受獨處的時光,做得到,看的開,這是我們多少年輕人都堅持不了的事。

有很多人覺得獨處是一種很孤獨寂寞的事,但當你在家裡有人陪在你身邊,但處事溝通完全沒有辦法聊到一塊,這時候的寂寞要比獨自一人大多了。

要是覺得人生卡住了,你找不到自己的方向,前路那麼迷茫,那麼不妨獨處,自己仔細的思考。

就像是你在拋硬幣,當硬幣還在空中時你心裡就已經有答案了。只有自己可以幫助自己,路是自己的,沒有人一個腳步的帶你走。

三、一個人的價值觀很重要

吉澤女士朋友很多,五湖四海皆有之。有人請教她交朋友的辦法,她說,“與朋友融洽相處的方式是有相同的價值觀。”

比如吉澤女士在書中展示的具體例子,她先夫去世時說不用舉行葬禮,而有個親戚卻強烈要求她辦,不然會被批評心胸狹小,後來她便沒有和那個親戚來往了,這不是小氣,只能說是價值觀不同。

不過度介入別人的生活,不多管閒事,做事要有始有終,借了別人的東西逾期不還,不僅是給別人留下不好的印象,其品德和道德都會被否定。朋友不是刻意結交的,遇到一個有相同價值觀的人,會自然而然地變成朋友。

我在大學時總是形影單隻,約莫看到我總是一個人吃飯上課,有個同學便開始若有若無的和我一起走。我不排斥這種同情,只是在聊天的時候會覺得,她說東我想西,我還要配合她去說東,在這種完全不同的價值觀下面,硬要強湊成朋友,倒不如自己一人來得自在一些。

四、凡事都去要去看好的那一面,真的很重要。

要有對待“老”的從容和思考,不說別人,單是我自己在讀這本書之前都有恐老的觀念,每日都用大把的護膚品,生怕歲月的痕跡將我掩埋。

在90多歲時的吉澤也曾因為年老,力氣使不出來,但她沒有氣餒,而是想到一個好辦法,戴上橡膠手套再開瓶蓋。後來有朋友送她開瓶器,但不是每次都方便拿,所以她會用簡單的方式去開。

94歲的吉澤用自己的經歷告訴我們,學會獨處和社交真的很重要

隨著年齡的增長,許多事情不能和年輕的自己相比較,沒必要因為消沉和放棄,萬事都有解決的辦法,關鍵是以一個什麼樣的心態去面對它。

在對死亡這件事情上吉澤女士的想法也是異於常人。她在丈夫去世時便寫下了自己的遺書,那時她才65歲。現在90多歲的她在日常生活中每日都會把房間和衣服收拾好,她笑著說,“因為不知道什麼時候就會猝死”。

其實有些事是必然會發生的,我們沒辦法逃避,不如直接去面對它,做到身老心不老。

好好享受今天,期待明天,不要回頭去看昨天。雖然屏幕前的我們大都還沒有到這個年紀,但這本送給父母枕邊的書,也告訴了我們要樂觀從容地對待每一天,學會獨處,學會思考人生的價值。就如吉澤女士的先夫說的一句話:“有些人吃的苦越多就越溫柔,越坦率。”這種生活方式在實踐中慢慢感悟,於流水般逝去的生命中帶來意想不到的收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