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聯合大學獲批安徽省地方技能型高水平大學建設單位

日前,省教育廳發佈了《安徽省教育廳關於公佈技能型高水平大學中期檢查和增補申報結果的通知》,淮南聯合大學榜上有名,成為我市第一所省級地方技能型高水平大學建設單位,這不僅是對學校教育教學水平的直接證明,也意味著淮南聯合大學將成為皖北乃至全省高素質技術技能型人才培養基地、實用技術研發推廣中心。

“問渠那得清如許”?前有應用型大學的“一騎絕塵”,後有省、市各個高職高專院校的“追兵臨城”,淮南聯合大學何以取得如此成績?

3年磨一劍!

2016年以來,淮南聯合大學,辛勤耕耘,一年一個臺階,步步為營,從未踏空。

關鍵詞:地方性

——“43個專業”彰顯地方元素,與地方產業匹配度達98%。

淮南聯合大學建立於1984年8月,是淮南市委市政府主辦的唯一一所綜合性高等職業院校。近年來,在本科擴招、省外高校雲集以及高職院校計劃大比例投放的形勢下,學校發展面臨著諸多困境和挑戰。

“作為地方高職院校,為省、市經濟發展培養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實用型、技能型、高水平人才,是應有的責任擔當,是面向經濟主戰場的需要,也是在激烈的競爭中生存與發展的需要。”淮南聯大負責人如是說。

擺脫“同質化”的專業設置,走出“月亮走、我也走”的辦學模式,淮南聯大積極探索、大膽創新、認真實踐。學校提出了:隨著經濟發展方式轉變而“動”,跟著產業的調整升級而“走”,圍繞企業技能人才需求而“轉”,專業設置看市場導向,緊跟經濟增長點走,服務地方經濟。

當淮南高新區大數據產業集聚發展基地成為安徽省確定的24個戰略性新興產業集聚發展基地;當市委、市政府提出打造五個百億產業後,淮南聯大及時跟蹤人才市場需求變化,及時優化專業結構,增設了“新能源汽車技術”“新能源裝備技術”“工業機器人技術”等專業;優化了“應用化工技術”等專業。經過不斷調整、增減,淮南聯大的專業設置與地方經濟的契合度更加緊密。如今,學校常設專業有43個,涉及12個專業大類,27個專業科類,與地方產業匹配度達98%。

關鍵詞:技能型

——“知行合一”培養能工巧匠,畢業生平均年終就業率達96%以上。

在淮南聯大采訪,記者聽到這樣一個故事:2017年春,該校機電系安排人員到南京海信公司人力資源部聯繫學生就業的事。沒想到碰了釘子,對方說:“不少高校的同志剛剛來過了。”

很明顯,對方沒有看上淮南聯大的學生。後來,學校又派了一位同志去。這一次,不是去聯繫畢業生就業的事,而是向對方提出派幾名學生去實習,對方答應了。

兩個月後,學校接到南京海信的通知,他們對派去的實習學生的表現很滿意,打算留用。

那麼,聯大的學生是靠什麼打動了南京海信呢?校負責人對此的解釋是:“技能!這是我校多年來一直堅持培養技能型人才,建設技能型大學的結果。”

技能就是品牌。貼近社會、貼近企業,培養“能工巧匠型的大學生或大學水平的能工巧匠”才是職業教育的必由之路。

近年來,淮南聯大積極探索“行業訂立標準、校企共同培養、政府充分保障”的人才培養模式,構建“產教融合、理實一體化”的教學體系。

談及學校的產學合作,培養技能型人才,該校有關負責人列舉了多年來聯大在這方面探索出的主要兩種模式:

一是合作共建專業或進行課程開發。化工系和豐原藥業合作開設了“豐原藥業”班,企業從招生、教學計劃的制定到後期教學全程參與,學生畢業就可以直接為企業服務;機電系與南京海信公司簽訂了50人的“海信班”培養協議,與淮南萬泰公司簽訂了30人的“萬泰班”培養協議。企業文化、安全生產、生產工藝、產品質量檢測、現場管理、職業素養等相關內容納入培養方案,專業課程和綜合實訓課程由校企雙方共同實施教學。

二是合作共建實訓實習基地。建立“校中廠”,“廠中校”。學校現有專業涵蓋面廣、功能完備的實驗實訓室137個。並建有中央財政專項資金支持的電氣自動化技術國家級職業教育實訓基地、國家級數字化工業園生產性實訓基地、全國郵政行業培訓基地項目、德國“雙元制”教學實訓中心;建有7個“生產型”、“產學結合型”、“仿真型”省級示範實驗實訓中心,建有穩定的校外實習實訓基地125個。

職業技能大賽是對教學質量和學生技能水平的檢驗。近年來,淮南聯大教師、學生參加各種競賽成績突出:榮獲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一等獎”1項、“三等獎”5項;安徽省職業院校技能大賽“一等獎”21項、“二等獎”47項、“三等獎”119項;“西門子杯”中國智能製造挑戰賽高職組“一等獎”1項、“二等獎”1項;全國大學生機械創新設計大賽“三等獎”1項;全國大學生節能減排社會實踐與科技競賽“三等獎”4項;全國“互聯網+”快遞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金獎”1項。

“訂單培養”“量身定做”,實現人才培養“對口”與“接口”的零距離。近三年來,淮南聯大畢業生平均年終就業率達96%以上,其中70%留在安徽,不少專業學生尚未畢業就已被用人單位預訂。

關鍵詞:高水平

——“外引內聯”注重內涵建設,師生專利授權量位列全省高職院校前列。

教師是學校發展的基石。要培養高素質的技能人才就必須有高水平的師資隊伍。淮南聯大大力培育“雙師型”教師,與合作企業建立了人才雙向交流機制,學校從企業聘請技術骨幹到學校任教,改善了師資隊伍結構,提高了教學水平;學校派專業教師到企業實踐鍛鍊,參與技術開發,推動了企業技術革新,收到了校企雙贏的良好效果。目前,學校具有教授、副教授職稱教師125人,佔比專任教師32.2%,雙師型教師257人。擁有省級高水平教學團隊6個。

大師引領,團隊出彩——

獲批安徽省省級質量工程各類教學研究項目86項;《高等職業教育創新發展行動計劃(2010-2018年)》項目10項;安徽省級精品(共享課程)和大規模在線開放課程共計16項。主編國家級“十二五”職業教育規劃教材1部,省級規劃教材1部;教師編寫的各類高職高專教材共計120餘部。獲得安徽省教學成果“一等獎”2項。

獲批淮南市科技創新團隊3個,建設有嵌入式傳感器創新技術研究中心、知通軟件技術研究中心和法律諮詢等技術服務中心。截至目前,學校總共獲國家專利授權470件,其中:發明專利授權22項,實用新型專利授權426項,外觀專利授權2項;學生成功申報50件專利,專利授權46項,專利授權位列全省高職院校前列。

年輕的“80後”地方高職院校——淮南聯合大學的成功經驗,就在於把自身變成了資源,用創新成就了今天!(記者 張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