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骨越來越大肉味卻越來越淡,有多少人吃排骨藕湯有此體會?

去年以來,豬肉市價彪出新高,進超市買肉常常是對著肋排望而興嘆,農貿市場還好點可以砍砍價。在豬肉這麼貴的情況下能大快朵頤地吃排骨本應很滿足很愉悅,可最近幾次在湯鍋店吃到的排骨藕湯都不怎麼滿意。倒不是價格原因,漲點價是合理的;是口感味道問題,肋排的骨頭越來越大,排骨上的肉越來越多,但肉味卻越來越淡,甚至吃不出肉味。

排骨越來越大肉味卻越來越淡,有多少人吃排骨藕湯有此體會?

當我們說肉味的時候,究竟是在說什麼?農村長大的、自家殺豬吃肉的一定會懂,糧食豬怎麼著也得喂個一年,喂的是玉米、紅薯、紅薯藤、菜葉這些。細胞充分生長的豬肉,肉質飽滿有彈性,口感細膩,肉味綿長且香濃。肥瘦均勻搭配,瘦肉緊實,骨頭堅硬,肥膘醇厚,做的臘肉臘油飄香格外誘人。

排骨越來越大肉味卻越來越淡,有多少人吃排骨藕湯有此體會?

現在養豬的方式和形式變化太多,基本上都是養殖企業規模化圈養,農戶散養的越來少。即便是大四川這曾經的生豬大省,留守農村的老人能養個年豬都算不錯的了,養來售賣的就更是少之又少甚至沒有了,至少我的老家是這樣的。養殖場基本上是喂飼料,長得快,出欄效率很高,四五個月就行;農戶散養喂的是糧食和菜葉,長得慢,不搭點飼料的話至少得小一年。

排骨越來越大肉味卻越來越淡,有多少人吃排骨藕湯有此體會?

生豬主流品種變化也大,這是規模養殖市場選擇的結果,至於具體是什麼品種我也不清楚。但我還記得小時候家裡養的豬,頭大腳大身體短粗,現在去農貿就會發現豬頭很小、肥膘少瘦肉超級多、排骨上的瘦肉也特別厚實。當然,還是可以買到小時候的老品種豬肉的,只是要難很多,畢竟瘦肉率沒那麼高,骨架沒那麼大,出肉率沒那麼高,經濟效益沒那麼好,即便肉質更好更有肉味。

排骨越來越大肉味卻越來越淡,有多少人吃排骨藕湯有此體會?

並不是所有的餐館用的都是這種大骨頭大塊肉的肋排,但確實是越來越多了。個人猜想可能是基於這樣一些原因:(1)價格可能要低一些,成本低點利潤率就高一些;(2)集中採購更容易買到,精力成本要低一些;(3)現在很多食客味覺上識別不出土豬排骨,反正都是肉,蘸上油碟吃就行。市場和消費者都是分層區隔的,通俗點說就是消費需求多元化、產品種類多元化,畢竟還是有很多人就是喜歡大塊吃肉的那股豪邁勁兒。

排骨越來越大肉味卻越來越淡,有多少人吃排骨藕湯有此體會?

就個人體驗而言,排骨上瘦肉太厚實還少了必要的小肥膘,吃起來口感就會比較老柴且不油潤不細膩,瘦肉絲還經常會卡牙齒。嘴裡的這種大排骨,無論是鮮排、風吹排骨還是煙燻臘排,牙齒嚼得出肉的質感,但味蕾品不出肉的滋味,不知道有多少網友也有此體會?

#吃在重慶# #重慶身邊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