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非遺——橫縣茉莉花茶

“好一朵美麗的茉莉花,好一朵美麗的茉莉花,芬芳美麗滿枝椏,又香又白人人誇......”我敢說,看到這些文字,你腦海裡已經能自動跑出旋律了。別緊張,會唱這首歌並沒有出賣年齡,《好一朵美麗的茉莉花》從上世紀50年代就在全世界傳唱,一直流行到現在,各年齡層人士的童年回憶基本都有它。但是,茉莉花僅僅只因為又香又好看,就能得到這麼多人誇嗎?

今日

廣西非遺美食

我們來說說

“在中國的花茶裡,可聞春天氣味”的

橫縣茉莉花茶

舌尖上的非遺——橫縣茉莉花茶

01

橫縣茉莉花茶什麼來頭?

橫縣茉莉花茶,產自中國茉莉之鄉——廣西橫縣,這裡的茉莉花有著花期長、花朵大、花香濃、產量大的特點。產量大到什麼程度?給你個具體數據:

橫縣每年茉莉花的產量佔全國總產量的80%以上,佔世界總產量的60%以上!你說,你說,橫縣是不是名副其實的茉莉花之都?!!

舌尖上的非遺——橫縣茉莉花茶

02

橫縣茉莉花茶何時出道?

橫縣“茉莉花甚廣,有以之遍籬者,四時常花。”

——明代橫州州判王濟《君子堂日詢手鏡》

“茉莉,瓣香,皆重臺。......又有番茉莉,花瓣如梔子,近心黃色,香氣烈而不幽”

——明弘治年間的《橫州志·戶產志》

橫縣種植茉莉花歷史悠久,最早的記載見於明代。而茉莉花被認為是玉骨冰肌、忠貞友好的象徵,如果古代有人喊“不愛不是文人墨客”,這一點也不奇怪。

“其頭飾上,珠寶之中,仍簪鮮花。白茉莉,其最愛者。皇后與宮眷,不得簪鮮花,但出於太后殊恩而賞之則可。餘等可簪珠與玉之類。太后謂鮮花僅彼可用。”

——《清宮禁二年記》

從《清宮禁二年記》中記載來看,茉莉花也深得慈禧太后恩寵,她還經常將茉莉花作為禮品送給外國使節,所以茉莉花一度被認為是“國花”。

舌尖上的非遺——橫縣茉莉花茶

03

橫縣茉莉花茶跟花草茶有區別嗎?

日常生活中,大家都會經常喝茉莉花茶、菊花茶以及玫瑰花茶,雖然它們都是鮮花家族,但卻有本質上的不同。

花草茶是以花卉植物的花蕾、花瓣或嫩葉為材料,經過採收、乾燥、加工後製作而成。

茉莉花茶屬於花茶系列,也叫再加工茶,是在傳統茶類(綠茶、紅茶、青茶、白茶、黃茶、黑茶)原料的基礎上再加工而成的產品。

舌尖上的非遺——橫縣茉莉花茶

(花草茶,圖片來自網絡)

舌尖上的非遺——橫縣茉莉花茶

(茉莉花茶,圖片來自網絡)

簡單說就是:花茶裡有茶沒有花,花草茶裡有花沒有茶。

舌尖上的非遺——橫縣茉莉花茶

04

橫縣茉莉花茶沒有花哪來的花香味?

這個問題,要從茉莉花茶的製作技藝中去尋找答案啦。傳統的橫縣茉莉花茶是以綠茶為茶底,一般要經過:茶胚、窨花拼和、堆窨、通花、收堆、起花、烘焙、冷卻、轉窨、提花、勻堆、裝箱等十多道工序。

採摘:

夏季下午兩三點時便是採摘茉莉花的最佳時間,正是太陽最毒的時候,高溫可以讓花蕾中的精油濃度達到頂峰。

茶花拌合:

晚上六點至九點之間待花瓣慢慢打開就開始進行茶花拌合,這是茉莉花茶製作中最重要的工序,選擇一個既通風又衛生的環境,將茶葉和鮮花層層疊疊反覆覆蓋,讓茶和花充分拌和均勻,茶葉才能更好的吸收花香。

窨制:([ xūn ]同“燻”,用於窨茶葉。把茉莉花等放在茶葉中,使茶葉染上花的香味。)

首次窨制的靜置時間大約是12-14個小時,在這個過程中每隔一段時間就要通花散熱(翻拌)一次,這樣既促進鮮花繼續吐香,又可以讓茶葉最大程度的吸收茉莉花的芳香與精華。

窨制時間結束後立刻進行起花,也就是把茶與花分離,此時茉莉花完成了它的光榮使命,剩下的茶葉進入烘焙工序,降低茶葉中的水分,根據茶葉的品質再等待下一次窨制。

最後一次窨製為了保證茶葉中茉莉花香的鮮靈純淨,不再復火烘焙,這就是所謂的“提花”,因此有著“三窨一提、五窨一提、七窨一提”的說法。由此可見橫縣茉莉花茶的製作技藝是非常的繁瑣複雜的。

舌尖上的非遺——橫縣茉莉花茶

舌尖上的非遺——橫縣茉莉花茶

2012年,橫縣茉莉花茶因其獨特的製作技藝入選為第四批自治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看到這裡,你知道為什麼茉莉花茶裡沒有花的影子卻有花的芳香了吧。

05

茉莉花茶怎麼泡更好喝?

中國茶文化裡,除了製茶之外,如何泡得一壺好茶也是資深茶友們費盡心思去研究的方向。

“茶滋於水,水藉於器,湯成於火,四者相洹,缺一則廢。”

——明代 許次紓《茶疏》

《茶疏》中這句話告訴了我們答案:要想泡一壺好茶,就要做到

水好、火足、器美

古往今來,茶友們對於茶器的選擇,除了能夠保證茶湯的醇香本色,更講究其古雅精美的鑑賞價值。

在新石器時代,我國的先民就開始使用 陶製水器,這可以說是茶具的源頭。不過在漢代之前,古人們對於茶食一向不分,茶、酒、食器往往是一器多用,沒有形成專門化的茶具。東漢時期,江南開始可以燒造出成熟的瓷器飲具,東漢的陶茶碗吸收了瓷器製造的工藝技術,既美觀又實用,是東漢時的代表性飲具,但還是作為食器和飲器混用。

舌尖上的非遺——橫縣茉莉花茶

(戰國弦紋釉陶杯,廣西壯族自治區博物館藏)

唐朝時,社會的安定與經濟的繁榮使飲食文化也呈現一番欣欣向榮的景象,隨著我國曆史上第一部茶專著《茶經》的誕生,標誌著茶文化的形成,並進入成熟發展時期。早在《茶經》中, 陸羽便精心設計了適於烹茶、品飲的二十四器。此後,茶具的器型也越來越多,碗、盞、杯、壺等,這些古代遺留下來的茶具,向我們訴說著古人的飲茶生活,用現在人的觀點來看,飲一杯茶用這麼多複雜的器具似乎難以理解,但對於古人而言,則是完成一定禮儀,使飲茶至好至精的必然過程。用器的過程,也是享受制湯、造華的過程。

舌尖上的非遺——橫縣茉莉花茶

(宋代建窯兔毫盞,廣西壯族自治區博物館藏)

陶製以及瓷質的茶器一直沿用至今,廣西欽州的坭興陶茶器,就深受人們喜愛。坭興陶距今已有1300多年的歷史,它以欽江東西兩岸特有的紫紅陶土為原料,東泥軟為肉,西泥硬為骨,按一定的比例混合,得以燒製成骨肉相連的陶藝上品。使用坭興陶壺泡茶,不僅能夠很好地保存茶的香氣,而且保溫時間長,還不易變味,泡上一杯茉莉花茶,真是美滋滋~

舌尖上的非遺——橫縣茉莉花茶

舌尖上的非遺——橫縣茉莉花茶

(坭興陶羊角駱越套杯,廣西壯族自治區博物館文創產品)

“甌駱學堂”雲課堂之“舌尖上的非遺”系列到今天就暫告一段落了,九期的“非遺美食之旅”是不是還沒過癮?沒關係,廣西的非遺美食一時半會可吃不完,讓我們清清腸胃、養精蓄銳,期待下一次的會面吧!說再見之前,照例給大家送上我們的手繪圖,再見咯!

舌尖上的非遺——橫縣茉莉花茶

舌尖上的非遺——橫縣茉莉花茶

舌尖上的非遺——橫縣茉莉花茶

舌尖上的非遺——橫縣茉莉花茶

來源:廣西壯族自治區博物館、“南寧旅遊”微信公眾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