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老稻農的新希望:告別手工時代 科技育秧促增收

山西老稻農的新希望:告別手工時代 科技育秧促增收

15日,山西省太原市晉源區晉祠鎮花塔村的育秧大棚內,一片忙碌。 張雲 攝

中新網太原4月15日電 題:山西老稻農的新希望:告別手工時代 科技育秧促增收

作者 楊傑英

15日,山西省太原市晉源區晉祠鎮花塔村的育秧大棚內,一片忙碌。

看著正在不停運轉的自動化育秧生產線,75歲的“老稻農”任反貴感慨不已。

“從純手工到科技化,從成活率低到穩產增收。”任反貴說,科技給我們老稻農帶來新希望。

山西老稻農的新希望:告別手工時代 科技育秧促增收

這是太原市首次大規模採用機械自動育秧生產新技術,意味著晉祠大米標準化生產邁出了關鍵一步,為晉祠水稻生產增收帶來新希望。 張雲 攝

1962年,16歲的任反貴開始跟著父輩種植水稻,在他的記憶裡,水稻的種植工序非常複雜,也吃了很多苦。“那時沒有水靴,我們光著腳下水,腿都凍得麻木了。”

今年70歲的張八小與任反貴一樣。“以前,種植水稻太耗費人力和時間,工序多且複雜,感覺一整年都在地裡忙活。”

山西老稻農的新希望:告別手工時代 科技育秧促增收

經過播施底土、噴淋給水、播撒種子、覆蓋浮土後,通過傳輸軌道被一盤盤送至棚內,由稻農整齊擺放在地上。 張雲 攝

如今,經過播施底土、噴淋給水、播撒種子、覆蓋浮土後,通過傳輸軌道被一盤盤送至棚內,由稻農整齊擺放在地上。

“以往水育秧時30多人一天只能育秧15畝,機械化育秧後,十幾個人就可以育150畝左右秧苗。”有著45年水稻種植經驗的花塔村村委副主任任福貴介紹,育秧效率提高了將近30倍。如今,有了機械化設備,花塔村的11個大棚平時只需要4個人來管理。

由於大棚育秧不受時候季節影響,可精準控制調整秧苗的生長速度,一般情況下一週時間秧苗就會出土1公分,40天左右即可插秧。

山西老稻農的新希望:告別手工時代 科技育秧促增收

“老稻農”張八小和任反貴在大棚內。 張雲 攝

有著3300多年種植史的晉祠大米素有“北米之最、皇家貢品”之稱。晉祠大米的獨特品質,成就了其在太原農耕文化中的品牌地位。

“我們這裡種植水稻有著幾千年的歷史,老稻農們告別了手工時代,穩產增收。同時我們還要大力弘揚農耕文化。”花塔村黨支部書記何建平告訴記者,花塔村成立了晉祠大米股份經濟合作社,購買自動化育苗、插秧、收割機械,建立晉祠大米加工廠,建起溫室大棚育秧基地,實現了從育秧、插秧、田間管理、收割、加工一體化的全時段、全過程標準化生產體系。

山西老稻農的新希望:告別手工時代 科技育秧促增收

花塔村村委副主任任福貴正在查看秧苗。 張雲 攝

晉源區農業農村局副局長原有明表示,“晉祠大米”歷史悠久,是晉陽農耕文化的典型代表。圍繞晉祠大米的種植與保護工作,我們出臺了各項支持措施,鼓勵種植大戶、專業合作社來擴大種植面積,培育新品種,推廣新技術,全面提升機械化水平。

下一步,晉源區將圍繞稻作、農作文化打造農耕文化博物館,開展春夏插秧、暑期遊學、金秋共享豐收喜慶等親子體驗遊、研學遊、旅居遊等活動,使鄉村田園更有魅力,晉祠稻田文化更受歡迎,讓稻田公園成為集農業生產、農耕體驗、科普教育、旅遊觀光、休閒康養於一體的“現代農業田園綜合體”。

“不僅僅是要我們的水稻穩產增收,我們還要用一粒米撬動全域旅遊。”何建平如是說。(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