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兩河流域至大唐:鞏縣窯絞胎與鑲嵌工藝之源考

從兩河流域至大唐:鞏縣窯絞胎與鑲嵌工藝之源考

融合鑲嵌玻璃器皿 公元前1世紀 羅馬帝國時期

唐代絞胎器有模仿漆器中的犀毗工藝說,有模仿木製品種的癭器說,有模仿石材中大理石紋說,有陶工無意把下腳料混合一起的意外發現說等等。但有一位學者發現絞胎工藝中的鑲嵌式的裝飾,與西方羅馬時代盛行的“鑲嵌”(mosaic)或“萬花”(millefiori)玻璃的花紋近似,而其製作方法也有共同之處,並說“這點是值得注意的”。但文章發表近30年,沒有引起人們的注意,相反,遭到一些學者的反駁。近期筆者看到了這篇文章立即引起極大的關注與重視。現就這一線索結合筆者專業進行了如下研究與思考。

01絞胎工藝形成與製作方法解析

絞胎工藝始於唐並延續到宋元(遼金)。絞胎器最早發現於唐代墓葬中,是與唐三彩明器一起被發現的。之後又在河南鞏縣黃冶和陝西銅川黃堡發掘到唐代時期的三彩窯址,三彩遺址中有絞胎器殘片出土。說明絞胎器是伴隨著唐三彩的生產而出現的一種用胎土色彩紋理變化來裝飾胎(坯)體的工藝。由於胎體上有兩色分明的各種形狀的紋理,故表面只罩上無色的透明釉或有色的透明釉,使胎體上的色澤紋理更加清晰明瞭。

從兩河流域至大唐:鞏縣窯絞胎與鑲嵌工藝之源考

唐代鞏縣窯三彩絞胎枕標本

從兩河流域至大唐:鞏縣窯絞胎與鑲嵌工藝之源考

唐代鞏縣窯三彩絞胎枕標本

其實,絞胎器的裝飾(“鑲嵌”)是與器物成型一起完成的。絞胎器的成型沒有一件器物是拉坯成型,全部是採用模具“印坯”成型。《中國陶瓷史》中說的“所謂 絞胎,是用白褐兩種色調的瓷土相間柔和在一起,然後拉坯成型,胎上即具有白褐相間的類似木紋的紋理。”這個論斷是錯的,因為“用白褐兩種色調的瓷土相間柔和在一起,然後拉坯成型”的話, 根本出現不了目前我們所見到墓葬出土或窯址發掘的唐宋時期絞胎器上,白褐兩色相間分明且清晰的紋理。(編者附:如果不追求十分規律的紋理,拉坯製作絞胎器還是有理論可能)

拉坯工藝需要把泥料柔練在一定程度,然後才進行拉坯 ;在拉坯成型過程中,對泥料的擠壓、提拔、擴張(開膛)、收縮等等反覆動作,不可能使泥料一直保持著白褐兩種色調相間、白褐分明的紋理。這樣拉坯的結果:

一是, 會使白褐兩色完全“攪”在一起,變成他們的中間色——土黃色;

二是,即使白褐兩色泥不充分柔練,保持白褐相間,那拉坯過程中也會使白色、褐色中摻雜土黃色了(即泥中白褐兩色多少會有一些被攪合在一起),絕不會像我們看到的具有白褐分明的絞胎紋理。

再有,拉坯成型後形成的絞胎紋理形態,絕不會像木紋理,會像大理石紋理,條紋會有從淺到深的過渡變化(如下圖)。

從兩河流域至大唐:鞏縣窯絞胎與鑲嵌工藝之源考

“拉坯成型”出來的就不叫“絞胎”了,應該叫“攪胎”。因為拉坯過程中始終貫穿“攪”(攪拌、攪合、攪渾等)的動作。其結果自然能想象到的。又有些學者說是在已經成型好的器物上,把製作好的絞胎紋樣粘貼、鑲嵌上去的。這種說法也不成立。

所謂的粘貼、鑲嵌,都不是在已成型好的器物上完成,而是在模具裡“反粘貼”(即用素胎泥覆蓋絞胎泥)達到“反鑲嵌”(即“包鑲”),換句話說, 絞胎器的鑲嵌裝飾與整體成型是同時完成的。絞胎器中即使是圓器,如碗、盤、罐等,也都是採用模具“印坯”成型的。像碗、盤等器形的模具都是一個整體模,罐類或枕及動物形的模具,應會有兩片和多片模組合而成。從資料顯示,“全絞胎”器特點一是器表紋理密佈,且木理紋、幾字紋(迴帶紋)居多。現以揚州博物館收藏的一件全絞胎碗為例解析它的製作方法。

從兩河流域至大唐:鞏縣窯絞胎與鑲嵌工藝之源考

絞胎碗 1990年揚州市信託大廈工地唐墓出土 江蘇上揚州博物館藏

首先在兩色相間堆疊好的泥片上切割較寬的絞胎紋樣(泥條、泥片),把截面朝上(下)用手在模具裡依次彎曲、摺疊擺放,使器形內擠滿絞胎紋樣。稍風涼一下 使模內絞胎泥硬挺;然後用陶製(或石制、木製)捶拓工具進行均勻的捶拓,使“盤踞”在模具裡的絞胎紋樣 相互擠壓粘合在一起。數小時後坯體由於收縮自動與模具分離,此時可以取出坯體再粘結底足(底足上無絞胎紋樣,使用普通胎料印坯或拉坯成型)。當坯體進入半乾狀態就可以進行下一步修坯環節。把印製好的坯體放置 在轉輪上旋轉,用刀具在坯體的裡外進行車削(包括打磨),直到需要的厚薄和光滑的器表效果。

從兩河流域至大唐:鞏縣窯絞胎與鑲嵌工藝之源考

全絞胎回形帶紋枕殘片 鞏義市黃冶窯址出土 鞏義博物館收藏

上圖是一個鞏縣黃冶窯址出土的全絞胎回形帶紋枕殘片,可以清楚地看到絞胎泥片擺放情況,即幾字紋、回形帶紋理形成的原理與方法。

半絞胎器與全絞胎器的製作方法沒有本質的區別, 是在全絞胎器出現之後產生的一種方法。或許是一種節約人員工時與製作原料的工序。半絞胎器形多大於全絞胎器形,特別是枕的造型採用半絞胎為多。現以鞏義博物館收藏的半絞胎枕為例,剖析其製作方法與過程。

從兩河流域至大唐:鞏縣窯絞胎與鑲嵌工藝之源考

半絞胎菱形紋枕殘片 鞏義市黃冶窯址出土 鞏義博物館收藏

此枕(有殘缺)枕面有四個團花(菱形紋)裝飾,四個菱形團花組合起來又構成一個大菱形,大菱形外用木理紋(或稱幾字紋)裝飾。這種構圖安排在其它枕面上常見。

從兩河流域至大唐:鞏縣窯絞胎與鑲嵌工藝之源考

鞏縣窯絞胎枕 河南省文物交流中心收藏

從兩河流域至大唐:鞏縣窯絞胎與鑲嵌工藝之源考

鞏縣窯絞胎枕 鄭州博物館收藏

但半絞胎菱形紋枕殘片主圖案(菱形紋團花)沒有在正中心,而偏離一側。這更加說明此絞胎器製作方法是在模具裡印坯成型的。如果在已成形的素面上粘貼團花的話,擺放(正)團花很容易。正是此枕先把團花絞胎紋依次擺放到模具中時,第一塊團花放的位置有些偏,依次排列組成大菱形圖形時,整體圖形就偏離了中心。

從多個絞胎枕觀察,製作工序是先完成枕面裝飾,後再裝飾枕的四周立面。枕面擺放好團花、木理紋之後,再用一個普通胎料泥片覆蓋其上,並用拳頭、手掌或陶製捶拓工具捶拓泥片,使後覆蓋泥層“包鑲”住先前的團花、 木理紋泥層,使後覆蓋泥層與絞胎泥層緊密粘合在一起,兩者之間無空隙。枕的立面也是先用木理紋裝飾後覆蓋一層普通胎料泥的工序。

從兩河流域至大唐:鞏縣窯絞胎與鑲嵌工藝之源考

從鞏縣窯絞胎枕、鞏縣窯絞胎枕中我們可以看出枕的立面上端有一層胎料泥形成的白邊(約厚1公分),而立面上的木理紋被這條白邊“切斷”,且非常整齊。說明了製作過程的先後順序。

高阿申與錢偉君兩位學者把自己收集的兩塊唐代鞏縣窯絞胎枕殘片,做了電子探針檢測分析,得出絞胎枕殘片各部位化學組成分析。同時把絞胎部位的斷面切取樣品測試。這兩塊殘片都是半絞胎,由絞胎層與素胎層粘合而成,胎厚5mm。其中一塊的截面顯示絞胎層厚度平均在0.2~2,另一塊絞胎層厚度在0.5~1.5(最薄處 0.3),“絞胎器的貼面部分,往往只及胎骨總厚度三分之一至十分之一,局部處會更薄、真正薄如一張紙”(下圖)

從兩河流域至大唐:鞏縣窯絞胎與鑲嵌工藝之源考

五代-北宋 鞏縣窯綠釉鑲嵌絞胎枕殘片

如果真的 “薄如一張紙”,那古人如何把絞胎泥片切成這麼薄?這麼薄的泥片又如何操作?恰恰是他們的測試為解開絞胎工藝與器物成型方法,提供了重要線索和依據。枕的殘片總厚度僅5mm絞胎層厚度又佔總厚度的三分之一至十分之一。這麼薄的泥片拿在手裡根本無法操著。只有一個解釋,那就是製作過程中切割的絞胎泥片要稍厚些。

我們所看到或檢測出來的絞胎層非常薄,是因為印坯成型之後,要對錶面進行修飾。而修飾方法包括用金屬和其它工具進行刮、磨、拋(光)等工序,使器表平整、光滑和紋理清晰。這就是形成“薄如一張紙”的真正原因。傳統的陶瓷成型,不管是拉坯、印坯和盤泥條成型,修坯這個後道工序是必不可少的,也是十分重要的。

從兩河流域至大唐:鞏縣窯絞胎與鑲嵌工藝之源考

五代-北宋 鞏縣窯綠釉鑲嵌絞胎枕殘片局部

02 絞胎工藝源於西方玻璃融合技術

上文主要對我國唐代出現的絞胎器絞胎紋理的形成原理與製作工藝做了具體的剖析。幾乎所有的絞胎器製作過程都離不開預先製作各種絞胎的預製料,即兩色相間堆疊而成的絞胎泥片。其次是所有的絞胎器都是通過模具印坯工藝實現的。這兩點是絞胎這個品種最關鍵最核心的工藝。儘管絞胎紋理眾多,但木理紋與團花紋是唐代絞胎工藝最典型和代表性的紋理。而上述這些絞胎工藝與紋理特徵,恰恰與西方玻璃融合技術及使用融合技術完成的器表紋理相吻合。

據資料顯示,早在公元前2000年玻璃就被作為獨立的材料使用。地中海東岸的美索不達米亞地區是玻璃製作的搖籃,之後此工藝傳播在地中海沿岸地區,其中埃及就是最早應用玻璃的國家之一。玻璃是在“釉”(玻璃料) 的發明和對釉陶工藝、金屬工藝以及寶石加工工藝借鑑的基礎上,逐漸走向成熟的。在吹制玻璃技術誕生之前的近2000年中,玻璃從仿製寶石到獨立製作成為有內核的小型容器,再到使用模具壓制成型、鑄造成型和藉助模具軟化玻璃成型等工藝技術的產生。由於玻璃最早起源於模仿寶石作用,所以先熔製出玻璃料備用,有些接加工成棒狀、片狀半成品,其中就有兩色或兩色以上的混合料塊,就像絞胎的預製料一樣。

從兩河流域至大唐:鞏縣窯絞胎與鑲嵌工藝之源考

埃及第18王朝泰爾·阿爾馬納玻璃製品 公元前14世紀

從兩河流域至大唐:鞏縣窯絞胎與鑲嵌工藝之源考

螺旋紋玻璃棒 公元前13世紀 伊朗寺院出土

從兩河流域至大唐:鞏縣窯絞胎與鑲嵌工藝之源考

融合混色玻璃碎片 約公元前100年

上圖玻璃器的製作中也有利用預先熔制玻璃料(玻璃塊、 玻璃棒、玻璃片等)再次加熱成型的方法。也稱為“再次成型工藝”。在公元前1500年美索不達米亞地區就採用了“再次成型工藝”製作內核成形容器。

從兩河流域至大唐:鞏縣窯絞胎與鑲嵌工藝之源考

美索不達米亞內核成形容器 公元前1500年 高11.3cm

“該地區的玻璃製造者還發明瞭一種非常熟練的玻璃馬賽克鑲嵌工藝,即將玻璃棒整齊地排放在內核模具上,在外模的支持下熔合,製作出精緻的紋樣”。這種鑲嵌工藝與絞胎工藝原理相同,都是把預先製作好的圖案(玻璃棒、 絞胎紋)擺放進模具內,再用主體料(玻璃液、胎泥片) “包鑲”住圖案。這種把預製料再次融合到主體料中的技術,西方學者稱為“融合技術”,其特徵是“在加熱過程中, 玻璃會變得柔軟,在不失去基本造型的情況下漸漸變得黏稠,這使玻璃可以相互結合,但又保持每一單獨個體的圖案”。這種融合技術在公元前3世紀至前1世紀的時間內進入了繁榮期。

如果認為,公元前1500年的美索不達米亞製作的內核玻璃器上的圖案與絞胎紋理還不是太相像的話,那我們來看看公元前1世紀亞歷山大時期,採用融合技術把預製料和熱熔玻璃液體一起製作的融合(鑲嵌)效果玻璃器。

從兩河流域至大唐:鞏縣窯絞胎與鑲嵌工藝之源考

融合鑲嵌玻璃碗 羅馬時期(公元前 1 世紀)

上圖是公元1世紀亞歷山大市被殖民的埃及工匠為羅馬奢侈品市場生產的兩個鑲邊玻璃碗。

這種裝飾也叫千花玻璃,是多種預先製作好的帶有各種圖案與紋理的玻璃棒切割成等大小的玻璃段。然後把各色玻璃段排列在一個金屬 ( 或陶 ) 環狀模具中進行組合;隨後加熱模具及內裡的玻璃段料以防止與熱熔液接觸時爆裂;之後就覆蓋上熱熔玻璃液體,此時模具裡擺放的預製玻璃段被玻璃液體包圍連接在一起(包鑲);再用鐵棒粘住熔融的玻璃進行定型和造型加工。

從兩河流域至大唐:鞏縣窯絞胎與鑲嵌工藝之源考

一組切割好的千花玻璃片展示了製作玻璃鎮紙的方法

從兩河流域至大唐:鞏縣窯絞胎與鑲嵌工藝之源考

五代-北宋 鞏縣窯“杜家花枕”之“包鑲”工藝

從兩河流域至大唐:鞏縣窯絞胎與鑲嵌工藝之源考

五代-北宋 鞏縣窯“杜家花枕”之“包鑲”工藝

從兩河流域至大唐:鞏縣窯絞胎與鑲嵌工藝之源考

鞏縣芝田村窯址採集標本

上圖絞胎工藝中團花紋、琥珀紋等製作方法與玻璃包鑲融合工藝非常相似。不同點只在於材料,一個是玻璃,一個是泥片。前者靠玻璃液流入預製料之間的空隙及覆蓋其上,後者靠手及捶拓工具把柔軟的泥擠進預製料之間的空隙及覆蓋其上。絞胎中木理紋、 虎皮紋、幾字紋、摺疊帶紋等紋樣,在玻璃融合技術中找到類似的效果。

從兩河流域至大唐:鞏縣窯絞胎與鑲嵌工藝之源考

融合鑄造技術完成的有足玻璃器 亞歷山大時期

上圖為亞歷山大時期的玻璃容器,就是將帶有紋理的玻璃棒融合,通過中心金屬棒的操作形成統一整體,然後研磨拋光以展示其紋樣。具體方法如下圖演示 :

從兩河流域至大唐:鞏縣窯絞胎與鑲嵌工藝之源考

玻璃器製作過程

在一個兩瓣石制或陶製的模具中融合了三根有摺疊紋樣的玻璃棒部件(很有可能是拉伸的玻璃棒最末端斜切尺寸較大的截面),形成一個大致的形狀。在融合時,將金屬棒插入玻璃中,除去分瓣模具;再將玻璃進行旋轉擀製造型。退火後再進行研磨拋光處理使器表更光滑、紋理更清晰 。

由此看來,西方玻璃融合技術中都是把兩種或兩種以上顏色料(玻璃料、泥料)融合, 同時保持兩色(或多色)相間,並通過各種模具(模型)及各種方法制成一定形狀的器物。器表紋理的形成取決於預製料與採用的製作方法。

下圖是一塊公元前1世紀玻璃飾板,板上有較規範的圖案形:

從兩河流域至大唐:鞏縣窯絞胎與鑲嵌工藝之源考

公元 1 世紀亞歷山大時期玻璃板飾

從兩河流域至大唐:鞏縣窯絞胎與鑲嵌工藝之源考

玻璃裝飾板製作過程

是由不同的預製玻璃棒切割成各種形狀的截面,按設計排列出一個幾何圖案,再與玻璃溶液融合。

從兩河流域至大唐:鞏縣窯絞胎與鑲嵌工藝之源考

公元前1世紀的長細頸瓶

從兩河流域至大唐:鞏縣窯絞胎與鑲嵌工藝之源考

玻璃長細頸瓶製作過程

主體玻璃先由一金屬固體棒支撐的內核成型,將排列好的片狀對比色玻璃(有些包裹金箔)粘貼在熱熔玻璃液體表面;然後在一個石頭模型上,按不同的方向滾動扭曲;最後除去金屬棒,將完成的玻璃器研磨拋光得到細膩扭曲的紋樣。

從兩河流域至大唐:鞏縣窯絞胎與鑲嵌工藝之源考

玻璃棒融合碗的製作過程

從兩河流域至大唐:鞏縣窯絞胎與鑲嵌工藝之源考

玻璃棒融合碗的製作過程

從兩河流域至大唐:鞏縣窯絞胎與鑲嵌工藝之源考

玻璃棒融合碗的製作過程

碗上圖形變化取決於模具、模型的形狀、大小以及裡模、外模上的操作過程。如把融合好的玻璃片放置在碗形模具中軟化而成的圖案會被壓縮,特別是中心部位的圖案 ;如採用倒置的碗形模具上軟化的圖案會被拉伸,特別是外沿部位的圖案 ;如圖案比較抽象隨意,像木理紋、虎皮紋、摺疊帶紋等, 在成型中圖形的變化變形不太明顯:

從兩河流域至大唐:鞏縣窯絞胎與鑲嵌工藝之源考

公元前1世紀的軟化玻璃碗 通過融合不同顏色自由摺疊的部件完成

另外, 如造型比較平坦(如盤子)不管什麼圖形、紋理的變化變形也不明顯:

從兩河流域至大唐:鞏縣窯絞胎與鑲嵌工藝之源考

埃及嵌金銀千花盤公元前 3 世紀,意大利出土

03 結語

或許有人仍會提出,玻璃與陶瓷畢竟是兩種材料、 兩種工藝,僅分析它們在工藝技術上的相同點、類似性, 並不能證明是玻璃工藝影響到陶瓷工藝。換句話說,就是不能證明絞胎工藝來源於西方的玻璃融合技術。屈志仁先生在《絞胎、“絞釉”與流沙箋》一文中例舉了在西亞努茲古城(今伊拉克境內)遺址出土的兩片“絞胎” 陶殘片,時代約公元前15~14世紀:

從兩河流域至大唐:鞏縣窯絞胎與鑲嵌工藝之源考

公元前15-14世紀 絞胎陶器殘片 努茲古城遺址(今伊拉克境內)出土

從兩河流域至大唐:鞏縣窯絞胎與鑲嵌工藝之源考

公元前15-14世紀 絞胎陶器殘片 努茲古城遺址(今伊拉克境內)出土

屈志仁先生說:“這兩件絞胎器,無論從花紋、質料和形制看來都與其他在努茲遺址出土的器物迥然不同。發掘者認為是從外地輸入的器物。值得注意的是這兩件絞胎器和我國唐代絞胎陶的花紋頗為類似。究竟遠古時代西亞的絞胎器和唐代絞胎陶有無淵源關係,目前未能解答”。

我國陶瓷絞胎工藝出現於唐代,即公元7~9世紀;西亞絞胎器出現於公元前15~14世紀。而此時的西亞、 北非埃及玻璃中已經採用融合技術製作玻璃料仿製寶石, 或採用融合技術製作玻璃器。公元前後3個世紀即羅馬帝國時期,這種融合技術(鑲嵌)最為流行:

從兩河流域至大唐:鞏縣窯絞胎與鑲嵌工藝之源考

公元前1世紀-1世紀千花盤

從兩河流域至大唐:鞏縣窯絞胎與鑲嵌工藝之源考

公元前2世紀-1世紀千花碗

從兩河流域至大唐:鞏縣窯絞胎與鑲嵌工藝之源考

公元前3-2世紀千花長頸瓶

吹制玻璃工藝發明之後,這種融合技術(鑲嵌) 一度受到些影響但並沒有消失。玻璃工匠們又把這種融合技術融入到吹制工藝中了,既有采用熔融滾粘預製料的鑲嵌方法,也有直接採用多色熔融相混合在吹制工藝的製作工序中,用絞、擰、擀、拉、吹等製造紋理的方法:

從兩河流域至大唐:鞏縣窯絞胎與鑲嵌工藝之源考

大理石紋瓶,1862年,威尼斯

“在玻璃吹制技術發展之前,玻璃是一種用在專門製造宗教物品、具有象徵和裝飾功能的珍貴材料,它使人聯想到奢侈和昂貴的物品......”。西亞絞胎器工藝模仿了玻璃融合技術不應懷疑,因為用相對低檔的材料(陶土) 來模仿高檔材料的做法歷來如此,況且在同一區域內發生。至於我國唐代絞胎器,從工藝上看也應該源於西方玻璃融合技術。西亞絞胎器的發現,至少說明玻璃工藝完全能影響到陶瓷工藝。

唐帝國是一個經濟文化以及政治軍事都非常強大國家,也是中國歷史上版圖最大的時期之一。通過絲綢之路, 唐曾與三百多個國家建立了聯繫和有著經濟貿易以及文化、宗教、藝術等方面的交流。西方玻璃熱熔技術對中國絞胎工藝是如何影響的,應在這條貫穿歐亞大陸東西軸線上的絲綢之路中找答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