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皞伏羲氏、炎帝神農氏都是假的?看歷史上宏大的“造聖”運動

太皞伏羲氏、炎帝神農氏……相信我們對這些名字都不陌生。然而,如果我告訴你這些名字是假的呢?實際上,這些名字是在王莽篡漢之際,通過“造聖”運動造出來的。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下面我們就回到西漢末年,來一起體驗一下這場盛大的“造聖”運動。

劉家人必須是堯的後代

王莽在篡漢之前,已經當了攝皇帝。他想要篡漢,但不願當反賊。那他就必須自己拿出證據來,證明自己不是篡漢,而是理所應當的順應天命。他曾自稱是皇帝的後代,還列了一個家譜:黃帝à舜à田敬仲à田安à王莽。其中,舜是受堯的禪讓而王天下。那麼只要劉家人是堯的後代,那麼劉家人把天下讓給自己,就像是堯禪讓舜一樣那麼理所當然了。但問題是,劉家人是堯的後代嗎?

這個問題就不是王莽能解答的了。不過好在他當時有一個親信,這位親信是當時知識界的代表,很有學問。誰克誰這種事本來就是文化人的事,把這個事交給這位學術大拿肯定馬到成功。於是,著名古文經學派開創者,一代大儒劉歆攬下了這個燙手山芋,開始了“造聖”的宏大工程。

首先要解決劉家人是不是堯的後代的問題。劉歆作為大儒,這點事自然難不倒他。他回去翻遍古籍,終於在《左傳》中找到一句話“劉氏出於堯後”。於是如獲至寶,經過一番推演,他認為劉氏在夏代的時候就是給夏王孔甲豢龍的劉累,到了戰國時候劉姓一直在秦國。漢高祖就是秦國劉姓的後裔。所以劉家人當然就是堯的後代。

漢必須是火德

這個問題圓滿解決。但是還有一個在今天看來很迷信的問題要解決。但是有一個問題:這跟當時的五德說不符。五德說的意思,就是朝代的更替是按照金木水火土的排列來的。那個時候流行的是金克木、火克金、水克火、土克水,對應的朝代就是商克夏、周克商、秦克周、漢克秦。所以說漢是土德

太皞伏羲氏、炎帝神農氏都是假的?看歷史上宏大的“造聖”運動

這樣問題就來了。王莽一直說自己是黃帝的後人。當時的人一直認為黃帝是土德(《史記封禪書》就是這麼寫的),王莽作為黃帝的後代繼承的當然也是土德。這就和漢朝是土德矛盾了。王莽不能改口,否則人設就崩塌了。所以漢就必須改,不能再是土德。漢要不是土德,那是什麼德?按照上面的系統,土克水,王莽的土德要是取代了漢朝,那麼漢朝就應該是水德。這又有一個問題。王莽要的不是自己把漢給“克”了,他要的是像堯禪讓給舜那樣“理所當然”的局面,要看起來是服從天意。這怎麼辦?

在大儒劉歆看來,用當時流行的五德說是肯定解決不了這個問題的,要解決這個問題只能從源頭上來。源頭是哪?是提出五德說的《春秋繁露》。全面說的金克木、火克金那一串話出自《春秋繁露》第58章“五行相勝”。正好,這本書的第59章叫“五行相生”,提出了跟前面“五行相勝”不一樣的體系。簡單來說,五行的關係還能這麼排列: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太皞伏羲氏、炎帝神農氏都是假的?看歷史上宏大的“造聖”運動

這個體系跟前面的“五行相勝”體系完全不同。就算你把“五行相勝”體系倒過來跟現在的體系也完全不一樣。按理來說這是個理論漏洞,但是劉歆從“五行相生”裡看到了解決問題的辦法。如果用五行相生的體系,那麼王莽的新(他的朝代名字就叫“新”)代漢就不是篡漢了,而是自然而然“生”出來的,是自然規律,是上天註定的。所以,按照這個體系來看,火生土,既然新朝是土,那麼漢朝就必然是火。漢朝是火德,就這麼定了。

“造聖”運動開始

然而一切並沒有結束。不僅沒有結束,它只是“造聖”這個龐大工程的開始。按照現在的理解:黃帝是土德;舜是黃帝的子孫,也是土德;到了王莽這裡,自然也是土德。既然如此,前已經論證了漢是火德,那麼堯一定也是火德,再往前推,肯定還有一個有火德的統治者在黃帝前面,是這位統治者把君主的位子讓給了黃帝。這樣整個系統就通順了。

太皞伏羲氏、炎帝神農氏都是假的?看歷史上宏大的“造聖”運動

選誰呢?這個候選人必須滿足兩個條件。一個條件是他必須出現在黃帝之前。因為只有這樣黃帝才能接替他統治天下,正好跟舜代堯、王莽取代漢對應起來。於是劉歆廣覽群書,發現當時有名的書(《史記》《呂氏春秋》《淮南子》等)都在黃帝之前記錄了一個重要人物——神農氏。《春秋繁露》裡面還記載著商湯在受王命的時候被推為赤帝。但是除了這位神農氏之外,還記載了一大堆有名的帝王。《莊子》一口氣列了20多個,要選哪個?這就需要滿足第二個條件了。第二個條件就是這個候選人必須跟黃帝同一個時代(堯舜是一個時代,劉家人和王莽也是一個時代)。符合這個規定的,想來想去也就只有炎帝了(名字上都帶著“火”了)。但是根據第一個條件,跟黃帝同一個時代的只有赤帝神農氏。這可怎麼辦?

劉歆不愧為大儒,一看炎帝的“炎”和赤帝的“赤”意思相近,看著都熱,於是大手一揮,炎帝神農氏由此誕生。這位炎帝神農氏是一個整合的帝王,他的事蹟也就是炎帝和赤帝神農氏事蹟的組合。這事就這麼成了。

太皞伏羲氏、炎帝神農氏都是假的?看歷史上宏大的“造聖”運動

但這樣又有一個問題:按照譜系,堯是黃帝的四世孫,舜是黃帝的八世孫,同一個祖先,為什麼舜繼承了黃帝的土德,而堯卻繼承了炎帝的火德呢?對於這個問題,劉歆只能含糊一點處理,用了類比法。他說,黃帝和炎帝都是少典氏的孩子,他倆還不是一個土德一個火德。所以堯和舜同祖而不同德很正常。這事誰也別再提了就這樣了。

但是事情還沒完。因為我們看到,五德的系統,是金木水火土相生交替出來的。我們剛剛解決的只是三代火生土的問題。那麼其他的呢?舉個例子。我們說炎帝把位置讓給黃帝,代表的是火生土。那麼根據“五行相生”的學說,火是由木生成的。這也就意味著在炎帝神農氏之前還有一個帝王,他的王朝行的是火德。那麼這個帝王是誰?同理,黃帝的繼任者,擁有金德的帝王又是誰?依次類推。結果推著推著,劉歆發現自己給自己挖了一個天坑!看下圖:

太皞伏羲氏、炎帝神農氏都是假的?看歷史上宏大的“造聖”運動

在這個系統裡,必須往裡面填9個君主才行。這9個君主必須有名、有記載,不能瞎編,否則無法服眾。但大牛就是大牛,劉歆還是艱難的完成了這個任務。下面我們來看看他是怎麼做的。

首先,我們按時間順序重新排列一下,得出世系圖:

太皞伏羲氏、炎帝神農氏都是假的?看歷史上宏大的“造聖”運動

新莽後面的6和9就不用管了,愛誰誰。

重點在於其他7個君主該怎麼填

要解決這個問題,可以把它分解成三個小問題來解決。

第一個小問題:(先看世系最前面)這位在炎帝之前,擁有木德的君主是誰?

太皞伏羲氏、炎帝神農氏都是假的?看歷史上宏大的“造聖”運動

這個就很好辦了。查一查典籍,讓人信得過的那就是伏羲氏了(女媧什麼的太神話),那就選

伏羲氏了。於是第一個小問題解決了。

太皞伏羲氏、炎帝神農氏都是假的?看歷史上宏大的“造聖”運動

第二個小問題:(再看世系最後面)從舜到漢之間空著三個位置,給誰?

太皞伏羲氏、炎帝神農氏都是假的?看歷史上宏大的“造聖”運動

我們知道,從舜到漢,有四個很明群的朝代:夏商周秦。現在只有三個位置,怎麼辦?把秦踢出去。為什麼要把秦踢出去?因為秦的統治時間太短了,才15年,而且秦是“認知刑以強”,其實頂多算個霸主,不算王。於是中間的三個位置分配給夏商周三代就行了。第二個小問題解決了。

太皞伏羲氏、炎帝神農氏都是假的?看歷史上宏大的“造聖”運動

第三個小問題:(看世系中間)從黃帝到堯之間有三個位置,給誰?

太皞伏羲氏、炎帝神農氏都是假的?看歷史上宏大的“造聖”運動

首先看看典籍裡面是怎麼寫的。綜合考察各種著作,所有的文獻都說在黃帝和堯之間,只有兩位君王:顓頊和帝嚳。這就很難辦了。第二個小問題是三個位置分給四個君王,還好說。現在兩個君王要填三個位置,這樣就還差一個,得補上。這可從哪開始找起啊……

這個問題對所有人都是個大問題,但對劉歆來說這依然是個小問題。他整理了一下黃帝的譜系,發現了這樣一件事:黃帝的孫子是顓頊,他的重孫子是帝嚳,他的玄孫是堯。那麼按照這個規律,

從黃帝到顓頊,肯定有一個兒子是統治天下的。現在的問題就是找黃帝的兒子填補進去,和顓頊、帝嚳一起算到這個大系統裡就行了。線索找到了!

太皞伏羲氏、炎帝神農氏都是假的?看歷史上宏大的“造聖”運動

那就開始選兒子吧。黃帝的兒子有25個,而且這幫兒子的資料都特別少(有名有姓的就很少),沒有任何資料證明過這些兒子曾經接替黃帝而有天下。從這些兒子裡面選出來的兒子能說服別人嗎?劉歆整理了一下思路,覺得還是一步一步來,先選兒子吧。

劉歆又開始翻遍各種書,終於從《逸周書》和《國語》裡面找到了一個叫少皞的,就選他補缺。但是關於這位少皞的資料太少了,怎麼辦?劉歆作為古文學派的創始人,大筆一揮——!於是,他編了一段關於少皞的資料直接加到了《國語》裡面,在《左傳》裡面加進一段郯子說祖德的內容(其中提到少皞),這就等於少皞的事蹟得到了“官方”學術的認可,有了作為君主的資本了。

到此為止,五德系統完備了。

太皞伏羲氏、炎帝神農氏都是假的?看歷史上宏大的“造聖”運動

上古君王要有組合名

然而,劉歆的工作還沒完。他是個追求完美的人,當他在看這個系統的時候,突然看出了一點毛病:這些君主,除了炎帝神農氏是個組合名字(炎帝+神農氏)以外,別的名字都不是組合的。這樣的話看起來不工整。天道應該是很工整的,於是在解決了那麼多問題以後,劉歆又要解決一個小問題:給君主統一名字,都改成霸氣的組合名字

當然有幾個名字是不用改了,查一查史書就可以拿來用:黃帝軒轅氏、顓頊高陽氏、帝嚳高辛氏、帝堯陶唐氏、帝舜有虞氏、伯禹夏后氏。至於商周漢三朝,離現在太近,就不用組合名字了。現在有問題的就是兩個,一個是伏羲氏,他缺前半塊;另一個是少皞,他缺後半塊。劉歆繼續查典籍,發現在少皞之前,還有個人叫太皞。正好,把太皞移給伏羲氏,叫“太皞伏羲氏”就好了。至於少皞,實在是找不到能跟他搭伴的。劉大儒幹到現在已經精疲力竭了,再說這也不是什麼大事。於是,對著五德系統看了看,發現少皞有金德,那乾脆編個“金天氏”的名號安在他身上,就叫“

金天氏少皞”就行了。可問題是歷史上沒有出現過“金天氏”的名字啊。劉歆又大筆一揮——接著編,編了一段金天氏的記載放到《左傳》裡面,就算大功告成了。

終於,整個五德系統建立完成了!

太皞伏羲氏、炎帝神農氏都是假的?看歷史上宏大的“造聖”運動

劉歆把這些“研究”整理了一下,出了一本書,叫《世經》。可惜這本書並沒有流傳下來,只在《漢書律曆志》中收錄。

有意思的結局

劉歆的“研究”影響了上千年。少皞伏羲氏、炎帝神農氏等名字和事蹟一直流傳到現在。很多人誤以為他們本身就叫這個名字,對許多歷史和神話的理解越來越亂。被編進五德系統的少皞,上千年來就這麼被接受了,一直到康有為《新學偽經考》才重新提出來。然而,劉歆的“研究”影響或許不止於此。顧頡剛先生認為,漢從武帝以後一直認為自己是土德,但是在《史記》《漢書》的記載中,為什麼漢高祖劉邦是“赤帝子”?這麼明顯的火德都看不到嗎?因此他懷疑後世的《史記》《漢書》肯定被篡改過。是不是我們不清楚,但是也確實值得懷疑。

王莽的結局也很有意思。王莽當上皇帝后,他不幹別的一心要復古,到了走火入魔的地步,搞的民不聊生。老百姓不願意,就揭竿起義。起義的人裡面,就有東漢開國皇帝光武帝劉秀。當年王莽說漢朝是火德,純粹是為了迎合自己的土德篡位而改的。結果劉秀乾脆就承認了漢室王朝就是火德,並且告訴王莽:我以火德的德行把國家要回來名正言順,你(王莽)要是不給那你就是個篡位。如果你是篡位,那就說明天命不在你,你還得把天下還給我。反正劉秀也學會了劉歆的歪理,怎麼也講不過他。最後王莽的新政權也只存在了15年就結束了。

15年這個時長很有意思,竟然和秦朝存在時長一樣。當年劉歆在編《世經》的時候,覺得秦只統治了15年太短,不算水德;而在他支持下崛起的新朝也只存在了15年,按照他的算法,新朝也不算土德了。這樣看,王朝本來就應該還是老劉家的。真是天道好輪迴,蒼天饒過誰啊!

PS:除了劉歆的影響外,王莽的這種用文化耍流氓的篡位方法也迅速走紅,從魏文帝一直到宋太祖,基本上玩的都是禪讓這個套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