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土資源經濟:新時代全國地質調查需求研究

導 讀

目前我國地質調查工作面臨難以適應經濟社會發展對資源能源需求結構的變化、區域地質工作發展不平衡等問題,在中國區域經濟發展呈加速分化趨勢下,區域地質調查工作亟待轉型發展。文章深入分析了2013—2017年全國和31個省(區、市)社會經濟的發展變化趨勢與格局,在對2025年社會經濟發展水平預測的基礎上,分析經濟社會發展對地質調查工作需求的變化趨勢。結合各省(區、市)在全國的戰略定位,以及新常態下全國地質調查工作的要求,文章提出了各省(區、市)地質調查工作的重點領域和轉型方向,為“十四五”時期全國地質調查部署提供依據。

本文引用信息

黨麗娟,宋建軍.新時代全國地質調查需求研究[J].中國國土資源經濟,2020,33(1):43-49.

0 引言

改革開放40多年來,我國經濟高速發展、工業化和城鎮化進程加快,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對能源、礦產資源的需求也日益旺盛。地質調查作為國家經濟發展、民生改善以及國防建設等提供支撐保障的基礎性工作,基本滿足了經濟社會的需要。隨著經濟結構調整、發展動能轉換,為適應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區域協調發展戰略、新型城鎮化、生態文明建設等新要求,地質調查工作也進入結構調整和提質增效階段。新常態下,中央對地質工作的要求、地質工作的外部環境以及地質調查事業的發展條件都發生了重大變化。黨的十九大提出,要牢固樹立“山水林田湖草”是一個生命共同體的理念,地質工作應堅持“全力支撐能源、礦產、水和其他戰略資源安全保障,精心服務生態文明建設和自然資源管理中心工作”的定位,全力推進服務方向、指導理論和發展動力三大轉變。從地質工作對象來看,應由礦產地質調查為主向“山水林田湖草礦生命共同體”等自然資源和生態環境的綜合調查與評價轉變;從工作領域來看,應由以服務地質找礦為主向服務國家能源資源安全、城市建設及重大工程建設、生態文明建設、防災減災、國土資源綜合管理等領域拓展;從各省(區、市)地質工作的重心來看,應基於各自在全國的戰略定位與發展目標,因地制宜地選擇轉型方向,強化並提升地調工作對各地發展的支撐能力。

1 各省(區、市)經濟社會發展評價

1.1 經濟總量及增速變化

2013—2017年,各省(區、市)經濟總量基本保持穩定增長態勢。從GDP佔全國比重的變化情況看,廣東、江蘇、山東、浙江等9省份的GDP佔全國的比重位居前列。2013—2017年,上述9省份GDP佔比的平均值均在4%以上,9省份GDP之和佔全國的比重達57.2%;福建、上海、北京、安徽、遼寧、陝西、江西、廣西、重慶、天津等10省(區、市)的經濟總量在全國處於中等水平,GDP佔比的平均值在2%~4%之間;雲南、黑龍江、內蒙古、吉林、山西、貴州、新疆、甘肅、海南、寧夏、青海、西藏等12個省(區)的經濟總量佔全國比重的平均值均不足2%,經濟總量之和佔全國的比重不足15%。從各省(區、市)GDP佔全國比重的變化趨勢看,東北三省以及山西、河北、內蒙古等資源型省(區)GDP佔比下降幅度最大,而中西部地區的少數省份佔比上升幅度較大。東部、中部、西部地區GDP總量比例為2.5∶1∶1。西部12省(區、市)經濟總量與中部六省大致相當,中西部之和約為東部地區的4/5。全國基本上形成了以珠三角、長三角和京津冀地區為龍頭,沿海沿江地區為基本支撐的區域發展格局。

2012年以來,我國經濟由高速增長轉變為中高速增長,31個省(區、市)經濟增速呈現分化態勢,東部沿海外向型經濟增長放緩,東北三省和山西、河北、內蒙古等資源型省份經濟下行明顯。從增長速度看,西南地區近5年來經濟增速加快,後發優勢逐步顯現。從增速的變化趨勢來看,全國經濟下行壓力增大,各地增速放緩。2017年有22個省(區、市)增速超過了全國6.9%的平均水平;低於全國平均水平的省(區、市)有8個,包括河北、北京、遼寧、內蒙古等,全部為北方省(區、市),中國經濟“南高北低”的格局進一步穩固。東部地區的經濟增速雖有所回落,但其在由大到強、由速度向質量轉型升級方面發揮了重要的引領示範作用。西部地區經濟增長對全國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不斷增強,西南地區經濟增速穩中有升。東北地區經濟增速仍明顯低於全國平均水平,但與其他地區差距縮小。

人均GDP方面,東部沿海地區人均GDP明顯高於其他地區,東北地區的人均GDP整體水平高於中部和西部地區。從變化趨勢上看,2013—2017年,除東北地區人均GDP下降了8.35%外,其餘地區人均GDP均有所增加,東部、中部和西部地區人均GDP增長率分別為19.45%、17.19%、12.65%。根據固體礦產資源消費與經濟發展的關係之間存在S型的曲線關係,即“S”形理論,2013年我國人均能源需求處於增加階段的省(區)有4個,分別是貴州、甘肅、雲南和西藏,均位於西部地區,其餘大部分省(區、市)處於人均能源需求的轉折點,即需求的增幅由升轉降;到2017年,僅甘肅省仍處於人均能源需求增加的階段,對能源需求增幅減少的省(區、市)不斷增加,這與我國能源消費現狀基本一致。從中長期來看,在環保力度不斷加大、經濟轉型升級的背景下,儘管能源消費總量仍有增長,但傳統的化石能源比例逐漸下降,清潔能源消費的比例逐步提升的趨勢將進一步凸顯,對於清潔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勘查需求將進一步提升。

1.2 人口總量變化

從人口規模和增長率的變化情況看,東部地區集聚了較多人口,常住人口數量佔全國比重由2013年的38.24%增至2017年的38.44%。東部地區作為中國經濟最發達的區域,基礎設施和資源環境條件較好,對於外來人口的吸引力持續增強,長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等區域人口呈淨流入態勢。中西部地區人口占比均在26%~27%之間,近年來呈現出小幅增長的趨勢。東北地區常住人口2017年比重降低至7.83%。從常住人口的增長率來看,東部地區和西部地區的常住人口數量增長率較高,分別為2.89%和2.98%,均高於全國常住人口增長率水平;中部地區常住人口增長率低於全國水平0.2個百分點;東北三省的人口持續性流出依舊明顯,人口增長率為-0.92%。從人口流動的角度分析,《中國流動人口發展報告2018》指出,我國勞動力,尤其是農民工有從東部沿海地區向中西部地區迴流的現象,與勞動密集型產業和資源密集型產業向中西部地區轉移有關。人口流動有利於縮小區域發展差距,勞動力伴隨產業流動的過程也將會再次優化資源在區域間的配置,也會帶動落後地區經濟社會發展,對城市地質調查工作的需求也有所增加。

1.3 城鎮化水平變化

我國的城鎮化率從2013年的53.7%增至2017年的58.52%,城鎮人口數量不斷增加和鄉村人口數量的逐漸減少,成為人口結構變動總體趨勢。分四大板塊來看,東部地區城鎮化率整體較高,中西部地區城鎮化發展速度快於東部地區,東北地區城鎮化率水平較高,但增幅較小。總體上看,東部地區和東北地區城鎮化發展向成熟階段邁進,中西部地區城鎮化還處於快速發展階段。在全國城鎮化率接近60%,城鎮化速度逐步放緩、更加註重提升城鎮化發展質量的形勢下,中部地區的城鎮化呈現出速度和質量並重、就地就近城鎮化為主的特徵,中部地區將成為城鎮化未來發展的主要空間,意味著中部地區的武漢城市圈、中原城市群、長株潭城市群等六大城市群對城市地質調查工作的需求增長將加快。

2 全國及省(區、市)經濟社會發展趨勢預測

2.1 經濟總量與增速預測

本研究採用中國社會科學院數量經濟與技術經濟研究所提出的中國經濟—能源—環境—稅收動態可計算一般均衡模型,以2000—2017年數據為基準,對2018—2025年全國經濟總量與增速進行預測。結果顯示,儘管我國經濟增長呈現小幅下滑的趨勢,但整體上仍然能夠保持平穩、較快發展的態勢。2018—2020、2021—2025年GDP年均增長率分別為6.2%、5.6%。經濟增長不僅表現在總量上的擴大,更重要的是經濟結構發生顯著變化。從產業結構看,2018—2025年,三次產業比重變幅分別為-0.6%、-5.0%和5.6%;預測到2025年,三次產業增加值在國民經濟中的比重分別為8.3%、33.8%和57.9%。

2.2 人口總量及增速預測

本研究採用人口自然增長預測法進行人口總量預測。結合聯合國人口司的預測成果①以及《國家人口發展規劃(2016—2030年)》目標,考慮到“十四五”以後受育齡婦女數量減少及人口老齡化帶來的死亡率上升影響,人口增長勢能減弱,預計到2020年全國總人口達到14.2億人左右,全國人口總量將在2030年前後達到峰值,此後持續下降。人口結構方面,預計2016—2030年,農村向城鎮累計轉移人口約2億人,轉移勢頭有所減弱,城鎮化水平持續提高。全國人口分佈基本格局保持不變,但人口將持續向沿江、沿海、鐵路沿線地區聚集,城市群人口集聚度加大。從人口流動角度來看,北京、天津、江蘇、上海、浙江、廣東等地將成為持續吸納新增流動人口的主要地區,河南、安徽、重慶、湖北等地將成為人口流出的主要區域;西北和西南省份多屬於人口數量平穩發展地區,人口密度將呈現有穩中有減的態勢。

2.3 城鎮化水平預測

本研究採用Logistic模型預測中國未來的城鎮化發展趨勢,基於我國1980—2017年的城鎮化率歷史數據進行擬合。預測結果顯示,全國城鎮化率總體上不斷提升,預計在2019年突破60%,2020年城鎮化率為61.68%,到2025年達到65.77%,平均每年提高0.87個百分點。各省(區、市)增長幅度雖有所不同,但城鎮化的空間格局仍將繼續維持。從中長期看,我國城市發展仍有較大潛力空間。無論是城市功能向周邊地區進行疏解,或是城市地下空間開發利用,地質調查工作均將為城市建設和運營安全提供支撐和保障。從城鎮化的形態來看,未來我國主要以城市群為發展載體。城市群發展的重點是加強城市群內部各城市間的基礎設施聯繫。因此,圍繞城市群等重點地區有針對性地開展地質調查工作,如環境地質、工程地質、水文地質、城市地質,以及災害地質等,將是未來地質工作轉型的主要方向。

2.4 經濟增長新空間預測

從我國區域發展總體戰略看,要加快推進“一帶一路”建設、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建設和粵港澳大灣區發展,逐步鞏固沿海沿江沿線經濟帶為主的經濟軸帶。從支撐未來經濟增長的戰略性區域來看,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三大城市群,以及東北地區、中原地區、長江中游、成渝、關中平原等城市群將成為區域發展新空間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中西部地區的省會城市和地級城市具有較大的發展空間,是未來支撐中國經濟發展的重要潛力區域。

3 經濟社會發展對地質工作需求分析

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快速發展迫使地質勘查重心轉移。我國已進入工業化中後期階段,新興產業正在快速成長,隨著以智能製造為主導的第四次工業革命的到來,以及“中國製造2025”戰略規劃的實施,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所需的礦產資源將逐漸成為需求重點。清潔能源和戰略性新興礦產集中區的資源調查、潛力評價、技術經濟評價、環境影響評價將是未來地質勘查行業的發展重點。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動地質調查工作領域延伸。在新舊動能加快轉換的時代背景下,我國地質調查工作應從傳統的地質找礦向環境地質、農業地質、旅遊地質、城市地質、災害地質等“大地質”方向發展。從需求側看,以技術創新為引領,以新技術、新產業為核心,以知識、技術、信息、數據等新生產要素為支撐的經濟發展新動能正在形成,為地質找礦開闢了新空間,為地質工作拓展了新領域。

區域協調發展戰略為地質調查工作提供新契機。“一帶一路”倡議和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綠色發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長三角一體化、雄安新區等戰略的實施,將推動地質工作與統籌城鄉發展、信息網絡建設、民生改善、生態文明建設等深度融合,為創新地質調查和礦產勘查合作模式、打造全球和區域地礦產業鏈提供了契機。

推進新型城鎮化促進地質工作與城市融合發展。根據前文預測結果,未來城鎮化潛力巨大。城鎮化的持續發展將對城市基礎地質工作、城市地下資源高效開發利用、城市地質安全預測預警體系建設等提出新要求,包括城市規劃建設中的空間開發、地下綜合管廊建設、飲水安全、城市智慧管理等方面,都需要地質工作的支撐。構建地質工作與新型城鎮化發展深度融合的體制機制,形成與新型城鎮化發展相適應的現代地質工作體系勢在必行。

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為地質工作提供了發展新空間。《關於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意見》明確提出,嚴守資源環境生態紅線,嚴守環境質量底線。黨的十九大報告也指出,必須堅持節約優先、保護優先、自然恢復為主的方針,形成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空間格局、產業結構、生產方式、生活方式。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為地質工作在優化國土空間開發格局、全面促進資源節約、加大自然生態系統和環境保護力度等領域提供了發展新空間。

4 各省(區、市)地質工作發展的重點方向

為適應新時代經濟社會發展和生態文明建設的需要,全國地質工作應緊跟國家發展戰略,著眼長遠謀劃,改變以往以服務地質找礦為主要任務的工作重心,從服務對象、調查內容與形式、成果應用等各個環節進行結構性調整,向全方位服務國家能源資源安全、城市及重大工程建設、生態文明建設、防災減災、國土資源綜合管理等領域拓展,逐步形成“大地質”工作體系。具體而言,各省(區、市)地質工作轉型發展受經濟社會發展水平、在國家戰略中的定位以及地質調查工作程度等因素的影響。隨著經濟社會發展階段的演變,地質調查工作也應逐漸從資源型向資源環境型、社會服務型轉變。

從各地區所處的工業發展階段來看,對於目前處於工業化中期階段的河北、安徽、青海、江西、山西、西藏、黑龍江、廣西、貴州、雲南、甘肅等11省(區),未來重工業仍處於主導地位,資源能源需求量大。在傳統制造業產能過剩的背景下,迫切需要提升礦產資源開發利用技術,大力發展新能源和清潔能源勘查,並進一步提升基礎地質、環境地質、海洋地質等工作。針對目前已進入工業化高級階段的省(區、市),如山東、內蒙古、湖北、重慶、陝西、遼寧、吉林、寧夏、湖南、海南、河南、新疆、四川等13省份,資源對經濟發展約束壓力仍很大,地質工作開始面向大資源、大環境、大市場轉變,為區域的可持續發展提供支撐。而北京、上海、天津、江蘇、浙江、福建、廣東等7省(市)已步入發達經濟初級階段,工業化發展趨於穩定增長階段,地質信息社會化服務需求將提升。同時,這些地區也是我國經濟轉型發展的引領區、城市化戰略格局的重要支撐區,未來地質調查工作應加強城市地質、環境地質、農業地質、地質災害防治、海洋地質調查與評價等領域,為經濟社會發展和生態文明建設提供基礎性、公益性地質工作服務。

從重大國家戰略的角度來看,一是服務以城市群為主體的新型城鎮化建設戰略,如京津冀協同發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等,在這些區域應儘快加強城市地質、工程地質、環境地質、地熱地質、災害地質等工作,尤其是重大民生工程地質選址、區域地質調查評價等工作,加快建立地質環境監測預警網絡和地質信息服務平臺等信息化建設。二是服務以智能製造為核心的產業轉型發展戰略,如東部沿海大部分省份,以及中部地區湖南、湖北等省份,亟需開展新能源勘查、地熱地質、環境地質等領域工作。三是服務國土空間規劃與生態保護修復戰略,亟待展開自然資源綜合調查和評價、礦山地質、水文地質、災害地質、工程地質等領域工作。四是服務民生與鄉村振興的美麗中國建設戰略,需要提升民生地質、農業地質、地質遺蹟等工作。五是服務海洋強國建設與“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需要提升基礎地質、海洋地質、資源能源地質、環境地質等工作。

從各省(區、市)在全國的戰略定位及發展規劃的角度來看,隨著重大國家戰略的不斷實施與深入發展,區域經濟發展格局不斷重塑。各地區應對標其在全國與區域發展戰略定位(表1),以自身經濟社會發展的需求為導向,通過轉方向、調結構,建立服務能力與市場需求相適應的地質工作體系。如農業大省山東、河南、四川、黑龍江等,提升農業地質、環境地質等工作將成為重中之重;資源型省(區)如山西、內蒙古、陝西、甘肅、貴州、東北三省等,作為全國重要(新)能源基地,新能源資源勘查需求進一步提升;具有重要生態功能的省(區),如青海、西藏、雲南、貴州、江西等,需加強生態地質、災害地質、旅遊地質、城市地質、工程地質等工作。

中國國土資源經濟:新時代全國地質調查需求研究

中國國土資源經濟:新時代全國地質調查需求研究

5結語

未來十年將是我國全面推進新型工業化、新型城鎮化、信息化和農業現代化同步發展的關鍵時期,建立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供給結構與需求結構相適應的地質工作格局勢在必行。各省(區、市)經濟社會發展現狀及預測結果顯示,未來我國仍將維持以珠三角、長三角和京津冀地區為龍頭,沿海沿江地區為基本支撐的區域經濟發展格局,中部地區將成為城鎮化未來增長的主要空間,將吸引勞動力、資金、土地等生產要素的集聚和優化配置,也意味著圍繞城市群等重點地區有針對性地開展綜合地質調查,如工程地質、水文地質、城市地質、農業地質、災害地質、環境地質等工作,將是未來地質工作轉型的主要方向。各地區應以其在全國和區域的發展戰略定位為引領,使地質調查工作與經濟高質量發展、城鄉融合發展、生態文明建設、海洋強國建設、民生改善等深度契合,實現從供給驅動型向需求驅動型轉變,從單純地質找礦向服務於資源環境等領域轉變,更好地發揮地質工作對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基礎性作用。

作者信息

黨麗娟(1988—),女,陝西省榆林市人,國家發改委國土開發與地區經濟研究所助理研究員,人文地理學博士,主要從事資源經濟與區域可持續發展研究。

本文由《中國國土資源經濟》編輯部授權發表,如需轉載,請聯繫編輯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