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將星璀璨,有什麼“功高蓋主,得以善終”的名將?

回望長安品春秋


“功高蓋主”出自《史記·淮陰侯列傳》,講的是韓信戰敗了項羽,為劉邦奪取天下立下了汗馬功勞,但韓信最後慘死,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功高蓋主”。

“功高蓋主”表面上是形容一個人的功勞巨大,多有誇讚的表意。但實際上暗含了身處危險之境。

山雨欲來風滿樓,功勞一旦比皇帝還高,皇帝就沒有安全感,怕被功高者替代,內心變得非常微妙;而人一旦建立了高功業,往往也是走下坡路的開始,欲加之罪何患無辭?歷史上很少功高者能做到全身而退,不得善終的居多。

著名的“杯酒釋兵權”的故事中,趙匡胤的做法是比較好的結局,大家都是聰明人,心照不宣,默默的把可能出現的紛爭,智慧的化解了,避免了兩敗俱傷。

既然歷來“功高蓋主”的人結局都不好,有沒有例外?也是有的。比如,幫秦始皇統一六國的王翦,成功告老還鄉,安享晚年;唐朝開國功臣李靖,還有被脫“託孤”的諸葛亮,唐朝名將郭子儀等,這些人都逃脫了悲慘的下場。

但我今天要講的一位奇人是,曾國藩,他從文臣到武臣,自建軍隊,親自帶兵平叛亂,為鞏固大清立下了汗馬功勞,被譽為大清“中興第一名臣”,最重要是是,他能在複雜的時代變局中超越眾人,最後全身而退。



曾國藩畫像

曾國藩為什麼能在“功高蓋主”後還能全身而退呢?下面我將從以下三點進行分析:

一、曾國藩懂保全自己,不通過“關係”走捷徑

曾國藩在官場上有一個重要的原則,不攀附權貴,與上級的交往保持距離。 比如,以下幾位:

1.敬重恩師穆彰阿,但不過分親密來往

穆彰阿是道光年間最得寵的大臣,任軍機大臣達二十年之久。論淵源,穆彰阿對他有知遇之恩。曾國藩考進士時,穆彰阿是主考。道光二十三年(1843)那次翰林大考,穆彰阿是總考官,他包容了曾國藩在文章中用典錯誤,也給了他意想不到的高分。

穆彰阿還藉機在皇上面前大力舉薦曾國藩,可以說,在曾國藩的升官道路上,穆彰阿起到了很大的助力作用。

雖然穆彰阿欣賞曾國藩,但是他從來不去抱穆彰阿的大腿。他和穆彰阿交往,完全保持在正常範圍內,走動並不是特別勤,所以後來穆彰阿倒臺,曾國藩也沒有受到牽連。

因為,曾國藩心裡很清楚,穆彰阿雖然對他的命運很關鍵,在道光皇帝面前適當推薦了他,但能決定自己命運的還是道光皇帝。

2.不接近向他拋出橄欖枝的權臣肅順

曾國藩在統率湘軍時,在朝中遇到過一個特別支持他的權臣肅順。正是在肅順的建議下,曾國藩才當上了兩江總督。

但是曾國藩跟他,也沒有建立私交,後來慈禧發動政變,肅順被殺,在他家裡查到很多私人書信,但是裡面沒有曾國藩寫的。慈禧因此十分信任曾國藩。因此在易主的情況下,曾國藩不僅沒有沒牽連,反而高升,被慈禧委以重任。

3.不攀附醇郡王奕,不結朋黨

曾國藩晚年時,醇郡王奕拉攏他,王奕是同治皇帝的親叔叔,是慈禧太后的親妹夫,長期以來,王奕一直想和哥哥恭親王奕訢一爭高下,所以,他主動接近曾國藩,以增強自己的政治實力。

王奕曾多次託人給曾國藩帶信,對曾國藩大加恭維。一般人對這樣的親貴,主動往上攀還來不及,曾國藩卻連他的信都沒回。醇郡王還不放棄,過了幾年又寫詩寄給曾國藩,讓曾國藩點評,還說希望曾國藩也寫首詩應和一下。曾國藩仍然沒有給他回信。



曾國藩畫像


曾國藩為什麼要這樣做呢?一個是因為歷朝歷代,都嚴禁朝中的親王與外面的臣子之間私下交往,因為這樣容易形成朋黨。曾國藩遵守朝廷的原則。另外一點,曾國藩從來不改他不攀附私人的原則。清朝官場講究“跟人”,跟人有跟人的好處,跟對了,升遷確實可能很快。但是官場風波重重,如果所跟著的人倒了,自己也會受牽連。事後證明他的做法是非常明智的。

二、曾國藩知進退,存避嫌之心

咸豐皇帝在承德以三十週歲的盛年突然去世,繼位的載淳年僅六歲。

咸豐死前安排了以肅順為核心的八位顧命大臣輔佐載淳,肅順是湘軍集團的堅定支持者。因此這一安排表面上非常有利於曾國藩。但實際上權利體系正搖搖欲墜。


咸豐皇帝畫像

咸豐去世後不過兩個多月,太后慈禧和恭親王奕訢就聯手發動了宮廷政變,肅順等三位贊襄大臣被誅。出乎意料的是,曾國藩的權位在政變後不但沒有受到任何影響,反而還進一步提升。

這樣逆轉的結局也正是與曾國藩“不結交京中權貴”這一一貫原則有關。讓他獲得了新領導班子的器重。

咸豐十一年(1861)十月十八日,政變後不到二十天,朝廷就發佈諭旨,任命曾國藩任兩江總督,統轄江蘇、安徽、江西三省,並浙江全省軍務,一總督而節制四省,以及駐防將軍為總督幫辦軍務,在清朝都是前所未見之事。

曾國藩接到諭旨後,回覆奏摺說,我怕我一個人手中權力太重,以後會導致地方尾大不掉,影響中央的權威。這又贏得了慈禧的歡心,認為他非常謙遜,而且想得很遠,有古大臣之風,且能公忠體國,對朝廷真摯誠懇,還是把大權交給了曾國藩。

三、曾國藩善於反思,推讓權位

曾國藩作為文官,後來創建湘軍,在兩湖接連取勝,打敗太平天國,看似功名達到了最高點。但實際上,他已經步入一個危險的轉折點。

曾國藩手握重兵,他直接指揮的部隊,包括曾國荃的五萬嫡系,一共達十二萬人。太平軍一滅,這支漢人隊伍就成了清王朝最大的威脅。所以慈禧對湘軍疑懼之心大增。

另外,曾國藩的弟弟曾國荃帶的部隊被人詬病,貪財能搶,殘酷好殺。在百姓中的口碑極差。曾國荃打下南京時,向京城邀功請賞,沒想到,朝廷連續兩道上諭,行文聲色俱厲斥責曾國荃。曾國藩心裡明白,這是慈禧在敲山震虎。

慈禧太后畫像

平定太平天國後,他沒有任何沾沾自喜,反而是一直在“反思”,可以說“反思”是曾國藩最大的性格優勢。他知道兄弟二人權勢已達峰巔,現在最需要做的是自剪羽毛。他一邊奏請曾國荃辭職返鄉,並主動裁撤湘軍。

曾國藩深知一個道理,就是

“自古握兵柄而兼竊利權者,無一不兇於國,而害於家。”

距離湘軍攻佔金陵還不到一個月,曾國藩就下令裁撤曾國荃直接指揮的湘軍兩萬五千人。一年多後,除湘軍水師改編為經制長之水師,其餘曾氏兄弟直轄湘軍均被裁撤。與此同時,左宗棠部湘軍也由六萬餘人裁去四萬多,其餘江西、湖南等地湘軍也大部遣散。

這兩個行動減輕了朝廷對曾國藩的疑慮,朱東安說:

“曾國藩主要依靠這條策略完成了政治上的退卻,緩和了同清政府的矛盾,鞏固了自己的地位,化險為夷,渡過難關。能夠做到這一點絕非易事,在中國封建社會中,像曾國藩這樣恰如其分地完成這種轉變的事例是不很多的,而身敗名裂、兔死狗烹者則史不絕書。此亦足見其歷史經驗之豐富、政治嗅覺之靈敏,審事詳明,處事果斷。”

朝廷因此對曾國藩態度大為改變,一是不再追究曾國荃的問題,放手讓曾國藩治理兩江,對湘軍其他骨幹照舊放手任用,也不再追究天京城內財寶的下落,還宣佈湘軍軍費不必逐一造冊送戶部審查,直接報銷,以表示對曾國藩的信任。

曾國藩的晚年為洋務運動而操勞,過早積勞成疾,62歲時去世,曾國藩做官非常成功,他善於進退,一生出將入相,沒有大的跌挫,在傳統官場上像他這樣成功的並不多見。


介讀所



雲淡風清2944


縱觀中國古代王候將相,能做到即有蓋主之功,又能得以善終的,唐朝中期的大將郭子儀算是其中為數不多的將軍。

郭子儀(697年-781年),華州鄭縣(今陝西華縣)人,祖籍山西太原,唐代政治家、軍事家。

郭子儀是唐朝中葉的名將,天寶末年,三鎮節度使安祿山與其部下史思明發動叛亂,一度攻陷兩京——洛陽和長安,戰禍遍及大半個中國,唐朝幾乎滅亡。幸好名將郭子儀、

李光弼率軍抵抗,平定了叛亂。唐朝的社稷才得以延下去。郭子儀和李光弼功勳卓著,是再造唐朝的兩大功臣。郭子儀出則為將,入朝為相,是唐代重要的歷史人物。

武舉入仕 再造家國

郭子儀,華州鄭縣(今陝西華縣)人,生於武則天萬歲通天二年(697年),父親郭敬之,歷任綏、渭、桂、壽、泗五州刺史。郭子儀體高貌秀,以武舉成績優異,補左衛長史。累遷單于副都護、振遠軍使。長期供職北方,過著戒馬生活。天寶八載(749年)任橫塞軍(今內蒙烏拉特中旗)使、左衛大將軍。天寶十三載(754年),郭子儀年近花甲之年任天德軍(內蒙五原)使,兼九原太守、朔方節度右兵馬使。

天寶十四載(755年),安史之亂爆發,唐玄宗任命郭子儀為朔方節度使、靈武郡太守,由北路東進,屢敗叛軍,斬叛將圍萬頃,繼而收復雲中(大同)、馬邑(山西朔縣),向東進入東陘關,這一連串勝利,郭子儀加御史大夫官御。天寶十五載(756年)叛將蔡希德攻陷常山郡(河北正定)河北盡失郭子儀和河東節度使率師下井徑,拔常山,然後攻入趙郡,俘敵四千。叛將史思明收集亡散士卒,合兵五萬,郭子儀、李光弼屯駐恆陽(河北曲陽),深溝高壘,堅壁自固,賊來則守,賊去則追。白天耀武揚威,夜間偷襲其營,使史思明將士終日不得休息。待敵軍疲憊不堪,郭子儀再率軍出擊,於嘉山大敗史思明,殺敵四萬,史思明狼狽逃至博陵(河北定縣)。於是,河北中部十餘深受鼓舞,紛紛誅殺叛軍,歸順朝廷。

正當郭子儀在河北勝利進軍,準備攻取叛軍老巢范陽的時候,唐軍在潼關堅守的靈舒翰被叛軍打敗,全軍覆沒,叛軍長驅直入,佔領了長安。郭子儀聽到潼關失敗,率軍退入井徑,河北郡縣又為叛軍佔領。

長安陷落後,玄宗出逃,在馬嵬驛發生兵變,殺死奸臣楊國忠。最後,玄宗逃到成都,太子李亨在靈武即帝位,是為唐肅宗。唐肅宗任命郭子儀為兵部尚書、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做了宰相,仍為朔方節度使,準備調整部署,反擊叛軍。此時肅宗周圍,文武官員不滿三十,軍事完全依賴郭子儀。先是叛將阿史那從禮率眾數萬,進攻朔方,郭子儀先發制人,雙方大戰於榆林境內,郭子儀大敗叛軍,殲敵三萬,俘虜一萬,保衛了靈武。接著,郭子儀率軍南下,當時兩京均在叛軍手中,要取兩京,必須先得河東。郭子儀先派心腹潛入河東為內應,然後又率大軍過黃河,攻佔河東。

唐肅宗急於收復兩京,於至德二年四月,任命郭子儀為司空、天下兵馬副元帥,平定兩京的重任落到了他的身上。他先進至鳳翔,然後率十五萬大軍,由鳳翔向長安推進。在長安西,郭子儀與十多萬叛軍展開激戰,殲敵六萬餘,長安叛軍首領張通儒棄城東遁。被叛軍佔領一年多的都城長安為唐軍收復。官軍入城,市民夾道歡呼。休息三日後,郭子儀率軍繼續東進。十月,安慶緒遣兵十萬至陝州,經過激戰,叛軍大潰,安慶緒聞主力潰敗,渡河退保相州。郭子儀不戰而下洛陽。繼而河南、河東、河西之亂皆平。十一月,郭子儀自洛陽入朝,肅宗遣儀仗隊迎於壩上,說:“吾之家國,由卿再造。”入朝後,唐肅宗即加封郭子儀為代國公,司徒。

數平內亂 屢建殊勳

唐肅宗乾元元年(758年),郭子儀拜任為中書令。九月,令郭子儀等七節度使及平盧兵馬使董秦為主攻部隊,李光弼等兩節度使為配合,討伐叛將安慶緒。為了協調兩人的關係,又任命宦官魚朝恩為觀軍容宣慰使,負責節度諸軍,實際上成了部隊的最高統帥。十月,郭子儀率兵過黃河,圍衛州。安慶緒率兵七萬,傾巢出動,分三路救衛州。郭子儀將三千弓箭手埋伏於營垣之中,自己佯裝失敗,叛軍追至營垣,伏兵盡起射之,矢如雨點,安慶緒敗退,郭子儀率部追擊,擒殺其弟安慶和,安慶緒大敗,被斬首三萬,給予安慶緒沉重打擊。安慶緒走投無路,退走鄴城,向史思明求援。史思明發范陽兵十三萬,南下攻佔魏州,與安慶緒遙相呼應。乾元二年(759年)二月,史思明率兵南下,抵達鄴城下,他們偽裝為官軍搶掠唐軍運糧船隻,糧缺軍心就不穩,魚朝思又從中掣肘,因而被史思明擊敗。於是,各節度使相繼退兵,郭子儀也被迫退保洛陽。史思明進入鄴城,殺了安慶緒。留兒子史朝義守鄴城,自己返回范陽,當了大燕皇帝。

郭子儀退保洛陽後,唐肅宗任命他為東畿、山東、河東諸道行營元帥,權知東都留守。此時,對鄴城之敗負主要責任的宦官魚朝恩,向唐肅宗進讒言,將鄴城之敗的責任歸罪於郭子儀。七月郭子儀被召回京師,免去朔方節度使、諸道行營元帥之職,而以李光弼代之。

郭子儀罷官以後,一直在京閒居。直到寶應元年(762年)二月,太原、絳州兩地駐軍作亂,殺將帥,剽掠不止,才又起用郭子儀為朔方、河中等節度使行營及興平、定國等軍副元帥、晉封為汾陽郡王,出鎮絳州。離京赴任前,他要求進見唐肅宗,當時肅宗正生病,郭子儀說:“老臣受命,將死於外,不見陛下,死不瞑目。”唐肅宗這才召這位六十多歲的老將進入臥內,並對他說:“河東之事,一以委卿。”郭子儀來到絳州,果斷地擒殺了四十餘個首領,河東局勢馬上穩定了下來。八月,郭子儀處理完軍務回朝,此時肅宗已死,唐代宗即位。當時,宦官程元振用事,他嫉妒功高任重,屢屢進讒言誣陷郭子儀。郭子儀先請求解除節度使和副元帥的職務。於是唐代宗將郭子儀的兵權再次剝奪。程元振繼續誣陷,郭子儀心中不安,上書申訴說:“自受恩塞下,制敵行間,東西十年,前後百戰。天寒劍折,淺血沾衣;野宿魂驚,飲冰傷骨。跋涉難阻,出沒死生,所仗唯天,以至今日。”還將唐肅宗先後褒獎他的一千餘件詔書上交給唐代宗。代宗看後安慰他說:“大臣憂疑,朕之過;朕甚自愧,公勿以為憂。”不久,唐代宗發動對安史之亂最後一個首領史朝義的進攻,任命雍王李適為天下兵馬大元帥,郭子儀為副元帥。但後來因宦兵程元振、魚朝恩的反對,郭子儀沒有成行,仍在京城閒居。

出鎮西北 抗擊吐蕃

寶應二年(763年),安史之亂平定。當年十月,吐蕃又攻入關中,佔據奉天、武功,京師震動。代宗令郭子儀為關內副元帥,出鎮咸陽,郭子儀長期閒居在家,出征時僅隨行人馬二十人。吐蕃二十萬人,瀰漫數十里,已渡過渭河,直逼長安。因為程元振的阻撓,軍情無法通暢。吐蕃進入長安,代宗出逃。郭子儀率軍前往商州,在商州招集亡散士卒,得四千人,軍勢始盛。他從藍田出發,虛張聲勢,夜間點燃無數火把,以迷惑吐蕃。吐蕃以為唐軍眾多,驚懼棄城而去。郭子儀進入長安,京城這才安定。代宗從陝州回到長安,慰勞郭子儀說:“用卿不早,故及於此。”

郭子儀的一生,大部分是在戎馬征戰中度過的。晚年,他長期坐鎮西北,處理吐蕃、回紇、吐谷渾等部落的關係,繼續為國家的安定作出了貢獻。先是僕固懷恩於廣德二年(764年)叛亂。郭子儀被任命為關內、河中副元帥。朔方將士原是郭子儀的部下,他們紛紛說:“吾輩聽從懷恩實為不義,何以面目見汾陽王(郭子儀)!”郭子儀至,斬為害尤甚者十四人,杖三十人,河中遂定。僕固懷恩部眾全部歸順。後來,僕固懷恩逃出,屢次進犯,都被郭子儀擊退。大曆三年,郭子儀為防止吐蕃入犯,移鎮分阝州,使吐蕃不敢騷擾關中地區。大曆八年(773年),吐蕃十萬餘騎兵入掠分阝州等地,郭子儀已七十七歲高齡,部將渾王鹹抵禦失敗。郭子儀對諸將說:“敗軍之罪在我,不在諸將”。最後重新調整部署,終於擊敗吐蕃。

大曆十四年(779年),唐代宗病死。遺詔令郭子儀在治喪期間代理朝政,郭子儀奉命入

朝。唐德宗即位後,尊郭子儀為尚父,加太尉,兼中書令。從此,不再帶兵,在朝廷擔任宰相。這時,他已年過八旬。兩年後,這位功高望重的一代軍事家與世長逝,享年八十五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