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不逢时的“名将狄青”,怕其造反而被朝廷“文臣名相”活活逼死

宋代名将狄青,这么一位受人爱戴的将军,做了枢密副使,依然受到大臣们的诽谤。宰相文彦博请求罢免狄青时,宋仁宗维护狄青说他是忠臣,可文彦博立即反驳道:“宋太祖难道不是周世宗的忠臣吗?”最可笑的理由编造者应该是欧阳修,他向宋仁宗上书希望罢免狄青,一本奏章洋洋洒洒几千字,举不出一条有力的罪证,写的全是狄青的好话。估计欧阳修写着写着也觉得自己这不犯病嘛,最后一咬牙,把发大水的罪责安在了狄青身上,说:“水者阴也,兵亦阴也,武将亦阴也。”今年发大水就是老天爷因为狄青任枢密副使而给的警告,这个理由可谓是莫名其妙。而从欧阳修的嘴里说出来,更让人觉得荒唐至极。

生不逢时的“名将狄青”,怕其造反而被朝廷“文臣名相”活活逼死

不管理由是假设还是荒唐,都表示出朝廷对狄青越来越深的怀疑。早在狄青被拜为枢密副使时,宋仁宗生了一场大病,后来慢慢康复了,知制诰刘趁机上书说:“天下有大忧者,又有大疑者,今上体平复,大忧者去矣,而大疑者尚存。”这里面说的大忧者就是广源叛贼侬智高,而大疑者就是狄青。侬智高己平,狄青就成了朝廷最大的威胁。就在这种猜忌下,对狄青的怀疑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有关秋青的各种神怪八封层出不穷。

生不逢时的“名将狄青”,怕其造反而被朝廷“文臣名相”活活逼死

比如说狄青家养了只狗,可能这只狗不小心碰了头,脑袋只是肿了个包而已,可到了谏官的嘴里就变成这条狗头上长出了角;有一次,狄青家晚上焚烧纸钱祭奠祖先,事先忘了通知负责消防的厢吏,结果厢吏看见火光连夜报告开封府。虽然当府吏迅速赶到时,“火”已灭了许久,但第二天,城中就开始盛传狄青家晚上有怪光冲天;甚至连京师发大水,狄青家宅被淹,被通无奈只好暂时先住到地势比较高的相国寺,他在大殿上拜拜佛,也被说成是他要夺取皇位的行动,引起人们的怀疑。任何人也不能阻止关于狄青造反称帝的谣言。宋仁宗为了保全狄青,只好罢免了狄青枢密副使一职,加宰相头衔,出知陈州,离开了京城这块是非之地。

生不逢时的“名将狄青”,怕其造反而被朝廷“文臣名相”活活逼死

狄青已经远离朝廷,但朝廷并没有远离他,每半个月就派人上门看看狄青干吗呢,还美其名曰抚问。这时,狄青已经被谣言整得惶惶不安,一看朝廷使者上门,狄青就要“惊疑终日”,生怕朝廷再想出什么招数折腾他。巨大的心理压力压垮了这位昔日猛将,被贬到陈州的第二年,年仅50岁的狄青因为“疽发髭”,嘴上长了毒疮,暴病而亡。现在人一般上火了,嘴上就会长几个疱,狄青嘴上都长了毒疮,可见他心中的火有多大,他的内心多祁网。

生不逢时的“名将狄青”,怕其造反而被朝廷“文臣名相”活活逼死

他曾驰骋沙场,溶血奋战,为宋朝立下汗马功,可他既没有在兵刃飞矢中倒下,也没有血染疆场,马革裏尸。身为一名武将,却在同僚们猜忌、排斥的打击迫害中死去心中是何等冤屈。

生不逢时的“名将狄青”,怕其造反而被朝廷“文臣名相”活活逼死

就因为宋朝把武将的地位压得这么低,所以对外战争老打败仗,没人尚武,打仗都让文官去。文官又不会打仗,皇帝手里握着兵权,可总不能有点儿啥事就御驾亲征吧,那朝里的事还管不管?有人说那边打仗边处理政务呗。先不说这样做,当皇帝的身体界不累,能不能得消。要是这仗打个三年五我的,而且地方还捷多,皇帝一天没事千,就带着军队到处跑了,既眈误国事又浪费钱粮。于是赵区肌又想到办法了,需要带兵打仗的时候,就直接指定个将军或者元帅带兵出征,反正你打完仗回来,这兵权还得交回我手里。解决完带兵将军的问题了,赵医胤还要事先制订好作战计划,画好行军布阵图然后交给出征的将军,让他照着自己制订的计划去打仗,还不能随便更改作战计划。这样还不够保险,再派一个文臣做监军。监军监军,顾名思义就是监督军队,其实也是监视领兵将军的一举一动。你要是不按照皇帝给的作战计划打仗,我就报告给皇帝你就等着被皇帝治罪吧。皇上给你一个阵图照着,你拿着阵图到了前线,打开就傻眼了,按皇上的布置根本没法打,再请示皇上吧。没等你请示到,敌军到眼前了,下辈子再请示吧。

生不逢时的“名将狄青”,怕其造反而被朝廷“文臣名相”活活逼死

赵匡胤应该没有想到,他自己是能文能武,会行军打仗,排兵布阵,可他的子孙后代会吗?这不是光读读兵书就能补足的,加上赵匡胤觉得安内重于守外,所以纵观有宋一代文臣名相不计其数,可能征善战的武将屈指可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