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誌於都」於都縣銀坑鎮的古色文化

一、古遺址

煉銀遺址 位於窯前村柳木坑小組(鵝形崬)河邊,當地群眾稱之為“鐵屎壩”。據《贛州府志》記載,宋政和四年(公元1115年)在柳木坑開設銀場煉銀。清同治《雩都縣誌》載:“宋時有樵者逐鹿入穴,掘之銀礦溢出,因置銀礦。”宋寶慶(1225~1227年)中廢。1982年發現大量爐渣堆積和兩個豎式爐坑。爐渣堆積面積約3000多平方米,厚約10米。1984年5月30日,于都縣人民政府公佈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方誌于都」于都縣銀坑鎮的古色文化


遺址主要由1處煉渣堆積與6個古礦洞組成,總佔地面積10000平方米。煉渣堆積於鵝形崬東南山足下柳木河畔,成扇形堆積,長120米,寬30米,厚度10米,佔地面積3600平方米。古礦洞分佈於鵝形崬山腰處,1號在陳正生住宅後,2號在陰山面,3號共3個洞口已被小河床堵塞掩埋,4號距2號東北40米(壩子上路墈腦),5號在上屋坑子,已被自然填埋,6號在下屋壁背。各洞口均很狹小,入口僅可爬行,如4號洞口高僅0.8米,寬0.6米。此遺址距今900餘年,是古代工業遺產的實物見證,具有珍貴的文物價值。待公佈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1985年6月2日,縣政府轉發《關於認定全縣十五處文物保護單位的保護範圍和措施的請示報告》(於府發〔1985〕45號)的通知,煉銀遺址保護範圍:沿河為界,其餘以爐渣堆積層外5米為界。保護措施:對鐵屎壩中幾個豎坑洞口進行保護,不要填塞和挖掘,以保持現狀;在保護範圍內不能搞建築;不能運走爐渣;保護單位:銀坑鄉窯前村柳木坑村民小組。

岳飛寨 位於銀坑圩西南面約500米的山頂上,山腳下有319國道經過。宋紹興三年(1133年),岳飛奉詔“征討”吉州彭友、李滿和虔州王彥、陳顒等數支農民軍。破彭友後,岳飛移師虔州,王彥、陳顒率部踞守于都五石洞(舊史稱為固石洞)。五石洞為五座石山(馬安石、斧頭石、頭巾寨、中石、天心岩)的簡稱,地處銀坑、馬安、橋頭一帶的二十華里間。岳飛率兵來到銀坑,在銀坑圩東約一公里處的比邙山安營紮寨,當地居民稱作“岳飛寨”。主寨面積約2000平方米,設有三個寨門,寨址至今保存有殘牆和戰壕。在主寨的東北面是外圍防禦工事,現殘存圍牆長40米,寬0.7米,高0.3至0.8米不等。1984年5月30日,于都縣人民政府公佈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1985年6月2日,縣政府於府發45號轉發《關於認定全縣十五處文物保護單位的保護範圍和措施的請示報告》的通知,岳飛寨保護範圍:山寨戰壕和殘存圍牆外5米處為界。保護措施:保護好殘存的圍牆和戰壕,不要隨意挖掘和拆毀;在寨的遺址範圍內,除了不得搞新的建築外,也不要去種植花草、樹木和農作物等。保護單位:銀坑鄉嶂腦村民委員會。

「方誌于都」于都縣銀坑鎮的古色文化


牛皋井 位於銀坑圩東南約400米(原敬老院正南100米)左右的田角上。除井臺是一塊長麻石條外,其餘均用塊石和三合土砌成。井呈圓形,直徑2米,水深約1米,長年不涸。據清同治《雩都縣誌》載,牛皋從宋承宣使岳飛率兵來固石至平溪,因懼溪水有毒,於獅石對岸鑿開,以飲軍士。後來群眾稱之為牛皋井。1984年5月30日,于都縣人民政府公佈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1985年6月2日,縣政府於府發45號轉發《關於認定全縣十五處文物保護單位的保護範圍和措施的請示報告》的通知,牛皋井保護範圍:井周圍20米以內。保護措施:保護現有井塘和井臺,不要挖掘和拆毀;在保護範圍內不要挖掘水井和搞新的建築;保持井水清潔,除挑飲用水外,任何人不得在井內洗滌或投入有礙清潔衛生的雜物。保護單位:銀坑鄉人民政府。

「方誌于都」于都縣銀坑鎮的古色文化


《皇帝巖重修佛剎記》碑 該碑存放在上排村吊馬莊村通華山皇帝巖內。碑為青石,立於皇帝巖寺正殿中。碑高2.08米,寬0.65米,有碑座。碑圭篆刻“隆慶辛未皇帝巖重修佛剎記碑”十三個大字,碑文系四川重慶府合州知州泰和十州尹宗武於明萬曆五年(1577)作,楷書陰刻,記述了皇帝巖的來歷及隆慶辛未年(1571)重修佛剎的經過,並對附近一些地名的由來作了詳記,共16行569字。1984年5月30日,于都縣人民政府公佈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1985年6月2日,縣政府於府發45號轉發《關於認定全縣十五處文物保護單位的保護範圍和措施的請示報告》的通知,《皇帝巖重修佛剎記》碑保護範圍:碑身和碑座。保護措施:不隨意移動主碑位置;不敲打碑身、碑座,不準亂鑿加深碑文;不經許可不準拍照拓片。保護單位:汾坑鄉上排村民委員會。

「方誌于都」于都縣銀坑鎮的古色文化


二、古建築

木牌坊 平安村張氏祠堂門口有一座明代建築的木牌坊,當地人稱之為鴉榭藪。座西南朝東北。牌坊面闊10.5米,進深3.1米,高6.6米,四柱三間三樓,歇山頂,木結構。整個牌坊由四根主柱八根戧柱支撐,穿鬥結構,有少量簡易斗拱。曾多次重修,現狀完好。

六秀塔 位於天華山北約3華里的峰頂上。座南朝北,平面呈圓形,3級,高約8米。塔身構築奇異,用不規則石塊混以三合土壘砌而成,呈圓柱體型,逐層收分,每層交接處以長方形石塊裝飾出簷,塔心室為直井式圓形,直通塔頂,缺塔剎,頂部呈一圓口。為馬安上寶鍾賢可堂於清同治十一年(1872年)捐建。後重建。


長樂橋 位於銀坑村樟樹組(欄干前)319國道旁。因地處古代長樂裡境內,故名,又名“欄杆前橋”。建於清同治五年(1866)。跨銀坑水,東北至西南走向,三拱石橋,雙墩前後皆為設分水尖。通長39米,寬3.3米,高5.3米,拱跨8.3米。東北端橋基北面嵌清同治五年建橋青石碑,橫0.68米縱0.4米。碑文:長樂橋在長樂裡欄干前,由鍾學璣、鍾學玦、王榮光、謝起憲等人捐建於清同治五年(1866年)。銀坑中學未建橋前,是馬安、橋頭等地通往銀坑圩的必由之路。長樂橋為研究我國橋樑建造史提供了實物資料。2012年5月25日,縣文化和廣播電影電視局公佈于都縣不可移動文物名錄。

「方誌于都」于都縣銀坑鎮的古色文化


水 閣 平安張姓水閣,建於清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十二月。水閣分上、中、下三層,上層魁星樓,中層文昌閣,下層關聖殿,面積為2334平方米。構造精緻美觀壯麗。據傳,寧都、興國等地建水閣都仿此圖樣。1957年建石灰廠時拆毀。

土 圍 銀坑境內原有土圍15座,分佈在上堡、狗頸、銀坑、桐子窩、窩腦、桐子樹下、木梓山下、樟樹、松山、巖前、竹山下、上寮前、大塘面、村頭、八十畝等地。始建於元朝,明清時盛建,是封建豪紳、地方保護自己利益的防衛碉堡。建造牢固,四面全是不規則的亂石或石條堆砌,中間囤土築起的圍牆,高6~8米,寬3~4米。四處附有望哨、火角、銃眼,中間留圍門出入,外有防護河加吊橋進出。圍內有水井、住房、地道。蘇區期間,至1932年被紅色赤衛隊全部打開,貧苦農民氣憤地把土圍拆除。

茶 亭 百歲亭,冷水村黃泥劉禮官102歲,於清道光時建亭,民國25年(1936年)倒踏;洋逕村延僚江張德鴻101歲,於清代建亭,民國25年修公路時拆。風雨亭,有大坪腦亭,位於坪腦村馬蹄坑,陳時行堂建於清同治十二年(1873年);太平山亭,位於嶂腦村暗歷山,管傳宣建於清光緒十一年(1885年);代松亭,位於平安村社裡坪,張祖建於清代;茶亭坳亭,位於琵琶村,鍾蘊珠堂建於明代;景星亭,位於上謝村朱坑,廖良授堂建於清同治十二年(1873年)。

「方誌于都」于都縣銀坑鎮的古色文化


三、古村落

平安古村平安古村落,位於平安村,距銀坑鎮政府所在地7公里,國土面積4.6平方公里,山地面積3260畝,耕地1940畝,全村轄21個村民小組,農戶1181戶5300人,是于都縣現存規模較大、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保存較完好的最具代表性的一個客家古村落。古村龍脈發源於登高山及後龍繞行向東南,又自北向南,盤旋起伏,似五虎下山,氣勢雄偉。村後正脈正中而下旋折向東,至後龍有一龜、二鳳、三麒形,嶺左側有三塘尾、右側三口塘,整個村落處於一個風水寶地之中;村前河流自北向南環村而過,東南石寨酷似獅子,把守水口。平安古村樟樹眾多、河流上下、村莊內外、大大小小到處都有,至今經統計平安古村還有參天古樟樹60多棵。平安古村系張氏一族聚居。相傳,明朝末期,從外地遷徙到這裡的張姓先族好客,人丁興旺,久而久之,外姓人認定是因為樟樹的原因(“張”與“樟”諧音),全部外遷走了,只留下張姓族人。

「方誌于都」于都縣銀坑鎮的古色文化


據《張氏族譜》記載:“自南宋淳祐間眾族而居於此,初名佛婆裡,今改為長興裡,當年嶽武穆曾駐兵於村,因設巡檢建屬於吾祠右側,初名為平頭司,今為興仁司。”“明堂端正,逆水來朝,文峰文閣,拱立不抱,大河繞於前,三面群山環繞,如若仙境,數百年來風俗純美,即稱為平溪(後改為平安,寓意著平安之村)。”如今,村名已改為平安,寓意著平安之村。這裡不僅保留了集中連片的祠堂群——現保存較好的古建築群包含張氏宗祠(即:淑明公祠,俗稱大祠堂,建於宋末,1931年為雩北區蘇維埃政府駐地)、彥誠祠、彥恭祠、允亨祠、允哲祠、樸夫祠、固守祠、厚軒祠、一廷祠、捷三祠、芹澗祠、季雅祠、舒北祠、文淳祠、而高祠、南崖祠、存謀祠、文浩祠、冀才祠、元長祠、惟忠祠等28座。古祠堂大多為青磚、灰瓦和“穿鬥抬梁式”木構架結構。硬山頂,馬頭牆,並圍繞天井,以柱承梁,支撐整個屋面,使整個建築高大牢固,內部廳堂寬敞明亮、通風透氣。大門上飾各種人物、花草紋磚雕和灰雕,獨具特色的屋簷設計是典型的贛南客家建築風格。還有門樓(上書“七葉千秋”四個大字)、戲臺、真君廟、古塔、古井、古商鋪、古驛道;以及紅色聖地——毛澤東舊居——平安寨背(位於獅子山山腳下);江西省蘇維埃政府駐紮舊址(張保初祠堂);勝利縣機關駐地(羅華旺屋)。

平安村於2014年申請國家級傳統古村落,2016年11月獲國家住建部批覆,列為中國第四批傳統古村落。2016年12月14日,《贛南日報》刊登“客家古村韻悠悠——探訪中國傳統古村落於都縣銀坑鎮平安村”。2018年6月,于都縣人民政府為平安古村落立“傳統建築保護牌”。

「方誌于都」于都縣銀坑鎮的古色文化


2017年8月21日,鎮政府與湖南雁城建設諮詢有限公司簽訂《于都縣銀坑鎮平安中心村與國家傳統古村落建設設計施工一體化(EPC)工程建設項目招標代理協議書》,工程總投資額8000萬元。8月25日,縣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於發改審字319號批覆:㈠同意銀坑鎮平安村傳統村落保護建設項目。㈡項目建設地點:銀坑鎮平安村。㈢主要建設內容及規模:傳統建築保護利用示範(張氏宗祠、張元長祠、平安“慶餘號”商鋪、張彥恭祠等維修加固),基礎設施和環境改善(給排水系統修復、亮化、生活垃圾收集處理等設施)。㈣概算總投資:總投資490萬元,由上級專項資金及地方配套解決。㈤項目建設要取得該項目環保部門的批覆,根據批覆的要求,做好環境保護工作。㈥項目設計內容要符合有關合理用能標準和節能技術規範,項目建設要切實落實節能措施,提高能源利用水平。10月28日,鎮政府向縣政府請示,銀坑鎮平安中心村與國家傳統古村落建設項目工程採用EPC模式。縣財政局於11月3日承辦意見:擬同意銀坑鎮平安中心村與國家傳統古村落建設項目實行EPC總承包模式實施,資金總額控制在1100萬元內(中心村800萬元、傳統村落300萬元);通過公開招投標程序確定項目總承包單位。12月20日,縣政府辦公室於府辦抄字1009號同意銀坑鎮平安村中心村建設項目與國家傳統古村落保護建設項目整合成為一個項目,實行EPC總承包模式實施,資金總額控制在1100萬元內(中心村800萬元、傳統村落300萬元);同意通過公開招投標程序確定項目總承包單位。

「方誌于都」于都縣銀坑鎮的古色文化


四、古墓葬

張炎母之墓 座落於河背村松山背山上。張炎,字叔明,宋代長興裡(今平安)人。此墓座東向西,磚石結構,墓堂呈圓形,墓面用長條石拼砌,中間嵌漢白玉碑一方,上陰刻:宋故始祖大理寺評事張公叔明府君母劉老孺人之墓。墓始於宋淳熙年間(1174~1189年)由吉安永豐西山遷此,清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重修。墓碑寬0.85米,高0.70米,現狀保存尚好。

五、寺 廟

天華山寺 位於天華山脈頂峰,海拔631米,西北為橋頭鄉固石村。此庵始建於唐廣明元年(公元880年),幾經廢而復建。明朝崇禎七年(1634年)重修,清康熙五十八年(1719年)本寺住持希傳再次重修。清朝末年,翰林謝遠涵在寺作聯“天作高山固石徒橫仙下貫,華侵古寺欄杆前後白雲村”。據寺內石碑記載,這裡樹木蔥綠茂密,翠竹挺拔清秀,花園景秀美滿山野,氣候涼爽宜人,是旅遊觀光朝神拜佛和野外登山的好去處。

「方誌于都」于都縣銀坑鎮的古色文化


相傳,建天華山寺,山下週圍沉了十八座寺廟,有一雲遊僧人禮真在本寺後面觀音巖打坐開悟成道。現山下善信還稱“華山祖師”。解放前住持振渲法師主持此寺,當時香火旺盛,四擔經箱上戶唸經不停。該寺還在現營下村木山組建腳庵一座。在樟樹村欄杆前河邊白雲山寺房前建殿宇一座。“文化大革命”期間,此寺廢。1978年釋禪池法師發動信眾重建此寺。1994年,智遠組織聯繫解決山上寺院通電,1996年拓寬上山通寺公路,1997年建觀音殿,1998~1999年再次加寬1.5米通寺公路,2000年重建老殿門面並新建齋堂,新塑佛像及佛像開光寶殿落成,並解決了困擾已久的生活用水問題。2002年新建大雄寶殿,2004年新建天王殿,2005年新塑四大天王舉行開光落成大法會祈禱世界和平,2007年重建最古老的千佛寶殿,2008年新塑千佛和諸佛寶殿,2009年舉行盛大千佛開光大法會,原江西省政協主席鍾起煌來寺視察指導。2010年修通盤山通寺水泥公路,當年被縣推薦為全省“和諧寺院”先進單位。

大門橫書:“於北天華名山”,兩旁有“天作高山古石縱橫仙霞貫,華侵古寺欄杆前後白雲封”門聯。內分前後兩殿,塑有佛像多尊。清代拔貢洪祖皓登山賦詩一首:“華山高聳與天衡,廬舍村墟入望平。曉霧斜籠獅子石,危欄俯瞰岳家營。一峰對拱青如畫,二水環流碧有情。古剎摩空何代建,細披石刻不分明。” 山頂匾雲:“天華名山歷史悠久,自周顯漢建,唐興明修”。

1994年批准登記為宗教活動場所,2006年2月20日經江西省民族宗教事務局批准為宗教活動場所。宗場證字:(贛)F070630018

「方誌于都」于都縣銀坑鎮的古色文化


圓通寺 位於銀坑村。始建於清朝初年。1997年由佛教弟子釋振旻,善信人士葉九發等人的參與支持下重建此寺。現建築面積約800平方米。

2004年3月23日于都縣人民政府批准為合法開放宗教活動場所,2006年2月20日江西省民族宗教事務局批准為宗教活動場所。宗場證字:(贛)F07630082

青雲寺 原稱真君閣,位於銀坑村營盤腦的小山崗頂,邊臨小河。扼銀坑之咽喉,北望俯視銀坑鎮全貌,與冷水村隔河相望。青雲寺歷史悠久,幾經毀建。初期只建有一棟觀音殿。據傳,東漢時期劉秀稱帝前避亂於此當事,時逢劉公序德仁厚寬待,經常徹夜談心,偶談及此事,遂召集當地善信奉獻,續建後棟,從此有滿堂佛祖稱為青雲寺。南宋岳飛將軍於此築寨紮營、重建寺廟,前殿為真君殿。1992年建磚混結構房並塑佛像,2009年建僧房和齋堂,2009年修通寺公路,現寺建築面積220平方米。

2004年3月23日于都縣人民政府批准為合法開放宗教活動場所,2006年2月20日江西省民族宗教事務局批准為宗教活動場所。宗場證字:(贛)F070630084

「方誌于都」于都縣銀坑鎮的古色文化


靈通寺 位於銀坑村。據石碑記載,此寺始建於宋朝,原稱靈通庵。“文革”期間被毀,1999年重建並改為靈通寺,建築面積約150平方米。原有谷田2畝,寺被毀後,谷田歸集體所有再分田到戶。

2004年3月23日于都縣人民政府批准為合法開放宗教活動場所,2006年2月20日江西省民族宗教事務局批准為宗教活動場所。宗場證字:(贛)F070630087

白雲山寺 位於銀坑村樟樹河畔,這裡背靠石山,古樹蔥鬱,門前河水清澈,319國道如帶延伸。此寺始建於明崇禎年間(1628~1644年)。“文革”期間寺被毀,1981年重建。土木結構,建築面積約200平方米。2010年11月,舊寺全部拆除,在原址重建三層磚混結構新寺,建築面積約220平方米。

2005年10月20日贛州市民族宗教事務局批准為宗教簡易活動點。宗點證字:(贛)F070630195

「方誌于都」于都縣銀坑鎮的古色文化


萬壽宮 位於銀坑村銀坑橋下方田塅邊上,面臨銀坑河,為青磚瓦屋結構,門前6個紅柱撐頂,左邊為真君殿,右邊為佛祖殿,佛祖殿右邊為齋房、住房等生活用房。始建於清末年間,民國14年(1925年)建真君廟,翌年又建觀音廟,以保佑萬民長壽無恙之意,取名萬壽宮,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作過紅軍兵工廠,解放後辦過學堂、作過倉庫,“文革”期間被毀。1981年縣裡曾撥款修理,1986年重修,1989年擴建,建築面積約400平方米。

1994年批准登記為宗教簡易活動點。2005年10月20日贛州市民族宗教事務局批准為宗教簡易活動點。宗點證字:(贛)D070630003

龍華寺 位於洋河村的一座半山腰上。整個建築從下到上依山梯次而建。後山雄壯,寺前眺望一覽無餘,風景秀麗。始建於唐朝,舊稱烏仙廟。1978年改稱龍華寺。1984年建觀音殿,1994年建大雄寶殿,佔地面積1000餘平方米。1994年批准登記為宗教活動場所。

2006年2月20日江西省民族宗教事務局批准為宗教活動場所。宗場證字:(贛)F070630017

「方誌于都」于都縣銀坑鎮的古色文化


慈雲寺 位於平安村。始建於清咸豐五年(1855年),原稱觀音廟,後因水災被毀,清咸豐八年(1858年)重建。1978年改稱慈雲寺。1994年批准登記為宗教活動場所。現寺佔地面積230平方米。

2006年2月20日江西省民族宗教事務局批准為宗教活動場所。宗場證字:(贛)F070630019

水連山寺 位於平安村的高山腳下,周圍樹木蔥嶸。始建於元至正十五年(1355年)。1958年寺佛像被毀,房屋分給村民張想洪居住過六十年。1992年房屋收回寺管理,並由首士張堅和發動籌資修建。1995年修建通寺山路,2001年擴建大雄寶殿,2008年寺佛像貼金。建築面積約200平方米,土木結構。

「方誌于都」于都縣銀坑鎮的古色文化


2004年3月23日于都縣人民政府批准為合法開放宗教活動場所,2006年2月20日江西省民族宗教事務局批准為宗教活動場所。宗場證字:(贛)F070630081

接引寺 位於巖前村巖前圩傍,始建於民國四年(1915年),本皈依阿彌陀佛接引,故稱接引寺,1989年修建。2016年冬新建竣工,大門對聯:“接九曲水澤潤一方百姓,引三乘佛普渡四海蒼生”。

1994年批准登記為宗教活動場所,2006年2月20日江西省民族宗教事務局批准為宗教活動場所。宗場證字:(贛)F070630020

觀音堂 有下觀音堂和上觀音堂。

下觀音堂,位於鞏前村(今巖前村)的小河邊上,為紅磚瓦面結構。始建於明末年間。正法大師久住此寺。“文革”期間寺被毀。1984年信眾籌資重建,恢復佛事活動。2008年,該寺土牆倒塌,由釋融光奉資2萬元及信眾曾昭偉、劉宇湞邀十方善士籌資重建。1994年登記為合法開放宗教簡易活動點,2005年10月20日贛州市民族宗教事務局批准為宗教簡易活動點。宗點證字:(贛)F070630154

「方誌于都」于都縣銀坑鎮的古色文化


上觀音堂,位於鞏前村(今巖前村)的一個山窩裡,離梅屋水庫轉過山彎即到。據保存物件記載,此堂於清乾隆十二年(1747年)開光。1956年重建,2006年重修。為土木結構,建築面積120多平方米。1994年登記為合法開放宗教簡易活動點,2005年10月20日贛州市民族宗教事務局批准為宗教簡易活動點。宗點證字:(贛)F070630154

青蓮寺 位於年豐村大燕山山頂。始建年代不詳。原址在洋河橋上側石獅寨山洞。1958年因集體需要燒石灰寺被拆。1985年信眾籌資將此寺遷址重建年豐村上坳嶺背,建有三幢寶殿、佛像三尊、僧舍五間。2001年首士張亮偉、朱德有籌資修通寺山路。寺為土木結構,建築面積約500平方米。

1994年批准登記為宗教簡易活動點,2005年10月20日贛州市民族宗教事務局批准為宗教簡易活動點。宗點證字:(贛)F070630153

松山 位於梅屋村梅屋水庫旁尾上,是一個老式雙屋面土木結構。始建於清咸豐三年(1853年)。相傳,清咸豐三年間,此地廖氏家族有一房膝下無子,為此,該房做庵拜佛後,連得三子。後來,凡求子信眾都來此寺敬奉。1989年信眾籌資修繕大廳。現寺仍為土木結構,建築面積約160平方米。

2005年3月4日于都縣宗教工作領導小組批准為宗教簡易活動點,2005年10月20日贛州市民族宗教事務局批准為宗教簡易活動點。宗點證字:(贛)F070630194

「方誌于都」于都縣銀坑鎮的古色文化


玉佛寺 位於冷水村319國道旁半山腰。山勢雄峻,松林濤濤,俯視一覽無餘。始建於宋朝,後因山體滑坡,寺院被毀。1978年重建,2009~2010年住持釋悟繼擴建客堂、僚房、齋房等一幢兩層磚混結構房。現佔地面積約600平方米。

2004年3月23日于都縣人民政府批准為合法開放宗教活動場所,2006年2月20日江西省民族宗教事務局批准為宗教活動場所。宗場證字:(贛)F070630085

福興寺 位於坪腦村的高山腳下小河邊上。福興寺意寓福址於民,十方興盛,取名福興寺。始建於明代末年。當時由上保村均仁公昆裔長房的先輩為首土,在蓮花墩山頂上建,因遭雷擊,庵宇倒塌。後在蓮花山下的寬闊地盤上重建,歷代香火興旺。1958年寺被毀,佛像觀音菩薩被信眾保存。1987年恢復重建。2000年在廟閣的象形山上重建,新塑佛像,增建附屬用房。後在寺的左側建了真君殿。寺為土木結構,建築面積約220平方米。

2004年3月23日于都縣人民政府批准為合法開放宗教活動場所,2006年2月20日江西省民族宗教事務局批准為宗教活動場所。宗場證字:(贛)F070630083

心月庵 位於漢田村肖屋石,海拔約400米。始建於唐代。據傳,此寺轄9座寺,地底埋有36寶,曾經在此居住僧人數百。至今,寺對面山上仍有許多僧人墓地,殿宇後院有三棵樹齡數百年的銀杏樹,現尚有門匾記“康熙□亥年重修”。 民國初年,寺香火無人照理,年久失修倒塌。1982年秋,首士劉銘、肖科清籌資重建,重塑佛像。1984年塑小三寶佛像,1994年8月擴建殿宇和門面,1995年塑大三寶千手觀音佛像,1997年建大雄寶殿右側僧舍。現寺仍為土木結構,建築面積約500平方米。為老式上下廳,上廳供諸佛菩薩,旁有廂房,供住宿、炊飲之用。

1994年批准登記為佛教活動場所,2006年2月20日江西省民族宗教事務局批准為宗教活動場所。宗場證字:(贛)F070630028

「方誌于都」于都縣銀坑鎮的古色文化


水蓮寺 位於漢田村鴉鵲塘的山窩空地上。始建年代不詳。寺原建築面積約5.6平方米,土磚矮小瓦房,一尊佛像。敬奉信眾甚多。“文革”期間被毀,1977年在眾善推崇下,由匡垂法、匡垂銘、匡垂烘牽頭籌資重建。由水下村按戶輪流點萬歲燈。1993年,30多位善士籌資建戲臺、大雄寶殿、廚房及僧舍。2009年重塑佛像。現建築面積約500平方米,土木混雜結構。

2006年2月20日江西省民族宗教事務局批准為宗教活動場所。宗場證字:(贛)F070630081

西華山寺 位於富竹村西華山上,海拔約500米。始建於宋代。相傳,鯉汾有一條河,當地唯有一位叫天子的童子能隨意過往。有一天,天子問其母:“為何只有我才能自由過往?”其母回答說:“你去問揹你過河的人吧!”第二天,天子便問揹他過河的土地公。土地公說:“因為你是天子。”天子的母親知道後,便高興的對鄰居說:“如果我兒子今後成為天子,我一定要做廟敬奉神靈。”數年之後,皇宮天子知道後,便去刺殺這個天子,未殺成功。皇宮又派岳飛查辦此案。幾經查找,仍無音訊。偶然一次,這個天子在山上坎柴後躺在地上休息,岳飛領兵路過,見躺在地上的天子便將其刺死。並將此地周圍三個庵全部拆毀。再過數年,被刺死天子的母親為還其願,在西華山上建了一座天子廟。

“文革”期間寺被毀,1978年恢復重建,1996年建西華山腳庵,1997年塑佛像,2010年建戲臺,為磚混結構。寺仍為土木結構,建築面積約120平方米。已修建通寺公路。

2005年6月10日于都縣人民政府批准為合法開放宗教活動場所,2006年2月20日江西省民族宗教事務局批准為宗教活動場所。宗場證字:(贛)F070630088

「方誌于都」于都縣銀坑鎮的古色文化


文華山寺 位於汾坑村的文華山頂部,周圍古樹參天,風景秀麗。始建於明朝,後因“文化大革命”被拆除,20世紀70年代再建,因當時材料緊缺,造成牆壁多處裂縫,成為危房,百姓呼籲重建。2018年初,經本寺理事會決定,拆除原寺重建文華山寺,得到廣大善士的大力支持,當年10月底竣工。

相傳,三仙祖師曾到南方傳教,路過於都選定文華山,後變成三條蛇,被當地童子發現,並用樹枝抽打,此後大病,家人聞此事後,便用石塊壘起神臺敬奉,於是童子病除。

1994年批准登記為宗教活動場所,2006年2月20日江西省民族宗教事務局批准為宗教活動場所。宗場證字:(贛)F070630030

東華山寺 位於周慶村東華山,海拔約800米,與瑞金市瑞林鎮交界。始建年代不詳,據寺內香爐留記,寺於清乾隆年間(1736~1795年)重修。蘇區時期,此地屬於瑞金地界,據現年高齡的信眾陳化培傳說,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毛澤東、朱德當年上井岡山開展革命時,曾在此寺居住過。1958年和“文革”期間寺被毀,1980年重建寺上廳,1984年塑佛像,1988年建寺下廳,1996年通電,2007年寺前廳被雷火毀,同年修復。2010年周慶村通往瑞金市瑞林鎮公路修通,信眾可沿道直通東華山寺。

1994年批准登記為佛教活動場所,2006年2月20日江西省民族宗教事務局批准為宗教活動場所。宗場證字:(贛)F070630029

「方誌于都」于都縣銀坑鎮的古色文化


鳳凰山寺 位於周慶村。始建年代不詳。據首士介紹,民國時期,寺佛像原為泥菩薩。後菩薩顯靈於寧都縣善士,有寧都縣善士特意從寧都縣運木料來此地改建此寺,並重塑佛像。“文革”期間被毀,1982年重建,1999年修繕,2000年修繕並添置用具,2006年塑十八羅漢金身。現建築面積約120平方米,土木結構。

2005年3月4日于都縣宗教工作領導小組批准為宗教簡易活動點,2005年10月20日贛州市民族宗教事務局批准為宗教簡易活動點。宗點證字:(贛)F070630191

金龍山寺 位於周新村高壩對面的山窩裡。始建年代不詳,1988年重建,1996年塑佛像。建築面積約150平方米,土木結構。

2005年3月4日于都縣宗教工作領導小組批准為宗教簡易活動點,2005年10月20日贛州市民族宗教事務局批准為宗教簡易活動點。宗點證字:(贛)F070630193

金華山寺 位於周新村花山的公路邊上。始建於唐朝。碑記,清嘉慶十六年(1811年)重修。“文革”期間寺被改做學堂,1978年重建,1983年塑佛像,2007年建戲臺,2010年由首士段箕祥牽頭大修。現寺建築面積約800平方米,磚混結構。

2005年3月4日于都縣宗教工作領導小組批准為宗教簡易活動點,2005年10月20日贛州市民族宗教事務局批准為宗教簡易活動點。宗點證字:(贛)F070630196

金鳳寺 位於上排村梅子山,海拔約500米。始建於唐朝。寺存有清代宣德年間制的香爐一座。蘇區時期,中國工農紅軍曾駐紮此寺。1958年和“文革”期間被毀,1982年重建,1986年建左側僧舍、塑小三寶佛像,1989年加塑佛像。寺為土木結構,建築面積約300平方米。

1994年批准登記為宗教簡易活動點,2005年10月20日贛州市民族宗教事務局批准為宗教簡易活動點。宗點證字:(贛)F070630156

蓮花山寺 位於上排村的黃土崬腰,門前兩根紅柱撐頂,殿內諸佛菩薩端坐。始建於崇觀年間,“崇觀”即宋徽宗的崇寧(1102-1106年) 、大觀 (1107-1110年)年號的並稱。據傳,宋代地理大師楊救貧曾到此地。1958年和“文革”期間寺被毀,佛像被信眾收藏。1982年重建,2000年建大雄寶殿為磚混結構並修建戲臺,2005年重塑佛像。現寺建築面積約600平方米。

2005年3月4日于都縣宗教工作領導小組批准為宗教簡易活動點,2005年10月20日贛州市民族宗教事務局批准為宗教簡易活動點。宗場證字:(贛)F070630192

「方誌于都」于都縣銀坑鎮的古色文化


皇帝巖寺 位於上排村吊馬莊的一座丹霞地貌山腳下,殿堂㠌於石巖之中。始建於東漢。相傳,劉備、項羽爭雄天下,劉備被項羽追殺時,在此逃過一難,後得帝業,專撥銀款建寺立碑,賜名“皇帝巖寺”。寺在石洞,巖洞奇特,由於其寺深厚的歷史文化和地理特徵,1984年被于都縣人民政府列入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又傳,東漢末年,劉秀皇帝因父皇皇位被王莽篡位,劉秀太子逃到上排村吊馬組一山洞前,將馬捆在一石洞下面一大石頭上,進洞查看情況,後聽山下追兵來了,劉秀皇帝即下馬來,人馬退步進洞,金絲蜘蛛立即拉網護洞口,待兵追至洞邊,看到馬腳印是出洞腳印,又有蜘蛛網,就以為劉秀皇帝走了,即向前追趕出去,後此巖叫做“皇帝巖”,大石上吊過馬,此地命名為“吊馬樁”。

解放前,寺有建築面積200平方米,山林300畝,100多擔谷田,住僧多人,曾修繕過三次。“文革”期間全部拆除,佛像被毀。1984年重建,2010年康昭亮發起全部改建。現為磚混結構,建築面積240多平方米,水、電、路等基礎設施較為完善。

2005年3月4日于都縣宗教工作領導小組批准為宗教簡易活動點,2005年10月20日贛州市民族宗教事務局批准為宗教簡易活動點。宗點證字:(贛)F070630197

真如寺 位於裡汾村,地處鯉汾圩公路上方山腳下。始建於清嘉慶十三年(1808年),羅漢殿由謝光羅先生於民國十四年(1925年)倡議修建。後幾度被毀,1992年重塑三寶聖像,2008年修楫,置重簷斗拱,刷紅色牆及修楫其它設施。現建有真君殿、佛祖殿、功德堂及橫屋三層等生活設施。徒步走上真如寺,院內寬敞整潔,聯曰:“真功真德非財非物問心問長短,如本如根大善大慈舍名舍利舍是非”。

「方誌于都」于都縣銀坑鎮的古色文化

2004年3月23日于都縣人民政府批准為合法開放宗教活動場所,2006年2月20日江西省民族宗教事務局批准為宗教活動場所。宗場證字:(贛)F070630086

羅華山寺 位於井洲村彭屋山的高山崬腳下的山窩裡。始建於唐朝,清嘉慶年間(1796~1820年)修建經堂上棟,清道光年間建前棟大廳。1958年寺毀於水災,1986年重建,1994年塑佛像,1997年建大雄寶殿,1998年建功德堂,1999年殿裝飾修繕,2008年增塑佛像開光。現寺房為土木結構,建築面積約500平方米。

1997年批准登記為宗教活動場所,2006年2月20日江西省民族宗教事務局批准為宗教活動場所。宗場證字:(贛)F070630061

(選自《銀坑鎮志(續志)》第十九章“文化”;供稿:于都縣志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