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級是坎,二年級是坡,三年級是峰!附學習規劃表,轉給家長

教育孩子不能急於求成,務必從小抓起。

期中考後,一位媽媽在家長群裡吐苦水:

“孩子才上三年級,語文都拿不到90分了,以後怎麼辦?”

引起其他家長附和贊同。

可能很多家長都不知道這樣一條規律:

一年級的成績,決定三年級的分數;三年級的分數,決定高考的水平。

一年級是道坎,二年級是個坡,三年級是座峰!

抓好小學前三年,比之後苦抓10年更有用!

一年級是坎,二年級是坡,三年級是峰!附學習規劃表,轉給家長

一年級是道坎

很少家長意識到一年級的重要性。因為一年級所學的知識最少,分量最輕,似乎不用怎麼學,孩子就可以輕鬆考100分。

有教育專家說過:一年級高分是假象,其中有很大“水分”。

考的多數都是記憶內容。

題目都不難,孩子聽課了就會做。

語文沒有閱讀和作文,數學只是加減乘除,容易得分。

一年級怎麼學才能真正打好基礎,這才是我們要注意的。

  • 一年級對於孩子來說至關重要!

柏拉圖說過:“人類在幼年時期,人格和個性最容易受到教育的影響,想要塑造成什麼模樣,就可以塑造成什麼模樣。”

剛進入校園的孩子還是一張白紙,不知道學習要怎麼做,沒有形成各種習慣,也不會自主學習。

正因為一切為零,從零開始的教育才更加重要。萬丈高樓平地起,從一年級開始給孩子打好了基礎,後面的教育才能出效果。

  • 一年級孩子的典型特徵

有老師總結過一年級孩子的特徵:

對小學充滿好奇,但因為不習慣而難以適應;

注意力不集中,很難做到專心聽講,自覺學習;

喜歡被表揚,很信任老師;

十分依賴父母,較難獨立完成作業;

正因為對大人的依賴性強,父母的教育與指導能直接幫助孩子形成行為習慣。

  • 一年級狠抓孩子一個月,比六年級盯一整年更有效!

不管是學習還是生活,我們都要明白,一年級是孩子人生中第一個轉型期。

為了讓孩子儘快適應校園生活,必須幫助他們樹立學習意識,培養學習習慣,找到學習方法,獲得學習動力。

➀ 端正學習態度:

“態度決定一切”,必須讓孩子重視學習,明白為什麼要學習,要取得怎樣的成績。利用孩子的好奇心,讓他在玩中學,在學中玩,喜歡上學習。多鼓勵孩子,認可他,讓他在學習中收穫信心與成就感。

➁ 培養學習習慣:

一年級學生要養成以下習慣:專心聽課,積極發言,不懂就問,愛護課本,認真作業,尊重老師,謙虛求學。孩子的一年級也是家長的一年級,給孩子養成好態度、好習慣,孩子一定受益匪淺。

一年級是坎,二年級是坡,三年級是峰!附學習規劃表,轉給家長

二年級是個坡

從二年級開始,孩子之間就悄悄拉開差距了。考高分的依然很多,但班級前五名始終是那幾個,更多孩子一直在93、94分上下徘徊。

因為經過了過渡期,有些孩子專心於學習,有些孩子卻產生了惰性。

懶惰是孩子的天性。一年級時沒有端正學習態度、養成好習慣的孩子,上了二年級會開始鬆懈。

“二年級是個坡”,孩子能不能往上爬,就看家長怎麼抓。

  • 養成自覺性,有計劃地學習。

有專家說過,孩子至少要到14、15歲,才能真正建立自覺性。

自覺性的建立是一個漫長且複雜的過程,必須有成人的陪伴、督促及管束。

有些孩子管不住自己,家長就要好好管,讓他養成自制力。

越自覺的孩子越用功,越有條理的孩子學得越快。

  • 先提高效率,再提高成績。

俗話說,不寫作業,母慈子孝,一寫作業,雞飛狗跳。

孩子寫作業慢,學習慢,動腦慢,不是故意的,而是確實存在學習問題。

拖拉可能是因為沒有時間觀,磨蹭可能是因為學習基礎差。

還有一些孩子是因為學習環境太嘈雜了,無法集中精神。

瞭解孩子“磨蹭”的真相,先提高學習效率,才能有效提高成績。

  • 狠抓“讀”與“寫”,打好學習基礎。

小學語文學習最重要的四件事分別是:

閱讀、背誦、日記、作文。

概括來說就是“讀”與“寫”,這也是學習語文必須具備的兩種能力。

不僅要多讀課文,還要多讀課外書,拓展見識,豐富知識儲備。

書讀多了,自然就理解了內容,書背多了,自然能夠隨意應用。

平時養成寫日記的習慣,無論什麼內容,不管是長是短,寫得多了自然就會寫作文了。

  • 狠抓學習習慣。

葉聖陶先生說:“什麼是教育?簡單一句話,就是培養好習慣。”

二年級的學習習慣,比一年級的更加嚴格,更加全面。

集中注意力,學習時不能分神。

有時間觀念,合理安排時間。

自覺地學習,課前預習,課後複習。

能獨立思考,積極開動腦筋。

寫學習計劃,學知識要有條理。

二年級是養成習慣的關鍵時期,在這個階段大人付出多少心力,孩子就能收穫多少。

一年級是坎,二年級是坡,三年級是峰!附學習規劃表,轉給家長

三年級是座峰

如果說六年級是座大山峰,那麼三年級就是座小山峰,很多孩子會在這裡摔跤。

經常聽到家長抱怨:“我家孩子現在就是三年級,頭痛啊,閱讀理解不會理解,作文也是重災區!”

很多孩子一二年級經常考高分,上了三年級成績卻一落千丈,讓家長摸不著頭腦。

那是因為遭遇了“三年級滑坡”。

  • 為什麼會出現“三年級滑坡”?

也叫做“三年級現象”,是指孩子上了三年級後,不僅成績滑坡,各方面的表現都明顯變差,開始偷懶,不愛學習。要知道,三年級的知識量幾乎是一二年級的總和,難度也翻了倍。

從簡單的識字寫字到複雜的閱讀寫作,從簡單的加減乘除到複雜的四則運算,學習難度的翻倍,意味著孩子的學習要進入新的層次。

那些基礎沒打好的孩子,自然會學得很吃力。處於過渡時期的孩子,因為學習態度不同,慢慢地會拉開差距。

成績好的孩子會更加努力,越學越好;成績一般的孩子會屢受打擊,從而懈怠。



  • 哪些孩子會出現“三年級滑坡”?

有老師這樣強調:

滑坡的背後,滑的是成績,缺的是習慣。

這四種孩子最容易出現“三年級滑坡”。

第一種:基礎差的孩子。

一二年級學的是淺顯的知識,三年級就開始學習抽象的知識。

基礎差的孩子,不僅對著閱讀和作文一籌莫展,可能連最基本的題目都做不好。

第二種:明顯偏科的孩子。

孩子出現明顯退步,一般從偏科開始。

只要有一門短腿,就很難讓總成績名列前茅,而且差的學科也會影響到好的學科的學習。

第三種:積極性差的孩子。

上了三年級,老師不會再面面俱到,需要學生更自覺、更主動地學習。

如果孩子等著老師教,等著老師佈置學習任務,就會落後於學習積極的同學。

第四種:學習能力差的孩子。

上了三年級後,家長能幫忙的已經很少了,更多的要靠孩子自己學習。

如果沒有好的學習能力,孩子會學得很吃力。



  • 如何跨越三年級這座峰?

特級教師王崧舟認為,具備以下三種品質的孩子,對“三年級滑坡”有強大的免疫力:

第一,效率;

第二,習慣;

第三,專注。

➀ 提高孩子的學習效率。

除了督促孩子不拖延,不磨蹭外,家長可以運用一些小技巧幫助孩子提高效率。

如要求孩子按計劃學習,讓孩子在規定時間內完成作業,平時也要勞逸結合。

➁ 優化孩子的學習習慣。

一二年級養成的好習慣,要繼續落實,並且一直保持下去。

還要關注孩子的學習情況,及時發現問題,糾正他們錯誤的壞習慣。

➂ 關注孩子的專注程度。

確保孩子有充足的睡眠與休息,能以最飽滿的精神狀態學習。

打造安靜舒適的學習環境,不干擾孩子,不過度干預,讓孩子學得更專注。

(附:一至三年級學習計劃表)

一年級是坎,二年級是坡,三年級是峰!附學習規劃表,轉給家長

家長最好做到“四要四不要”:

要多多鼓勵,不要嘮叨批評;

要輕鬆愉快,不要過分緊張;

要重視態度,不要強調分數;

要合理定位,不要期望過高。

教育孩子不能急於求成,務必從小抓起。

家長的全力配合,是孩子最大的福氣。一至三年級是一段不斷往上攀登的征程,每一步都要走好,走踏實。


更多資訊,看下面

一年級是坎,二年級是坡,三年級是峰!附學習規劃表,轉給家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