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是文化發展的載體,中世紀西歐城市發展如何促進大學的產生?

文:細說風雲文史

引言

城市,是一個具有一定行政管理職能的人類聚落。從十一世紀開始,西歐的一些舊城市逐漸有了復甦的跡象。隨著社會的發展,那些手工業者和經商的人,逐漸脫離了農村,加上一些從村莊中逃出來的農奴,他們聚集在一起,進行生活、生產和各種物品的交易,從而形成了一種新型的人類聚落。這就是西歐中世紀城市的雛形。

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識形態》中說:

“物質勞動和精神勞動的最大的一次分工,就是城市和鄉村的分離。城鄉之間的對立是隨著野蠻向文明的過渡、部落制度向國家的過渡、地方侷限性向民族的過渡而開始的,它貫穿著全部文明的歷史並一直延續到現在。”

在他們看來,西歐中世紀城市的復甦和發展,正是腦力勞動和體力勞動分工的結果。

一、中世紀的城市興起,是文化發展的搖籃,也讓人們對文化的追求空前高漲。再加上當時的政治環境、經濟發展和文化復興的各種需求,也或直接或間接的促成了大學的形成

當人類的精神文明快速發展,智力和情感也得到了明顯的提高的時候,他們就開始有更多精神層面的追求,來充實自己的頭腦。

城市是文化發展的載體,中世紀西歐城市發展如何促進大學的產生?

人們對教育的需求越來越高,這是人類這種高等智能生物發展所經歷的必然階段。在中世紀的中期,也就是十一世紀到十二世紀之間,一些高等教育就已經在某些地方存在著。於是“大學”這個詞就出現了。

“大學”出現的初期,與我們現在所謂的大學還是有很大的不同。它來自於拉丁語,其實是行會的意思。很多手工業者,或者藝人和有思想的學者聚集在一起,形成的一種新型的教育方式。

直到十四世紀,大學這個詞才被用來指代我們意識中的那種學校。所以,我們無法追尋中世紀這些大學產生的具體時間,這是一個逐漸發展的過程,並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

儘管很多大學都儘量將自己的發展歷史說的年代久遠,以彰顯自己的厚重歷史積澱。可是多數歷史學家都認為,西歐中世紀的大學,其實是在十一世紀到十五世紀這個時間段逐漸形成的。

  • 政治因素

在十一世紀到十四世紀期間,除了英國以外,歐洲絕大部分的國家,依然處在傳統封建社會時期,高度的中央集權還沒有完全產生,國家的權力四分五裂,被很多封地的封建領主瓜分,領主之間爭鬥不斷,人民的生活十分艱難。

而這種條件下,宗教發展就顯得十分迅速,在人們的心中,教會是至高無上的存在,教皇的身份要凌駕於國王之上。所以在權利爭鬥的過程中,王權逐漸敗下陣來,神權再一次宣告了自己的至高無上。

城市是文化發展的載體,中世紀西歐城市發展如何促進大學的產生?

西方著名歷史學家湯普遜曾經說過:

“中世紀的歷史,基本上就是中世紀教會的歷史。”

在教會的神權與國王的王權不斷鬥爭的過程中,國王所在的有行政功能的城市發展嚴重滯後,而在歐洲的社會各處,也因為封建制度依然是以土地為核心,所以人們的發展中心還是農業。

各種階級矛盾主要還也是為了爭奪土地,忽略了城市的發展。直到十字軍東征,西歐的封建領主才大夢初醒。十字軍很大程度上打擊了當時的封建制度,讓傳統的封建制度逐漸走向衰落。卻因禍得福,促成了城市的興起,農業不再是人們生活的全部。

商品交易快速發展,讓商人和手工業者開始增多,這些非體力勞動的民眾,逐漸成為了城市的主導,佔據了城市人口的大多數。

掌握了經濟命脈的民眾,開始逐步登上了歷史的舞臺,成為了城市的重要組成部分,城市管理者的一些職權,也逐漸落到了這些市民的手上。

這些商人和手工業者,為了鞏固和壯大自己階級的實力,確保自身的利益可以長久的延續下去,於是他們開始著眼於組織一些行會。這些行會不但是一些具有共同目標、志同道合同伴的聚集交流場所,更多的是可以培養下一代接班人。

城市是文化發展的載體,中世紀西歐城市發展如何促進大學的產生?

在行會中,有經驗的前輩充當老師的角色,他們公開的傳授自己的知識,其他人也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去聽課學習,豐富自己的知識,從而成長為下一代的商人或者手工業者。這就是大學的雛形。

當時的各式各樣的行會,依然沒有擺脫教會的控制。或者說正是教會屬意他們不斷髮展,吸納新鮮血液。所以這些初期的大學,很多學習內容是與教會息息相關的。早期的大學也是教會為了鞏固自己的政治地位,對民眾進行精神同化的一個手段。

  • 經濟因素

隨著城市經濟的快速發展,人們的思想已經很難跟得上時代的進步。各種矛盾在城市中逐漸顯現出來。城市的手工業欣欣向榮,商品交易的影響面也越來越大。

當大筆交易不斷髮生,人們發現,落後的思想意識根本無法支撐他們,為這些商品貿易制定一個完善的規則。這就直接導致了貿易的糾紛不斷出現,越來越多的人想到去尋求法律的幫助。可是法律本身也並不十分的完善。

為了讓人們的思想發展與經濟發展相匹配,商人們也開始思索,是否應該試試高等教育,提高民眾素質,也為自己培養人才。有了商人的投資,大學發展的十分迅速。

  • 文化因素

十一世紀,十字軍長達兩百年的東征開始。不評價這次戰鬥的立場與歷史背景,單看它的表象,最直接的就是瓦解了西歐傳統的封建制度,打開了一扇全新的大門。以農村為核心的社會結構,逐步向以城市為核心過度,從而直接促進了城市的壯大。

城市是文化發展的載體,中世紀西歐城市發展如何促進大學的產生?

在這種條件下,資本主義的種子已經種下,就等著時間的培育澆灌,發出新的萌芽。十字軍的東征,還直接增加了東方與西方文化的交流碰撞,文化的交流,讓人們的思維更加豐富,也更加開放。

人們更願意去接受新的思想,在這種特定文化氛圍的前提下,大學的產生就順理成章,得到了很多普通民眾的擁護和支持。

二、大學雛形產生後,就與城市再也無法分割。大學依與城市而建立,無論是在物質上,還是師資力量,或者是大學成員的後續發展方面,都要依賴於城市的支持

大學的產生和發展,對社會經濟的要求相對較高。中世紀的歐洲,大學一般都會出現在比較繁華的城市。這些城市普遍擁有十分發達的經濟,物質生活的滿足會讓民眾對精神生活有更高的要求,才會想去學習新的知識充實自己,大學的存在才會更有意義。

  • 社會的發展,城市的進步為大學創造了物質條件

中世紀的大學,是依附於城市存在的。高度發達的經濟,產生了很多具有雄厚經濟實力的商人集團,他們為大學提供了啟動資金。

而城市的繁榮,往往伴隨著交通便利,人口的增多,這也為大學提供了穩定多樣的學生的來源。這些學生的需求,也是大學發展的一個重要條件。有需求,才有供應,當人民有學習慾望的時候,大學才有存在的意義。

城市是文化發展的載體,中世紀西歐城市發展如何促進大學的產生?

最重要的一點,是大量教師的出現。他們最開始只是一群有經驗,有閱歷的人,分別在自己擅長的領域有一些研究。而在大學的出現之初,這些教師更多的是與學生交流。

隨著城市的不斷髮展,大學功能得到完善,這些教師就徹底脫離生產,變成了專門傳道受業解惑的工作人員。

湯普遜在《中世紀經濟社會史》中提到:

“只有富裕的城市才能為創辦大學提供大筆金費,解決廣大師生的食宿問題,使大批不事生產、專門從事教學的人積聚一處。”

所以城市的發展為大學提供了十分有利的物質基礎,是大學能夠長久發展壯大的關鍵。

  • 城市為大學的學生提供了就業機會和生活保障

人們對大學的需求,除了對精神文化的嚮往以外,更多的是希望通過學習,可以為自己提供更好的發展空間。

隨著西歐傳統封建制度瓦解,越來越多的農民開始湧入城市,他們的湧入加速了城市的發展,這些後來的居民也意識到,想在城市長久的生活下去,必須要提高自己,跟隨城市人學習各種知識,才能讓自己有更好的發展。

而城市這個巨大的機器,想要運轉起來,對人才的需求是非常巨大的。當大學的學生學成畢業後,城市有很多的空位去接納他們,讓他們為城市工作,為他們提供了很多的就業機會,讓畢業生得到生活保障。

三、城市孕育了大學,為大學提供了很多必要的條件,而大學也反過來為城市提供了很多幫助和貢獻。在很長一段時間裡,城市與大學之間是相互作用,相互幫助的共生關係

大學作為文化的交流中心,它的存在,對於其所在城市的影響,也是十分巨大的。縱觀那些世界頂級學府,他們對城市的改變,不僅僅侷限於幾個宏偉高大的建築,不只是外觀的一種優化,也是城市發展的一個巨大進步。

城市是文化發展的載體,中世紀西歐城市發展如何促進大學的產生?

大學不只能促進城市民眾的整體文化水平提升,為生產力的快速發展提供更多的指導。更為城市鑑定了文化基礎,培養了許許多多的能人和大師,為城市的建設作出了貢獻。

綜上所訴,大學與城市的互動,可以說是一個良性循環,城市孕育了大學,而大學促進了城市的發展。所以西歐中世紀的大學興起,是歐洲歷史上一個重要的節點,它是西歐邁向現代文明的一個重要的里程碑。

大學讓西歐的文明更加閃亮,改變了人們對傳統教育的依賴,讓教育從宗教轉變為更偏向實用性,培養出城市建設需要的人才。

這是文化發展的一個巨大進步,大學的宗旨,從來都不是為統治階級服務,奴化人民思維而存在的。只有讓教育用之於民,為城市服務,大學的價值才會得到最大的體現。

參考歷史文獻:

《德意志意識形態》

《中世紀經濟社會史》

《歐洲中世紀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