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加快武漢開發區沿東風大道向西拓展的探討

 2019年末,武漢出現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並快速席捲我國其他地區,呈現傳播速度快、防控難度大等特點。本次疫情將衝擊短期經濟運行,對於交通運輸、住宿餐飲旅遊等居民消費行業影響較大。但從長期看,不會改變中國經濟企穩和轉型升級的趨勢。面對目前困境,如何讓武漢經濟實力恢復提升,如何讓武漢製造業不斷創新升級,筆者先後考察了福州馬尾開發區 、福建平潭綜合實驗區、廣州南沙新區、長沙經濟開發區,重新審視武漢開發區優勢,筆者建議武漢開發區應沿東風大道(原318國道)加快向西延伸拓展,打造武漢開發區“新區”。其地域為武漢開發區西部,即京珠高速公路以西,318國道以南,侏儒鎮以東,分洪道以北的區域。其面積在200平方公里左右,實際可開發面積在160平方公里左右。按武漢開發區每平方公里創工業產值25億元,利稅2億元的標準測算,武漢開發區“新區”可創工業產值4000億元左右,利稅300億元左右。

關於加快武漢開發區沿東風大道向西拓展的探討

武漢開發區東風大道遠瞰

一、打造武漢開發區“新區”的重要意義:

一是武漢開發區拓展的必然要求。

武漢開發區2018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659.92億元,在國家級開發區中名列第八。武漢開發區於1991年開始建設,起步於蔡甸區318國道兩側的丘陵山地之間。經過二十多年的發展,其製造業產值佔武漢製造業的四分之一。而土地問題嚴重製約了開發區發展。儘管先後將軍山,漢南給開發區託管,前瞻性地觀察,開發區土地不足的矛盾仍然存在。從武漢市角度看,隨著武漢中心城區“長江新城”的打造,以及東湖高新區、武漢新港建設、臨空港產業園發展,武漢開發區若不及時拓展將被“邊緣化”。目前,以光谷來看,光谷面積518平方公里。光谷現有8大產業園區,大部分佈於東南區域。光谷在“向東發展、一軸兩翼南北聯動”的建設藍圖下,不斷加速東擴南託的步伐。其“黃金軸線”高新大道,一路向東直至左嶺。沿途坐落著光谷生物城、光谷中心城、武漢未來城和武漢智能製造產業園等4大核心園區。佈局地鐵11號線東段,有軌電東T2線,雄楚高架,均滿足光谷向東發展的需求。光谷晚於武漢開發區10年左右建設,其發展速度大有趕超的可能。

二是武漢市蔡甸區經濟發展的客觀需求。

武漢開發區“新區”的建設是蔡甸區補齊發展短板的關鍵。蔡甸區侏儒、永安一帶存在明顯“二元經濟”狀況,農村還停留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狀態。蔡甸西部區域鄰近武漢開發區,但經濟社會發展在全市相對滯後,區位優勢並未發揮出來。其一,與發達地區相比,地區生產總值、地區財政一般性預算收入偏低。其二,經濟結構不優,缺少龍頭企業和龍頭工業項目。其三,產業規模不大,受土地和資金的制約,產業集群整體競爭力不強,核心競爭力較弱。其四,缺少品牌產品與品牌企業。喚醒沉睡的土地正當其時。筆者實地調查永安,侏儒的基層幹部群眾,如果武漢開發區託管開發本地,你們的態度如何,基層幹部群眾一致表示:舉雙手贊成。

三是國內大城市新區或開發區競爭的必然要求。

廣州開發區,2013年GDP2110億元,全區財政收入543億元,稅收425億元,這兩項指標在全國開發區中均排名第二。按從業人員計算,全區實現人均GDP51.51萬元,人均財政收入13.26萬元,人均稅收收入10.39萬元,人均工業總產值160.64萬元,平均每讓出1平方米土地產生GDP4378元,財政收入1127元,稅收收入883元,產生工業總產值16279元。武漢開發區2015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300億元。武漢開發區與以上新區或開發區相比較,其面積、人口、GDP總量、人均GDP、單位土地產出有明顯差距。

四是武漢經濟發展的必要要求。

2017年,武漢GDP總量全國排9位。2018年,武漢GDP總量全國排8位。在新一輪的發展中,武漢面臨建設國家中心城市的任務,同時需要縮小與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的差距,武漢必須始終推動GDP快速增長。發展不夠仍然是主要問題。

其一,武漢的短板是“一城獨大”和“大而不強”。武漢要建設“國家中心城市”,從經濟總量看,2016年武漢GDP11912億元,增長7.8%。 國家發改委文件稱,武漢城市圈建設滯後,高端服務功能不足,輻射帶動作用不夠強,還難以發揮長江經濟帶中游地區以及長江中游城市群核心城市的支撐作用。武漢對其周邊的輻射力有限,離“服務全國、連接全球”還有一定的距離。文件給武漢短板也提出了思路,包括加快集聚高端要素、增強輻射中部的現代服務功能,打造全國的綜合交通樞紐,構築面向全球的內陸開放高地。

其二,武漢固定資產投資佔GDP的比例低。固定資產投資對武漢經濟增長有著積極作用。據《2016年1-12月全國副省級城市工業投資情況表》顯示:武漢市完成工業投資2117億元,總量在15個副省級城市中排名第4;前3名分別為青島(3512億元)、長春(2420億元)、成都(2246億元)。增幅方面,武漢同比增幅為-16.3%,排名第13位。排名前3位的分別是:成都,41%;廣州,28.2%;深圳,17.1%。工業投資代表著一個地區的發展後勁。按照經濟規律,工業投資項目一般在兩三年後達產見效。這意味著,幾年後城市工業榜單將重新排位,武漢經濟面臨的壓力加大。歷史資料顯示,2010年,武漢工業投資額不足千億元,僅居副省級城市第7,與先進城市相距甚遠。而武漢開發區的“新區”的建設,必將助力武漢大發展。

五是推進湖北中西部發展的必然要求。

2016年湖北GDP總量從全國第八位上升到第七位。武漢開發區“新區”處於湖北經濟發展的二大主軸之一上。武漢以西發展有二大主軸,一條是漢—孝—隨—襄—十經濟走廊;另一條是經武漢開發區的漢—仙—潛—荊—宜—恩經濟走廊。武漢開發區“新區”以西,還有湖北三分之二的土地,三分之二的人口,武漢開發區“新區”的開發與建設,必然會引領和助推湖北中西部經濟發展。蔡甸區西部長期“不開發”,或“慢發展”將嚴重妨礙周邊縣市發展乃至湖北中西部發展。


二、打造武漢開發區“新區”的依據:

一是距離最近,運距最短。這一區域距武漢開發區在0公里—30公里範圍,距離最短,路程少,減少了運輸費和物流費,節省了很多時間。

二是交通條件具備。沿318國道向西一路暢通,周邊有滬渝高速,根據湖北省和武漢市有關規劃,武漢至仙桃城際鐵路將經過此區域,規劃中的武漢至仙桃市域鐵路也將經過此區域。

三是水、電、通訊等基礎條件完備。前期開發基本夠用,後期大規模開發,水、電、通訊均可由開發區直接延伸。

四是土地平坦,除了少量山地、湖泊外,適合大規模開發。永安鎮面積67.7平方公里,人口3.4萬;侏儒鎮面積178平方公里,人口7.2萬。適合開發的土地面積在250平方公里左右。

五是長遠發展看,武漢開發區後期可供開發土地將有限,不利於武漢開發區做強做大,需要拓展空間。同時,武漢中心城區,含礄口區、江漢區、江岸區、武昌區、洪山區、青山區、漢陽區以及新城區江夏區等地後續可供開發的土地十分有限,根本沒有連片大規模開發的可能,建設武漢開發區“新區”是增大武漢市土地可持續供給的有效途徑,也是武漢大決心,大手筆,大開發、大發展的有效舉措。


三、應對措施:

一是在充分調查研究的基礎上,科學,合理搞好武漢開發區“新區”規劃。

建議“新區”開發分三期進行。一期開發50平方公里,二期開發50平方公里,三期開發60---100平方公里。十三五末期搞好“ 五通一平”,完成初期開發。2025年—2030年建成功能完善,效益明顯的園區。武漢開發區“新區”規劃,應展現國際視野,國家水平,高起點領跑。“新區”要打造完美“城市天際線”。“新區”規劃應與周邊區、市規劃有效銜接。

二是搞好武漢開發區“新區”的定位。

武漢開發區“新區”應定位為新興產業園區,不同於東湖高新產業園,二者實行差異化發展。同時,武漢開發區“新區”也不同於以汽車產業為主的沌口園區和以通用航空產業為主的漢南園區。武漢開發區“新區”是“新興產業區”、“綠色人居區”、“大學生創業區”。武漢開發區“新區”按武漢“衛星城”打造,防止在全市再次“攤大餅”,亦防止“鬼城”與“撂荒”。

三是由武漢開發區託管永安、侏儒街道。

東湖高新區託管的經驗值得借鑑。2001年,洪山區的4個村、江夏區的9個村交給東湖高新區託管。當年,國家光電子產業基地(即“武漢·中國光谷”)落戶東湖高新區。 2007年江夏區豹澥鎮、2008年洪山區九峰鄉及其九峰村等十村一委整體移交東湖開發區託管。國家生物產業基地、國家服務外包基地城市示範區的招牌紛至沓來。伴隨著疆域的擴大,東湖開發區騰挪空間舒展。 2000年,東湖開發區科工貿總收入僅252億元,而2010已增至2215億元。2011年,更是一個月的收入就抵上2000年全年。 然而每一次產業名單的拉長,都伴隨著對土地資源束縛解困的渴望。目前,東湖高新區有518平方公里,東湖高新區自成立以來,先後經歷了多次託管擴區,每一次的託管都有力地促進了東湖高新區跨越式發展,同時也帶動了周邊地區興旺繁榮。環視國內,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託管棲霞區,實現整體託管後,國家級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所獨具的品牌、產業、招商和管理服務等方面的能力、優勢將全方位輻射到棲霞區,形成資源共享,優勢疊加。諸多城市如蘇州開發區、廣州開發區,西(安)鹹(陽)新區等在經濟上升階段都曾擴區。上海將南匯區撤銷併入浦東新區,後者面積由532平方公里驟然增至1210平方公里。湖北省包括武漢市還處於工業化中期;城市化比例在58%左右,離80%的比例還有很大距離;距離2049年基本實現現代化還有30年左右時間距離,給武漢市包括開發區留下了大力發展的時間與空間。

四是強化招商引資。

瞄準世界500強和中國500強企業進行產業招商。可以考慮建設 “歐美工業園”,“日本工業園”,“機器人產業園”等。武漢開發區新區招商引資,應突出新興產業發展和新興技術應用,並形成產業優勢。當下,應從四方面加強。其一是加快發展數控裝備,智能機器人、燃氣機輪、3D打印等先進製造技術和高端裝備,推動製造業信息化和智能化建設。其二是加快能源、交通和信息系統一體化佈局,推動新能源汽車,新興IT,能源互聯網、智能網、節能環保產業發展。其三是加快大數據、雲計算、物聯網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的研發和應用。其四是加強生物種業、農業裝備和農業信息化、農業資源高效利用和生態農業、農產品儲藏加工、食品質量安全控制,以及農業物聯網建設。

五是搞好武漢開發區“新區”鐵路軌道及公路交通建設。

其一,鐵路和城市軌道交通是武漢開發區的短板。後期要依託開發區“新區”建設的機會,加快武漢開發區至仙桃貨運鐵路建設,促進鐵路與周邊對接。促進武漢至仙桃市域鐵路在永安、侏儒等地設站。其二,搞好開發區主幹道建設。可以在318國道以南,修一條工業大道,向東連接開發區東風大道,向西連接仙桃市東城大道,全長48公里,雙向八車道,兩側修50米左右寬幅綠化帶。這方面, 鄭東新區的經驗值得武漢開發區“新區“借鑑。 鄭東新區通往新鄭、中牟、開封 等縣市的公路,都是雙向八車道,兩側修寬幅綠化帶,按高於一級公里的標準建設,號稱“快速公路”。其三,加快318國道升級改造。

六是武漢開發區“新區”應規劃5平方公里的中央商務區,集辦公、住宅、觀光、休閒和研究等多種功能於一體,引領“新區”開發。

七是武漢開發區“新區”可以考慮命名為“江漢新區”,從戰略局面提高其層次,參與全國競爭。

八是處理好武漢開發區“新區”建設與蔡甸區的利益關係,共享武漢開發區品牌。

九是加強區域合作,搞好區域規劃。不謀全局者,不足以謀一域。武漢開發區應加強與仙桃市合作。其一,仙桃城區距武漢開發區“新區”比較近。仙桃城區距武漢開發區“新區”(侏儒)24公里左右。環視浙江省會杭州,其所轄淳安距杭州130公里左右,建德距杭州120公里左右,二者位於杭州西南部。而仙桃位於武漢西南,其城區距武漢市區55公里左右,比杭州市轄的這些區縣近很多。其二,仙桃有資源優勢。到2021年,仙桃市GDP將達到1000億元,財政收入過100億元。仙桃東部有武漢開發區(仙桃)龍華山工業園、“東城新區”、仙桃保稅區、國家級仙桃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其三,可以提高武漢開發區戰略縱深。武漢開發區面臨的最大短板是靠近長江,工業企業容易汙染長江。當下,國家要求長江經濟帶建設,堅持“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湖北省政府強調關停長江流域影響生態的產能,對武漢開發區長遠發展將產生制約。而與仙桃市合作,提高了武漢開發區戰略縱深,在一定程度上規避長江的汙染問題。武漢開發區應以新視野,新理念加強與仙桃的合作,促進武漢開發區、武漢市、仙桃市大開發、大發展、大繁榮。


分享到:


相關文章: